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清茹像往常一樣攤開信紙,冬日的暖陽透過玻璃落在她的臉上。


    這是她離開故鄉後的第一個春節,但屋外的喧囂和吵鬧似乎和她並沒有什麽關係。


    “討債鬼,快點去倒馬桶,天天就曉得寫寫寫,好寫得出滴啥名堂經啦?”


    不知道從何時起,嬸嬸的嘶聲力竭變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在這曾經的十裏洋場,別人口中的五光十色終究隻是夢中水月,真實的唯有破舊石庫門弄堂裏的柴米油鹽,以及微胖中年女人終日的喋喋不休。


    周清茹的“新家”在揚州路上,離著黃浦江不遠,但卻沒多少所謂的海派氣息。


    弄堂口青磚砌成的拱門上鑲嵌著花崗岩,上麵雕的是三個魏碑立體字——新康裏,下標阿拉伯數字208,代表著208弄的地址,紅漆方框將這些內容盡數包圍,便成了這座擁有近百年曆史弄堂的“名片抬頭”。


    弄堂口是石庫門居民生活的重要元素,在匆匆路過的旁人看來,除了上麵的名稱不同,似乎它們都千篇一律,但對於居住在其中的人們而言,這小小的口子卻一定是特征明顯、各自有異,沒有哪個小孩會弄錯自家的弄堂口,就像沒有人會認錯自己的媽媽一樣。


    新康裏的弄堂口是少有的雙層設計,門牌拱門之上就是一戶人家,雙開麵的紅邊玻璃窗被黑色鐵欄杆遮掩,兩側則是長長的曬台,五顏六色的衣服被掛在竹竿上,底層兩堵白漆立麵牆,擺著居委會的各種告示和周邊商家的雜物。


    從揚州路的弄堂口進去,一路往南,便能穿行到楊樹浦路,馬路對麵就是上海第五毛紡織廠,周清茹的堂叔堂嬸就是這間廠的職工,廠子始建於1938年,前身便是曾經輝煌無比的怡和紗廠。


    不過在這條馬路上,它也隻能算是“小阿弟”,往東再走上幾步,會看到一座英國古典哥特城堡式樣的“宏偉”建築,黑磚紅頂,棱角分明,一座高塔矗立其中,將工業文明的震撼展露無遺。


    作為新中國第一座現代化地麵水廠,楊樹浦水廠不僅僅是近代城市供水的起點,也成為了附近居民童年裏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新康裏所處的位置無疑是這塊區域的核心,每天下午五點一過,工人們從各自的廠子下班,或是三三兩兩結伴步行去通北路的市場買菜,或是打部“差頭”去五角場看個電影,但更多的是騎著鳳凰牌自行車奔向各條弄堂裏的家。


    隻要進了弄堂,就仿佛回到了“另一片”專屬空間,過街樓兩側的厚重磚牆將喧囂拒之門外,視線卻能透過底層商鋪的開檔窺得內裏的煙火氣息。


    總弄是每條弄堂居民們的公共活動中心,皮匠攤頭、電話亭子、雜貨鋪、馬桶間等等生活設施一字排開,再往裏走便是半私密的支弄,由前後住宅圍合,“安全”且“隱蔽”,是乘風涼的專屬場所,也是鄰裏關係的溫床。


    除了聊天,乘風涼的人還喜歡四處打量,管管別人的閑事,特別是有不熟悉的生麵孔走過,更能引起他們的興趣。


    周清茹第一次跟著堂叔周學根走進新康裏的時候,就成為過“萬眾矚目”的焦點,他們搖著蒲扇,從竹排躺椅上坐直身子,交頭接耳,發表著自己的見解。


    “啥地方來額小居頭,麻相哈好。”(哪來的小丫頭,長得這麽好看。)


    “是阿根一拉阿哥窩立相額小恁,剛以後就登了阿根額的了。”(是周學根哥哥家的小孩,說是以後就住在周學根家裏了。)


    周學根住在119號,這是棟單開門的老式石庫門建築,總共住了四戶人家,比起新康裏動輒一個門洞七八戶甚至十幾戶的居住條件,已經算是相當優越的了。


    從大門進去,入眼便是一座天井,天井連著門樓,上接雨露,下接地氣,方寸之間,四季輪回。


    邁過天井,就能進入建築的內部,首當其衝的是客堂間,這裏住著一位寧波爺叔,七十多歲的年紀,喜歡看京劇滬劇。


    爺叔雖然年紀大了,但腦袋卻還沒遲鈍,他很是喜歡周清茹這個懂事的姑娘,經常會煮好芝麻豬油湯圓,然後托租住在後客堂的“長腳”他女人送上樓。


    長腳和他女人是典型的蘇北人,兩夫妻在平涼路的菜場弄了個賣魚的攤頭,每天起早貪後,隻要是聞到一股濃重的魚腥氣,大家就知道是長腳回來了。


    沿著後客堂門外的走廊再往裏走,便是燒飯煮菜的灶披間,多年的煙火將其熏得黑不溜秋,因為是公用,所以每每到了飯點還要爭搶“使用權”,這當中所發生過的“勾心鬥角”,恐怕講幾天幾夜都說不完。


    後客堂與灶披間當中,有一道向上的木質樓梯,上海石庫門的樓梯不好打彎,都是直筒筒地連接頂樓,樓梯的中間位置兩側開有小門,一左一右,裏麵便是二層閣。


    二層閣是為了解決住房空間不足的產物,壓根就沒考慮過舒適性,總共就一米多一點的層高,直立行走都難,平時隻能用來睡睡覺。


    真正上到二樓,右手邊的房間方方正正,采光明亮,叫做亭子間,它和二層閣都屬於“大塊頭”所有。


    大塊頭四十來歲,單身,是打火機廠的工人,一米七的個子體重直飆兩百斤,平日裏除了上班就喜歡窩在家裏結絨線。


    他是新康裏出了名的孝子,把寬敞的亭子間讓給老母親住,自己寧可每天晚上貓著腰睡在二層閣,周清茹聽嬸嬸說過,大塊頭年輕時候也是有過女朋友的,但因為不願意撇下自己的老母親,所以最後都不了了之。


    二樓的左手邊,有兩間連在一起的廂房,也就是前樓和後樓,這裏是周學根住的地方,屬於整棟石庫門建築裏環境最好的區域。


    為什麽說住而不說擁有,因為周清茹這堂叔是上門女婿,房子的產權實際上都屬於他老婆朱紅娟。


    後樓的門一打開,就能看到牆壁上靠著一條簡易活動樓梯,平時用鐵絲鉤牢,用的時候才會放下來,沿著階梯往上爬,便到了三層閣。


    其實在上海大部分石庫門建造的時候,根本沒有三層閣的設計,就隻有一到二樓,後來為了擴充居住人口,大家就把房子隔來隔去,實在沒法隔了,就隻能在縱向空餘麵積上想辦法。


    於是幾塊油毛氈往屋頂上一蓋,開個低低矮矮的門,考究點的再把木頭地板鋪一鋪,就有了搭在前後樓頂上的三層閣。


    三層閣中間一人多高,勉強可以直立,隨著屋頂的坡度,兩側逐漸變矮,供人躺臥。


    原本三層閣是朱紅娟拿來出租的,周清茹來了之後,便改做她的獨立房間,環境雖然壓抑,夏天還悶熱無比,但至少算是個私密的地方,讓這剛從大山走出來的少女不至於赤裸裸地暴露在鄰裏的目光之下。


    整個三層閣,周清茹最喜歡的便是那扇開在房頂上的窗戶,英文屋頂讀作“roof”,和滬語裏的老虎近似,所以這扇窗也被稱為“老虎窗”。


    老虎窗很矮,以周清茹的身高都能露出半個腦袋,每當嬸嬸朱紅娟因為各種瑣事“大發雷霆”的時候,她便會搬個板凳站在上麵,趴在老虎窗口看藍藍的天空,聽外麵喧囂的聲音。


    這裏看不到弄堂裏的家長裏短,目之所及都是雪白的雲彩,周清茹感覺自己隨手就能摘下一片,然後塞進思念,寫在信裏,寄往遠在羊城的楊守安那邊。


    老虎窗成為了周清茹這個“外鄉人”融入上海的起點,她也的確因此交到了朋友。


    那天朱紅娟又發起了無名火,起因隻是因為自己掛在曬台的醬油肉被大塊頭養的貓吃了一小口,她便站在亭子間門口罵了半個多小時,恰好周清茹放學回來,直接就撞到了槍口上。


    “討債鬼,讀個技校不好嗎?早點讀完好上班去嘞,非要讀什麽三年頭的專科,讀出來中專生又能怎麽樣啦?能考大學啊?會包分配工作伐啦?”


    “天天吃我的,用我的,還住在我房子裏麵,知道本來三層閣租出去好賺多少錢伐?有良心的話早點把補償款貼出來咯,真的是,跟你這個討債鬼講不清楚。”


    朱紅娟這話講的是極刻薄的,就連一直躲在亭子間裏悶聲不響的大塊頭也聽不下去了,打開一條門縫幫腔道,“好唻好唻,賠儂一塊醬油肉,伐要吵了。”


    周清茹的淚水在眼眶裏直打轉,但她最終還是選擇了用沉默來應對,她怕給叔叔周學根添麻煩,更怕嬸嬸一氣之下真的不讓自己去上學。


    十六歲對大山裏的女人而言,已經是結婚生子的年紀了,之後便是黃土朝天,匆忙一生,女人們無從反抗,更無處訴說。


    鮮有能像阿茹那樣追尋自由的例子,但所要付出的代價又何其沉重,縱使粉身碎骨,換來的可能也隻是黃粱一夢。


    回到三層閣的周清茹並沒有如往常般寫信,這幾個月在新康裏的生活已經讓她學會了“報喜不報憂”,就和楊守安傳遞過來的消息一樣,字裏行間隻有一帆風順,絕無辛酸苦辣。


    推開老虎窗,上海的晚霞那樣紅豔,初秋的風已經有些涼了。


    “喂,你能幫我個忙嗎?看看窗邊的爬山虎還活著嗎?”


    清脆的聲音將周清茹的視線吸引過去,之間隔著狹窄的裏弄,對麵的閣樓上穿著粉色毛衣的女孩正在招手。


    同樣是三層閣上的老虎窗,同樣是探出半個身子,那一刻的周清茹肯定不會想到,這個叫萍萍的同齡女孩會成為她一生的摯友。


    “當然活著啊,我在書上看到過,爬山虎不會死,隻要把它的根保住,來年的春天又會發綠,到時候整幢樓又是一片春色。”


    「本章運用了一些方言口頭用語,例如:差頭=出租車、是伐啦=是不是啦、討債鬼=多用來形容隻給家庭造成負擔,卻不為家庭提供經濟支持的家庭成員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山有蟬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亂世TICH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亂世TICH並收藏山有蟬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