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八十二麵,我們看戊二的“譬說周”。
智者大師把整部《法華經》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約跡門開權顯實,講到佛陀的智慧;第二個是約本門開近顯遠,就說到佛陀的功德。在前半段的“開權顯實”這一塊,它有三個重點:一個是法說周,一個是譬說周,一個是因緣說周,有三周說法。
有關三周說法,我們做一個簡單的解釋。基本上,我們修學大乘的佛法,有兩個選擇:第一個叫做直趨大乘,第二種是一佛乘式的大乘。
直趨式的大乘,就是《華嚴經》的大乘。就是你開始修學菩薩戒以後,你直接發菩提心。菩提心發了以後,就用凡夫的階位廣修六度,然後回向無上菩提。但這個地方會有問題,就是你沒有先了生死,以凡夫的角度直接麵對生死來曆練,就是蕅益大師說的:“惑業未斷猶坯器,經雨則化棄前功。”因為你壽命太短,你要麵臨無量次的死亡,而每一次的死亡對凡位的菩薩來說都是非常重的考驗。因為你可以掌控的是你在世清楚的時候,而死亡以後叫做隨業流轉,來生是不可以掌控的。萬一你臨終的時候起了顛倒,過去的罪業起現行到三惡道去,你整個菩薩道就全部毀掉了。所以,直趨式的大乘對凡夫來說,到了五濁惡世,我們看曆代祖師並不是很讚成,因為它的退轉風險太高。
所以,我們一般選擇的是一佛乘式的大乘,比方說淨土法門。淨土法門它也是大乘法門,但是它是分兩階段,就是先到淨土去,再修菩薩道。也就是說,淨土宗的思考是先修皈依:我業障深重,求出無門;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功德廣大,必定救拔,所以我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提起佛號,憶佛念佛,先求生淨土。所以,淨土宗的特點就是先求出離,因為這是一個現實的問題。我們一個生死凡夫本來就是內憂外患,內有煩惱,外有生老病死的折磨。
當然,這樣子也有問題。我們剛開始是以出離心而到淨土去,我們今生並沒有太多的修學大乘法門,但是我們看淨土宗的往生以後,那是開始要馬上啟動你的菩薩道。上求佛道,你必須要親近十方諸佛,廣學無量法門;第二個,下化眾生,我們隨時要到娑婆世界回入娑婆度有情。那麽現在問題來了,就是這個對接的問題。我想所有淨土宗的人,沒有學《法華經》都會麵臨一個問題,就是我在娑婆世界學的法門是一種出離性的調伏,但是我往生以後,我開始要行菩薩道,這個心態怎麽調整?這是一個大的問題。
當然,《法華經》的意思就是說,我們可以暫時不修大乘法門,但是,我們必須要保持大乘的善根,就是你在娑婆世界你就要建立大乘善根。就是說,因為我自己的時間有限,我行六度的時候我心思散亂,違背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的原則,所以為了臨終的正念,我整個六度法門暫時收攝起來,但是我保持大乘的善根。那麽你到了極樂世界,馬上就能夠把大乘善根啟動起來。
現在問題來了,怎麽樣能夠不修大乘法門而保持大乘善根?就是本經說的,你在念佛之前就要建立佛陀的知見,開示悟入佛的知見,你不能用凡夫的知見來念佛。也就是說,當我們離開娑婆世界的時候,我們不能有一種法執。我們在厭離娑婆的時候,是把所有不好的名言都安立在生死輪回:生死輪回是不淨的、是苦、是無常、無我。我們對生死是種種的訶責。到了淨土去,問題來了——你要重新麵對生死。所以應該怎麽辦呢?佛陀告訴我們說,你現在就要想,本來就沒有生死,“本來無生死,生死由心現”,生死是我一念妄想變現出來的,我隻是離開心中的如夢如幻的生死!這樣子,你未來到淨土以後,馬上可以對接。
所以諸位,從現實的角度,凡夫不修出離道,直接修菩提道,到了五濁惡世,這個方法已經行不通了。我們看曆代的祖師很少人這樣做的。先修出離道,再修菩提道,這是一個穩妥的菩薩道方法。但重點是,你必須把《法華經》的思想弄清楚,就是所謂的“一佛乘式”的大乘法門,先修權法,然後再會權入實。等時間到了,再用實法來帶動權法而啟動菩薩道。所以這個觀念非常重要,所有的淨土宗人都必須要學習的。
就是,當我們在娑婆世界,一個生死凡夫麵對生死輪回,我們剛開始用保守的方式來求生淨土,我們的心態應該怎麽做,以後到了淨土跟大菩薩修學的時候才能夠圓滿地對接。這個就所謂的“開權顯實、會三歸一”的觀念。
戊二、譬說周分四:己一、開三顯一;己二、中根領解;己三、如來述成;己四、與之授記
前麵佛陀用法說,直接用法義的方麵來說明;這以下佛陀用譬喻的方式來說明“權實不二”的妙理。譬喻是容易理解的。這當中有四段。
己一、開三顯一分二:庚一、身子代請;庚二、如來垂答
第一段,己一,開三顯一,就是打開三乘法門的假相。其實三乘法門都是一個方便的假相,佛陀要說的是一心真如的實法,所以開三顯一。這個地方分兩段。
庚一、身子代請
先看第一段,庚一的“身子代請”。舍利弗尊者代替未開悟的其他聲聞弟子來啟請這個“權實不二”的妙理。我們看經文。
爾時,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無複疑悔,親於佛前,得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是諸千二百心自在者,昔住學地,佛常教化言:我法能離生老病死,究竟涅盤。是學無學人,亦各自以離我見及有無見等,謂得涅盤。而今於。世尊前,聞所未聞,皆墮疑惑。善哉!世尊!願為四眾說其因緣,令離疑悔。
我們把這段經文做一個簡單的消釋。
“爾時,舍利弗”,那麽這個時候的舍利弗是什麽時候呢?就舍利弗已經開悟,而且已經受記的舍利弗。他就白告佛陀說:世尊!聽了前麵的〈方便品〉“開權顯實”的觀念以後,我已經把心中的疑跟悔斷除了,也就是我對一佛乘的思想信解了,因此才能夠親於佛前受成佛之記。阿羅漢今天要從聲聞道轉到菩薩道,最關鍵的觀念就是,要能夠開示悟入佛的知見,佛陀才會授記的。
“諸千二百心自在者”,就是我是開悟了,但是跟我同輩修學的聲聞眾——“心自在者”,這些人都已經證得了我空,斷除了見思,成就了偏空的涅盤。那麽這些人是怎麽回事呢?“昔住學地,佛常教化言。”這些人都是在以前有學位,初果、二果、三果的時候,在《阿含經》的過程當中,經常聆聽佛陀的教誨。佛陀您老人家怎麽說呢?您老人家跟我們說:我法能離生老病死,究竟涅盤。佛陀!您老人家在《阿含經》的時候一再地強調,四諦法門是無比法門,為什麽呢?因為它能夠解脫凡夫的生老病死的障礙,成就涅盤寂靜的快樂。我們就是在您這樣的一個教學之下,不斷地知苦、斷集、慕滅、修道。“是學無學人”,這些有學的初果、二果、三果跟無學的阿羅漢,也是在這樣的教學之下,破除我見的顛倒。
諸位!聲聞法的根本是消除煩惱跟業力,對於成就功德莊嚴基本上是不生好樂的。它的核心思想在斷除煩惱跟罪業,而煩惱跟罪業的根本就是我執。一個人為什麽有煩惱?就是你想要主宰,你想主宰人生。所以你看一個心中的我特別大的人,他有兩種特色:第一個,他要臨命終的時候,他不容易離開,那個生死業力特別重;第二個,他要往生,困難度很高。淨土宗你要帶業往生,你要放棄主宰。你能夠放棄主宰,你那種貪瞋癡的煩惱也相對輕薄。所以佛陀解決煩惱跟業力,他是抓住那個根本核心,就是你不要主宰人生。其實人生你也沒辦法主宰,你是白費心機,人生是業力說了算。所以他透過“無常故苦、苦即無我”,放棄了我執的主宰,所以遠離了有(就是常見)、無(就是斷見),而成就了偏空的涅盤。
也就是說,這些阿羅漢們雖然沒有開悟,但是他們也是您老人家一手帶出來的,但是如今在世尊前,“聞所未聞,皆墮疑惑”!聲聞人在阿含時是沒有任何疑惑的,那叫一個充滿自信,他認為他所作皆辦、不受後有,大事已辦了。基本上,所有的聲聞人在聽完《阿含經》以後,隻做一件事情,就是隨時準備死亡的到來,然後以大歡喜心入涅盤。他說,我終於能夠放下這個臭皮囊了!但是,他在沒有死亡之前經曆了方等時。佛陀找出那些大菩薩顯現廣大的功德來刺激阿羅漢:你看,你們阿羅漢成就了涅盤,我也成就了涅盤,你看看我們大乘的涅盤是怎麽回事!所以方等時阿羅漢們實在是充滿了挫折感。“彈偏斥小,歎大褒圓。”他想說,“我等同入法性”,怎麽此涅盤跟彼涅盤的差距這麽大?所以阿羅漢在方等時生疑,因為他接觸了大乘的功德,他懷疑佛陀有偏心。
到了般若會上,佛陀說,你們看看這些功德是怎麽來的?佛陀要這些大菩薩們廣修六度法門給聲聞人看,就是我們因地是怎麽走過來的。當你們在山上修無常、無我的時候,我們菩薩可沒閑著,我們到處廣度眾生,接受眾生的考驗,我們一路就是這樣顛顛簸簸走過來的。所以阿羅漢們從疑而生悔:這不是佛陀的錯,是我們當初沒有選對路子,我們當初選擇了小乘。所以這個時候,是到了方等、到般若,既疑又悔。
到了〈方便品〉,他們這些人因為法執太重,都沒有真正了解。所以,善哉,世尊!偉大的具足大智慧、大慈悲的佛陀,唯願您老人家慈悲為四眾弟子們說其因緣,再詳細地說明,當我們選擇了聲聞乘以後,我們怎麽樣去對接到菩薩乘,來遠離疑悔。
我們做一個說明。的確,這個疑悔是正常的,因為聲聞法跟菩薩法兩個修學不一樣。聲聞法的重點在出離心。所以你看聲聞戒,你打開比丘、比丘尼戒,它的思想就告訴你,你要修持聲聞戒,就是少事、少業、少方便住。簡單地說就是你少管閑事,把自己顧好就好,顧好你的身口意,其他跟你都沒有關係。這是聲聞戒。所以它的核心思想修無常、無我,消滅我執。
菩薩法不一樣,菩薩法是安住菩提心。諸位受了菩薩戒,你們知道,菩薩是要多事、多業、多方便住,你要為諸眾生不請友,主動積極地關懷眾生。當然菩薩戒裏麵,在《瑜伽菩薩戒》有說到一個觀念,就是說,初心菩薩要共聲聞學,這一點很重要,很多人受了菩薩戒不知道。就是說,你雖然初發心發了菩提心,你在出離道這一塊要共聲聞學,也就是說,你還是要修四念處的。
那麽現在問題來了。聲聞人求出離道,菩薩修菩薩道。在《法華經》之前,這三乘人,聲聞、緣覺、菩薩,認為這三條路是沒有重疊的。就是,你想清楚了,開弓沒有回頭箭,你選擇聲聞,你一輩子就聲聞了。你不要想說什麽“會三歸一”,在《法華經》之前沒有這種觀念。就是三乘法門在出離道的時候是一樣的,但是出離以後,聲聞緣覺入涅盤,菩薩繼續走,直趨佛道。你種什麽因,就得什麽果,這個合理。“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沒有所謂的對接的問題。所以佛陀在法華會前沒有說強調會歸一念心性。
當然,你要會歸一念心性,三乘法門都是如夢如幻,都是開顯自性的功德,所以它可以對接。但是你要向外求法的時候,那三乘是各有各的道路,各有各的因緣果報。
所以聲聞人經過了阿含、方等、般若以後,他們心中已經開始不安定了:我到底是繼續入我的偏空涅盤,永久地休息,還是我可以轉換跑道,回小向大,還來得及?他們心中的確是有很多的疑惑的,這個地方是必須佛陀要解開的,因為當初這些人也是您老人家親自帶出來的。所以舍利弗尊者就很誠懇地請佛陀能夠慈悲,不要舍棄他們,再為他們開導。
庚二、如來垂答分三:辛一、抑揚發起;辛二、正說譬喻;辛三、勸信流通
我們看佛陀是怎麽回答的。看庚二,“如來垂答”。有三段。
先看辛一的“抑揚發起”。看經文。
爾時,佛告舍利弗:我先不言,諸佛世尊以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方便說法,皆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是諸所說,皆為化菩薩故。然舍利弗!今當複以譬喻更明此義,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
這段標題叫做“抑揚發起”。這什麽意思呢?抑就是佛陀先壓抑,就先責備,先一段的責備。就是請你們注意,責備一下;然後再揚,再稱歎他們。透過一種畏愛兼抱的方式,來使令大家專心地聽聞以下的法義。
我們看佛陀先責備。
“爾時,佛告舍利弗。”佛告這些舍利弗們說:我先前在〈方便品〉不是說過嗎?三世諸佛,所謂的五佛:過去、現在、未來、釋迦佛跟十方佛,出世說法都是用因緣說、譬喻說跟言辭說,來宣說三乘的方便法門。三乘的方便法門,其實真正的目的不是趨向涅盤,都是趨向無上菩提。我在〈方便品〉已經講得很清楚了,三乘法門雖然下手不同,但每一個都是趨向佛道的,“是諸所說,皆為化菩薩法”。所以,在佛陀的觀念、在佛陀的規劃,其實沒有聲聞、緣覺這兩個詞,那是一種假名字,引導於眾生。
也就是說,不管你是什麽道,其實通通是成佛之道。在我的觀念隻有成佛之道,隻是說你是直趨佛道,還是階段性的成就佛道。沒有所謂的聲聞道,也沒有所謂的緣覺道;十方佛土中,隻有一佛道,所以所有人都是菩薩。我在〈方便品〉已經講得很清楚了。這個地方是先一個責備:講那麽清楚,你們還沒有聽懂。先責備一下。
然後再讚歎。然而,舍利弗!我現在再以種種譬喻的方式來發明這個“會三歸一”的觀念。畢竟,即便是有智慧的人,還是要以譬喻來得解的。這個地方也是先責備再鼓勵。這裏等於是把前麵的〈方便品〉的核心思想,所謂的一佛乘,開出四一——教一、理一、行一、人一,就是蕅益大師說的“近果說差別,究竟歸一乘”。就是你修四諦、十二因緣,雖然成就了涅盤,這個是暫時的;其實你繼續走,還是可以成佛的,這個成佛的路沒有斷絕的。
辛二、正說譬喻分二:壬一、長行;壬二、重頌
沒有斷絕要怎麽理解呢?我們看以下的佛陀的正說,看辛二的“正說譬喻”。正說譬喻等於是講出兩個譬喻:先講三界火宅,再講三車一車。先說明三界的問題是什麽,第二個再說明解決之道是什麽,三車一車是解決之道。這個地方有兩段。
壬一、長行分二:癸一、立喻;癸二、合法
第一個是長行,壬一的長行。
癸一、立喻分二:子一、總喻;子二、別喻
長行當中先講出一個譬喻,譬喻裏麵又分成總喻跟別喻。先一個簡略的譬喻,再一個詳細的譬喻。
子一、總喻分五:醜一、長者喻;醜二、舍宅一門喻;醜三、五百人喻;醜四、火起喻;醜五、三十子喻
醜一、長者喻
我們先看總喻的第一段,長者喻。看經文。
舍利弗!若國邑聚落有大長者,其年衰邁,財富無量,多有田宅及諸僮仆。
這整個譬喻當中的主角,就是這個大富長者,所以要把這個長者的情況做一個解釋。
佛陀告舍利弗說:若國、邑、聚落。這個長者他同時有三個地方:一個國家,這個國家是比較大,這個比喻實報莊嚴土;邑就是這個國家裏麵的某一個縣市,這比喻方便有餘土;聚落比較小,就是一個小鄉村,這個比喻凡聖同居土。這個長者,就是佛陀的法身遍滿三個國土:實報莊嚴土,教化十地菩薩;方便有餘土,教化二乘人;凡聖同居土,現出丈六比丘相來教授凡夫。
那麽,這個長者有三個功德:
第一個,“其年衰邁”。就是這個長者他不是年紀輕,是年高德重,見多識廣,年紀很大了。這個地方從法上來說,是譬喻佛陀的內德,內在的功德,也就是佛陀的實智,真實的智慧,就是一心三觀的中道智慧。“其年衰邁”是指的佛陀智慧。第二個,“財富無量”,是指的佛陀的外德。佛陀有廣大的福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無量的功德莊嚴,這個是外德。而且“多有田宅及諸僮仆”,這個田宅是不動產,這表示禪定三昧。你一般人經過田宅可以休息,佛菩薩是用禪定三昧來養息身心,所以就是比喻這個禪定三昧。“及諸僮仆”,僮仆就是方便波羅蜜。佛陀能夠觀機說法,種種的善巧方便。這個田宅跟諸童仆比喻佛陀的權智。
首先先解釋這個譬喻裏麵的主角,就是這不是一般人,內有智慧,外有財富,麵對眾生又能夠善巧方便。那麽這個地方是要說明什麽事呢?首先建立一個觀念,告訴所有聲聞人,我今天是準備好了以後才出現於世間的。這一點跟《阿含經》裏麵的佛陀是不太一樣的。聲聞人看佛陀,從《阿含經》來看,佛陀跟我一樣。您老人家出生的時候就是一個凡夫,所以您也有煩惱跟業力。所以您老人家也是有生,生了以後,您長大了也是娶妻生子,中間還示現生病,隻是您後來在菩提樹下一念相應而成佛了。所以在《阿含經》裏麵來看佛陀,如果你其他經典都不要看,就看《阿含經》,你會認為佛陀的生命分兩塊:成佛之前就是一個標準的凡夫;成佛以後就開始成佛,然後死了以後就跟我們一樣入涅盤,入偏空涅盤。
所以,佛陀要說明這個法的特色之前,先把人講清楚,就是我是有資格來施設方便的。就是說,這個三乘的法門,我在沒有成佛之前,我就已經規劃好了,我不是臨時想到的。所以佛陀是乘如實之道來成正覺,佛陀是成就中道的實相智慧以後,才示現成佛的。意思就是說,我今天來到人世間來教導你們,我可是準備好了,是這個概念。先把人講清楚。
這一塊在前半段的開權顯實講得不多。有關佛陀這個人是怎麽回事,《法華經》的後半段,“約本門開近顯遠”,佛陀的法身、報身這一塊,有廣泛的說明,講到普門示現。這一段先把主角的這個人,先做一個簡要說明。
醜二、舍宅一門喻
我們再看醜二的“舍宅一門喻”。看經文。
其家廣大,唯有一門。
佛陀的應化身來到了世界,為了度化眾生,他把廣大莊嚴的報身收起來,而現出丈六的比丘相。就是身高跟我們差不多,長相也跟我們差不多,隻是比較莊嚴而已。他怎麽樣?他有一個家,這個家是三界之家。佛陀是以三界為他的家,就是整個三界都是老人家的教化區。這個家很特別,隻有一道門。就是你要進要出,隻有一道門。
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佛陀講三乘法的目的,都是要先出離生死。你修四諦也好,你修十二因緣也好,修六度也好,你要成佛,第一關先了生死再說,所以“三乘共坐解脫床”。那這樣子講應該有三道門才對,因為聲聞有聲聞的門,緣覺有緣覺的門,菩薩有菩薩的門,各有各的門,怎麽說隻有一道門呢?我們解釋一下。
蕅益大師解釋,聲聞、緣覺、菩薩來看,各走各的門;但是佛陀來看,其實這三道門就是一道門,它是重疊的。這三道門雖然有小大的不同,但這三道門就是同一道門。離開這道門沒有其他的門,就是這一道門而已,就是我空的真理。我不管你是用四念處,我不管你觀十二因緣,還是你修六度法門,總之,你要過三界這一關,你就要知道“照見五蘊皆空”。你要知道五蘊無我,五蘊是不可以主宰的,這個是通關密語。
那麽這個地方的一門,古德用四種差別來說明,就是迷、悟、出、入這四種差別。
我們先看迷、悟。
凡夫因為迷惑了我空,就什麽事情都想主宰,就是我們對於人生的所有事情都要表達意見。你看,你教小孩子你也想主宰,你的事業你也想主宰。可能運氣好,你成功了;但是你要運氣不好,你沒有那個業力,就失敗了。其實這些跟主宰都沒有關係。但是凡夫因為主宰,迷於我空之理,所以墮入了輪回當中,這個門消失了。對凡夫來說,找不到這個門,就是迷我空。
三乘的聖人因為悟得我空,所以這道門打開了,悟。所以這個門,雖然隻是一道門,它有開合的不同。對凡夫來說這道門是關起來的,外道也一樣。外道不簡單哪,他修了苦行,修了禪定,但是他這道門就出不去。因為他成就禪定的時候,他還想主宰,他要主宰禪定裏麵的定境。主宰的結果,就把這個門關起來。所以這個門有開合的不同。這叫迷、悟的一對。
第二個,出、入。這個門,它有時候是隻可以出去,單向的;有時候是隻可以進來。我們解釋一下。
蕅益大師說,你要能夠通達權法,則門可出;通達實法,則這個門可以入。什麽叫權法?就是三乘的我空的真理。你知道我空,你就可以出去。但是很多人,你看二乘人他出得去,但他回不來,他沒辦法回入娑婆度有情。因為他不懂萬法唯是一心,他沒有法空的思想,他沒辦法回入娑婆度有情的。所以,從三界出來靠我空的智慧,你要回入三界,靠法空的智慧。這個門有進出的差別。
前麵講到迷悟的差別,你隻要又知權法又知實法,那你這個三界的門就出入自在。簡單地說,以權智——權法的智慧而出,以實智而入。所以這道門有這麽多的差別。這個門的管控有時候是關,有時候是開;有時候是單向隻能出,有時候單向隻能入。佛菩薩是既可出又可入,他可以雙向。這是說明這道門有四種差別。
這是說明這個長者住的一個處所。
醜三、五百人喻
當然,這個房子不可能隻有一個長者住,其他的人也跟他一起住。都什麽人跟這個長者一起住呢?看醜三的“五百人喻”。看經文。
多諸人眾,一百、二百乃至五百人,止住其中。
這個長者的家很大,所以也住了很多人。有什麽人呢?有五百個人,就是五道眾生。這個地方等於是把阿修羅省略了,阿修羅等於是含攝在人、天、鬼、畜四道當中。就是在人、天、鬼、畜裏麵,高慢心比較重,瞋心比較重的,就判作阿修羅,不把他區分出來。就是整個六道眾生就跟這個長者一起住在這一個廣大的家宅,就在這個裏麵。這說明眷屬。
我們看醜四。這個家庭到底發生什麽事?看醜四的“火起喻”。看經文。
堂閣朽故,牆壁隤落,柱根腐敗,梁棟傾危,周匝俱時欻然火起,焚燒舍宅。
這個長者住的房子出現了一件事情。出現什麽事呢?
“堂閣朽故。”這個堂就是他的殿堂,這個殿堂是指的欲界的果報,在一樓;樓閣是指二樓,就是色界、無色界的果報。這整個三界之宅是有層次的,有些人住在樓上,有些人住在樓下。
“牆壁隤落。”這個牆壁比喻眾生的色蘊,四大所成的色蘊。這個牆壁是怎麽回事呢?隤落就是敗壞脫落。為什麽牆壁要比喻色蘊呢?因為色蘊它是一塊一塊的。你看手是手,腳是腳,牆壁也是一樣,這個房子也是靠牆壁把它切成一塊一塊。把身體分成區塊就是色蘊,比喻色蘊。
“柱根腐敗。”柱根是支撐整個房子的一個最關鍵的地方,就是我們的命根。命根是指的什麽呢?行蘊跟識蘊。這個“柱根腐敗”就是非常的脆弱而且危險。
“梁棟傾危。”這個梁棟指的是什麽呢?就是柱子上麵有橫豎的這些橫梁,這比喻我們的六識,眼、耳、鼻、舌、身、意六識。就是心識的活動,有時候是往左,有時候往右,這個梁棟也是感到傾危,時常有傾倒的危險。
這個地方說明我們的五蘊身心,主要指的是正報,就是色蘊是牆壁,梁棟指的是心識,色心二法。那麽色心二法是靠什麽連接在一起呢?靠這個柱根,靠這個命根。所以這個命根隻要斷掉,色心二法一脫離,這個人就死掉了。就是色法、心法跟命根,這三個構成了五蘊身心。
那麽這個五蘊身心後來發生什麽事呢?
“周匝俱時,欻然火起。”這房子的四周,這個四周就是在身受心法這四個部分,一時之間,突然間生起火。而且這個火還不是局部的,是全方位的焚燒整個舍宅,沒有一個可以幸免。
這段經文是一個重點。這個長者住的地方,叫做“欻然火起”。我們先解釋“火起”,再解釋“欻然”。
這個房子會起火,按古德的解釋,主要的因素就是太過老舊了,它不是一個新的房子。什麽叫老舊的房子,什麽叫新的房子?我們解釋一下。我們三界的生命是這樣子,它的時間是一個小劫作一個單位。一個小劫是怎麽回事呢?就是一增一減,它的人壽從十歲,每一百年增加一歲,那一直增,增到八萬四千歲,這叫增劫。
佛陀不在增劫出世,因為增劫很難教化。增劫的話是後麵的人比前麵的人更聰明,福報更大,所以他沒有辦法跟古人學習,因為後後超勝前前,那麽這種人他沒辦法教化。因為佛陀一教化以後,佛陀的法脈不能流通,佛陀變成古人了,那現代人比古人聰明,所以這樣子的話,佛陀的法沒辦法流通,佛陀沒辦法教化。所以注意,佛陀隻在減劫出世,三世諸佛沒有例外。
減劫剛好相反,它從八萬四千歲,每一百年減一歲,一直減一直減,減到十歲。三世諸佛就是在這個時候出世。
這個房子就是我們的身心果報。注意,在兩萬歲以上這個房子都叫新房子。你今天出生的時候你福報大,人壽剛好是三萬歲,這個房子不容易起火。但是如果你不幸(像我們現在一出世的時候,人壽是平均大概八十歲,佛世的時候平均一百歲,所以我們差了兩千多年)這個房子的壽命一直減,兩萬歲以後就開始衰老,越老這個房子越容易起火。為什麽?因為人壽兩萬歲以後,人的慚愧心慢慢消失了,就是容易累積煩惱跟罪業。就是說,今天隻要是在兩萬歲以內的人出世,那叫做一個五濁惡世的眾生,他的身受心法往往累積了很多的煩惱業力才得果報。這個五蘊的果報已經老舊了,而且這當中含藏很多火種,就是起火的因種。雖然它還沒有出現,但是它裏麵那個火的因種很深。人壽越少,這個火起的可能性越高,而且燒的火越大。就是,一個老舊的房子是起火的原因。
再看“欻然”,就是起火的助緣。當我們人壽越來越少,進入五濁惡世的時候,雖然我們五蘊含藏了煩惱業力,但是總有人去把它點火。
這個“欻然”就是火苗,就是我們跟人事一接觸的時候,那一念的妄動,攀緣心。
這個攀緣心,唯識講出五個重點:第一個,“率爾”。這個率爾就是跟欻然意思一樣,就是突然間。就是根境接觸的時候,第一個念頭開始活動的那一個心叫率爾。率爾以後開始“尋求”,開始思考這件事情對我是好是壞。最後“決定”,把這個事情的好壞決定了。然後生起“染淨”,我應該起貪瞋癡的煩惱,我還是保持正念,就染淨心。最後“等流”,就是相續。
舉一個例子。比方說你到一個人很多的百貨公司。你剛開始進百貨公司的時候,你的心是平靜的,你心中沒有火,雖然有火種,但是沒有火苗。但是你在百貨公司越逛越逛的時候,你人事看多了,你心開始散亂了。你可能看到某一個人,跟你過去結善緣,你的心開始動;或者你跟他過去結惡緣,你看他這個行為你也開始動。最早那個動叫“率爾”。但是你動的時候,剛開始還沒有決定,你開始在各方的思考“尋求”這個人是怎麽回事。思考一段時間,“決定”了,這個人是一個我不喜歡的人,這個物品是一個我不喜歡的物品或者我喜歡的物品等等。進入“染淨”,我們喜歡的人事生起貪愛,我們不喜歡的人事生起瞋恚。然後“相續”。
所以,一個人他做完功課去逛百貨公司,剛開始的時候他心中可能隻有火種,沒有火苗。但是百貨公司一逛下來,完了,起火燃燒了,“欻然火起”。當然這個火有小火跟大火,後麵會說明。小火就是說,隻有你一個人起火,那這個是小火。那如果大家的心都動得很厲害,互相碰撞得很厲害,那麽大家的火都生起,那就是三界的大火了。所以它有個人的小火跟整個眾生共業的大火。總而言之,就是這個長者他來到這個人世間的時候,他麵對的是一個老舊的身心世界,是很容易起火的;然後剛好眾生的攀緣心又重,就把這個火給帶動起來了。
好,我們看第五段,醜五,“三十子喻”。看經文。
長者諸子,若十、二十,或至三十,在此宅中。
前麵講到這個長者他共同居住的人有多少呢?有五百人,跟他一起住的五百人。但是他真正想要去救拔的主要的人,隻有三十個人,就是他的兒子。其他的可能不是兒子,可能是遠房的親戚等等。就是跟長者一起住的五百人當中,隻有三十個人是他的直係的兒子。或者說,十,菩薩種性的;二十,就緣覺種性的;三十,就是聲聞種性的,在這個火宅當中。就是說,在這個五百人當中,隻有三十個人過去生曾經接受佛陀的教化,而栽培了三乘的善根。這三種人是可以救拔的,就是佛陀這一次來這個世間,隻有三十個人是有可能成功的,其他的人隻是結緣。
所以這個長者的目標很清楚,他的任務很清楚了,就是他這一次來的目的,是要把這三十個兒子給帶走,把他們救出去,這是他的一個目標。
所以這裏麵的這個譬喻主要講三件事情:第一,有一個大威德力的佛陀出世。第二,出世在什麽環境呢?是一個生起大火的環境,一個五濁惡世。第三,雖然生起大火,但是在火中還有不同。有些人是有善根的,是可以度化的。有哪些呢?有三十個人在大火燃燒當中,他有珍貴的善根是可以度化的。就是講這三件事情。
智者大師把整部《法華經》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約跡門開權顯實,講到佛陀的智慧;第二個是約本門開近顯遠,就說到佛陀的功德。在前半段的“開權顯實”這一塊,它有三個重點:一個是法說周,一個是譬說周,一個是因緣說周,有三周說法。
有關三周說法,我們做一個簡單的解釋。基本上,我們修學大乘的佛法,有兩個選擇:第一個叫做直趨大乘,第二種是一佛乘式的大乘。
直趨式的大乘,就是《華嚴經》的大乘。就是你開始修學菩薩戒以後,你直接發菩提心。菩提心發了以後,就用凡夫的階位廣修六度,然後回向無上菩提。但這個地方會有問題,就是你沒有先了生死,以凡夫的角度直接麵對生死來曆練,就是蕅益大師說的:“惑業未斷猶坯器,經雨則化棄前功。”因為你壽命太短,你要麵臨無量次的死亡,而每一次的死亡對凡位的菩薩來說都是非常重的考驗。因為你可以掌控的是你在世清楚的時候,而死亡以後叫做隨業流轉,來生是不可以掌控的。萬一你臨終的時候起了顛倒,過去的罪業起現行到三惡道去,你整個菩薩道就全部毀掉了。所以,直趨式的大乘對凡夫來說,到了五濁惡世,我們看曆代祖師並不是很讚成,因為它的退轉風險太高。
所以,我們一般選擇的是一佛乘式的大乘,比方說淨土法門。淨土法門它也是大乘法門,但是它是分兩階段,就是先到淨土去,再修菩薩道。也就是說,淨土宗的思考是先修皈依:我業障深重,求出無門;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功德廣大,必定救拔,所以我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提起佛號,憶佛念佛,先求生淨土。所以,淨土宗的特點就是先求出離,因為這是一個現實的問題。我們一個生死凡夫本來就是內憂外患,內有煩惱,外有生老病死的折磨。
當然,這樣子也有問題。我們剛開始是以出離心而到淨土去,我們今生並沒有太多的修學大乘法門,但是我們看淨土宗的往生以後,那是開始要馬上啟動你的菩薩道。上求佛道,你必須要親近十方諸佛,廣學無量法門;第二個,下化眾生,我們隨時要到娑婆世界回入娑婆度有情。那麽現在問題來了,就是這個對接的問題。我想所有淨土宗的人,沒有學《法華經》都會麵臨一個問題,就是我在娑婆世界學的法門是一種出離性的調伏,但是我往生以後,我開始要行菩薩道,這個心態怎麽調整?這是一個大的問題。
當然,《法華經》的意思就是說,我們可以暫時不修大乘法門,但是,我們必須要保持大乘的善根,就是你在娑婆世界你就要建立大乘善根。就是說,因為我自己的時間有限,我行六度的時候我心思散亂,違背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的原則,所以為了臨終的正念,我整個六度法門暫時收攝起來,但是我保持大乘的善根。那麽你到了極樂世界,馬上就能夠把大乘善根啟動起來。
現在問題來了,怎麽樣能夠不修大乘法門而保持大乘善根?就是本經說的,你在念佛之前就要建立佛陀的知見,開示悟入佛的知見,你不能用凡夫的知見來念佛。也就是說,當我們離開娑婆世界的時候,我們不能有一種法執。我們在厭離娑婆的時候,是把所有不好的名言都安立在生死輪回:生死輪回是不淨的、是苦、是無常、無我。我們對生死是種種的訶責。到了淨土去,問題來了——你要重新麵對生死。所以應該怎麽辦呢?佛陀告訴我們說,你現在就要想,本來就沒有生死,“本來無生死,生死由心現”,生死是我一念妄想變現出來的,我隻是離開心中的如夢如幻的生死!這樣子,你未來到淨土以後,馬上可以對接。
所以諸位,從現實的角度,凡夫不修出離道,直接修菩提道,到了五濁惡世,這個方法已經行不通了。我們看曆代的祖師很少人這樣做的。先修出離道,再修菩提道,這是一個穩妥的菩薩道方法。但重點是,你必須把《法華經》的思想弄清楚,就是所謂的“一佛乘式”的大乘法門,先修權法,然後再會權入實。等時間到了,再用實法來帶動權法而啟動菩薩道。所以這個觀念非常重要,所有的淨土宗人都必須要學習的。
就是,當我們在娑婆世界,一個生死凡夫麵對生死輪回,我們剛開始用保守的方式來求生淨土,我們的心態應該怎麽做,以後到了淨土跟大菩薩修學的時候才能夠圓滿地對接。這個就所謂的“開權顯實、會三歸一”的觀念。
戊二、譬說周分四:己一、開三顯一;己二、中根領解;己三、如來述成;己四、與之授記
前麵佛陀用法說,直接用法義的方麵來說明;這以下佛陀用譬喻的方式來說明“權實不二”的妙理。譬喻是容易理解的。這當中有四段。
己一、開三顯一分二:庚一、身子代請;庚二、如來垂答
第一段,己一,開三顯一,就是打開三乘法門的假相。其實三乘法門都是一個方便的假相,佛陀要說的是一心真如的實法,所以開三顯一。這個地方分兩段。
庚一、身子代請
先看第一段,庚一的“身子代請”。舍利弗尊者代替未開悟的其他聲聞弟子來啟請這個“權實不二”的妙理。我們看經文。
爾時,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無複疑悔,親於佛前,得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是諸千二百心自在者,昔住學地,佛常教化言:我法能離生老病死,究竟涅盤。是學無學人,亦各自以離我見及有無見等,謂得涅盤。而今於。世尊前,聞所未聞,皆墮疑惑。善哉!世尊!願為四眾說其因緣,令離疑悔。
我們把這段經文做一個簡單的消釋。
“爾時,舍利弗”,那麽這個時候的舍利弗是什麽時候呢?就舍利弗已經開悟,而且已經受記的舍利弗。他就白告佛陀說:世尊!聽了前麵的〈方便品〉“開權顯實”的觀念以後,我已經把心中的疑跟悔斷除了,也就是我對一佛乘的思想信解了,因此才能夠親於佛前受成佛之記。阿羅漢今天要從聲聞道轉到菩薩道,最關鍵的觀念就是,要能夠開示悟入佛的知見,佛陀才會授記的。
“諸千二百心自在者”,就是我是開悟了,但是跟我同輩修學的聲聞眾——“心自在者”,這些人都已經證得了我空,斷除了見思,成就了偏空的涅盤。那麽這些人是怎麽回事呢?“昔住學地,佛常教化言。”這些人都是在以前有學位,初果、二果、三果的時候,在《阿含經》的過程當中,經常聆聽佛陀的教誨。佛陀您老人家怎麽說呢?您老人家跟我們說:我法能離生老病死,究竟涅盤。佛陀!您老人家在《阿含經》的時候一再地強調,四諦法門是無比法門,為什麽呢?因為它能夠解脫凡夫的生老病死的障礙,成就涅盤寂靜的快樂。我們就是在您這樣的一個教學之下,不斷地知苦、斷集、慕滅、修道。“是學無學人”,這些有學的初果、二果、三果跟無學的阿羅漢,也是在這樣的教學之下,破除我見的顛倒。
諸位!聲聞法的根本是消除煩惱跟業力,對於成就功德莊嚴基本上是不生好樂的。它的核心思想在斷除煩惱跟罪業,而煩惱跟罪業的根本就是我執。一個人為什麽有煩惱?就是你想要主宰,你想主宰人生。所以你看一個心中的我特別大的人,他有兩種特色:第一個,他要臨命終的時候,他不容易離開,那個生死業力特別重;第二個,他要往生,困難度很高。淨土宗你要帶業往生,你要放棄主宰。你能夠放棄主宰,你那種貪瞋癡的煩惱也相對輕薄。所以佛陀解決煩惱跟業力,他是抓住那個根本核心,就是你不要主宰人生。其實人生你也沒辦法主宰,你是白費心機,人生是業力說了算。所以他透過“無常故苦、苦即無我”,放棄了我執的主宰,所以遠離了有(就是常見)、無(就是斷見),而成就了偏空的涅盤。
也就是說,這些阿羅漢們雖然沒有開悟,但是他們也是您老人家一手帶出來的,但是如今在世尊前,“聞所未聞,皆墮疑惑”!聲聞人在阿含時是沒有任何疑惑的,那叫一個充滿自信,他認為他所作皆辦、不受後有,大事已辦了。基本上,所有的聲聞人在聽完《阿含經》以後,隻做一件事情,就是隨時準備死亡的到來,然後以大歡喜心入涅盤。他說,我終於能夠放下這個臭皮囊了!但是,他在沒有死亡之前經曆了方等時。佛陀找出那些大菩薩顯現廣大的功德來刺激阿羅漢:你看,你們阿羅漢成就了涅盤,我也成就了涅盤,你看看我們大乘的涅盤是怎麽回事!所以方等時阿羅漢們實在是充滿了挫折感。“彈偏斥小,歎大褒圓。”他想說,“我等同入法性”,怎麽此涅盤跟彼涅盤的差距這麽大?所以阿羅漢在方等時生疑,因為他接觸了大乘的功德,他懷疑佛陀有偏心。
到了般若會上,佛陀說,你們看看這些功德是怎麽來的?佛陀要這些大菩薩們廣修六度法門給聲聞人看,就是我們因地是怎麽走過來的。當你們在山上修無常、無我的時候,我們菩薩可沒閑著,我們到處廣度眾生,接受眾生的考驗,我們一路就是這樣顛顛簸簸走過來的。所以阿羅漢們從疑而生悔:這不是佛陀的錯,是我們當初沒有選對路子,我們當初選擇了小乘。所以這個時候,是到了方等、到般若,既疑又悔。
到了〈方便品〉,他們這些人因為法執太重,都沒有真正了解。所以,善哉,世尊!偉大的具足大智慧、大慈悲的佛陀,唯願您老人家慈悲為四眾弟子們說其因緣,再詳細地說明,當我們選擇了聲聞乘以後,我們怎麽樣去對接到菩薩乘,來遠離疑悔。
我們做一個說明。的確,這個疑悔是正常的,因為聲聞法跟菩薩法兩個修學不一樣。聲聞法的重點在出離心。所以你看聲聞戒,你打開比丘、比丘尼戒,它的思想就告訴你,你要修持聲聞戒,就是少事、少業、少方便住。簡單地說就是你少管閑事,把自己顧好就好,顧好你的身口意,其他跟你都沒有關係。這是聲聞戒。所以它的核心思想修無常、無我,消滅我執。
菩薩法不一樣,菩薩法是安住菩提心。諸位受了菩薩戒,你們知道,菩薩是要多事、多業、多方便住,你要為諸眾生不請友,主動積極地關懷眾生。當然菩薩戒裏麵,在《瑜伽菩薩戒》有說到一個觀念,就是說,初心菩薩要共聲聞學,這一點很重要,很多人受了菩薩戒不知道。就是說,你雖然初發心發了菩提心,你在出離道這一塊要共聲聞學,也就是說,你還是要修四念處的。
那麽現在問題來了。聲聞人求出離道,菩薩修菩薩道。在《法華經》之前,這三乘人,聲聞、緣覺、菩薩,認為這三條路是沒有重疊的。就是,你想清楚了,開弓沒有回頭箭,你選擇聲聞,你一輩子就聲聞了。你不要想說什麽“會三歸一”,在《法華經》之前沒有這種觀念。就是三乘法門在出離道的時候是一樣的,但是出離以後,聲聞緣覺入涅盤,菩薩繼續走,直趨佛道。你種什麽因,就得什麽果,這個合理。“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沒有所謂的對接的問題。所以佛陀在法華會前沒有說強調會歸一念心性。
當然,你要會歸一念心性,三乘法門都是如夢如幻,都是開顯自性的功德,所以它可以對接。但是你要向外求法的時候,那三乘是各有各的道路,各有各的因緣果報。
所以聲聞人經過了阿含、方等、般若以後,他們心中已經開始不安定了:我到底是繼續入我的偏空涅盤,永久地休息,還是我可以轉換跑道,回小向大,還來得及?他們心中的確是有很多的疑惑的,這個地方是必須佛陀要解開的,因為當初這些人也是您老人家親自帶出來的。所以舍利弗尊者就很誠懇地請佛陀能夠慈悲,不要舍棄他們,再為他們開導。
庚二、如來垂答分三:辛一、抑揚發起;辛二、正說譬喻;辛三、勸信流通
我們看佛陀是怎麽回答的。看庚二,“如來垂答”。有三段。
先看辛一的“抑揚發起”。看經文。
爾時,佛告舍利弗:我先不言,諸佛世尊以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方便說法,皆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是諸所說,皆為化菩薩故。然舍利弗!今當複以譬喻更明此義,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
這段標題叫做“抑揚發起”。這什麽意思呢?抑就是佛陀先壓抑,就先責備,先一段的責備。就是請你們注意,責備一下;然後再揚,再稱歎他們。透過一種畏愛兼抱的方式,來使令大家專心地聽聞以下的法義。
我們看佛陀先責備。
“爾時,佛告舍利弗。”佛告這些舍利弗們說:我先前在〈方便品〉不是說過嗎?三世諸佛,所謂的五佛:過去、現在、未來、釋迦佛跟十方佛,出世說法都是用因緣說、譬喻說跟言辭說,來宣說三乘的方便法門。三乘的方便法門,其實真正的目的不是趨向涅盤,都是趨向無上菩提。我在〈方便品〉已經講得很清楚了,三乘法門雖然下手不同,但每一個都是趨向佛道的,“是諸所說,皆為化菩薩法”。所以,在佛陀的觀念、在佛陀的規劃,其實沒有聲聞、緣覺這兩個詞,那是一種假名字,引導於眾生。
也就是說,不管你是什麽道,其實通通是成佛之道。在我的觀念隻有成佛之道,隻是說你是直趨佛道,還是階段性的成就佛道。沒有所謂的聲聞道,也沒有所謂的緣覺道;十方佛土中,隻有一佛道,所以所有人都是菩薩。我在〈方便品〉已經講得很清楚了。這個地方是先一個責備:講那麽清楚,你們還沒有聽懂。先責備一下。
然後再讚歎。然而,舍利弗!我現在再以種種譬喻的方式來發明這個“會三歸一”的觀念。畢竟,即便是有智慧的人,還是要以譬喻來得解的。這個地方也是先責備再鼓勵。這裏等於是把前麵的〈方便品〉的核心思想,所謂的一佛乘,開出四一——教一、理一、行一、人一,就是蕅益大師說的“近果說差別,究竟歸一乘”。就是你修四諦、十二因緣,雖然成就了涅盤,這個是暫時的;其實你繼續走,還是可以成佛的,這個成佛的路沒有斷絕的。
辛二、正說譬喻分二:壬一、長行;壬二、重頌
沒有斷絕要怎麽理解呢?我們看以下的佛陀的正說,看辛二的“正說譬喻”。正說譬喻等於是講出兩個譬喻:先講三界火宅,再講三車一車。先說明三界的問題是什麽,第二個再說明解決之道是什麽,三車一車是解決之道。這個地方有兩段。
壬一、長行分二:癸一、立喻;癸二、合法
第一個是長行,壬一的長行。
癸一、立喻分二:子一、總喻;子二、別喻
長行當中先講出一個譬喻,譬喻裏麵又分成總喻跟別喻。先一個簡略的譬喻,再一個詳細的譬喻。
子一、總喻分五:醜一、長者喻;醜二、舍宅一門喻;醜三、五百人喻;醜四、火起喻;醜五、三十子喻
醜一、長者喻
我們先看總喻的第一段,長者喻。看經文。
舍利弗!若國邑聚落有大長者,其年衰邁,財富無量,多有田宅及諸僮仆。
這整個譬喻當中的主角,就是這個大富長者,所以要把這個長者的情況做一個解釋。
佛陀告舍利弗說:若國、邑、聚落。這個長者他同時有三個地方:一個國家,這個國家是比較大,這個比喻實報莊嚴土;邑就是這個國家裏麵的某一個縣市,這比喻方便有餘土;聚落比較小,就是一個小鄉村,這個比喻凡聖同居土。這個長者,就是佛陀的法身遍滿三個國土:實報莊嚴土,教化十地菩薩;方便有餘土,教化二乘人;凡聖同居土,現出丈六比丘相來教授凡夫。
那麽,這個長者有三個功德:
第一個,“其年衰邁”。就是這個長者他不是年紀輕,是年高德重,見多識廣,年紀很大了。這個地方從法上來說,是譬喻佛陀的內德,內在的功德,也就是佛陀的實智,真實的智慧,就是一心三觀的中道智慧。“其年衰邁”是指的佛陀智慧。第二個,“財富無量”,是指的佛陀的外德。佛陀有廣大的福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無量的功德莊嚴,這個是外德。而且“多有田宅及諸僮仆”,這個田宅是不動產,這表示禪定三昧。你一般人經過田宅可以休息,佛菩薩是用禪定三昧來養息身心,所以就是比喻這個禪定三昧。“及諸僮仆”,僮仆就是方便波羅蜜。佛陀能夠觀機說法,種種的善巧方便。這個田宅跟諸童仆比喻佛陀的權智。
首先先解釋這個譬喻裏麵的主角,就是這不是一般人,內有智慧,外有財富,麵對眾生又能夠善巧方便。那麽這個地方是要說明什麽事呢?首先建立一個觀念,告訴所有聲聞人,我今天是準備好了以後才出現於世間的。這一點跟《阿含經》裏麵的佛陀是不太一樣的。聲聞人看佛陀,從《阿含經》來看,佛陀跟我一樣。您老人家出生的時候就是一個凡夫,所以您也有煩惱跟業力。所以您老人家也是有生,生了以後,您長大了也是娶妻生子,中間還示現生病,隻是您後來在菩提樹下一念相應而成佛了。所以在《阿含經》裏麵來看佛陀,如果你其他經典都不要看,就看《阿含經》,你會認為佛陀的生命分兩塊:成佛之前就是一個標準的凡夫;成佛以後就開始成佛,然後死了以後就跟我們一樣入涅盤,入偏空涅盤。
所以,佛陀要說明這個法的特色之前,先把人講清楚,就是我是有資格來施設方便的。就是說,這個三乘的法門,我在沒有成佛之前,我就已經規劃好了,我不是臨時想到的。所以佛陀是乘如實之道來成正覺,佛陀是成就中道的實相智慧以後,才示現成佛的。意思就是說,我今天來到人世間來教導你們,我可是準備好了,是這個概念。先把人講清楚。
這一塊在前半段的開權顯實講得不多。有關佛陀這個人是怎麽回事,《法華經》的後半段,“約本門開近顯遠”,佛陀的法身、報身這一塊,有廣泛的說明,講到普門示現。這一段先把主角的這個人,先做一個簡要說明。
醜二、舍宅一門喻
我們再看醜二的“舍宅一門喻”。看經文。
其家廣大,唯有一門。
佛陀的應化身來到了世界,為了度化眾生,他把廣大莊嚴的報身收起來,而現出丈六的比丘相。就是身高跟我們差不多,長相也跟我們差不多,隻是比較莊嚴而已。他怎麽樣?他有一個家,這個家是三界之家。佛陀是以三界為他的家,就是整個三界都是老人家的教化區。這個家很特別,隻有一道門。就是你要進要出,隻有一道門。
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佛陀講三乘法的目的,都是要先出離生死。你修四諦也好,你修十二因緣也好,修六度也好,你要成佛,第一關先了生死再說,所以“三乘共坐解脫床”。那這樣子講應該有三道門才對,因為聲聞有聲聞的門,緣覺有緣覺的門,菩薩有菩薩的門,各有各的門,怎麽說隻有一道門呢?我們解釋一下。
蕅益大師解釋,聲聞、緣覺、菩薩來看,各走各的門;但是佛陀來看,其實這三道門就是一道門,它是重疊的。這三道門雖然有小大的不同,但這三道門就是同一道門。離開這道門沒有其他的門,就是這一道門而已,就是我空的真理。我不管你是用四念處,我不管你觀十二因緣,還是你修六度法門,總之,你要過三界這一關,你就要知道“照見五蘊皆空”。你要知道五蘊無我,五蘊是不可以主宰的,這個是通關密語。
那麽這個地方的一門,古德用四種差別來說明,就是迷、悟、出、入這四種差別。
我們先看迷、悟。
凡夫因為迷惑了我空,就什麽事情都想主宰,就是我們對於人生的所有事情都要表達意見。你看,你教小孩子你也想主宰,你的事業你也想主宰。可能運氣好,你成功了;但是你要運氣不好,你沒有那個業力,就失敗了。其實這些跟主宰都沒有關係。但是凡夫因為主宰,迷於我空之理,所以墮入了輪回當中,這個門消失了。對凡夫來說,找不到這個門,就是迷我空。
三乘的聖人因為悟得我空,所以這道門打開了,悟。所以這個門,雖然隻是一道門,它有開合的不同。對凡夫來說這道門是關起來的,外道也一樣。外道不簡單哪,他修了苦行,修了禪定,但是他這道門就出不去。因為他成就禪定的時候,他還想主宰,他要主宰禪定裏麵的定境。主宰的結果,就把這個門關起來。所以這個門有開合的不同。這叫迷、悟的一對。
第二個,出、入。這個門,它有時候是隻可以出去,單向的;有時候是隻可以進來。我們解釋一下。
蕅益大師說,你要能夠通達權法,則門可出;通達實法,則這個門可以入。什麽叫權法?就是三乘的我空的真理。你知道我空,你就可以出去。但是很多人,你看二乘人他出得去,但他回不來,他沒辦法回入娑婆度有情。因為他不懂萬法唯是一心,他沒有法空的思想,他沒辦法回入娑婆度有情的。所以,從三界出來靠我空的智慧,你要回入三界,靠法空的智慧。這個門有進出的差別。
前麵講到迷悟的差別,你隻要又知權法又知實法,那你這個三界的門就出入自在。簡單地說,以權智——權法的智慧而出,以實智而入。所以這道門有這麽多的差別。這個門的管控有時候是關,有時候是開;有時候是單向隻能出,有時候單向隻能入。佛菩薩是既可出又可入,他可以雙向。這是說明這道門有四種差別。
這是說明這個長者住的一個處所。
醜三、五百人喻
當然,這個房子不可能隻有一個長者住,其他的人也跟他一起住。都什麽人跟這個長者一起住呢?看醜三的“五百人喻”。看經文。
多諸人眾,一百、二百乃至五百人,止住其中。
這個長者的家很大,所以也住了很多人。有什麽人呢?有五百個人,就是五道眾生。這個地方等於是把阿修羅省略了,阿修羅等於是含攝在人、天、鬼、畜四道當中。就是在人、天、鬼、畜裏麵,高慢心比較重,瞋心比較重的,就判作阿修羅,不把他區分出來。就是整個六道眾生就跟這個長者一起住在這一個廣大的家宅,就在這個裏麵。這說明眷屬。
我們看醜四。這個家庭到底發生什麽事?看醜四的“火起喻”。看經文。
堂閣朽故,牆壁隤落,柱根腐敗,梁棟傾危,周匝俱時欻然火起,焚燒舍宅。
這個長者住的房子出現了一件事情。出現什麽事呢?
“堂閣朽故。”這個堂就是他的殿堂,這個殿堂是指的欲界的果報,在一樓;樓閣是指二樓,就是色界、無色界的果報。這整個三界之宅是有層次的,有些人住在樓上,有些人住在樓下。
“牆壁隤落。”這個牆壁比喻眾生的色蘊,四大所成的色蘊。這個牆壁是怎麽回事呢?隤落就是敗壞脫落。為什麽牆壁要比喻色蘊呢?因為色蘊它是一塊一塊的。你看手是手,腳是腳,牆壁也是一樣,這個房子也是靠牆壁把它切成一塊一塊。把身體分成區塊就是色蘊,比喻色蘊。
“柱根腐敗。”柱根是支撐整個房子的一個最關鍵的地方,就是我們的命根。命根是指的什麽呢?行蘊跟識蘊。這個“柱根腐敗”就是非常的脆弱而且危險。
“梁棟傾危。”這個梁棟指的是什麽呢?就是柱子上麵有橫豎的這些橫梁,這比喻我們的六識,眼、耳、鼻、舌、身、意六識。就是心識的活動,有時候是往左,有時候往右,這個梁棟也是感到傾危,時常有傾倒的危險。
這個地方說明我們的五蘊身心,主要指的是正報,就是色蘊是牆壁,梁棟指的是心識,色心二法。那麽色心二法是靠什麽連接在一起呢?靠這個柱根,靠這個命根。所以這個命根隻要斷掉,色心二法一脫離,這個人就死掉了。就是色法、心法跟命根,這三個構成了五蘊身心。
那麽這個五蘊身心後來發生什麽事呢?
“周匝俱時,欻然火起。”這房子的四周,這個四周就是在身受心法這四個部分,一時之間,突然間生起火。而且這個火還不是局部的,是全方位的焚燒整個舍宅,沒有一個可以幸免。
這段經文是一個重點。這個長者住的地方,叫做“欻然火起”。我們先解釋“火起”,再解釋“欻然”。
這個房子會起火,按古德的解釋,主要的因素就是太過老舊了,它不是一個新的房子。什麽叫老舊的房子,什麽叫新的房子?我們解釋一下。我們三界的生命是這樣子,它的時間是一個小劫作一個單位。一個小劫是怎麽回事呢?就是一增一減,它的人壽從十歲,每一百年增加一歲,那一直增,增到八萬四千歲,這叫增劫。
佛陀不在增劫出世,因為增劫很難教化。增劫的話是後麵的人比前麵的人更聰明,福報更大,所以他沒有辦法跟古人學習,因為後後超勝前前,那麽這種人他沒辦法教化。因為佛陀一教化以後,佛陀的法脈不能流通,佛陀變成古人了,那現代人比古人聰明,所以這樣子的話,佛陀的法沒辦法流通,佛陀沒辦法教化。所以注意,佛陀隻在減劫出世,三世諸佛沒有例外。
減劫剛好相反,它從八萬四千歲,每一百年減一歲,一直減一直減,減到十歲。三世諸佛就是在這個時候出世。
這個房子就是我們的身心果報。注意,在兩萬歲以上這個房子都叫新房子。你今天出生的時候你福報大,人壽剛好是三萬歲,這個房子不容易起火。但是如果你不幸(像我們現在一出世的時候,人壽是平均大概八十歲,佛世的時候平均一百歲,所以我們差了兩千多年)這個房子的壽命一直減,兩萬歲以後就開始衰老,越老這個房子越容易起火。為什麽?因為人壽兩萬歲以後,人的慚愧心慢慢消失了,就是容易累積煩惱跟罪業。就是說,今天隻要是在兩萬歲以內的人出世,那叫做一個五濁惡世的眾生,他的身受心法往往累積了很多的煩惱業力才得果報。這個五蘊的果報已經老舊了,而且這當中含藏很多火種,就是起火的因種。雖然它還沒有出現,但是它裏麵那個火的因種很深。人壽越少,這個火起的可能性越高,而且燒的火越大。就是,一個老舊的房子是起火的原因。
再看“欻然”,就是起火的助緣。當我們人壽越來越少,進入五濁惡世的時候,雖然我們五蘊含藏了煩惱業力,但是總有人去把它點火。
這個“欻然”就是火苗,就是我們跟人事一接觸的時候,那一念的妄動,攀緣心。
這個攀緣心,唯識講出五個重點:第一個,“率爾”。這個率爾就是跟欻然意思一樣,就是突然間。就是根境接觸的時候,第一個念頭開始活動的那一個心叫率爾。率爾以後開始“尋求”,開始思考這件事情對我是好是壞。最後“決定”,把這個事情的好壞決定了。然後生起“染淨”,我應該起貪瞋癡的煩惱,我還是保持正念,就染淨心。最後“等流”,就是相續。
舉一個例子。比方說你到一個人很多的百貨公司。你剛開始進百貨公司的時候,你的心是平靜的,你心中沒有火,雖然有火種,但是沒有火苗。但是你在百貨公司越逛越逛的時候,你人事看多了,你心開始散亂了。你可能看到某一個人,跟你過去結善緣,你的心開始動;或者你跟他過去結惡緣,你看他這個行為你也開始動。最早那個動叫“率爾”。但是你動的時候,剛開始還沒有決定,你開始在各方的思考“尋求”這個人是怎麽回事。思考一段時間,“決定”了,這個人是一個我不喜歡的人,這個物品是一個我不喜歡的物品或者我喜歡的物品等等。進入“染淨”,我們喜歡的人事生起貪愛,我們不喜歡的人事生起瞋恚。然後“相續”。
所以,一個人他做完功課去逛百貨公司,剛開始的時候他心中可能隻有火種,沒有火苗。但是百貨公司一逛下來,完了,起火燃燒了,“欻然火起”。當然這個火有小火跟大火,後麵會說明。小火就是說,隻有你一個人起火,那這個是小火。那如果大家的心都動得很厲害,互相碰撞得很厲害,那麽大家的火都生起,那就是三界的大火了。所以它有個人的小火跟整個眾生共業的大火。總而言之,就是這個長者他來到這個人世間的時候,他麵對的是一個老舊的身心世界,是很容易起火的;然後剛好眾生的攀緣心又重,就把這個火給帶動起來了。
好,我們看第五段,醜五,“三十子喻”。看經文。
長者諸子,若十、二十,或至三十,在此宅中。
前麵講到這個長者他共同居住的人有多少呢?有五百人,跟他一起住的五百人。但是他真正想要去救拔的主要的人,隻有三十個人,就是他的兒子。其他的可能不是兒子,可能是遠房的親戚等等。就是跟長者一起住的五百人當中,隻有三十個人是他的直係的兒子。或者說,十,菩薩種性的;二十,就緣覺種性的;三十,就是聲聞種性的,在這個火宅當中。就是說,在這個五百人當中,隻有三十個人過去生曾經接受佛陀的教化,而栽培了三乘的善根。這三種人是可以救拔的,就是佛陀這一次來這個世間,隻有三十個人是有可能成功的,其他的人隻是結緣。
所以這個長者的目標很清楚,他的任務很清楚了,就是他這一次來的目的,是要把這三十個兒子給帶走,把他們救出去,這是他的一個目標。
所以這裏麵的這個譬喻主要講三件事情:第一,有一個大威德力的佛陀出世。第二,出世在什麽環境呢?是一個生起大火的環境,一個五濁惡世。第三,雖然生起大火,但是在火中還有不同。有些人是有善根的,是可以度化的。有哪些呢?有三十個人在大火燃燒當中,他有珍貴的善根是可以度化的。就是講這三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