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底的時候,廣州革命政府計劃將存放在中國銀行廣州分行的11萬元稅款取出,準備用作軍費,客戶取自己的存款,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結果該行居然百般推諉,最後居然攜款潛逃,拒絕辦理南方革命政府的取款業務,讓孫中山大吃一驚。


    為啥會發生這種事情?看看中國銀行的背景就會知道,中國銀行由大清的中央銀行“國家銀行”改製而來,大清滅亡之後,中國銀行曆來效忠於北京北洋政府,北洋政府和日本人關係一直糾纏不清,中國銀行曆任總裁和日本人也源遠流長,孫中山的廣州革命政府要打倒軍閥,中國銀行的主子們會同意嗎?不背後拚命搗鬼才是怪事,所以就出現了剛才說的奇景,客戶要求取存款,銀行居然捐款潛逃的奇葩事情。


    這個問題就非常嚴重了,本來革命經費就不好籌集,好不容易籌集到的經費,到使用的時候,銀行居然使絆子,這還是中國人開辦的銀行,如果是外國列強開辦的銀行,那不更加不靠譜?怎麽辦?必須開辦革命政府自己的銀行!


    開辦銀行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情,開辦銀行的本質就是取信於民,讓大家相信你說話算數,拿著你印刷的鈔票,在市場上可以買到需要的貨物,銀行隨時可以兌換銀元,穩定和守信是開辦銀行必備的條件。


    開辦銀行需要渾厚的準備金,啥叫準備金?就是印刷的每一張鈔票都需要有對應的銀元做支撐,如果堅持這個原則,持有鈔票的人隨時都可以到銀行支取銀元,大家就會對該銀行發行的鈔票非常有信心,大家都有信心了,就會樂意使用該行發行的鈔票,信心這玩意是可以鏈式傳播的,越多的人有信心,就會越多的人使用,使用的人多了,銀行就可以發放貸款,收取利息,經辦匯兌業務,收取手續費,滾動之下,利潤豐厚無比。


    這種一本萬利的生意,每個軍閥都垂涎三尺,但是為啥他們都不去開辦銀行呢?原因也非常簡單,在民國時代,軍閥之間經常開展雙打和混合打,城頭變幻大王旗,地盤從來就沒有穩定過,急眼的時候,軍閥們恨不得連褲子都當了拿來買軍火,哪裏還有時間和精力去維護銀行的信譽,地盤沒了,命就沒了,要銀行幹啥?何況開辦銀行需要有專門的高端金融人才,這些粗魯的軍閥根本就難以入這些人才的法眼,軍閥都是過了今天沒明天的家夥,跟著有啥好?


    但孫中山是革命家,他的目標是建設一個強大的中國,眼光非常長遠,雖然在1923年底的時候,地盤軍隊之類的條件都還不成熟,籌備成立銀行好像為時過早,但他已經提前開始布局了,首先解決了人才的問題。


    上個世紀20年代的中國,貧窮落後,餓肚皮的人到處都是,識字的人實在太少,何況懂金融的人才?那玩意隻有出國才能學到,就更是鳳毛麟角了。


    但孫中山有門路,孫中山的夫人是宋慶齡,宋慶齡有個弟弟叫宋子文,1923年的宋子文才29歲,不過履曆可謂精彩,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碩士,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博士,還在美國華爾街混過一段時間,對世界最牛的金融機構運作模式有所了解,1917年回國後,已經在國內5家大公司工作過,工作經驗豐富,這份履曆,拿到今天也是牛皮哄哄,何況上個世紀20年代?


    從宋子文跳槽的頻率可以看出,小夥子當時混的並不是很得意,其實,在決定加入姐夫孫中山的團隊之前,宋子文對孫的造反事業並不看好,否則早就加入了,從學校畢業六年後,經受過社會毒打的宋子文遍體鱗傷,同時也激發了他內心的鬥誌和欲望,既然在正常的社會秩序裏難以實現自己的理想,為何不加入姐夫的造反事業呢?雖然風險大,但是收益高啊。


    做這個決定的時候,宋子文自己都沒有想到,他開掛的人生即將開始,孫中山從未成功過的事業,在宋子文加盟之後,居然迅速有了起色,隨著國民黨的成長,宋也由一個上海灘默默無聞的銀行經理,成長為國民黨的財政部長,權傾天下,後來更是蛻變為貪得無厭的金融大鱷,成為民國四大家族之一宋氏家族的掌門人。


    話題再轉回來,人才有了,還需要錢,孫中山從蘇聯那裏借了1000萬元,又從別的金融機構借了一點零碎錢,用來印鈔和運營費用,選了一個吉利的日子,1924年8月8日,成立中央銀行董事會,國民黨元老廖仲愷任董事長,宋子文任中央銀行行長。


    成立銀行就會發行鈔票,尷尬的局麵出現了,廣州革命政府的這個中央銀行毫無信譽,老百姓集體用腳投票,拒絕使用,連帶反應就是,政府官員也拒絕使用這種鈔票,拿著鈔票到市麵上買不到東西,這種鈔票不是廢紙是什麽?咋個用?


    為啥會出現這種情況?由於軍閥割據,當時整個中國沒有統一的中央銀行,就拿廣東這塊地方來說,市麵上流行各種各樣的“硬通貨”,比如銀兩、銀元、銅錢,有外資銀行發行的紙幣,也有廣東省官辦銀行發行的紙幣。


    金屬硬通貨就不說了,大家都認賬,外資銀行本金足、管理好,老百姓拿著外資銀行發行的紙幣隨時可以足額提取對應的銀元,外資銀行發行的貨幣受到當地老百姓的歡迎;混戰時期,軍閥們為了多買點軍火,盜墳掘墓搶銀行啥都幹,軍閥們不敢搶外國人的銀行,本國的銀行搶起來就毫不手軟,廣州官辦銀行就被搶過,準備金被搶走了,老百姓拿著廣東銀行發行的貨幣無法兌現銀元,兌換不到銀元的紙幣就是廢紙,市場上誰都不會收,很快名聲就臭大街了。


    有了這個先例,老百姓對政府辦的銀行就有了警惕心,現在廣州革命政府跳出來,說自己辦的銀行本金足信譽好,沒一個老百姓相信,眼看著辦銀行開局就不利。


    培養信任本來就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在自由競爭的環境下,不知道多長時間才能建立起雙方的信任關係,革命工作隻爭朝夕,如何能容忍猴年馬月的拖延?非常時期隻能采取非常手段。


    在1924年8月,廣州革命政府已經在形式上擁有了廣東地盤,有了地盤和槍杆子,就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宣布在廣州革命政府管轄範圍內,隻有廣州政府中央銀行發行的貨幣是合法的,其他貨幣非法,使用非法貨幣者將受到嚴懲。這就是擁有政權的好處,很多軍閥就喜歡這種搞法,用銀行印刷的破紙片換走老百姓的家當,明搶豪奪。


    廣州革命政府顯然不是軍閥,宋子文宣布,凡是持有廣州中央銀行發行貨幣的人,隨時都可以支取等額銀元,為了方便兌換,銀行星期天都不休息,還委托其他8家商業銀行代理兌換業務,童叟無欺。


    一招立威,一招立信,兩招齊下,廣州政府中央銀行發行的鈔票終於在市麵上開始流通起來了,局勢一天天好轉起來。


    1925年8月20日,廖仲愷先生遇刺,在孫中山去世之後,廖是國民黨老大候選人之一,位高權重影響大,如此重要的人物遇刺,就如同在廣州引爆了一顆巨型炸彈,強烈衝擊者群眾對廣東國民政府的信心,大家紛紛到中央銀行擠兌,生怕來晚了,手中的鈔票變成一張廢紙。


    搞銀行最怕的就是擠兌,一旦準備金不足,銀行隻能拒絕兌換,隻要銀行拒絕兌換一次,民眾對銀行的信心就會徹底喪失,該銀行發行的紙幣就會淪為廢紙。


    新生的國民政府中央銀行麵臨嚴重的生存危機,為了樹立民眾的信心,宋子文下令照兌不誤,還將每天的營業時間延長兩個小時,方便更多的人前來兌換,在事實麵前,群眾心裏的石頭落了地,隻花了兩天時間,民眾不但停止了擠兌行為,還進一步提升了對中央銀行的信心。


    國民政府終於把中央銀行穩住了,但開銀行隻是手段,統一廣東的稅收和財政才是目的,如何統一?很簡單,收回各種軍閥在廣東的征稅權。


    看過前麵文章的小夥伴們應該知道,南方革命政府的軍隊是由南方各地的進步軍閥構成的,軍費支出也由這些軍閥在部隊駐守地征收,廣州國民政府對這些“下屬”部隊的約束力非常低下,要收回這些進步軍閥的稅收征管權談何容易?當軍閥最快樂的事情就是收稅,和軍閥談這個話題容易傷感情,極有可能翻臉,不收回來又何談統一稅收和財政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4年抗戰往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墨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墨垚並收藏14年抗戰往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