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使用電子媒體的危害
和上高中的兒子一起成長 作者:境由心轉88zp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2022.1.31
這兩天,兒子生病,還是很想用手機,於是又來問我,手機到底給我帶來什麽危害。
這個問題,他問我了多次,儼然需要一些比較有利的證據。
我曾經回答過他會打擾學習,會讓他分心,他同意一點點但是不在意;我還說會影響社交,他相當不同意。
這次又被問到了,我說最主要用手機會耗神,但兒子不以為然。
於是我說,那我從書裏找給你看吧。
於是,我先找了一本李辛老師的《精神健康講記》,裏麵記錄著,多接觸自然、土地、植物、新鮮空氣,盡量減少電腦、電視、電子遊戲,目的是接通自然能量,保養精氣神,擴大精神與能量格局。
可能是能量,精氣神這些詞語對於兒子來說還是比較抽象的,他應該不甚了解,於是沒有什麽回應。
然後,我又找了一本原來學校裏發給老師們的《在數字多媒體世界裏健康成長》。
結果,我讀了一些,兒子沒有啥反應,我恰好和孩子爸爸溝通了一下,讓他了解到了一些內容,而我從中,對於電子媒體對於人的影響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所以,也想趁此機會整理一些要點出來。
--------------------------------------------------------------------------------------------
有一句話,當我讀到感覺很觸動:
“在這個可以自由自在溝通的時代,你可以隨時隨地的被聯係上,是一種祝福,但也是一種詛咒。”
下麵會摘抄一些內容,也加上一點點我的理解。
--------------------------------------------------------------------------------------------
“越來越多的青少年被這種持續的溝通形式所劫持,每當鈴聲想起都被默認必須馬上回應-這從每天早上起床開始一直持續到晚上夜深。在同輩之間有這種貌似不可逃避的社交壓力和義務導致每個人都必須要持續的待機和持續的給反應,帶來非常高強度的溝通壓力。相反,沒有持續的呆在溝通裏會給這些青少年引發出一種社交孤獨或孤獨感,這種新的壓力狀態叫做fomo(fear of missing out害怕被漏脫)”
我理解到,這一點不僅僅在青少年,也在一些成年人身上會有這樣的壓力。這是手機帶來的第一危害,就是“社交壓力”!
--------------------------------------------------------------------------------------------
“根據一個由智能手機製造商nokia進行的研究,青年人使用他們的智能手機達到每天150次。如果每天有100條信息需要閱讀和進行回複,那麽社交媒體在這種持續的使用過程中不會沒有影響。這種持續使用將會經常地對其他活動帶來幹擾(平均每9-10分鍾)和導致持續的一心多用。”
手機的又一個很大的危害,就是持續的一心多用,這個對於認知和學習有相當大的影響。
我在兒子身上看到的就是,手機放在一邊寫作業,一會兒就要去看一看,一會兒就想去看一看,我明顯感覺到他的不專注,從而無法沉浸在學習中,當然是不可能深入的。
書中還對這一部分用更多的數據和調查研究做了說明。
“一心都用特顯出來的是所有事情都不斷地在同步處理,同時也解釋為持續地轉變專注點。”
可能有人會認為,很好呀,可以一心多用,可以同時處理很多事情,效率很高呀。確實是,有一些時候,我們會需要這麽做,但是任何事物都是雙刃劍。一心多用帶來的就是我們不可能鑽入的很深。當然,我們可以區別對待,在一些事情上一心多用,在一些事情上就專注沉浸。
但是,孩子就是孩子,他還沒有能力這麽做,他還沒有發展出自我來,能夠很好地處理。不用說孩子,就是成年人,也是大概率無法很好地處理吧!
還有,我越發意識到,智能手機在這個時代出現,真的是應對了這個時代的特點呢!淺層,不深;快速,不敢慢;立刻有效果,不願意等待;還有追求短期的刺激,難以通過持續的努力去獲得長久的滿足等等。任何事物的出現都不是偶然的,果然,我們這個時代就是要深度發展表麵功夫,把物質主義發展到極致呢!當然,同時已經在孕育著追求精神的發展,在深深的地下,在一小部分的人的意識中,也許更準確的說,是在所有人的占非常小比例的意識中,可能他自己都不知道。
某一方麵發展到極致,必然會反彈;這個世界就是在玩這樣的遊戲嗎?
扯遠了,回來!
“由於一心多用的原因,很多青少年花在專注一樣事情的時長正在逐步降低。最近微軟公司就出版了一份研究指出專注時長從2000年的12秒縮減至2013年的8秒鍾。”
“一心多用者正在快速地朝著注意力錯亂的路上。若不讓他們去跟進那些毫無關聯的工作,或者不讓他們去理睬周邊或內心那些刺激因素,他們會感覺到非常困難。腦部在某些時候顯得疲勞,而頻繁的刺激因素消耗了大腦的吸收能力,這導致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尤其是學習的過程中,會顯得膚淺和無用功。因此,新學到的東西隻能以有限的方式固定在長期記憶中。這是因為大腦需要利用休息時間來整合所學的東西,而一心多用者是做不到的。”
“消耗了大腦的吸收能力”,這就是我說的耗神。
“大腦需要利用休息時間來整合所學的東西,而一心多用者是做不到的。”為什麽這麽說?因為一心多用者沒辦法,或者難以從持續地被刺激(社交信息,遊戲,商業廣告都是)中擺脫出來,於是他們的大腦得不到休息,沒有休息就無法整合,於是他們學習到的東西就隻是碎片。碎片化記憶而不是融會貫通的整合所學,這也是這個時代所傾向的。
所以手機帶來的最大的危害恐怕就是這個吧!持續的一心多用,專注力下降,無法深入;過度消耗大腦,導致碎片化,無法整合。
於是人類對世界的認知和學習,會越來越膚淺,越來越碎片;人類使用大腦的方式,會導致神越耗越多,人的身體會越來越差。
這是人類發展的一個麵向!
好在人類的發展不止一個麵向,還有很多很多,並且最終是多個角度的共同作用,所以我們對於以上的麵向,需要有意識,但是不需焦慮!
--------------------------------------------------------------------------------------------
“語言和觸覺能力都會下降。因為智能手機的那個無明顯特征表麵會在我們大腦中留下工整的,沒有明顯結構的觸覺印象。‘當我們在現實世界中觸摸和移動某些東西時,這對我們的認知概念能力的影響比我們以前認識到的要大。’(martin korte 2010)”
“閱讀能力也在不斷下降。在兒童中,沒拿起書本的比例幾乎翻了兩番,2005年時是7%,而2014年已經到了35%。不閱讀比例最高的是16-17歲青年人群,達到25%,尤其凸顯於正規教育程度較低的青年。”
以上兩個方麵也是說明了手機對認知和學習的危害。
書中還談到了推動了精神疾病的發展,以及對社會生活的影響,還有其他很多方麵。
--------------------------------------------------------------------------------------------
綜上所述,手機帶來的危害(僅僅是一部分):
1.社交壓力
2.專注力下降
3.認知學習無法深入
4.過度消耗大腦
5.推動精神疾病發展
我總結為:身體的消耗(第4點),精神疾病的增加(第5點),無法深入認識世界(第2,3點),社會能力的降低(第1點)。
有一種說法,人來到這個世界,就是要處理幾個關係,和世界的關係,和他人的關係,和自己的關係。
身體的消耗和精神疾病的增加,是影響我和自己的關係;
無法深入認識世界,是影響我和世界的關係;
而社會能力的降低,是影響我和他人的關係。
--------------------------------------------------------------------------------------------
所以,手機是有很大的危害的,我們需要有意識;
不是要扔掉手機,而是去利用手機作為工具的便利性,並且在使用手機的時候,我們要有意識;
從自己做起,在使用手機的過程中,去發現我是如何使用的,我對於社交,對於網購,對於遊戲我會有多大程度的沉迷的,了解我們自己,我們可以有意識;
然後,才能作為父母,去影響到我們的孩子。不是一定要對孩子們說什麽,當然是可以說一些的,但更重要的是我們做了什麽事情,我們改變了過去自己的什麽習慣,通過我們的行為,讓孩子看到他身邊的成人是如何做的,也許,我想是大概率,會讓他對手機產生新的認識!
這需要我們的努力,你願意嚐試嗎?我願意去試試!
這兩天,兒子生病,還是很想用手機,於是又來問我,手機到底給我帶來什麽危害。
這個問題,他問我了多次,儼然需要一些比較有利的證據。
我曾經回答過他會打擾學習,會讓他分心,他同意一點點但是不在意;我還說會影響社交,他相當不同意。
這次又被問到了,我說最主要用手機會耗神,但兒子不以為然。
於是我說,那我從書裏找給你看吧。
於是,我先找了一本李辛老師的《精神健康講記》,裏麵記錄著,多接觸自然、土地、植物、新鮮空氣,盡量減少電腦、電視、電子遊戲,目的是接通自然能量,保養精氣神,擴大精神與能量格局。
可能是能量,精氣神這些詞語對於兒子來說還是比較抽象的,他應該不甚了解,於是沒有什麽回應。
然後,我又找了一本原來學校裏發給老師們的《在數字多媒體世界裏健康成長》。
結果,我讀了一些,兒子沒有啥反應,我恰好和孩子爸爸溝通了一下,讓他了解到了一些內容,而我從中,對於電子媒體對於人的影響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所以,也想趁此機會整理一些要點出來。
--------------------------------------------------------------------------------------------
有一句話,當我讀到感覺很觸動:
“在這個可以自由自在溝通的時代,你可以隨時隨地的被聯係上,是一種祝福,但也是一種詛咒。”
下麵會摘抄一些內容,也加上一點點我的理解。
--------------------------------------------------------------------------------------------
“越來越多的青少年被這種持續的溝通形式所劫持,每當鈴聲想起都被默認必須馬上回應-這從每天早上起床開始一直持續到晚上夜深。在同輩之間有這種貌似不可逃避的社交壓力和義務導致每個人都必須要持續的待機和持續的給反應,帶來非常高強度的溝通壓力。相反,沒有持續的呆在溝通裏會給這些青少年引發出一種社交孤獨或孤獨感,這種新的壓力狀態叫做fomo(fear of missing out害怕被漏脫)”
我理解到,這一點不僅僅在青少年,也在一些成年人身上會有這樣的壓力。這是手機帶來的第一危害,就是“社交壓力”!
--------------------------------------------------------------------------------------------
“根據一個由智能手機製造商nokia進行的研究,青年人使用他們的智能手機達到每天150次。如果每天有100條信息需要閱讀和進行回複,那麽社交媒體在這種持續的使用過程中不會沒有影響。這種持續使用將會經常地對其他活動帶來幹擾(平均每9-10分鍾)和導致持續的一心多用。”
手機的又一個很大的危害,就是持續的一心多用,這個對於認知和學習有相當大的影響。
我在兒子身上看到的就是,手機放在一邊寫作業,一會兒就要去看一看,一會兒就想去看一看,我明顯感覺到他的不專注,從而無法沉浸在學習中,當然是不可能深入的。
書中還對這一部分用更多的數據和調查研究做了說明。
“一心都用特顯出來的是所有事情都不斷地在同步處理,同時也解釋為持續地轉變專注點。”
可能有人會認為,很好呀,可以一心多用,可以同時處理很多事情,效率很高呀。確實是,有一些時候,我們會需要這麽做,但是任何事物都是雙刃劍。一心多用帶來的就是我們不可能鑽入的很深。當然,我們可以區別對待,在一些事情上一心多用,在一些事情上就專注沉浸。
但是,孩子就是孩子,他還沒有能力這麽做,他還沒有發展出自我來,能夠很好地處理。不用說孩子,就是成年人,也是大概率無法很好地處理吧!
還有,我越發意識到,智能手機在這個時代出現,真的是應對了這個時代的特點呢!淺層,不深;快速,不敢慢;立刻有效果,不願意等待;還有追求短期的刺激,難以通過持續的努力去獲得長久的滿足等等。任何事物的出現都不是偶然的,果然,我們這個時代就是要深度發展表麵功夫,把物質主義發展到極致呢!當然,同時已經在孕育著追求精神的發展,在深深的地下,在一小部分的人的意識中,也許更準確的說,是在所有人的占非常小比例的意識中,可能他自己都不知道。
某一方麵發展到極致,必然會反彈;這個世界就是在玩這樣的遊戲嗎?
扯遠了,回來!
“由於一心多用的原因,很多青少年花在專注一樣事情的時長正在逐步降低。最近微軟公司就出版了一份研究指出專注時長從2000年的12秒縮減至2013年的8秒鍾。”
“一心多用者正在快速地朝著注意力錯亂的路上。若不讓他們去跟進那些毫無關聯的工作,或者不讓他們去理睬周邊或內心那些刺激因素,他們會感覺到非常困難。腦部在某些時候顯得疲勞,而頻繁的刺激因素消耗了大腦的吸收能力,這導致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尤其是學習的過程中,會顯得膚淺和無用功。因此,新學到的東西隻能以有限的方式固定在長期記憶中。這是因為大腦需要利用休息時間來整合所學的東西,而一心多用者是做不到的。”
“消耗了大腦的吸收能力”,這就是我說的耗神。
“大腦需要利用休息時間來整合所學的東西,而一心多用者是做不到的。”為什麽這麽說?因為一心多用者沒辦法,或者難以從持續地被刺激(社交信息,遊戲,商業廣告都是)中擺脫出來,於是他們的大腦得不到休息,沒有休息就無法整合,於是他們學習到的東西就隻是碎片。碎片化記憶而不是融會貫通的整合所學,這也是這個時代所傾向的。
所以手機帶來的最大的危害恐怕就是這個吧!持續的一心多用,專注力下降,無法深入;過度消耗大腦,導致碎片化,無法整合。
於是人類對世界的認知和學習,會越來越膚淺,越來越碎片;人類使用大腦的方式,會導致神越耗越多,人的身體會越來越差。
這是人類發展的一個麵向!
好在人類的發展不止一個麵向,還有很多很多,並且最終是多個角度的共同作用,所以我們對於以上的麵向,需要有意識,但是不需焦慮!
--------------------------------------------------------------------------------------------
“語言和觸覺能力都會下降。因為智能手機的那個無明顯特征表麵會在我們大腦中留下工整的,沒有明顯結構的觸覺印象。‘當我們在現實世界中觸摸和移動某些東西時,這對我們的認知概念能力的影響比我們以前認識到的要大。’(martin korte 2010)”
“閱讀能力也在不斷下降。在兒童中,沒拿起書本的比例幾乎翻了兩番,2005年時是7%,而2014年已經到了35%。不閱讀比例最高的是16-17歲青年人群,達到25%,尤其凸顯於正規教育程度較低的青年。”
以上兩個方麵也是說明了手機對認知和學習的危害。
書中還談到了推動了精神疾病的發展,以及對社會生活的影響,還有其他很多方麵。
--------------------------------------------------------------------------------------------
綜上所述,手機帶來的危害(僅僅是一部分):
1.社交壓力
2.專注力下降
3.認知學習無法深入
4.過度消耗大腦
5.推動精神疾病發展
我總結為:身體的消耗(第4點),精神疾病的增加(第5點),無法深入認識世界(第2,3點),社會能力的降低(第1點)。
有一種說法,人來到這個世界,就是要處理幾個關係,和世界的關係,和他人的關係,和自己的關係。
身體的消耗和精神疾病的增加,是影響我和自己的關係;
無法深入認識世界,是影響我和世界的關係;
而社會能力的降低,是影響我和他人的關係。
--------------------------------------------------------------------------------------------
所以,手機是有很大的危害的,我們需要有意識;
不是要扔掉手機,而是去利用手機作為工具的便利性,並且在使用手機的時候,我們要有意識;
從自己做起,在使用手機的過程中,去發現我是如何使用的,我對於社交,對於網購,對於遊戲我會有多大程度的沉迷的,了解我們自己,我們可以有意識;
然後,才能作為父母,去影響到我們的孩子。不是一定要對孩子們說什麽,當然是可以說一些的,但更重要的是我們做了什麽事情,我們改變了過去自己的什麽習慣,通過我們的行為,讓孩子看到他身邊的成人是如何做的,也許,我想是大概率,會讓他對手機產生新的認識!
這需要我們的努力,你願意嚐試嗎?我願意去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