請大家打開補充講表第五十六麵,附表四十。我們看“圓教修行階位——六即佛”這當中的第二,名字即佛。


    天台智者大師把我們從凡夫到成佛所必須麵對的法界分成三大類,一個是眾生法界,一個是佛法界,一個是心法界,這三大類。三大類當中,從修行的角度,我們有兩種選擇:第一個,我們可以從凡夫法界直趨佛法,然後在過程當中再去麵對心法界,就是邊走邊修,遇到問題了再來調整自己的心態。從凡夫直接趨入佛法界這種修法,智者大師說叫做緣修,因緣的緣。這是第一種選擇。第二種選擇是,我們從凡夫先趨向心法界,先調整心態,強化我們的心靈的力量以後,然後再趨向佛法界。這個叫真修,真如的真。


    緣修跟真修,當你選擇以後,就有兩種差別出現了。如果你選擇的是緣修,或者你選擇的是真修,這個時候有兩種差別:第一個是堅固跟不堅固的差別;第二個是圓滿跟不圓滿的差別。


    我們先看堅固跟不堅固。


    緣修就是說,你是一個生死凡夫,你直接麵對因緣所生法。麵對因緣所生法,對我們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因為,從因緣的定位,我們是一個生死業障凡夫,我們要麵對過去無始劫來所留下來的煩惱跟業力。所以,從因緣的角度來說,我們是內憂外患,內有煩惱、外有業力。然後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要去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那麽這樣子有什麽問題呢?就很容易受到外力跟內因的傷害而退轉。


    比方說你修布施,你要起煩惱了你就修不下去;就算你沒有起煩惱,外麵的人事稍微刺激你一下,你也修不下去,因為這個因緣所生法太過複雜。所以,從緣修的角度,我們將會麵對無量次的退轉。就是我們可能修了一段時間,然後馬上就被打回原形,這個是緣修的一個很大的問題。我們不能把生生世世點點滴滴的功德積累起來,這是緣修的第一個問題。


    那如果真修,就沒有這個問題了,因為真修他先內觀真如。真如是一個自性清淨心,所以當他安住自性清淨的時候,“再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所以,在安住真如以後,你再麵對因緣所生法,雖然你也是麵對煩惱、麵對業力,但是這個時候煩惱、業力對你來說叫做如夢如幻。如夢如幻,你就不用刻意去對治它。你隻要怎麽樣?不隨妄轉就可以了。所以真修就是說,他有強大的自性功德力的支持,他把一切的因緣所生法都拉到一念心性來觀察,這個時候變成如夢如幻。所以你的善根是直接安住在實際理地,變成善根不退。


    這是真修的第一個好處——不會退轉。


    第二個,我們來談圓滿跟不圓滿的問題。


    緣修的人,基本上是心外求法的,他認為佛的功德是要去求的。因為緣修的定位就是,我是業障生死凡夫,諸佛菩薩的功德是萬德莊嚴,那我不斷地透過六度來積累這種功德,所以這種是標準的心外求法。心外求法就會落入一種法執的窠臼。就是說,本來這個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的法是圓滿的,但是我們有所得的心,就使令這個法變成不圓滿了,我們自己把這個法變成不圓滿。就好像說,“法性量等虛空,眾生發心自小”,每一個法都像一個廣大的大地,但是我們自己在大地當中挖了自己的坑,我們自己跳入這種坑洞裏麵。所以,我們執著布施,我們就跟持戒產生區隔;我們執著持戒,就跟忍辱產生區隔。


    其實,佛陀設計六度的時候,法跟法是互含互攝的。它本來是互含互攝的,但是我們一種有攀緣心的人來操作,就變成各自獨立了,因為你這種個人的傾向太過嚴重。就是你修布施,你的身口意就出現了布施相,布施相就不是持戒相;你強調持戒,你就失去了布施相……就是法門本來是圓滿的,但是被我們操作成不圓滿了。為什麽呢?因為我們心態有問題,這個能修的心有問題——攀緣,而且是執著一個相狀,而這個相狀把我們自己給框住了。


    如果我們采取真修就不會了,因為我們是從生滅的攀緣心而回歸到一念心性。一念心性是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它是離相清淨的,沒有相狀。所以,在真修的角度,他是站在無求的角度來求。這什麽意思呢?就是我們假借布施來開顯我們自性本具的布施的功德;我們假借持戒這個修學的法,來開顯我自性本具的持戒的功德,這借相修心。所以,他法法消歸心性的結果,他每一個法都是跟真如法界相應的,所以他在成就功德的時候是圓滿的無上菩提。


    也就是說,基本上,修行,你選擇不同的過程,你就有不同的結果,成佛之道就是這樣。不是看誰先修行了,不是這個意思。有些人修行很慢,然後又退回去;有些人是開始發心以後,他勇往直前到成佛,他不退轉。這個就講到緣修跟真修的差別了。


    那真修就對我們很重要了,就《法華經》講的一佛乘。那麽什麽是真修的真實相貌呢?我們這堂課就開始講什麽叫真修。就是,為什麽它能夠既堅固又圓滿,它到底經曆過什麽過程?


    我們看講義,看名字即佛。


    二、名字即佛


    方聽無生曲 始聞不死歌


    今知當體是 翻恨自蹉跎


    如果我們要走上既堅固又圓滿的菩提道,所謂的真修,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聽聞大乘佛法。大乘佛法跟小乘和人天乘是不一樣的。你修聲聞乘,你可以在山中,“春觀百花開,秋睹黃葉落”,你可以自己覺悟無常,是可以的。但是真修的思想是不思議境。真如的思想,你隻有透過諸佛菩薩跟善知識的傳承,沒有例外。所以我們一開始要聽聞大乘法,而了解無生跟不死的道理。其實無生就是不生,不死就是不滅,就是你要先了解你內心當中那種不生不滅的真如,你先把這個了解。


    我們凡夫,其實我們的心是真妄和合,真心是在深處,妄想是在表層。我們一般來說都是把妄想當作自己,就是迷真起妄以後就執妄為真。你看我們今天去吃一個好吃的東西,你說,欸,我現在很高興。其實是你的妄想很高興,妄想釋放一種快樂的訊息。但這個妄想是由外境的刺激產生的,它隻是一時的想象,但是我們把它解讀成“我很高興”。然後別人刺激我一下,我們會解讀成“我很痛苦”。其實那都是一種生滅妄想產生的一種感受跟想象。你要把這個妄想撥開來以後,棄生滅,才開始顯出真常出來。


    所以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了解到我們的內心的本質是不生不滅的。因為這種生滅心不能代表“我”,那是一時的感受、想象、執著所捏造的一個影像而已,它是一種假相。所以你要修真修的人,第一件事情,“方聽無生曲,始聞不死歌”,知道這種生滅的妄想跟你是沒關係的。


    那麽接下來呢?“今知當體是,翻恨自蹉跎。”當然我們也不要去否定妄想,因為妄想,當它調伏了以後,它當體就是真心。就像波浪,你看到的是波浪,但是它調伏的時候,它就是一個平靜的水。所以從這個即妄是真的道理來說,“翻恨自蹉跎”。我們回顧過去,就是一念的顛倒妄想,去攀緣這個顛倒妄想,起惑造業,枉受輪回之苦,真是冤枉。


    所以我們從一種真如的修學角度來看,從這個偈頌來看,你要做的有兩件事情:


    第一個,你要懂得去分別真妄。你起一個念頭,你要有能力去判斷,這是生滅心,還是不生滅心。你要有判斷能力。雖然你改變不了妄想,但是至少你要知道它是妄想。你連它是妄想都不知道,那你怎麽修呢?你不知道什麽該放棄,什麽該安住。


    這個地方講到一個判斷標準,就是,隻要是隨境生滅的都是妄想,就是你的這個想象是外境給你的。記住!外境會給你快樂,它也一定會把這個快樂帶走,所以這個東西不是你的,是你跟外境借來的。所以,凡是透過外境的刺激產生的任何的念想,這個都是妄想。


    那麽什麽是真實的心呢?就是你把所有的妄想都撇開以後,那種常住真心,那種不生不滅的明了的心性現前,這個就是你的自性清淨心,這個是真實的心。它不隨妄想生,它也不隨妄想滅,它就是一念的寂而常照、照而常寂,這個就是真心。所以我們修《法華經》,第一個,你要知道怎麽去觀察什麽是真心、什麽是妄心。這第一件事。


    第二個,你要能夠直下承當。前麵的分別真妄是一種理解,這以下就是考驗你的信心了,信根了。你要知道,你要能夠相信:眾生本具的心性,就是諸佛所證的法身。就是“今知當體是,翻恨自蹉跎”。


    趙州禪師,說是“趙州八十猶行腳,隻為心頭未悄然”,趙州禪師八十歲還在那個地方到處去訪善知識。後來他有一天開悟了,他說:“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就是我以前沒有開悟之前,我去參訪善知識,追求無上法門,無上的妙法;現在我才知道,無上妙法,你隻要回光返照就找到了,你本來就具足的。我們以前被妄想迷惑了。


    所以,諸位!我們跟一般學者最大的差別,我們是一個三寶弟子,所以明白道理以後你要怎麽樣?直下承當。“今知當體是,翻恨自蹉跎”,就不要猶豫了,這個就是我的真如本性了。


    所以,名字位,你怎麽知道你進入名字位呢?兩個標準:第一個,你會分別真妄,雖然你控製不了妄想,但你先知道它是妄想就夠了;第二個,你能夠對真實的心直下承當。這是表示你進入了名字位,這兩個標準。


    我們看外凡位的觀行位,觀行即佛。


    外凡位


    三、觀行即佛


    念念照常理 心心息幻塵


    遍觀諸法性 無假亦無真


    五品位(隨喜、讀誦、說法、兼行六度、正行六度)


    從名字位到觀行位,它的特點就在於“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塵”這個“照”字。名字位,我們隻會分別真妄。這個觀行位,我們開始怎麽樣?返妄歸真了。而返妄歸真的關鍵,就在這個“照”字。


    妄想是我們自己捏造出來的。我們前麵說過,什麽叫妄想?《楞嚴經》講得很清楚,“前塵虛妄相想”。前塵就是外境,某一個人跟某一件事情,它去刺激你的內心,就前塵虛妄。然後在你內心當中產生一個相狀,然後你麵對這個相狀產生各種的分別,這個就是妄想。就是外境的刺激產生前塵虛妄相,然後你對這個相產生念想,就是妄想。它是一時的、生滅的。所以你不用管它,你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觀照,直接觀照你不生不滅的本性,“念念照常理”,你不斷地觀照“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妄想會自然地脫落,它自己會脫落,因為妄想它本來是生滅的。


    那說,欸,那為什麽我幾年前受到某一個人的傷害,我被我的子女刺激,我這個妄想還在呢?是因為你抓著不放。所以就是說,你現在抓到的妄想跟你最初的妄想已經不一樣。你的子女、你的朋友去刺激你的時候,你那個第一個妄想是直接的,但是你不斷地去分別、想象、執著以後,你這個妄想可能更大。


    也就是說,妄想本來是捏造出來的,它之所以勢力強大,是你給它力量了,是你加持它了。所以你隻要做一件事情,把它放下就好了,因為它本來就沒有。所以你觀照真如的當下,你的心力集中在不生滅心的時候,它妄想,“心心息幻塵”,它自己會脫落。


    妄想一脫落以後,你的生命改變了。看下一句,“遍觀諸法性”,是“無假亦無真”。你這個時候用一念心性來看人生,你會發覺你人生改變了。你的人生叫做什麽?叫做如夢如幻。這是很關鍵了。諸位!你怎麽知道你今天安住真如啊?這是標準。就是,你去看人世間都是真的,那你沒有安住,你真沒有安住,你是攀緣心。如果你從佛堂誦完《法華經》出來以後,你看一切的人生如夢如幻,你不能說它有,你也不能說它沒有。所以《法華經》,天台給它一個思想叫做“非空非有,即空即有”,就是如夢如幻。非空非有,即空即有,這個就是表示你的觀照力到位了,這是一個標準。所以,這個就是“觀行即佛”的從一種分別真妄進入到觀照真如。


    這個地方其實是,從《法華經》來說有兩條路可以走:如果是利根人,就走四信。這個觀行,他是透過一念的信解,最後到深信觀成,這個四信。鈍根的,就佛滅後走五品。因為我們現在是佛陀滅度後,所以我們隻講五品,就是隨喜、讀誦、說法、兼行六度、正行六度。隨喜、讀誦是偏重自利,在佛堂上隨喜真如,讀誦《法華經》,這兩個。那麽後麵三品呢?開始走出佛堂,為人說法、兼行六度、正行六度。


    這個觀行位,因為他“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塵”,所以他的特點叫做圓伏五住。我們說明一下。


    這個五住就表示五種煩惱:第一個,三界的見惑是一住。因為見惑是通惑,它一伏一切伏。見惑是通惑,是一住。三界的思惑是別惑,它有三住:欲界的貪愛是一住,因為欲界的貪愛,貪愛的是五欲的快樂。色界的貪愛也是一住,因為色界追求的是什麽?禪定的三昧樂。這又是一住。無色界的貪愛,他貪愛的是一種空亡的、無為的境界,它也是一住。所以貪愛是一種別惑,欲界的貪、色界的貪、無色界的貪,就是三住。然後另外一住是什麽呢?就是無明地,無明住,一種有所得的攀緣心,就是法執。


    那麽觀行位,他安住一念清淨心的時候,他心中是離相的。所以他雖然不能斷煩惱,但他是圓伏五住,不可思議,他三界的見惑、三界的思惑,還有無明惑,全部調伏。這個觀行位,就“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塵”,它的重點在於離相。所以,這個離相清淨,它的好處就是他能夠順入中道。


    這個中道的思想對我們淨土宗特別重要。我們淨土宗到晚年……我們知道,修行,初學者重點在知見,晚年的重點在收心。這個收心的難就難在哪裏?因為它很難收,收得不好就傷害我們的心性了。


    比方說,你今天用般若空性的思想來收心,收到最後,它趨向於空性,因為你的法就是空性的引導。你用一切法畢竟空來收心的時候,你的心進入一種寂靜不動的狀態。可能你修聖道還可以,但是淨土宗,你要憶佛念佛就有困難了,你要念想極樂世界的依報的莊嚴,大地莊嚴、寶樹莊嚴、樓閣莊嚴、蓮花池的莊嚴,因為你那個念頭帶不起來。所以這個空觀跟淨土宗的憶佛念佛是衝突的。


    但是你讀誦《法華經》就不一樣。諸位!你讀誦《法華經》,它的收心是用離相的方式。它不是去斷這個一切的因緣相,它離相。它離相以後,它還可以怎麽樣?把它借回來。因為它回歸到一心,它不是回歸到空性。回歸到空性,對我們心性的功能是壓抑的;回歸到一心,一心真如是即空即假即中的。所以,你讀誦《法華經》是最為圓滿的收心。你可以遠離過去的妄想,你也可以開創未來極樂世界的相狀。


    因為,收心最高的一個困難度就是,你觀一切法空,你又不能壞諸法的假名假相假用,就難在這裏。你不能攀緣它,你也不能斷滅它,所以,你稍微弄得不好,你要麽偏有要麽偏空。偏有更糟糕,你什麽都不收,那你這個心就在你年紀大的時候整天打妄想,想過去想未來,那你也不能往生。你收得太徹底,你的心沒辦法憶念佛號,不能憶念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不能感應道交。


    《法華經》的收心,好就好在它用一心來收心,用一心真如來收心,它不用空性來收心,所以它隨時可以把相狀“息幻塵”。它可以同時離相清淨,也可以同時借相修心,這個是它的觀行位的特點。


    我們看第三個,內凡的相似位。


    內凡位


    四、相似即佛


    四住雖先落 六塵未盡空


    眼中猶有翳 空裏見花紅


    相似即佛。我們知道,《法華經》的功德隻有一個,就是法身,他不是證得空性,他是證得法身。那麽法身在沒有出現之前,他會有一種相似的功能出現,就是他的六根產生變化,六根清淨位。


    那麽六根清淨位有什麽相貌呢?


    “四住雖先落,六塵未盡空。”你從前麵的觀照真如、調伏妄想以後,再進一步,你的三界的見思惑會先脫落。注意“脫落”這兩個字。圓教的思想不講斷煩惱,因為,你斷煩惱表示你承認煩惱是你的一部分,而你的一部分,是你多餘的,你把它切斷。我們說過,圓教的思想,是從眾生法界先契入心法界,所以他的心是安住在一念心性。從一念心性的角度是本來沒有煩惱,本來沒有業力,也本來沒有生死。本來沒有,也就是說,煩惱隻是我們在生命當中所形成的一個假名假相假用。就像鏡子一樣,鏡子裏麵本來是沒有影像的,你放一個蘋果,就出現一個蘋果的影像。欸,你說我把這個蘋果影像斷掉。不需要!你讓它脫離就好了。所以這個圓教的思想,它的煩惱叫做脫落,它本來就沒有煩惱。


    雖然脫落了四住,就是三界的見思,但是界外的無明,就是微細的法執還在。這個微細的法執,我們可以看得出來,阿羅漢就很清楚。你看迦葉尊者,迦葉尊者在阿羅漢裏是不可思議的,三明六通八解脫,是阿羅漢裏麵最頂級的阿羅漢。但是,作為一個阿羅漢,他聽到大樹緊那羅王菩薩弦音一動,他就聞聲起舞,他控製不了自己,開始跳舞,失去威儀。為什麽?因為阿羅漢雖然破我執,他對於這種微細的清淨法,就是那種諸佛菩薩的實報莊嚴的功德的法執,他沒有斷。所以大樹緊那羅王菩薩那個弦音一動,顯現出那種諸佛菩薩的實報莊嚴的時候,他就控製不了。就是“六塵未盡空”,對於這種清淨功德莊嚴的法執還在的。講一個譬喻,“眼中猶有翳”,就像眼睛上麵有一種白色的遮障,所以他看到虛空還有朵朵的紅花。就是我執已斷,法執猶在,這六根清淨位。


    我們看下一個。這進入聖位了,從內凡到聖位的分證即佛。


    聖位


    五、分證即佛


    豁爾心開悟 湛然一切通


    窮源猶未盡 尚見月朦朧


    分證即佛就是“豁爾心開悟,湛然一切通”。這個“豁爾”就是突然間開悟。我們修行是經過長時間的理觀事修,長時間的積累,但是開悟就一瞬間而已。這一瞬間出現在什麽時候呢?出現在禪定當中。所以圓教初住,初破無明、初證法性不是在散亂心的時候,不是。你積功累德,拜懺、修六度,可能在散亂心,但是你最初一念的法身現前,一定是在禪定的一念的相應慧的時候,由禪定的資助,然後,頓破一分無明,頓證一分的法身。證得法身以後,“湛然一切通”。


    我們前麵的,不管是名字位,不管是觀行位還是相似位,對真如都是觀照的一種模擬跟假想,這個時候是真的真如現前了。然後,真如現前以後,你再來看世間,那真的是如夢如幻,就萬法回歸一心了,所以當體即空即假即中了。


    但這個時候還有什麽問題呢?“窮源猶未盡”,是“尚見月朦朧”。你可能是證得一品法身,或者兩品法身,就是真如的光明顯現,但是還沒有成佛。這個地方的分證即佛,有四十一位的法身:十住、十行、十回向,到十地、等覺。就是這個法身的功德慢慢地圓滿,但是還是“窮源猶未盡”。這是分證即佛。


    我們看最後的佛位,究竟即佛。


    佛位


    六、究竟即佛


    從來真是妄 今日妄皆真


    但複本時性 更無一法新


    成佛以後,你圓滿成佛以後,當然你可以回顧你過去的無量劫的凡夫的世界,你會得到一個答案,就是過去“從來真是妄,今日妄皆真”。


    諸位!你現在的心整天打妄想,對不對?哪一天你成佛了,那你現在打妄想的心跟成佛的心,到底是一樣還是不一樣?還是你換了一個心?這一句話就給你答案了。


    當我們是迷惑的時候,當我們向外攀緣的時候,真如的心就變成全真是妄。真如不可以切割的,不能說:欸,我現在把真如分成三分之一打妄想,我三分之二是真如。沒有這回事情,沒這回事情,隻是淺深不同。就是過去是全真成妄,那現在呢?是全妄即真。隻是這個妄跟真的程度它淺深不同,就分成六即佛。但是,總而言之,真如是不可切割,所以是全真而起妄,全妄而即真。


    就像有一個禪師說的,那禪師他沒有開悟之前,他說,我以前看山坡當中的草,看它們全部都是草。我現在再來看,我發覺它們全部都是藥。這什麽意思呢?你不懂藥理的人,你看草就是草,沒有用的草,但是你懂得藥理的人,你看這些每一個草都有作用,全部都是藥。


    又有一個禪師,也是這個道理。他說,我以前看大海的時候,我看到的全部是波浪;我現在再來看大海,我看到的全部是海水。就是“從來真是妄,今日妄皆真”,就關鍵在於他是已經覺悟還是迷惑。一念迷,“從來真是妄”;一念悟,“今日妄皆真”。所以本質是沒有變的,是作用改變了。


    所謂的成佛就是“但複本時性,更無一法新”。我們修行隻是開顯我們自性裏麵的自性功德力,並沒有去增加哪一個法,就像我們過去說的,同樣一片虛空,同樣一片大地。其實是有一些改變,就是虛空當中多了一道光明。就是我們以前的心是有真如,但是它是處在黑暗中的真如;現在是被光明給開顯了,所以虛空中多了光明,大地當中多了一分的自在。


    我們以前性具十法界,但是我們要變現什麽法界,我們做不了主。就是我們以前的大地要出現什麽東西,那是“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你成佛以後,你可以變成一隻小白兔,你也可以變成一個人,你也可以變成天人,你也可以顯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應身佛。你十法界,那叫做隨生自在,就是這個大地多了一分的自在。就是虛空多了一道光明,大地多了一分自在。那其他呢?虛空還是虛空,大地還是大地,本質沒變。這個就是所謂的究竟即佛。


    我們看最後的總結。


    性德 六而常即


    修德 即而常六


    性修不二


    整個圓教的修學,是先從內觀真如以後,再去修六度法門,這是眾生法界先跟心法界結合,再去修佛法界。所以它很重要的觀念就是,它是開顯自性的功德力,性德,所以才有“六而常即”的“即”這個概念。雖然理觀,它也有事修,有六度的事修,所以也是“即而常六”。所以,它整個修行叫性修不二。


    我們看這個判教,一般的權教的判教,它的標準在空性。你對空性的體悟多深,那你這個階位就有多高。那你空性到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或者是別教的十信、十住、十回向,主要的是以空性來作判斷。但圓教不是,圓教是以法身來判斷,以你對法身的觀照、對法身的開顯到什麽程度而安立的。


    這樣講就是說明什麽事呢?這個“即”是關鍵了。諸位!藏通別三教沒有“即”這個字,藏通別隻有差別相。所以,你把修別教的兩個菩薩找過來,沒有證得法身之前,他們之間隻有差別相,沒有共同點。圓教不是,圓教是任何階位都是“常同常別”。圓教名字位跟觀行位,淺深不同,但是他們兩個依止的地方,所緣境都是自性清淨心,都是法身。


    所以這個地方就說明什麽事呢?圓教的特點,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它的因地就是以自性功德力起修。如果從果地來說,我們也可以這樣講,說是名字位。要理即法身,這個法身在你的心中就白白浪費了。你說名字即法身,說明你了解了。觀行即法身,開始觀照了。相似位法身、分證位法身、究竟即法身。就是說,他在因地的時候就是用自性的果地功德來當所緣境了。所以《法華經》也可以說是自力門、果地教。它是個果地教,因為這個性德是本具的。


    諸位!圓教的思想,不是說你所有的果地都是修來的。如果所有的果地都修來的,我們看<如來壽量品>,他怎麽可能法身常住?他怎麽能夠三世益物?佛陀憑什麽能夠生生世世無量時空地不斷地現身說法,沒有停止?按說,你的因地是有限量,你的果地怎麽沒有限量呢?所以這個果地不是修來的,不是因緣所生法,是我們本具的,我們隻是把它開顯出來。所以圓教這個“即”字,這是關鍵了!我們因地就要用自性功德當所緣境,慢慢地去了解它、觀照它,最後把它開顯出來,最後圓滿。


    馬祖道一禪師,出家以後很喜歡打坐。他剛出家,什麽事都不做,就跟大眾不相應了,所以他就離開他的常住,去參訪懷讓禪師。到了懷讓禪師那兒,因為喜歡打坐,所以他把事情做完以後,就去禪堂打坐。懷讓禪師就注意到這個馬祖道一。他有一天就故意在禪堂門口跟馬祖道一禪師相遇。他就問馬祖禪師說,你整天打坐,圖個什麽?馬祖禪師說,我圖作佛。懷讓禪師就點點頭,笑一笑就離開了。離開以後,過了幾天,懷讓禪師就故意拿一個磚塊,在禪堂前麵慢慢地磨、磨、磨。馬祖禪師出來就看,欸,師父!你磨這個磚塊幹什麽?他說,我要把這個磚塊磨成鏡子。馬祖禪師說,磨磚雲何成鏡?這個鏡子是銅做的,你應該拿銅片去磨,你怎麽拿磚塊去磨呢?所以,磨磚雲何成鏡?


    懷讓禪師講一個重要的話,就反問他,打坐怎能成佛?這句話很重要!諸位!打坐是一個法門,它是透過調身、調息、調心,讓我們內心保持一種寂靜的狀態。法門是不能成佛的,諸位!成佛你是要怎麽樣?要開顯自性,你要觀心的,要內觀真如的,你要去學習,要去信解、觀照、發願,最後才能夠成佛。所以馬祖禪師聽了以後當下開悟。


    法門隻能當作助行,真正成佛你要有很多的道前基礎。你要去學習《法華經》,要讀誦《法華經》,建立你內心的理觀的智慧,然後你再去打坐,再去拜懺,你才可以成佛的。就是你那個因地,要先找到你的因地。成佛的正因在於,就是我們說的,“方聽無聲曲,始聞不死歌”,然後就是“今知當體是,翻恨自蹉跎”。就是你要找到一個成佛的因地,然後才能夠去修行的,不是你整天打坐就會成佛的。打坐隻會讓你寂靜,而不會讓你成佛。好,我們先休息十分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妙法蓮華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妙音0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妙音0並收藏妙法蓮華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