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公告接連發布,很多夥伴都在擔心時間問題,不知如何安排學習,今天給在大家推篇學員的上岸分享,一位全國巡考的姑娘:
在職備考,從18年到20年,從江西到河南,河南再到四川,行測從56到83,總分從106到153.5分上岸。
分數隻是一種結果,我希望在職的你,放下一些焦慮和彷徨,從她的分享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和堅持。
正像她說的:我們總會對過去的遺憾耿耿於懷,總認為那些想做而沒有做的事情很重要。事實上,真正重要的是當下的狀態和選擇。
寫作一直是我的弱項,從小到大寫作就沒有拿過高分,申論也是上岸這一次才突破70,所以對這方麵一直有抵觸心理。
榮幸承蒙老師邀請,這次準備鍛煉一下自我,同時也是消費一下閑暇的時光,希望對小夥伴們能有所幫助。
簡單說一下我的公考曆程:
19年畢業,18年年底開始準備公考,總共曆經公考六次:19年國考106,行測56,申論50,未進麵;
19年江西省考117,行測58.5,申論58.5,進麵線122;
19年江西法檢134.99,行測69.99,申論65,進麵,招1排2。崗位三人最高分和最低分隻相差1.5分,但考的地方不是我想去的,麵試疏於準備,麵試敗北,麵試分80.91;
20年河南省考125.3,行測77.3、申論48,進麵,招10排7小圍守擂。結果麵試被翻,麵試分78.8。最終排名11,離第十總分之差僅1分不到;
20年江西省考128.5,行測64.5、申論64,進麵線130.5;
最後一次是2020下半年四川省考,總分153.5,行測83、申論70.5,招1排1,麵試79,守擂成功上岸。
01在職時間安排
自從19年中旬參加工作以後就一直是在職備考,這幾年我一直是用步知app刷題,很少用紙質卷,原因無它,因為在職黨用手機做太方便了,隨時隨地都可以刷題......
我知道有些人可能喜歡用紙質卷,對手機刷題有抵觸心理。因為看題幹很麻煩,有時候做資料分析表格題時還會因為沒往下拉弄錯數據從而拉低正確率影響心態。
但我認為可以將它當作是一個負重訓練,紙質卷的訓練隻需要每個周末的模考使用就行了。做習慣了app版的,做紙質的是更舒服的,這也是對自己的一個提升。
當然,這是我的個人習慣,每個人情況都不一樣,可作為一個參考。
關於我的備考時間,可以說我就是能擠就擠。因為我個人習慣,我幾乎不午休,如果中午有午休的話我是一定會用來刷題的。
其次就是時間能在工作中擠(小聲的說)。比如我處理完了當前的工作,有空時就拿手機出來刷題,刷那種不怎麽需要動腦,也不需要打草稿的題目,比如說邏輯填空題、圖推題和類比推理題。
至於數量運算和資料分析等需要動腦和大量計算的題目,就留給空餘時間做,比如午休和晚上的時間段,如果要上熬夜的班就在白天擠時間。
以我自己為例子,去年疫情期間工作量激增,從早上九點到晚上九點幾乎忙個沒停,午休都沒有,連吃飯的時間都要擠出來。
所以我一般提早到工作的地方,九點鍾上班我就八點半到,先刷20個資料分析題,如果時間有空餘,或者9點鍾沒業務,我就繼續刷一套數量關係題,把這些需要大量計算的題目先吃掉,不用打草稿的放後麵。
工作太忙時間抽不出來,我就利用吃飯的時間刷題,中間能找空檔就找空檔,比如上廁所也可以刷幾個,時間是一點一點擠出來的,就看個人想不想擠。
所以在職黨必須將戰線拉長,比如準備明年省考就從現在開始籌備,用時間的長度去彌補在職時間的劣勢。
02關於行測
每年都能看到很多考生和小夥伴被行測拖了後腿,其實行測所有的低分都可以歸根到刷題量的不足,特別是60分以下的,肯定是刷題量的問題。
行測的學習無它,就是學會羚羊老師教的學習方法和知識點,在眼下公考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形勢下,要全部學會,不能有知識盲點。
將行測的課程學完以後就是刷題,量越多越好,我覺得行測的提升最重要的就是刷題量,其次才是總結。在將近兩年的筆試備考中,我行測總共刷了五萬多道題目(步知app刷4萬6,紙質卷刷了幾十張卷子)。
做了很多其他省份的行測題,基本把題庫裏的題全刷完了,所以在全國巡考的過程中能夠適應的很快。最重要的是,大量的刷題提升了我的閱讀能力,而閱讀能力的強化能大大加快我行測的做題速度。
以去年河南省考行測舉例子,我將除數量關係以外的題刷完後還剩40分鍾,剩下的時間足夠充裕,讓我有大量時間計算數量題。
除刷題量以外,行測的一些做題的小技巧和細節也不容忽視。
我們常見的,題幹給的選擇中有絕對詞,如:必須、一定等等,那大概率就是錯誤的,這個應該大部分人都知道。以此舉例子,是說明我們可以利用這些小技巧和細節提速,在此舉幾個資料分析題技巧例子:
1.審題。先看題目,再帶著問題去看題幹,對於重要數據進行標注。
2.做題由易到難。資料分析中最難的題一般設置在第四道或者第五道。
問法如:“以下選項中哪項不符合題意” “以下選項中,錯誤的是” ,做題時,將這種最難的題找出來,放到最後做。這種題型比較常見的是放在第五個,但近幾年反套路趨勢比較明顯,這種題型可能會放在第三個甚至是第一個,以此來影響考生時間。
所以,碰到順序在第三個時,應及時跳過,將其他四個做完後回過頭來做;如放置在第一個,則從套題第五個開始做起,以倒序的方式做資料分析。
至於為什麽放到最後我想很多人都清楚,因為一套題,最難的題目用到的數據很多都是前麵算過的,可以減少計算量;反過來說先算最難的題目,得到的數據很難應用到其他小題目中。
類似的技巧很多,羚羊老師的課程裏有,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
總而言之,閱讀能力、計算能力、技巧等能力都可以通過題海戰術和總結得到。
所以對於行測而言,刷題量和總結是最重要的,其中刷題是重中之重。
03關於申論
對於申論,我申論隻上過一次70。這次以前,我的申論有不小的短板,就是應用文寫作,在此之前我將主要精力用於學習概括題和對策題,後來證明這是錯的。
因為現在應用文寫作比重在不斷提高,我參加考試以來,幾乎是必考題,每次都有應用文,所以導致我之前的申論分數上不去,同時對大作文也缺乏訓練和學習。
大作文是一個很重要的模塊,高手和小白在大作文上拉十多分的分差是完全可能的,所以必須係統全麵的學習,不能和我以前一樣,挑著板塊學。
就和之前說的那樣,考公必須無短板,隻有這樣才能把命運把握在自己手裏。跟著花花係統全麵學習,不留漏洞,我覺得70+沒問題。當然也要看考情,如果申論壓分那60以上也是很高的分了。
除此之外,我個人的觀點是,申論小題幾乎都是客觀題,大作文的主觀也很少,答案都來自於題幹,考的是你對材料的理解和提煉。包括大作文也是這樣,大作文的分論點其實就可以在材料中找到,而且以此為分論點也比較好寫,對於大作文,可以套用一個這樣的格式:
標題+開頭開門見山立意+2或3個分論點(論點+解釋論點+事例說明+意義+對策)+結尾升華。
其實我個人認為寫申論大作文分論點和麵試的綜合分析題有點類似,如果這個分論點格式難以記住,考試時可以套用最簡單的:是什麽+為什麽+怎麽辦,邏輯一定要嚴謹。
其次要言之有理,杜絕湊字數重複囉嗦,設身處地去想自己寫的東西要能說服改卷老師。
04關於麵試
我這幾次麵試的分數不理想,可能也跟我的經曆和積累少有關,社區裏有太多麵試的成功經驗,我就來個不一樣的,發個我去年河南麵試失敗的總結。
關於麵試的學習,形式上的東西就不多說了,這東西每個地方的標準都挺統一的,這裏主要說一說答題的內容。
首先就是切忌模板化,什麽是模板化?就是不扣題,拿著一些公式和套路去答題,以不變應萬變;比如:單位組織一次春遊,領導讓你組織,你怎麽做?
答題的模板化就是:
做方案,網上查和請教同事。
向領導匯報。
做好分工、買好物資、提前踩點,預備應急措施。
春遊中如發生意外,看能否處理,能處理就妥善處理,不能就匯報領導,按照領導指示處理。
事後做成報告向領導匯報。自己做好總結以便下次做得更好。
這種就是答題的模板化,把單位換成學校,依舊可以這樣答。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思路固化,而在於四海之內皆準,這給人一種答非所問的感覺,像是在套。
對於麵試小白來說,積累少,不知道說什麽,所以很容易模板化。我個人的一點點看法,麵試甚至答的題和考官手中的參考答案不著邊都能拿高分。
麵試最重要的是內容,是訓練自己看到一個題,就能立刻有條理、有步驟、有方向的想到要點,而且要點都能說到點子上。
先有話可說,才可能不緊張,一味的脫敏是不切實際的。所以麵試需要日複一日的積累,想靠十多天的班速成是不可能的,除非這個人本身的基礎就足夠牢靠。
不能過分關注所謂氣場或者所謂臨場的談吐,而是立足於內容,通過自己的回答讓考官覺得你是一個有“幹貨”有能力的人。
05最後
回想去年差之毫厘的遺憾,再到今年的如願以償,現在仍久久不能平靜。
公考就是一場唯結果論的戰爭,但我們在過程中吸取的失敗經驗和教訓以及自己積累的知識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總會對過去的遺憾耿耿於懷,總認為那些想做而沒有做的事情很重要。
事實上,真正重要的是當下的狀態和選擇。
公考失利不可怕,可怕的是摔倒後不能爬起來,隻要拿出“咬定青山不放鬆,風雨無阻勇攀登”的精神,我相信大家最終都能夠實現自己的目標。
在職備考,從18年到20年,從江西到河南,河南再到四川,行測從56到83,總分從106到153.5分上岸。
分數隻是一種結果,我希望在職的你,放下一些焦慮和彷徨,從她的分享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和堅持。
正像她說的:我們總會對過去的遺憾耿耿於懷,總認為那些想做而沒有做的事情很重要。事實上,真正重要的是當下的狀態和選擇。
寫作一直是我的弱項,從小到大寫作就沒有拿過高分,申論也是上岸這一次才突破70,所以對這方麵一直有抵觸心理。
榮幸承蒙老師邀請,這次準備鍛煉一下自我,同時也是消費一下閑暇的時光,希望對小夥伴們能有所幫助。
簡單說一下我的公考曆程:
19年畢業,18年年底開始準備公考,總共曆經公考六次:19年國考106,行測56,申論50,未進麵;
19年江西省考117,行測58.5,申論58.5,進麵線122;
19年江西法檢134.99,行測69.99,申論65,進麵,招1排2。崗位三人最高分和最低分隻相差1.5分,但考的地方不是我想去的,麵試疏於準備,麵試敗北,麵試分80.91;
20年河南省考125.3,行測77.3、申論48,進麵,招10排7小圍守擂。結果麵試被翻,麵試分78.8。最終排名11,離第十總分之差僅1分不到;
20年江西省考128.5,行測64.5、申論64,進麵線130.5;
最後一次是2020下半年四川省考,總分153.5,行測83、申論70.5,招1排1,麵試79,守擂成功上岸。
01在職時間安排
自從19年中旬參加工作以後就一直是在職備考,這幾年我一直是用步知app刷題,很少用紙質卷,原因無它,因為在職黨用手機做太方便了,隨時隨地都可以刷題......
我知道有些人可能喜歡用紙質卷,對手機刷題有抵觸心理。因為看題幹很麻煩,有時候做資料分析表格題時還會因為沒往下拉弄錯數據從而拉低正確率影響心態。
但我認為可以將它當作是一個負重訓練,紙質卷的訓練隻需要每個周末的模考使用就行了。做習慣了app版的,做紙質的是更舒服的,這也是對自己的一個提升。
當然,這是我的個人習慣,每個人情況都不一樣,可作為一個參考。
關於我的備考時間,可以說我就是能擠就擠。因為我個人習慣,我幾乎不午休,如果中午有午休的話我是一定會用來刷題的。
其次就是時間能在工作中擠(小聲的說)。比如我處理完了當前的工作,有空時就拿手機出來刷題,刷那種不怎麽需要動腦,也不需要打草稿的題目,比如說邏輯填空題、圖推題和類比推理題。
至於數量運算和資料分析等需要動腦和大量計算的題目,就留給空餘時間做,比如午休和晚上的時間段,如果要上熬夜的班就在白天擠時間。
以我自己為例子,去年疫情期間工作量激增,從早上九點到晚上九點幾乎忙個沒停,午休都沒有,連吃飯的時間都要擠出來。
所以我一般提早到工作的地方,九點鍾上班我就八點半到,先刷20個資料分析題,如果時間有空餘,或者9點鍾沒業務,我就繼續刷一套數量關係題,把這些需要大量計算的題目先吃掉,不用打草稿的放後麵。
工作太忙時間抽不出來,我就利用吃飯的時間刷題,中間能找空檔就找空檔,比如上廁所也可以刷幾個,時間是一點一點擠出來的,就看個人想不想擠。
所以在職黨必須將戰線拉長,比如準備明年省考就從現在開始籌備,用時間的長度去彌補在職時間的劣勢。
02關於行測
每年都能看到很多考生和小夥伴被行測拖了後腿,其實行測所有的低分都可以歸根到刷題量的不足,特別是60分以下的,肯定是刷題量的問題。
行測的學習無它,就是學會羚羊老師教的學習方法和知識點,在眼下公考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形勢下,要全部學會,不能有知識盲點。
將行測的課程學完以後就是刷題,量越多越好,我覺得行測的提升最重要的就是刷題量,其次才是總結。在將近兩年的筆試備考中,我行測總共刷了五萬多道題目(步知app刷4萬6,紙質卷刷了幾十張卷子)。
做了很多其他省份的行測題,基本把題庫裏的題全刷完了,所以在全國巡考的過程中能夠適應的很快。最重要的是,大量的刷題提升了我的閱讀能力,而閱讀能力的強化能大大加快我行測的做題速度。
以去年河南省考行測舉例子,我將除數量關係以外的題刷完後還剩40分鍾,剩下的時間足夠充裕,讓我有大量時間計算數量題。
除刷題量以外,行測的一些做題的小技巧和細節也不容忽視。
我們常見的,題幹給的選擇中有絕對詞,如:必須、一定等等,那大概率就是錯誤的,這個應該大部分人都知道。以此舉例子,是說明我們可以利用這些小技巧和細節提速,在此舉幾個資料分析題技巧例子:
1.審題。先看題目,再帶著問題去看題幹,對於重要數據進行標注。
2.做題由易到難。資料分析中最難的題一般設置在第四道或者第五道。
問法如:“以下選項中哪項不符合題意” “以下選項中,錯誤的是” ,做題時,將這種最難的題找出來,放到最後做。這種題型比較常見的是放在第五個,但近幾年反套路趨勢比較明顯,這種題型可能會放在第三個甚至是第一個,以此來影響考生時間。
所以,碰到順序在第三個時,應及時跳過,將其他四個做完後回過頭來做;如放置在第一個,則從套題第五個開始做起,以倒序的方式做資料分析。
至於為什麽放到最後我想很多人都清楚,因為一套題,最難的題目用到的數據很多都是前麵算過的,可以減少計算量;反過來說先算最難的題目,得到的數據很難應用到其他小題目中。
類似的技巧很多,羚羊老師的課程裏有,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
總而言之,閱讀能力、計算能力、技巧等能力都可以通過題海戰術和總結得到。
所以對於行測而言,刷題量和總結是最重要的,其中刷題是重中之重。
03關於申論
對於申論,我申論隻上過一次70。這次以前,我的申論有不小的短板,就是應用文寫作,在此之前我將主要精力用於學習概括題和對策題,後來證明這是錯的。
因為現在應用文寫作比重在不斷提高,我參加考試以來,幾乎是必考題,每次都有應用文,所以導致我之前的申論分數上不去,同時對大作文也缺乏訓練和學習。
大作文是一個很重要的模塊,高手和小白在大作文上拉十多分的分差是完全可能的,所以必須係統全麵的學習,不能和我以前一樣,挑著板塊學。
就和之前說的那樣,考公必須無短板,隻有這樣才能把命運把握在自己手裏。跟著花花係統全麵學習,不留漏洞,我覺得70+沒問題。當然也要看考情,如果申論壓分那60以上也是很高的分了。
除此之外,我個人的觀點是,申論小題幾乎都是客觀題,大作文的主觀也很少,答案都來自於題幹,考的是你對材料的理解和提煉。包括大作文也是這樣,大作文的分論點其實就可以在材料中找到,而且以此為分論點也比較好寫,對於大作文,可以套用一個這樣的格式:
標題+開頭開門見山立意+2或3個分論點(論點+解釋論點+事例說明+意義+對策)+結尾升華。
其實我個人認為寫申論大作文分論點和麵試的綜合分析題有點類似,如果這個分論點格式難以記住,考試時可以套用最簡單的:是什麽+為什麽+怎麽辦,邏輯一定要嚴謹。
其次要言之有理,杜絕湊字數重複囉嗦,設身處地去想自己寫的東西要能說服改卷老師。
04關於麵試
我這幾次麵試的分數不理想,可能也跟我的經曆和積累少有關,社區裏有太多麵試的成功經驗,我就來個不一樣的,發個我去年河南麵試失敗的總結。
關於麵試的學習,形式上的東西就不多說了,這東西每個地方的標準都挺統一的,這裏主要說一說答題的內容。
首先就是切忌模板化,什麽是模板化?就是不扣題,拿著一些公式和套路去答題,以不變應萬變;比如:單位組織一次春遊,領導讓你組織,你怎麽做?
答題的模板化就是:
做方案,網上查和請教同事。
向領導匯報。
做好分工、買好物資、提前踩點,預備應急措施。
春遊中如發生意外,看能否處理,能處理就妥善處理,不能就匯報領導,按照領導指示處理。
事後做成報告向領導匯報。自己做好總結以便下次做得更好。
這種就是答題的模板化,把單位換成學校,依舊可以這樣答。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思路固化,而在於四海之內皆準,這給人一種答非所問的感覺,像是在套。
對於麵試小白來說,積累少,不知道說什麽,所以很容易模板化。我個人的一點點看法,麵試甚至答的題和考官手中的參考答案不著邊都能拿高分。
麵試最重要的是內容,是訓練自己看到一個題,就能立刻有條理、有步驟、有方向的想到要點,而且要點都能說到點子上。
先有話可說,才可能不緊張,一味的脫敏是不切實際的。所以麵試需要日複一日的積累,想靠十多天的班速成是不可能的,除非這個人本身的基礎就足夠牢靠。
不能過分關注所謂氣場或者所謂臨場的談吐,而是立足於內容,通過自己的回答讓考官覺得你是一個有“幹貨”有能力的人。
05最後
回想去年差之毫厘的遺憾,再到今年的如願以償,現在仍久久不能平靜。
公考就是一場唯結果論的戰爭,但我們在過程中吸取的失敗經驗和教訓以及自己積累的知識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總會對過去的遺憾耿耿於懷,總認為那些想做而沒有做的事情很重要。
事實上,真正重要的是當下的狀態和選擇。
公考失利不可怕,可怕的是摔倒後不能爬起來,隻要拿出“咬定青山不放鬆,風雨無阻勇攀登”的精神,我相信大家最終都能夠實現自己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