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咣......咣......咣......”
一陣銅鍾響起。
蕭辰磕在地上的腦袋卻愈發沉重,仿佛有什麽東西要拽住他一般。
也許是因為這些日子太累了,精神欠佳,也許是因為最近喝酒過於放縱,此時竟然抬不起頭來。
正午的太陽瀉在一池湯水裏,說它透明卻又上下不分,隻覺得自己輕飄飄的浮在其中,好像一支羽毛飄過都能將空洞的身軀劃走一般......
“郎君?郎君......”
一陣聲音傳來。
“哦?哦......”
蕭辰猛地從地上爬了起來。
“大和尚邀請樓上用茶。”
蕭辰回過神來,此時身邊除了俞三福,已別無他人。
“嗷嗷,多謝俞中使......”
“陛下已經上去了。”
“多謝,我這就過去。”
從大殿右側的步梯上了樓,隻見得一處開闊的大通間。
裏麵擺放著香爐、一捆捆又粗又高的香,還有些僧人日常用的東西。
走了幾步後便是一個隔間,門微微開著,隱約聽得見裏麵的對話。
蕭辰撫了撫身上的鬥篷,緩步進了裏屋。
老和尚和皇帝相對而坐,中間置著一張竹木小案,上邊擺著茶杯,一縷縷熱氣正在向上蒸騰著。
旁邊有一盆炭火,時不時的劈啪作響。
“三福。”
皇帝朝著俞三福示意。
俞三福見狀後立即低身拱手,而後從門外接過一個食盒捧了過來。
“弟子略備齋食,請大師品嚐。”
皇帝接過食盒,緩緩打開後,置在了桌案上。
老和尚稍作欠身:“阿彌陀佛,寶誌一生飄零,能得陛下恩賞,乃篤行佛祖向善之法也。”
皇帝聽了此言,已是紅光滿麵。
蕭辰本就站在桌案不遠處,隻稍微看了看,便認出了食盒裏的東西,是一大塊鹿腿肉!
謔!這也太過分了吧!不是出家人不能吃肉的嘛,真是一個敢送,一個敢收啊。
“小生蕭辰,見過大師。”
蕭辰低頭拱手行了禮。
“奧,這就是我之前提到過那位番人蕭辰。”
“施主請坐。”
老和尚立起右手回禮示意。
從門外相迎,到屋內就坐,老和尚全程隻看了蕭辰一眼,現在隻眯著眼在一旁打坐罷了。
於是蕭辰便在火盆旁邊盤腿坐到了錦墊上。
“蕭郎,適才你同朕說朝廷應該下決心改製一事,還請細細說來。”
蕭辰聽後不免拘謹了些,畢竟是佛家重地,談論這麽世俗的事情,多少有些不妥吧。
皇帝看蕭辰有些不自在,轉而笑了笑。
“你不必拘謹,寶誌大師雖為出家之人,但與朕亦師亦友,此等家國大事,大師不會見怪。”
“既如此,在下就直說了。”
“本來想著等到土地巡查造冊後再進行改製,但二郡遷移的災民已是無糧可吃,郢州官吏雖然向周邊郡縣借了糧食,可數量還是太少,恐怕維持不了多久。有句話說的好,救急不救窮,即便現在有糧食,可明年那些百姓仍舊無地可種,到時候還會發生此類的事。若能大刀闊釜的開展試點改革,重新確定土地和調稅政策,那麽糧食的事就一定能解決。”
“嗯,郎君力主革新,勇氣可佳,隻不過此中艱難絕非一般啊。你可有準備應對了?”
“陛下說的是。”
“恕我直言,自古統治者都是將百姓視作一種資源。”
“用我的話說就是人力資源。”
“陛下試想,大興土木需要勞役,邊關防務需要壯丁,勸課農桑需要農民,財政斂稅也出自百姓。而百姓又是最容易被滿足的,給他們一點土地便可延續生命,進而為國聚財,為朝廷出力;不用教導就知道服從,天生就帶著服從的命運。”
“特別是在危難之際,他們甚至不惜以性命相受。如果陛下能下定決心伸出援手,大行革新之策,那些百姓定會感恩戴德,這對日後邊關安定,發展地區經濟也是一種幫助。”
“至於那些應該懲治的地主豪紳、世家大族,陛下能在此時出手也是一個良機。殺雞儆猴,一舉多得。”
蕭辰說完,靜靜的等著回應。
隻見皇帝麵無表情,盯著爐火不作聲。
“阿彌陀佛。”
“施主年紀輕輕,難得儒、法兼備,悲也!歎也!”
老和尚說完,繼續眯眼打坐不說。
皇帝稍稍緩過神兒來,看了看蕭辰。
“蕭辰,你可知我南國乃是崇尚儒家之道,摒除法家之言?”
“適才你那一番話,有理有據,朕亦有意為之,可與我南國治國之道,卻有相悖。”
“陛下!我作為員外散騎侍郎,有直言進諫之責。”
“況且陛下所說的儒家之道,是國泰民安時期的統治思想。”
“如今百姓有難,陛下斷不可因循守舊!”
“所謂‘儒皮法骨’,才是上上之道。”
蕭辰激動地差點站了起來。
“夠了!不要再說了!”
“三福!”
“老奴在。”
“請蕭郎君回去歇息吧。”
“是。”
俞三福得令後瞥了一眼蕭辰示意。
此時的皇帝已將身子轉了過去,看樣子真的生氣了。
蕭辰見此狀也隻能稍作拱手,緩緩退了出去。
下了木梯,俞三福滿臉無奈。
“我說你......你為何如此莽撞啊!”
“陛下讓你隨行,本是想問你丹陽城借糧一事,你倒好,沒等陛下問話,就侃侃而談,說什麽‘儒皮法骨’,誒!你啊你。”
“借糧?借糧就是治標不治本啊。再說郢州那邊已經借了糧食,可等糧食吃完了呢?還是要回到老問題上。”
“難道我說的不對嗎?”
“誒呦,好了好了,郎君啊,蕭侍郎!您就少說兩句吧......”
俞三福急忙拉著蕭辰,走到了佛像的一旁,又朝樓上瞧了瞧。
“你啊,快回宮吧,陛下正在氣頭上,郎君還是回去躲一躲吧。”
蕭辰長歎了一口氣,隻得搖搖頭作罷。
俞三福說完,躡手躡腳的登上了樓梯。
大殿裏青煙縈繞,一股陰冷刺骨的風吹了進來。
“嘶......”
蕭辰咧著嘴,合了合衣襟,剛才出來的急,鬥篷也落在了樓上。
雖然進諫碰了壁,但難得又來到此處,心裏多少是有些躁動的,於是蕭辰圍著佛像一圈一圈的轉悠著。
再次來到佛像身後時,抬頭瞧了瞧,那座石台仍舊靜靜地杵在那。
蕭辰搓了搓手,扒著石台的邊緣,斜著身子爬了上去,石台上冰冷透骨,蕭辰不由得打了一個寒顫。
隻覺得腦袋空洞洞,身體輕飄飄,好像被什麽東西強迫了一般,硬是將他按在了石台上,迷迷糊糊的昏了過去......
“是我錯了嗎......”
陛下輕聲問著,又像是自言自語。
老和尚聽後緩緩睜開了眼。
“萬象皆空,自性不滅,緣起無自性,緣滅有因果。”
“陛下又何必如此計較呢。”
“可蕭辰所說之策事關百姓蒼生,如若失敗,恐國將不國,弟子因此困惑不已......”
“陛下稍安,請隨我來。”
老和尚說著,便起身示意。
於是皇帝跟著他走到了裏麵的小套間裏。
屋裏陳設極其簡單,甚至說是簡陋。
一張桌案,上麵都是竹製的經卷,麵前是一處灰牆。
隻見老和尚麵對牆壁,微閉雙眼,嘴裏低聲叨咕了幾句......
緊接著,一副副畫麵浮現在了牆麵之上:
忽聽得周遭哀嚎聲四起,又見水火交融般渾濁的背景裏麵有黑白無常,一旁是數個小鬼押著看不出樣貌的男女來到一座鐵山跟前。不遠處是一個穿黑衣係羅帶的判官模樣的鬼神,隻見他熊頭虎身,麵目猙獰,抬手便拋出一片石塊一樣的板子,那板子上的符文隨即變成了一道紫光,牢牢的嵌到了那些男女的額頭上,而後便生起一陣大風,將他們全都吹了起來,最後釘在了鐵山之上。又有幾支大錘淩空飛來,如搗藥一般將那些男女砸成了肉泥......
煞那間,血漿四濺,鐵山浸了鮮血閃出一道道青藍色的光來......
皇帝看了眼前這一幕,瞳孔不由得脹滿了血絲,緊張的竟不自覺的抬起手來,似乎要攔著什麽。
畫中男女縱有十惡不赦之罪,可是血肉之軀,如何受得這般摧殘呢!
老和尚見皇帝如此驚恐,便雙手合十,畫麵也隨之消散了去。
“阿彌陀佛,陛下所見,乃是眾合地獄之狀。”
“如此慘絕人寰,乃天譴之罪乎?”
皇帝驚魂未定,湊到老和尚麵前質問道。
“陛下稍安。”
“相比眾合地獄之苦,食不果腹之苦更要漫長難忍,而往生法門同在天下百姓麵前。”
“陛下千古一帝,還望心懷慈悲,善待生靈。”
“阿彌陀佛......”
“記得蕭辰同朕說過,要跟著時代步伐推陳出新。”
“而天下蒼生,便是那行路手足。”
“朕,明白了......”
皇帝雙手合十至意。
“多謝大師。”
夢裏猶如昔日一樣混沌,蕭辰潛意識裏仿佛知道自己的處境,可恍惚之中眼前卻是一處小瓦房,紅色的磚牆,彩鋼瓦的牛舍,場院裏揚著玉米的爸媽,臉上盡是豐收的喜悅......
畫麵忽遠忽近,蕭辰忍不住大聲叫了起來。
“爸.....媽......”
可聲音卻像是被屏蔽了一樣,任由他嘴巴張的再大,也發不出聲來。
霎那間,畫麵不知被什麽抽離了一般,眼前忽然一片漆黑,昏暗之間一張打著漩渦發著刺眼亮光的洞口微微張開,蕭辰一下子就被吸了進去,他本能的掙紮著,張開胳膊想胡亂抓著什麽以抵抗麵前的漩渦......
“咣......咣......咣......”
一陣鍾聲響起......
蕭辰緩緩睜開眼睛,望著房梁。
難道是......回來了?
蕭辰心裏嘀咕著。
“你怎麽在這啊?”
一個聲音叫到。
蕭辰聞聲後猛地起身,沒成想,“咣嘰”一聲,翻到了地上。
“欸我去......”
“哎呀,你慢著些。”
蕭辰定定神,再一看,原來是伍有常。
“誒......怎麽......”
“怎麽是你啊!”
“哎!你說話可要憑良心啊!”
伍有常板著臉回道。
“陛下尋不見你,擔心你走失了,就叫我來找你,我把這寺廟尋了個遍才找到你,你還有怨言了!”
“不是......哎呀......好好好,我謝謝你啊,真謝謝你。”
蕭辰一臉無奈,心裏卻是若有所失。
“看你發這一身冷汗,快,把這個披上。”
伍有常說著,解下自己的鬥篷,裹在了蕭辰身上。
“我倒是開眼了,如此冬日,你卻睡在石台上,這是什麽用意?求佛問道?也不是你這個問法啊!”
“你想多了,我就是睡一會兒而已。”
伍有常搖了搖頭,拾起了地上的小冠。
蕭辰不經意間摸了摸自己身上,隻覺得熱的發燙,再用腳趾搓搓鞋底,腳也出了很多汗。
將頭發稍微理了理,此時已長到了肩膀,要是身子再胖點兒,就能來一句“風風火火闖九州”了......
戴上小冠,理好衣服,蕭辰二人挺身出了大雄寶殿。
門外幾個侍衛紛紛歸隊,兩匹棗紅馬於寒風中矗立,時不時的嘶叫幾聲,好像也等的不耐煩了。
二人快步上前,上馬回宮不說。
亥時左右,蕭辰走過新橋酒肆,快要到家門口時候,忽見一人在門口徘徊著。
隻見那人抱著一把劍,一身羽林衛的鎧甲時不時的發出金屬摩擦的聲音。
蕭辰仔細瞧了瞧,心裏樂出了花來。
“大哥!”
“你回來了!”
易瓊正在踱步,聞聲後便立在了一旁。
“嗯,回來了。”
“我......給你道歉,那日是我太......”
蕭辰正要道歉,隻見易瓊抬手示意。
“都過去了,我有正事要跟你說。”
“哦,好,進去說吧。”
“嗯。”
於是二人來到了正堂。
“大哥這幾天在哪住的?”
“中軍大院,還有雜役巷的一處老宅。”
“雜役巷?你去那幹嘛?”
於是易瓊便把安頓玉漱母女的事情告訴了蕭辰。
“怪我,我沒想到那個狗郡王竟如此沒有人性!”
易瓊繃著臉歎息道。
“那雜役巷魚龍混雜,她們母女也不能長期待在那,大哥也不可能天天守著對吧。”
“這樣吧,大哥找時間把她們接過來,這樣你我都能安心,等以後時機成熟,再給他們找地方。”
“我也正有此意,不過......”
“大哥有何疑慮?”
“不過他們已被那狗郡王盯上了,我擔心他們來此居住,會給你帶來麻煩啊......”
“嗐,嗬嗬嗬......”
“你也看到了,就算沒有他們母女,咱們的麻煩也不少啊。”
“嗯,也是。起碼別院裏還有我們在,諒他也不敢胡來。”
“那就這麽定了,有勞大哥去辦吧。”
“你放心吧......”
易瓊說完,便楞坐在了木凳上。
蕭辰整理著衣服,回身一看易瓊還在愣神兒,肯定是還有別的事兒了。
“大哥?你怎麽了。”
蕭辰喚了一聲。
易瓊緩了一下。
“奧,我沒事,沒事。”
“沒事發什麽呆啊。”
“跟我有什麽藏著掖著的,有事你就說出來。”
“誒,也罷。”
“我聽聞,永康公主並沒有同意和裴之禮來往,隻是抵不過丁貴嬪施加壓力罷了。”
“可你們倒好,一個假意冷冰冰,一個肆意醉酒,消磨意誌......”
“你們之間,是不是有什麽誤會啊?”
易瓊瞥著蕭辰,很是不爽。
“大哥,你說的這些,我明白。”
“其實我也想了很久,就算是嬛兒不接受裴之禮,甚至是不接受其他人,但我的身份......”
易瓊聽後重重的將寶劍拍在了桌上。
“你怎麽變得如此勢力了?這還是你蕭辰嗎?”
“難道是因為在宮裏做了官?就變得如此虛偽了?還是說,你已另有新歡?”
“大哥,你別激動。”
“別激動。”
蕭辰走過來,按了按易瓊的肩膀。
“大哥,你可知道,我今天去了哪裏嗎?”
“我聽說你跟陛下去了雞籠寺,怎麽?跟這有關係嗎?”
“那你知道,我是從哪裏來的嗎?”
“什麽意思?你不是說你是番人嗎?”
“嗬嗬嗬。番人......”
“大哥,實話說,我不是這個世界的人......”
“嗯,我看出來了,你確實不是南國子民,甚至不算是個正常人......”
“我......我不是這個意思啊......”
“那你什麽意思?”
“誒,我怎麽跟你說呢。就是......我不知道哪天,就會從這裏消失了,不見了。”
“你能明白嗎?”
“消失?不見了?”
“嗬嗬,果然是做官做出病來了。”
“照你這麽說,天下所有人,都不會生老病死,對吧?”
易瓊起身,表情異常嚴肅。
“難道就你想活得長久嗎?沙場上那些死去將士、那些無辜殞命百姓,他們就不想命長嗎?”
“你又是哪路神仙,能避免人間疾苦?”
“不是,我不是這個意思,是因為我擔心......”
“我明白你是什麽意思!你是擔心不能長久陪伴公主,對吧?”
蕭辰聽後甚是尷尬,真是想說也說不明白啊。
蕭辰所擔心的,是自己說不定哪天就能回到原來的世界,既然這樣又何必招惹嬛兒呢!
如此一來,本來就地位懸殊的情況下,對環兒的情感就變得更加猶豫了。
“可那又能怎麽樣呢?”
“你自己曾經說過,沒有永恒和長久,隻有當下和明天。怎麽?”
“你教會我了,自己卻忘了嗎?”
“大哥,我不想傷害嬛兒,我不想她因為我的離去而低沉,所以我始終沒敢跟她再進一步,我......”
“之前我以為,重建家國是我在活在世上唯一一個目標,可蕭辰你知道嗎?”
“直到我遇見了你,和你成為兄弟,雲裏霧裏每日聽你絮叨,我才發現我還有好日子可以過,還能和你暢飲閑談,如今也有了上陣殺敵之機。我所說這些,都是從你身上得來。”
“而你再看看你自己,又如何這般瞻前顧後呢!”
“蕭辰,與其這麽折磨自己,你倒不如去問問公主,她到底願不願意接受你。”
易瓊說完,拿起寶劍起身離去了。
蕭辰楞在原地,掏出了嬛兒送的護身符。
可歎呐!人活一世,何其短暫!
所謂的永恒,難道隻有雙宿雙棲一直走到人生的盡頭這一條路嗎?
擔心不能一直陪伴嬛兒,就這麽放棄了,難道這不是一種遺憾嗎?
回想自己當初為了不留遺憾,毅然決然的來到她的城市,雖然最終草草收場,但卻心滿意足,再無悔恨。當時的自己是多麽衝動,多麽用心,也就過去了兩三年的時光,再看看如今的自己......
標榜重情之人,恐怕最是無情之輩。
蕭辰冷冷的笑了一聲......
這日清晨,煙霧茫茫,蕭辰站在門口跺了跺腳,整理了衣冠,準備進紫光堂,忽見到俞三福匆匆趕來。
“蕭郎君還真在這了。”
俞三福撩開鬥篷,擦了擦額頭上的汗說道。
“俞中使找我。”
“陛下口諭,宣郎君到勤政堂議事。”
“奧......”
“郎君,那咱們快走吧。”
“什麽事啊,這麽急。”
“到了你就知道了。”
於是蕭辰隨著俞三福來到了勤政堂。
進了內堂,看到七殿下、徐修仁正在和皇帝商議著什麽,表情都很嚴肅。
“稟陛下,蕭侍郎到了。”
俞三福上前低頭說道。
“來,過來坐吧。”
七殿下示意蕭辰坐到自己旁邊。
隻見他麵色紅潤,看樣子恢複的不錯。
“陛下正和我們商議土地革新之事,革新由你提出,故而陛下找你來聽一聽。”
奇了怪了,那天在寺廟裏皇帝可不是假生氣,今天怎麽又想起這事兒來了,蕭辰心裏嘀咕著。
“蕭郎那日在雞籠寺所言,朕已和他們二位轉述過了,徐令,你說說看吧。”
徐修仁聽後低頭拱手。
“陛下,若此新政能施展開來,地方調稅可成倍增長,百姓亦可安居樂業。隻不過奪了世家大族之利,必會遭受阻礙,稍有差池,恐陷南國於危險之地。”
“嗯,徐令權衡利弊,很是明了,彥達,你怎麽看呢?”
“蕭郎所想,向來與眾不同。臣弟思量再三,土地革新之事定會困難重重,不過一旦實施,對朝廷對百姓都大有裨益,因此臣弟覺得,此事可行!”
“蕭侍郎,你還有什麽話要說嗎?”
“回陛下,隻要朝廷堅定革新信心,蕭辰定當全力以赴。”
“哪怕是舍了這條性命,我也願意!”
“既如此,朕就依了你們。”
“蕭侍郎,此事就由你和徐令共同操持吧。”
“皇兄......”
七殿下低頭拱手。
“此事關乎國運,他們二位雖是朝廷肱骨,可根基尚淺,想必那些世家大族不會那麽容易就順從,還請陛下讓臣弟坐鎮吧,我雖深居暇園,可朝中權貴怎麽說也會給我幾分薄麵。”
沒錯,七殿下是想把得罪人的事算在自己頭上,而且有個位高權重的人在旁邊坐鎮,手底下的人幹起活兒來也能順暢些。
“還請皇兄定奪。”
皇帝聽後皺著眉並未做聲。
難道還有其他變數嗎?
七殿下幾人一時間甚是不解。
正是:
人臣萬言絕於耳,大師言讖定乾坤。
道是黔首皆由命,怎知明堂主浮沉。
一陣銅鍾響起。
蕭辰磕在地上的腦袋卻愈發沉重,仿佛有什麽東西要拽住他一般。
也許是因為這些日子太累了,精神欠佳,也許是因為最近喝酒過於放縱,此時竟然抬不起頭來。
正午的太陽瀉在一池湯水裏,說它透明卻又上下不分,隻覺得自己輕飄飄的浮在其中,好像一支羽毛飄過都能將空洞的身軀劃走一般......
“郎君?郎君......”
一陣聲音傳來。
“哦?哦......”
蕭辰猛地從地上爬了起來。
“大和尚邀請樓上用茶。”
蕭辰回過神來,此時身邊除了俞三福,已別無他人。
“嗷嗷,多謝俞中使......”
“陛下已經上去了。”
“多謝,我這就過去。”
從大殿右側的步梯上了樓,隻見得一處開闊的大通間。
裏麵擺放著香爐、一捆捆又粗又高的香,還有些僧人日常用的東西。
走了幾步後便是一個隔間,門微微開著,隱約聽得見裏麵的對話。
蕭辰撫了撫身上的鬥篷,緩步進了裏屋。
老和尚和皇帝相對而坐,中間置著一張竹木小案,上邊擺著茶杯,一縷縷熱氣正在向上蒸騰著。
旁邊有一盆炭火,時不時的劈啪作響。
“三福。”
皇帝朝著俞三福示意。
俞三福見狀後立即低身拱手,而後從門外接過一個食盒捧了過來。
“弟子略備齋食,請大師品嚐。”
皇帝接過食盒,緩緩打開後,置在了桌案上。
老和尚稍作欠身:“阿彌陀佛,寶誌一生飄零,能得陛下恩賞,乃篤行佛祖向善之法也。”
皇帝聽了此言,已是紅光滿麵。
蕭辰本就站在桌案不遠處,隻稍微看了看,便認出了食盒裏的東西,是一大塊鹿腿肉!
謔!這也太過分了吧!不是出家人不能吃肉的嘛,真是一個敢送,一個敢收啊。
“小生蕭辰,見過大師。”
蕭辰低頭拱手行了禮。
“奧,這就是我之前提到過那位番人蕭辰。”
“施主請坐。”
老和尚立起右手回禮示意。
從門外相迎,到屋內就坐,老和尚全程隻看了蕭辰一眼,現在隻眯著眼在一旁打坐罷了。
於是蕭辰便在火盆旁邊盤腿坐到了錦墊上。
“蕭郎,適才你同朕說朝廷應該下決心改製一事,還請細細說來。”
蕭辰聽後不免拘謹了些,畢竟是佛家重地,談論這麽世俗的事情,多少有些不妥吧。
皇帝看蕭辰有些不自在,轉而笑了笑。
“你不必拘謹,寶誌大師雖為出家之人,但與朕亦師亦友,此等家國大事,大師不會見怪。”
“既如此,在下就直說了。”
“本來想著等到土地巡查造冊後再進行改製,但二郡遷移的災民已是無糧可吃,郢州官吏雖然向周邊郡縣借了糧食,可數量還是太少,恐怕維持不了多久。有句話說的好,救急不救窮,即便現在有糧食,可明年那些百姓仍舊無地可種,到時候還會發生此類的事。若能大刀闊釜的開展試點改革,重新確定土地和調稅政策,那麽糧食的事就一定能解決。”
“嗯,郎君力主革新,勇氣可佳,隻不過此中艱難絕非一般啊。你可有準備應對了?”
“陛下說的是。”
“恕我直言,自古統治者都是將百姓視作一種資源。”
“用我的話說就是人力資源。”
“陛下試想,大興土木需要勞役,邊關防務需要壯丁,勸課農桑需要農民,財政斂稅也出自百姓。而百姓又是最容易被滿足的,給他們一點土地便可延續生命,進而為國聚財,為朝廷出力;不用教導就知道服從,天生就帶著服從的命運。”
“特別是在危難之際,他們甚至不惜以性命相受。如果陛下能下定決心伸出援手,大行革新之策,那些百姓定會感恩戴德,這對日後邊關安定,發展地區經濟也是一種幫助。”
“至於那些應該懲治的地主豪紳、世家大族,陛下能在此時出手也是一個良機。殺雞儆猴,一舉多得。”
蕭辰說完,靜靜的等著回應。
隻見皇帝麵無表情,盯著爐火不作聲。
“阿彌陀佛。”
“施主年紀輕輕,難得儒、法兼備,悲也!歎也!”
老和尚說完,繼續眯眼打坐不說。
皇帝稍稍緩過神兒來,看了看蕭辰。
“蕭辰,你可知我南國乃是崇尚儒家之道,摒除法家之言?”
“適才你那一番話,有理有據,朕亦有意為之,可與我南國治國之道,卻有相悖。”
“陛下!我作為員外散騎侍郎,有直言進諫之責。”
“況且陛下所說的儒家之道,是國泰民安時期的統治思想。”
“如今百姓有難,陛下斷不可因循守舊!”
“所謂‘儒皮法骨’,才是上上之道。”
蕭辰激動地差點站了起來。
“夠了!不要再說了!”
“三福!”
“老奴在。”
“請蕭郎君回去歇息吧。”
“是。”
俞三福得令後瞥了一眼蕭辰示意。
此時的皇帝已將身子轉了過去,看樣子真的生氣了。
蕭辰見此狀也隻能稍作拱手,緩緩退了出去。
下了木梯,俞三福滿臉無奈。
“我說你......你為何如此莽撞啊!”
“陛下讓你隨行,本是想問你丹陽城借糧一事,你倒好,沒等陛下問話,就侃侃而談,說什麽‘儒皮法骨’,誒!你啊你。”
“借糧?借糧就是治標不治本啊。再說郢州那邊已經借了糧食,可等糧食吃完了呢?還是要回到老問題上。”
“難道我說的不對嗎?”
“誒呦,好了好了,郎君啊,蕭侍郎!您就少說兩句吧......”
俞三福急忙拉著蕭辰,走到了佛像的一旁,又朝樓上瞧了瞧。
“你啊,快回宮吧,陛下正在氣頭上,郎君還是回去躲一躲吧。”
蕭辰長歎了一口氣,隻得搖搖頭作罷。
俞三福說完,躡手躡腳的登上了樓梯。
大殿裏青煙縈繞,一股陰冷刺骨的風吹了進來。
“嘶......”
蕭辰咧著嘴,合了合衣襟,剛才出來的急,鬥篷也落在了樓上。
雖然進諫碰了壁,但難得又來到此處,心裏多少是有些躁動的,於是蕭辰圍著佛像一圈一圈的轉悠著。
再次來到佛像身後時,抬頭瞧了瞧,那座石台仍舊靜靜地杵在那。
蕭辰搓了搓手,扒著石台的邊緣,斜著身子爬了上去,石台上冰冷透骨,蕭辰不由得打了一個寒顫。
隻覺得腦袋空洞洞,身體輕飄飄,好像被什麽東西強迫了一般,硬是將他按在了石台上,迷迷糊糊的昏了過去......
“是我錯了嗎......”
陛下輕聲問著,又像是自言自語。
老和尚聽後緩緩睜開了眼。
“萬象皆空,自性不滅,緣起無自性,緣滅有因果。”
“陛下又何必如此計較呢。”
“可蕭辰所說之策事關百姓蒼生,如若失敗,恐國將不國,弟子因此困惑不已......”
“陛下稍安,請隨我來。”
老和尚說著,便起身示意。
於是皇帝跟著他走到了裏麵的小套間裏。
屋裏陳設極其簡單,甚至說是簡陋。
一張桌案,上麵都是竹製的經卷,麵前是一處灰牆。
隻見老和尚麵對牆壁,微閉雙眼,嘴裏低聲叨咕了幾句......
緊接著,一副副畫麵浮現在了牆麵之上:
忽聽得周遭哀嚎聲四起,又見水火交融般渾濁的背景裏麵有黑白無常,一旁是數個小鬼押著看不出樣貌的男女來到一座鐵山跟前。不遠處是一個穿黑衣係羅帶的判官模樣的鬼神,隻見他熊頭虎身,麵目猙獰,抬手便拋出一片石塊一樣的板子,那板子上的符文隨即變成了一道紫光,牢牢的嵌到了那些男女的額頭上,而後便生起一陣大風,將他們全都吹了起來,最後釘在了鐵山之上。又有幾支大錘淩空飛來,如搗藥一般將那些男女砸成了肉泥......
煞那間,血漿四濺,鐵山浸了鮮血閃出一道道青藍色的光來......
皇帝看了眼前這一幕,瞳孔不由得脹滿了血絲,緊張的竟不自覺的抬起手來,似乎要攔著什麽。
畫中男女縱有十惡不赦之罪,可是血肉之軀,如何受得這般摧殘呢!
老和尚見皇帝如此驚恐,便雙手合十,畫麵也隨之消散了去。
“阿彌陀佛,陛下所見,乃是眾合地獄之狀。”
“如此慘絕人寰,乃天譴之罪乎?”
皇帝驚魂未定,湊到老和尚麵前質問道。
“陛下稍安。”
“相比眾合地獄之苦,食不果腹之苦更要漫長難忍,而往生法門同在天下百姓麵前。”
“陛下千古一帝,還望心懷慈悲,善待生靈。”
“阿彌陀佛......”
“記得蕭辰同朕說過,要跟著時代步伐推陳出新。”
“而天下蒼生,便是那行路手足。”
“朕,明白了......”
皇帝雙手合十至意。
“多謝大師。”
夢裏猶如昔日一樣混沌,蕭辰潛意識裏仿佛知道自己的處境,可恍惚之中眼前卻是一處小瓦房,紅色的磚牆,彩鋼瓦的牛舍,場院裏揚著玉米的爸媽,臉上盡是豐收的喜悅......
畫麵忽遠忽近,蕭辰忍不住大聲叫了起來。
“爸.....媽......”
可聲音卻像是被屏蔽了一樣,任由他嘴巴張的再大,也發不出聲來。
霎那間,畫麵不知被什麽抽離了一般,眼前忽然一片漆黑,昏暗之間一張打著漩渦發著刺眼亮光的洞口微微張開,蕭辰一下子就被吸了進去,他本能的掙紮著,張開胳膊想胡亂抓著什麽以抵抗麵前的漩渦......
“咣......咣......咣......”
一陣鍾聲響起......
蕭辰緩緩睜開眼睛,望著房梁。
難道是......回來了?
蕭辰心裏嘀咕著。
“你怎麽在這啊?”
一個聲音叫到。
蕭辰聞聲後猛地起身,沒成想,“咣嘰”一聲,翻到了地上。
“欸我去......”
“哎呀,你慢著些。”
蕭辰定定神,再一看,原來是伍有常。
“誒......怎麽......”
“怎麽是你啊!”
“哎!你說話可要憑良心啊!”
伍有常板著臉回道。
“陛下尋不見你,擔心你走失了,就叫我來找你,我把這寺廟尋了個遍才找到你,你還有怨言了!”
“不是......哎呀......好好好,我謝謝你啊,真謝謝你。”
蕭辰一臉無奈,心裏卻是若有所失。
“看你發這一身冷汗,快,把這個披上。”
伍有常說著,解下自己的鬥篷,裹在了蕭辰身上。
“我倒是開眼了,如此冬日,你卻睡在石台上,這是什麽用意?求佛問道?也不是你這個問法啊!”
“你想多了,我就是睡一會兒而已。”
伍有常搖了搖頭,拾起了地上的小冠。
蕭辰不經意間摸了摸自己身上,隻覺得熱的發燙,再用腳趾搓搓鞋底,腳也出了很多汗。
將頭發稍微理了理,此時已長到了肩膀,要是身子再胖點兒,就能來一句“風風火火闖九州”了......
戴上小冠,理好衣服,蕭辰二人挺身出了大雄寶殿。
門外幾個侍衛紛紛歸隊,兩匹棗紅馬於寒風中矗立,時不時的嘶叫幾聲,好像也等的不耐煩了。
二人快步上前,上馬回宮不說。
亥時左右,蕭辰走過新橋酒肆,快要到家門口時候,忽見一人在門口徘徊著。
隻見那人抱著一把劍,一身羽林衛的鎧甲時不時的發出金屬摩擦的聲音。
蕭辰仔細瞧了瞧,心裏樂出了花來。
“大哥!”
“你回來了!”
易瓊正在踱步,聞聲後便立在了一旁。
“嗯,回來了。”
“我......給你道歉,那日是我太......”
蕭辰正要道歉,隻見易瓊抬手示意。
“都過去了,我有正事要跟你說。”
“哦,好,進去說吧。”
“嗯。”
於是二人來到了正堂。
“大哥這幾天在哪住的?”
“中軍大院,還有雜役巷的一處老宅。”
“雜役巷?你去那幹嘛?”
於是易瓊便把安頓玉漱母女的事情告訴了蕭辰。
“怪我,我沒想到那個狗郡王竟如此沒有人性!”
易瓊繃著臉歎息道。
“那雜役巷魚龍混雜,她們母女也不能長期待在那,大哥也不可能天天守著對吧。”
“這樣吧,大哥找時間把她們接過來,這樣你我都能安心,等以後時機成熟,再給他們找地方。”
“我也正有此意,不過......”
“大哥有何疑慮?”
“不過他們已被那狗郡王盯上了,我擔心他們來此居住,會給你帶來麻煩啊......”
“嗐,嗬嗬嗬......”
“你也看到了,就算沒有他們母女,咱們的麻煩也不少啊。”
“嗯,也是。起碼別院裏還有我們在,諒他也不敢胡來。”
“那就這麽定了,有勞大哥去辦吧。”
“你放心吧......”
易瓊說完,便楞坐在了木凳上。
蕭辰整理著衣服,回身一看易瓊還在愣神兒,肯定是還有別的事兒了。
“大哥?你怎麽了。”
蕭辰喚了一聲。
易瓊緩了一下。
“奧,我沒事,沒事。”
“沒事發什麽呆啊。”
“跟我有什麽藏著掖著的,有事你就說出來。”
“誒,也罷。”
“我聽聞,永康公主並沒有同意和裴之禮來往,隻是抵不過丁貴嬪施加壓力罷了。”
“可你們倒好,一個假意冷冰冰,一個肆意醉酒,消磨意誌......”
“你們之間,是不是有什麽誤會啊?”
易瓊瞥著蕭辰,很是不爽。
“大哥,你說的這些,我明白。”
“其實我也想了很久,就算是嬛兒不接受裴之禮,甚至是不接受其他人,但我的身份......”
易瓊聽後重重的將寶劍拍在了桌上。
“你怎麽變得如此勢力了?這還是你蕭辰嗎?”
“難道是因為在宮裏做了官?就變得如此虛偽了?還是說,你已另有新歡?”
“大哥,你別激動。”
“別激動。”
蕭辰走過來,按了按易瓊的肩膀。
“大哥,你可知道,我今天去了哪裏嗎?”
“我聽說你跟陛下去了雞籠寺,怎麽?跟這有關係嗎?”
“那你知道,我是從哪裏來的嗎?”
“什麽意思?你不是說你是番人嗎?”
“嗬嗬嗬。番人......”
“大哥,實話說,我不是這個世界的人......”
“嗯,我看出來了,你確實不是南國子民,甚至不算是個正常人......”
“我......我不是這個意思啊......”
“那你什麽意思?”
“誒,我怎麽跟你說呢。就是......我不知道哪天,就會從這裏消失了,不見了。”
“你能明白嗎?”
“消失?不見了?”
“嗬嗬,果然是做官做出病來了。”
“照你這麽說,天下所有人,都不會生老病死,對吧?”
易瓊起身,表情異常嚴肅。
“難道就你想活得長久嗎?沙場上那些死去將士、那些無辜殞命百姓,他們就不想命長嗎?”
“你又是哪路神仙,能避免人間疾苦?”
“不是,我不是這個意思,是因為我擔心......”
“我明白你是什麽意思!你是擔心不能長久陪伴公主,對吧?”
蕭辰聽後甚是尷尬,真是想說也說不明白啊。
蕭辰所擔心的,是自己說不定哪天就能回到原來的世界,既然這樣又何必招惹嬛兒呢!
如此一來,本來就地位懸殊的情況下,對環兒的情感就變得更加猶豫了。
“可那又能怎麽樣呢?”
“你自己曾經說過,沒有永恒和長久,隻有當下和明天。怎麽?”
“你教會我了,自己卻忘了嗎?”
“大哥,我不想傷害嬛兒,我不想她因為我的離去而低沉,所以我始終沒敢跟她再進一步,我......”
“之前我以為,重建家國是我在活在世上唯一一個目標,可蕭辰你知道嗎?”
“直到我遇見了你,和你成為兄弟,雲裏霧裏每日聽你絮叨,我才發現我還有好日子可以過,還能和你暢飲閑談,如今也有了上陣殺敵之機。我所說這些,都是從你身上得來。”
“而你再看看你自己,又如何這般瞻前顧後呢!”
“蕭辰,與其這麽折磨自己,你倒不如去問問公主,她到底願不願意接受你。”
易瓊說完,拿起寶劍起身離去了。
蕭辰楞在原地,掏出了嬛兒送的護身符。
可歎呐!人活一世,何其短暫!
所謂的永恒,難道隻有雙宿雙棲一直走到人生的盡頭這一條路嗎?
擔心不能一直陪伴嬛兒,就這麽放棄了,難道這不是一種遺憾嗎?
回想自己當初為了不留遺憾,毅然決然的來到她的城市,雖然最終草草收場,但卻心滿意足,再無悔恨。當時的自己是多麽衝動,多麽用心,也就過去了兩三年的時光,再看看如今的自己......
標榜重情之人,恐怕最是無情之輩。
蕭辰冷冷的笑了一聲......
這日清晨,煙霧茫茫,蕭辰站在門口跺了跺腳,整理了衣冠,準備進紫光堂,忽見到俞三福匆匆趕來。
“蕭郎君還真在這了。”
俞三福撩開鬥篷,擦了擦額頭上的汗說道。
“俞中使找我。”
“陛下口諭,宣郎君到勤政堂議事。”
“奧......”
“郎君,那咱們快走吧。”
“什麽事啊,這麽急。”
“到了你就知道了。”
於是蕭辰隨著俞三福來到了勤政堂。
進了內堂,看到七殿下、徐修仁正在和皇帝商議著什麽,表情都很嚴肅。
“稟陛下,蕭侍郎到了。”
俞三福上前低頭說道。
“來,過來坐吧。”
七殿下示意蕭辰坐到自己旁邊。
隻見他麵色紅潤,看樣子恢複的不錯。
“陛下正和我們商議土地革新之事,革新由你提出,故而陛下找你來聽一聽。”
奇了怪了,那天在寺廟裏皇帝可不是假生氣,今天怎麽又想起這事兒來了,蕭辰心裏嘀咕著。
“蕭郎那日在雞籠寺所言,朕已和他們二位轉述過了,徐令,你說說看吧。”
徐修仁聽後低頭拱手。
“陛下,若此新政能施展開來,地方調稅可成倍增長,百姓亦可安居樂業。隻不過奪了世家大族之利,必會遭受阻礙,稍有差池,恐陷南國於危險之地。”
“嗯,徐令權衡利弊,很是明了,彥達,你怎麽看呢?”
“蕭郎所想,向來與眾不同。臣弟思量再三,土地革新之事定會困難重重,不過一旦實施,對朝廷對百姓都大有裨益,因此臣弟覺得,此事可行!”
“蕭侍郎,你還有什麽話要說嗎?”
“回陛下,隻要朝廷堅定革新信心,蕭辰定當全力以赴。”
“哪怕是舍了這條性命,我也願意!”
“既如此,朕就依了你們。”
“蕭侍郎,此事就由你和徐令共同操持吧。”
“皇兄......”
七殿下低頭拱手。
“此事關乎國運,他們二位雖是朝廷肱骨,可根基尚淺,想必那些世家大族不會那麽容易就順從,還請陛下讓臣弟坐鎮吧,我雖深居暇園,可朝中權貴怎麽說也會給我幾分薄麵。”
沒錯,七殿下是想把得罪人的事算在自己頭上,而且有個位高權重的人在旁邊坐鎮,手底下的人幹起活兒來也能順暢些。
“還請皇兄定奪。”
皇帝聽後皺著眉並未做聲。
難道還有其他變數嗎?
七殿下幾人一時間甚是不解。
正是:
人臣萬言絕於耳,大師言讖定乾坤。
道是黔首皆由命,怎知明堂主浮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