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八十四麵,我們看子二的“別喻”。


    前麵是總喻,是一個簡略的說明。總喻,從法上來說,就是釋迦牟尼佛以清淨莊嚴的法報二身,變現一個應化身,來到娑婆世界。佛陀當然先用智慧眼觀察了一下,哪些人過去生有善根。後來他發覺,有三十個人跟他過去生有法緣,可能是釋迦牟尼佛當麵教化過;或者是釋迦牟尼佛往生以後,在佛陀的像法、末法的時候蒙受釋迦牟尼佛教化而受益的。當時釋迦牟尼佛本來的想法是,想要用大乘的功德,讓這些人一次到位,把他們都度化成佛,因為佛陀沒有慳貪。這些人其實都曾經修過大乘的善根,都跟釋迦牟尼佛過去做十六王子的時候學過《法華經》,所以佛陀本來是直接把他們大乘善根啟發起來,讓他們快速成佛。但是這當中發生了變數。後來佛陀發現,他們雖然有善根,但是起火燃燒了。就是,在凡夫的身、受、心、法都有清淨的珍寶的善根,但是也充滿了大火。這使令佛陀度化眾生的策略產生了改變。這個地方是前麵的說明。


    子二、別喻分四:醜一、長者見火喻;醜二、舍幾用車喻;醜三、等賜大車喻


    我們看“別喻”,別喻裏麵有四段。


    醜一、長者見火喻


    看醜一的“長者見火喻”。看經文。


    長者見是大火,從四麵起,即大驚怖,而作是念:我雖能於此所燒之門,安隱得出;而諸子等,於火宅內,樂著嬉戲,不覺不知,不驚不怖,火來逼身,苦痛切己,心不厭患,無求出意。


    這個長者本來要對這個三乘的有善根的人采取行動了,但是正當他要采取行動的時候,後來“長者見是大火”。這個見不是用眼睛,佛陀用的中道的智慧眼,照見凡夫在五蘊身心當中累積了太多的煩惱罪業。這個遮障太重了,就是這個火已經從身、受、心、法四麵而忽然生起了,所以這個時候這個長者生起廣大的驚怖。這個驚怖不是長者內心的害怕,而是大悲心。他是這樣想:作為一個佛陀,我的應化身的本質安住在清淨法身,所以對我來說,煩惱不能障礙我,業力也不能障礙我。佛陀有四無所畏,佛陀不畏懼任何的煩惱、業力。所以,我的清淨法身的功德力,可以在這個三界火宅當中的門安穩地出入。但是,這三乘的諸子都是凡夫位,過去生雖然栽培善根,但是都沒有入見道位,所以都是在資糧位這個地方進進退退。


    那麽這些資糧位的三乘的善根人,“於火宅中”,有兩件事很嚴重:第一個,“樂著嬉戲”;第二個,“不覺不知”。就是說,本來起火了就應該感到害怕,但是為什麽他不感到害怕呢?因為火中有快樂。這些人為了貪求快樂,樂著嬉戲(這個嬉戲就是貪著五欲的快樂),所以對於火這件事情,就“不覺不知,不驚不怖”。


    其實覺跟知都是一種智慧,它的本質是一樣,隻是粗細不同:覺比較粗,知比較細。“不覺”就是沒有聞思的智慧。聞思就是一種觀照力、調伏力。“不知”就是沒有修慧。當然,沒有聞思就沒有修慧,沒有斷惑證真的力量。因為不覺不知,所以對於這個火對我們產生的結果就不驚不怖。


    火對我們產生兩種結果:


    第一個,破壞我們今生的快樂。無常大火一燒,你所有的快樂終歸於空。所以這三種兒子“不驚”,就是對於火對我們今生快樂的破壞性他沒有覺知。


    第二個,火不但是燒掉你今生的快樂,更重要是燒掉你的善根,特別是大乘的善根,讓你退轉。但這三乘的諸子對於來生的傷害、退轉,他也不覺不知。所以,當他追求快樂、跟火接觸的時候,受到火的逼迫而感受到一時的痛苦,他也沒所謂,“心不厭患,無求出意”。


    這段經文的意思就是講到,這個長者本來是要用圓滿的功德把這三個兒子帶走,但是他發現這諸子有兩個問題:第一個,這個三界裏麵全麵起火了。這個問題還不是很嚴重,更嚴重的是第二個,“樂著嬉戲,不覺不知”。諸位!你把打火機拿給一個大人跟一個小孩子,大人拿打火機相對安全,因為他知道火的可怕;你拿給小孩子,他拿去沙發裏麵一玩,就把整個房子給燒了。所以火的本質雖然可怕,但是更可怕的是:你不知道它的可怕。這個“不覺不知”是最可怕的。


    那麽他為什麽不覺不知呢?因為他“樂著嬉戲”,關鍵在這。這個樂著嬉戲是整個核心思想。樂著嬉戲,蕅益大師解釋,就是我見的顛倒。就是這個人他想要去追求一種快樂,而且更重要的是,他追求快樂以後,他要主導這個快樂、掌控這個快樂。這種情況,在唯識學叫做取相惑,他心中有一個相狀。


    我們舉一個例子,說明什麽叫取相惑。過去在唐朝有一個故事叫做黃粱夢。說有一個窮苦潦倒的讀書人,叫盧生,他家裏很貧窮。他覺得唯一能夠脫貧的方式就是博取功名,所以他努力地讀書。考試的時間到了,他就上京去趕考。路途中,他住進了鄉村的一個小酒店。黃昏的時候,還沒有開晚飯之前,他就到酒店外麵的花園中散步。散步的時候遇到了呂洞賓。呂洞賓是八仙過海中的一個仙人。呂洞賓跟這個盧生就說:“你來幹什麽呢?”他說:“我來考試。”兩個就相談甚歡。呂洞賓一看這個人有修道的善根,就說:“你別考功名了,你來跟我修仙道吧。”盧生說:“不行,我十年寒窗苦讀,為的就是這一天。我怎麽能夠放棄呢?”呂洞賓看他心力很堅定,說:“這樣子好了,我不強求你了。現在離吃飯時間還早,要不你到我的房間,我給你看一個寶貴的東西。”


    呂洞賓就把盧生帶到他的房間,拿出一個枕頭。他說:“你先在這個枕頭上睡下,休息一下。”這個盧生往枕頭上一躺,就開始發現了一些事情。他發現他這次考試果然考上了進士。考上進士以後,皇帝就賜給他一個官位,做節度使。唐朝的節度使大概相當於現在的縣長、市長這一類。因為他領軍有方,平定了當時很多的禍亂,所以皇帝就給他升官,一直升,升到宰相(你要不是皇上的兒子,做到最高大概就是宰相了,作為一個臣子最高就宰相)。他不但做宰相,官位順利,還娶了一個漂亮的老婆,幫他生了五個兒子。這五個兒子都有戰功,每一個都做朝廷的大官。


    他活到八十二歲。正當他榮華富貴的時候,有一天突然間生了重病,躺在了病床上。他臨死之前生起一念的驚怖,說我不願意死,我不願失去我的榮華富貴,這是我今生努力所得!他那一念的驚怖心就讓他醒過來了。醒過來才發現,原來是一場夢。這個時候酒店的主人煮那個黃粱,就是小米,小米飯都還沒有煮熟,他就把今生的經曆看過一遍。後來他就跟呂洞賓學修道了,因為他看清人生,他覺知了。


    生命的可怕,不是生命本質,而是你不知道它的真相。我們為什麽不知道真相呢?因為我們心中有一個相狀在引導我們。你看有些人,他的取相是財富。因為他過去生可能深受貧窮之苦,所以他把這個財富就想得特別的重要。我前生為什麽很多理想抱負不能實踐?就是沒有錢。所以他的取相在金錢。有些人希望得到別人的讚美,博取好的名聲;有些人把感情這個相狀放在心中……


    總之,身為一個凡夫,我們一生經曆了很多老病死的折磨,但是我們一點都不害怕。為什麽?因為我們心中有一個相狀在引導我們。這個相狀可能是財富,可能是感情,可能是名聲,各有各的相狀。這個相狀如果不拿掉,不要說成佛了,可能把過去的善根都破壞了。


    佛陀出世以後看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嚴重性不是三界起火,而是不覺不知。就是,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執著點,自己的攀緣的追求點;然後,為了追求這個東西他什麽都不怕,你讓他生生世世輪回他都不怕。這個就是人生的盲點。


    所以佛陀等於看到了兩件事:第一個,佛陀看到了三界起火了;第二個,他也看到了這些小兒子們為了追求快樂而不覺不知,對火是一點都不害怕。這些兒子不害怕,佛陀開始害怕,“起大驚怖”。所以,四聖諦第一件事情,“知苦”!它先訓練你,你要看到三界的痛苦。你為什麽要離開三界?這個出離心的生起就是知苦。而這些人不知苦!


    醜二、舍幾用車喻分二:寅一、舍幾喻;寅二、用車喻


    當然,這樣子看到了火、看到了眾生不覺不知,對佛陀整個教化眾生的布局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我們看下一段,醜二的“舍幾用車喻”。這個幾就是房子裏麵比較珍貴的家具,就是茶幾,這個就是比喻大乘的法門。“舍幾用車”就是舍棄大乘法門而用三乘的方便。


    寅一、舍幾喻分二:卯一、勸門擬宜不得;卯二、誡門擬宜不得


    卯一、勸門擬宜不得


    我們看經文。


    舍利弗!是長者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當以衣裓,若以幾案,從舍出之。複更思惟:是舍唯有一門,而複陿小。諸子幼稚,未有所識,戀著戲處,或當墮落,為火所燒。


    作為一個佛陀,他有無量的功德,他當然希望把所有的功德都給兒子,作為父親不可能把珍寶藏著不給兒子的。所以,他本來是希望能夠透過華嚴的教法,讓諸子們直接承受大乘的功德。他是有這樣的一個擬宜,就是他有這樣的構想,後來卻發覺行不通。我們看這個過程是怎麽回事。


    舍利弗!這個長者他看到了前麵兩件事:第一個,三界起火了;第二個,這些兒子不覺不知而樂著嬉戲。他說,我可不是一般人,“我身手有力”!這個“身”指的佛陀的三昧神通力。佛陀斷德圓滿,佛陀的身體是斷德,他有神通力。這個“手”,雙手是佛陀的智慧力,是指佛陀的智德。佛陀度化眾生,要麽用神通,要麽用說法,這兩種情況。這兩種對佛陀來說都是非常有力量的,都是佛陀的專長。


    那麽,我應該用神通力跟三昧力,或者以衣裓(衣裓就是古代印度盛花的器具,就像是一個布),用這個布把三個兒子給抱出去。或者用茶幾,用幾案。這個幾就是小桌子,有四隻腳的叫做幾。這個比喻佛陀的四無所畏。佛陀入了甚深法性三昧,“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火就變成不是火。就是佛陀用茶幾,把小孩子放在茶幾上,把他帶出去。或者是案,案就是大桌子,它不是四個腳,它有很多腳,就是佛陀的十力。用四無所畏跟十力的功德力,把小孩子放在這個幾或者案上,把他帶出去。


    後來他又想想,這件事行不通。為什麽呢?這個火宅就一個小門,這個門很小,就是這個真理那麽的微妙難知。這個我空的真理這麽微妙難知,而這個小孩子心態不改變,又貪戀五欲的快樂,心中有一個執著的影像。這個影像不拿掉,你把他放在衣裓包起來、放在茶幾上帶走,他的心裏麵跟這個法不相應,他“戀著戲處,或當墮落,為火所燒”。就是,我可以用一個布把他包住,用茶幾把他帶出去,但他對我的布、對我的茶幾沒有信心,心中想的是他的世間的快樂的影像,這麽一弄,可能在過程當中就墮落,為火所燒。


    那麽,在法上的譬喻是指什麽意思呢?就是說,作為佛陀,他本來是要把最圓滿的大乘的功德,就是《華嚴經》的功德,十地的功德,直接傳授給這些兒子,但是無奈法大機小。蕅益大師解釋這一段,他舉出一個〈方便品〉的頌,他說:“若但讚佛乘,眾生沒在苦。破法不信故,墜於三惡道。”就是說,佛陀可以不講三乘的方便,直接講《華嚴經》的一佛乘功德,但是“眾生沒在苦”,眾生心中有火,他煩惱跟罪業太深了。這是第一個,他的遮障太重。第二個,“破法不信故”,他的大乘善根薄弱。


    諸位!我們後麵會說到,五濁障大不障小,這個後麵下一堂課會說。就是說,五濁的火對小乘的善根而言,他不怕,因為小乘強調出離。其實淨土宗也不怕五濁惡世,越是五濁惡世修淨土的人越多,因為它是出離。五濁惡世障礙的是菩薩道。因為在五濁惡世的時候人人自危,人會變得比較自私,所以五濁惡世第一個傷害的是大乘的善根,就是菩提心發不起來。因為你的災難也很多,我的災難也很多,我自顧不暇。


    這些三乘的諸子雖然過去生跟釋迦牟尼佛學過《法華經》,但是經曆五濁惡世以後,這些善根已經傷害到非常薄弱了。所以,你用一佛乘的功德給他,他可能不相信甚至於謗法,反而墮落。所以你說用神通力、用智慧力,用布把他包出去,這件事行不通。


    有兩個理由行不通:第一個,他煩惱太重。他老是想要追求三界的快樂,你把他包起來的過程中他就掉下去了。第二個,他對你的功德力沒有興趣,因為他大乘善根已經退失了,退轉了。所以他變成一種怎麽樣?從大乘的角度來說,他已經是根鈍遮重。所以,你這個時候用大乘的《華嚴經》法門,對他來說已經沒辦法相應了,因為法大機小。


    所以,這個地方用功德來引導他。用佛陀的神通力、功德力、智慧力,不行。這是第一個,勸門擬宜不得。佛陀不是真的要做,佛陀是心中有這麽一個想法,叫擬。


    卯二、誡門擬宜不得


    看經文。


    我當為說怖畏之事,此舍已燒,宜時疾出,無令為火之所燒害。作是念已,如所思惟,具告諸子,汝等速出。父雖憐湣,善言誘喻,而諸子等樂著嬉戲,不肯信受,不驚不畏,了無出心。亦複不知何者是火,何者為舍,雲何為失,但東西走戲,視父而已。


    前麵佛陀是用大乘的功德來引導他們,說,你們好好修學,有無量的四無所畏、十八不共、十力,這麽多功德你們可以成就、享用。但他們沒有興趣,他們寧可追求五欲的快樂,因為法大機小。


    大乘的勸門不行就用誡門,用對治法門。我們大乘也有對治法門。你有煩惱,那沒事,我用大乘的對治法門。


    佛陀說,用引導的、鼓勵的方式不行,那就講怖畏之事。佛陀講這個三界的過失,說你這個房子已經燃燒,你現在這個果報不是一個好的果報了,是一個五濁惡世了,雖然有快樂,但是它也有火,你不能老是看到快樂而不看到火。這個火會破壞你的快樂,會障礙你的善根,所以應該怎麽辦呢?“宜時疾出”,馬上就要斷除煩惱。


    大乘的對治法門不是要改變環境,它的重點就是“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就當下把煩惱給調下來。他不是說離開三界火宅,他是“宜時”,就是當下就要把煩惱給停下來。思惟煩惱的過失,用一佛乘的止觀,當下調伏煩惱,那你就能夠不會為火所燒。


    所以,作是想法以後,就把這樣的一種一佛乘的大乘調伏法門告訴諸子,你們趕快出離心中的妄想。所以大乘佛法並沒有改變外境,是改變自己的妄想。


    “父雖憐湣,善言誘喻。”佛陀用種種的方式,說你要走出你的妄想,不要老是跟著妄想走。但是,“諸子等,樂著嬉戲,不肯信受”。這個法太細,眾生的心太粗,還是一樣追求如夢如幻的快樂,不肯接受大乘的對治法門,而且對於這個三界的火也是一樣,不驚不畏,了無出離之心。


    更可怕的是,這當中,不知“何者是火,何者為舍,雲何為失”。我們先說明“何者為舍”。


    眾生追求五欲,他是用什麽方式來追求?他就是用五蘊,身、受、心、法,尤其是感受跟想象。我們凡夫追求快樂是直覺式的。你要讓我追求這個東西,第一個,在我的生命經驗你要給我快樂。他為什麽喜歡追求美好的名聲?他就是曾經在別人讚美當中受到極大的快樂。他有實際的生命經驗,他由感受而產生重大的想象,最後產生執著,就住在這個五蘊的影像裏麵。所以我們是把這種五蘊當作追求快樂的根本。


    其實,五蘊是痛苦的根本,所以我們叫做苦中作樂。本來進入減劫以後,這個五蘊就充滿了煩惱罪業。以佛法的意思,其實是少用五蘊、多用一念心性,尤其少用這個感受跟想象。你要脫根、脫塵、脫識,就是離相,其實離的就是五蘊。按照佛法的意思,這個五蘊就是地雷,就是五顆地雷,你少碰為妙。所以,一個人要往生,到晚年的時候你的感受要淡薄,你的妄想要減少。就是說,你五蘊活動越熾盛,你的業力就越重,這是個指標。


    所以這個五蘊,對凡夫來說不是好事。但是我們對五蘊不了解,不知道是眾苦之本。更嚴重的是,我們不知道“火”。這個火就是攀緣心。我們要去挑動五蘊,讓這個五蘊的活動更熾盛!我們不知道,這個五蘊一旦起火以後是會破壞善根的。當五蘊起火以後,那叫一個失,就產生了一種墮落三惡道的過失。


    所以,第一個,我們不知道五蘊裏麵有地雷;第二個,我們用火去觸動他,用攀緣心去觸動他,把地雷變成火,最後退失善根,墮落三途。所以,佛陀曾經想用大乘的調伏法門來調伏他,但是沒有效果。他們隻是東西走戲,就是一次一次地生死輪回,“視父而已”。雖然眼睛看著佛陀,但是不順從佛陀的教誨。就是對佛陀雖有信心,因為過去生跟佛有緣,但是卻沒辦法接受佛陀的教法。


    我們解釋一下,為什麽大乘的誡門對三乘人產生不了效果。大乘的調伏跟聲聞的調伏不太一樣。聲聞人調伏就是對立的,有我就沒有你,有你就沒有我,我就必須用極端的方式。“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煩惱就是煩惱,我跟你勢不兩立。正念生,煩惱不能生。二乘的教法為什麽效果好?因為它對立。


    大乘佛法強調圓融,它強調“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用中道的實相來對治煩惱的時候,他說“猶如蓮華不著水”,但是“亦如日月不住空”,所以,它這個非空非有的思想相對來說力道薄弱。


    就像我們說的,大乘佛法經常講借假修真,說我可不是貪求五欲,我是在曆練。可能你剛開始是在曆練,但是,你借假修真,可能一不小心就弄假成真。


    所以,大乘佛法對凡夫的操作為什麽困難呢?因為大悲心跟攀緣心很難判斷,一念之間而已。大乘的調伏法門對這些三乘的諸子來說也是一樣,法大機小。就是說,其實佛陀一開始是真的想把他們大乘善根一次直接地啟動起來,但是無奈,大乘的功德法的攝受、大乘的對治法的調伏,對聲聞人來說都不起作用。


    寅二、用車喻分四:卯一、擬宜三車喻;卯二、知子心所好喻;卯三、歎三車希有喻;卯四、適子所願喻


    我們看寅二的“用車喻”。就是舍棄了大乘的法門,開始用三乘的方便。


    卯一、擬宜三車喻


    看經文。


    爾時長者即作是念:此舍已為大火所燒,我及諸子若不時出,必為所焚,我今當設方便,令諸子等得免斯害。


    經過了前麵的兩個思想以後,長者就想:這個三界的五蘊已經為大火所燒,而且諸子對大火又不覺不知,時間緊迫,“我及諸子”,我跟諸子們如果不馬上出離,“必為所燒”。你看大乘的功德也好,大乘的對治法門也好,都不是一生一世的;如果你這樣經常在三界裏麵輪回,可能到最後整個善根就破壞掉了。所以,事不宜遲,我要想其他的方法,我要想出些方便。就舍棄了《華嚴經》的大乘的修學,而改用三乘的方便教法,使令他們暫時先免離火災之難,讓他們先離開這個地方。


    你說,大乘佛法修學幹嘛要離開生死?我應該生生世世地在娑婆世界曆練!你的觀念是對的,但是你做不到。為什麽?你別忘了,現在叫做五濁惡世。


    如果你生長在一個五清的時代,如果你人壽是五萬年、八萬年甚至於八萬四千歲,你可以說:沒事,大乘佛法本來就是“猶如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離一切相,還得即一切法,我們應該合乎中道。


    合乎中道,從五濁惡世的角度不適用。不是這個法不好,而是我們善根薄弱,煩惱粗重。所以,現在的問題就是怎麽樣?離開它是最好的方法。佛陀先用車子把他們帶走,而不是在裏麵曆練。因為在裏麵的後果就是“我及諸子”“必為所焚”。


    這個地方就有問題了。三乘的諸子,如果你不把他帶出去,在生生世世輪回中為煩惱罪業之火給燒了,那這個是合理的;佛陀怎麽也燒了呢?我們解釋一下。


    這個“我”指的是佛陀的應化身。三乘的諸子不出去,為什麽佛陀應化身會被燒?


    這個三乘人不是一般人,是佛陀的兒子。佛陀到娑婆世界來了八千多次,好不容易就培養了這三十個兒子。也就是說,當釋迦牟尼佛因緣結束了以後,未來要繼承佛陀階位的就是這些繼承人。蕅益大師說,這個三乘人如果沒有馬上及時離開三界,繼續輪回下去的後果,那可能全軍覆沒,整個大乘善根全部破壞。大乘善根一旦破壞,就沒有人在娑婆世界再成佛了。沒有人可以成佛了,就是以後隻剩下聲聞人了。小乘善根不怕火,因為有火反而激發他的出離。所以,火燒掉的是大乘善根;而這些三乘人如果不出來,他大乘善根一旦全部燒掉,這個娑婆世界就沒有人可以修大乘法。也就是說,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夠示現成佛了,所以應身佛也沒了。是這樣子來的。


    所以諸位!你不要以為佛陀把他們帶出來隻是保護他的小乘善根,佛陀是保護他的內心深處那個大乘善根,所以先證得阿羅漢果是一個方便。因為先證得阿羅漢果,先遠離火宅,然後再說《法華經》,再啟動他內心深處的大乘善根,這個是佛陀的布局。為什麽?因為火燒得太厲害了,咱們沒有時間等。這就是佛陀當時的情況。所以說,“此舍已為大火所燒”,我如果不趕快出去,可能佛陀的應化身跟三乘的這些人的大乘善根全部燒毀了!所以我趕快要想辦法,用車子先讓他們離開三界,這是唯一的方法。


    卯二、知子心所好喻


    看經文。


    父知諸子,先心各有所好種種珍玩奇異之物,情必樂著。


    那麽,這怎麽辦呢?他就想出一個辦法。


    “父知諸子”。作為父親,他先前已經知道這些兒子的根性,知道他過去是什麽樣的善根;還有,由這個根性,經過長時間的人生經驗,他心中有一些他所希望的東西,各有各的希望。這些希望的東西讓他產生好樂,他才有辦法努力地去修學。你用這種大乘的功德他不生好樂,所以他必須要生起好樂。


    這個“情必樂著”,蕅益大師解釋說,這千二百聲聞人,為什麽看到佛陀就能夠跟佛陀出家?


    你看迦葉尊者,迦葉尊者的家庭。他是獨生子,他爸爸的財富是富可敵國,他爸爸比當時的國王還有錢,但是一看到佛陀他就受不了,就出家了。就是生生世世跟佛陀有緣。


    也就是說,佛陀對他們是了如指掌,知道他們心中“情必樂著”。什麽叫情必樂著呢?蕅益大師用四個字,叫做“小強大弱”,小乘的善根強,大乘的善根弱。為什麽?其實他們剛開始,大乘的善根佛陀栽培得好好的,但是經過長時間的輪回,我們說過,五濁障大不障小,這個火燒來燒去,每一生都這樣,今天你起煩惱,後天他起煩惱,人跟人之間互相碰撞以後,這菩提心整沒了。但是小乘善根它不怕火。


    我們可以從這一點看得出來。諸位,幾乎佛陀所有的大弟子,沒有出家之前都做過什麽?對!都做過外道。外道都喜歡修禪定,喜歡冥想。喜歡禪定的人,就是喜歡寂靜。其實禪定的寂靜樂,跟二乘的涅盤寂靜樂非常接近。差就差在,禪定的快樂是可以破壞的,因為他的“我”沒有消失掉,他還知“我”在享受禪定,他那個我執還在;涅盤是沒有“我”,它就是一片寂靜,沒有一個“我”在掌控這個寂靜。就差在我空,但是他那個寂靜的快樂所現的相狀很像。所以,這些人小乘善根強!


    你看佛陀沒有出生之前,他們都是修外道,所以這些人是喜歡寂靜的。其實外道也是不簡單,他也看不上快樂。我們凡夫喜歡快樂,外道是看不上痛苦,但也看不上快樂。他覺得快樂是有過失的,他們好樂寂靜。所以佛陀就因勢利導,好!你喜歡寂靜,那我就創造一個涅盤寂靜樂的假名、假相、假用來引導你。


    來,看下麵,看佛陀後來怎麽樣把他們從三界帶出來。


    卯三、歎三車希有喻


    看經文。


    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難得,汝若不取,後必憂悔。如此種種羊車、鹿車、牛車,今在門外,可以遊戲。汝等於此火宅,宜速出來,隨汝所欲,皆當與汝。


    佛陀經曆過前麵的一個過程以後,終於要采取方便了。他就說,“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難得”,我現在有你們喜歡的東西,就是三乘的道果。這些道果比你所追求五欲的快樂、比你過去所修的禪定的三昧樂更為希有難得。如果你不修學,以後會後悔。


    什麽樣的三車呢?有羊車、鹿車、牛車。


    羊車比喻聲聞的道果,就是四諦法。為什麽羊車比喻聲聞人呢?因為聲聞人,他是根性比較遲鈍。你看聲聞,他經常要跟隨佛陀,就跟羊一樣。羊多附人,羊大部分都是有人在照顧,在引導的,所以羊車就比喻聲聞法。


    鹿車比喻緣覺,因為鹿喜寂靜。鹿是不受管製的,它不喜歡被別人圈養,它喜歡自己跑來跑去,喜歡獨自一個人寂靜,就是比喻緣覺乘。


    牛車比喻菩薩,因為牛能夠堪負重任。菩薩的忍力,他能夠荷負眾生。


    那麽這三種車子在哪裏呢?在三界火宅之外。你們如果得到以後,就可以自在遊戲。你不就是喜歡遊戲嗎?追求三界的遊戲,結果你被火所燒。我現在給你這個遊戲,沒有火所燒,你得到更好的快樂而且沒有過失。所以汝等於此三界火宅,要趕快出來,因為這三部車就在外麵等你。你出來以後就能夠“隨汝所欲,皆當與汝”。你喜歡寂靜有寂靜,你喜歡功德有功德。總之,這三個東西我準備好,就在外麵等著你來取。就施設三乘的方便。


    我們看最後的結果。


    卯四、適子所願喻


    爾時,諸子聞父所說珍玩之物,適其願故,心各勇銳,互相推排,競共馳走,爭出火宅。


    佛陀施設了三乘方便以後,結果“諸子聞父所說珍玩之”……佛陀大大地讚歎三乘的道果,聲聞、緣覺的涅盤寂靜,菩薩除了涅盤寂靜還有種種六度的功德。講完以後,“適其願故”,剛好滿足他們的願望,特別是滿足二乘人的願望。因為二乘人小乘善根強,就是好樂寂靜。這個寂靜比快樂更好,它更持久,而且它沒有過失,而且它給你的快樂也不少,涅盤寂靜樂。所以他寧可追求一個沒有過失的快樂,這是他可以接受的。


    “適其願故”,這個地方是聞慧。他聽聞這個法以後,信解歡喜,接受了,他終於接受了。不像前麵的大乘的道果,他沒辦法接受。


    第二個,“心各勇銳”,開始努力精進,思慧。他不是隻有今天修,他每一天想到以後就開始知苦、斷集、慕滅、修道,因為他心中有一個目標。他以前的目標是追求快樂,現在的目標是追求涅盤。有一個目標以後,這個人就叫做主動積極。修行就是要主動積極,勇猛精進,就是指的思慧。


    “互相推排”,這個“推”指的是智慧的觀照,“排”就是調伏煩惱。他每一次的觀察四聖諦,觀察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用這個不淨、苦、無常、無我來觀察他的身心世界,他的智慧,不淨、苦、無常、無我四種智慧就越來越堅固,那麽它所帶動的煩惱罪業就慢慢排斥掉了。智慧生,一切法不生。聞思修,這個地方指的是修慧。


    “競共馳走”,這個是指初果見道位。最後“爭出火宅”,就證得阿羅漢的無學位。


    那麽我們可以看得出來,釋迦牟尼佛到此所施設的三乘的教法成功了。


    諸位!我們看這段經文,表麵上,佛陀用三乘的教法,或者是說二乘的教法,把聲聞人帶出來,好像是在成就他小乘的道果。其實按佛陀的意思,佛陀是暗中保護他大乘的善根。因為你不把他們救出來,他大乘的善根就破壞。我們前麵說過,五濁障大不障小,其實煩惱、業力它不障礙小乘法。你看獨覺,獨覺都不需要佛陀,他一個人在山中,“春觀百花開,秋睹黃葉落”,他就能夠成就我空的真理。


    但是,你要成佛,對不起,你一定要跟佛陀學習。大乘法這個善根很難栽培,很容易退轉。但是你要成佛,沒有它又不行。所以佛陀不得已:既然三界火宅環境這麽糟糕,那你先離開它。你沒辦法在三界裏麵曆練,先離開它。離開它,至少你到了涅盤的情況,我再來做二次的教化。就是佛陀先把他們帶到涅盤,再跟他講《法華經》,啟發他大乘的善根。


    我們從這一段經文可以看得出來,佛陀是一個這麽樣的情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妙法蓮華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妙音0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妙音0並收藏妙法蓮華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