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龍睡醒了,他來到了賽寶台,遠遠的他就看見賽寶台前麵圍著一大群人,他好奇走了過來,他看見了這個青花梅瓶。


    他從陳二爺手裏拿過來梅瓶,仔細端詳。


    這個瓶子高不到二尺,瓶子上半部分是個半圓,畫著四個人物各拿兵器,其中一個穿著虎皮衣裙拿著獵叉,看樣子是解珍,這是四個水滸傳裏的人物。


    他用手摸了一下青花人物,瓶子表麵凹凸不平。


    青花顏料深入胎骨,陽光下泛著幽幽的光……


    人物筆法流暢,瓶子上有幾個棕眼,棕眼小的隻有一根頭發能插進去,詭異的在瓷器上零星散布。


    棕眼是個古董瓷器裏的術語,就是元代和明代瓷器上很多時候會出現小孔洞,這是因為麻倉土的特點形成的。棕眼是釉麵氣泡在窯中熔融爆破後,未曾彌合而自然形成的小孔,也稱縮釉點。


    我們現在的瓷器都是電窯燒製,瓷土淘洗幹淨,已經不會出現棕眼。


    元明瓷器是麻倉土,元代瓷器瓷土是二元配方,就會出現棕眼。


    元代,景德鎮發現了高嶺土,高嶺土因最早發現於江西省浮梁縣的高齡村而得名,現在是國際上通用的瓷土礦名稱。


    它是由長石類岩石經幾百萬年的風化後而形成的土質製瓷原料,在風化的過程中,岩石中的鉀、鈉被水帶走,形成了主要化學成分是二氧化矽和三氧化二鋁的高嶺土,並將其摻入瓷石中,即所謂的“二元配方”。


    它提高了原料中鋁的含量,使瓷胎可以耐受1280-1300c的高溫,這是燒成大器,提高瓷胎堅致性的必要條件。


    我特別討厭二元配方這個稱謂,不知道哪個磚家起的這個莫名其妙的現代名字。


    等我有時間了會用電腦把這本小說插圖講解,插入上百張參考古董圖片,讀者就會一目了然。


    我希望讀完我的小說,你一不小心成了古董高手,至少你去古董店溜達,看啥東西,基本能分辨真假。


    以瓷器為例,如果你要是想成為高手,你要精通器型學,美術學,工藝學,紋飾學,胎土學,喪葬學,風水學,曆史,化學,刑偵學,邏輯學,統計學,心理學,甚至哲學。


    要全部精通,才有可能成為高手。


    這看起來很複雜,不過就像爬山,真的翻過高山,你會覺得很有意思,回頭看看,並不那麽難,我如今無山可攀,深感寂寞……


    陳龍仔細看了看碎掉的瓶口胎骨橫截麵,是麻倉土,這種瓷土的斷麵會有很多孔隙,很特殊。


    他輕輕放下這個梅瓶,笑著對六爺和陳二爺問道:“你倆如何看這個梅瓶?”


    六爺沉思一下,說道:“這是老貨無疑,應該是明代早期產物,洪武朱元璋左右吧?


    明代晚期很少出現麻倉土的瓷器,萬曆朝代之後麻倉土基本絕跡,這個還畫風豪放,也不像成化,弘治時期的軟弱。我認為是明代早期的。”


    陳二爺也附和六爺判斷。


    陳龍看了一眼瓶子,他對這個拿著瓶子來的藏家說道:“這個瓶子,您打算出手麽?說個價格。這瓶口碎了,品相差了,您從何而來的這個瓶子?”


    這個藏家是個老漢,他說道:“我挖井的時候挖出來的,還有幾個都碎了,我都扔了,這個保存還算完整,拿來請各位掌櫃的掌眼。我也不知道值多少錢?你看著給吧!”


    陳龍說道:“五兩銀子可以麽?不殘的話十兩。”


    老漢很高興,晚清那時候,一個捕快一年薪水才幾兩銀子。


    陳二爺付了五兩銀子,老漢樂嗬嗬的把這個瓶子給了陳龍,陳二爺讓張文龍拿個箱子包好,小心翼翼的拿到了父親的房間。


    大家竊竊私語,議論紛紛,這樣一個碎瓶子幾文錢都貴了,陳龍給了五兩銀子。


    陳龍掃視了一下鑒寶的人群,看他們手裏拿的東西五花八門,新老都有,他一丈之外看一眼基本都能看懂真偽,無需上手。


    我也有這個眼力和能力。


    他看沒啥看上眼的東西了,他高興的回了房間,他興奮的拿起了這個碎了瓶口的青花梅瓶。


    傍晚,賽寶結束,藏友和圍觀的百姓們紛紛離去,有的在園子裏看燈遊玩。


    陳龍殺了幾個猛獸,做了一頓滿漢全席。


    請一些官員貴客和生意夥伴一起吃的晚飯,一起賞月。


    查幹和六爺他們也都坐在上賓位置,大家聊著古董和今天見聞,都是古董行的人,說話不累,聊的很盡興。


    張文龍看著一桌子一百多道菜肴,想起幾個月前自己饑腸轆轆的走在京城琉璃廠,感覺時過境遷,恍如隔世。


    晚飯後,客人們吃完飯紛紛坐著馬車回家過節。


    陳龍布置了一些月餅和點心,大家坐在庭院裏閑聊賞月。


    月餅是中秋節的傳統食品,關於它的來曆有不同的說法:


    普遍的說法是:唐朝時,太宗李世民為征討北方突厥,平定其屢次的侵犯,令手下大將李靖親自率部出征,轉戰邊塞,結果屢建奇功。


    八月十五這天凱旋歸京。當時有個到長安通商的吐蕃人,特地向皇上獻圓餅祝捷。太宗李世民大喜,接過裝璜華麗的餅盒,取出彩色圓餅,指著懸掛天空的明月說道:“應將胡餅邀蟾蜍(即月亮)。”


    隨後,將圓餅分給了文武百官。從此,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流傳了下來。


    還有一種說法是:在古代,餅被當作祭祀用品,用來祭拜神明。一次巧合,唐軍裴寂受圓月啟發,製作了圓餅,以此解決軍糧緊缺的問題,後來發展為月餅。


    宋末元初周密的《武林舊事》中,在講到食品種類時,列出了“月餅”,《夢梁錄》中的月餅,是歸到蒸製食品中的,是日常食品。


    據記載,月餅在明代真正成為中秋節的標配,月餅已經當中秋節的必備食品,明代以後始有關於中秋節吃月餅的大量記載。


    《帝京景物略》中記載月餅是圓的,卷二中記載:“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餅必圓。”


    總的來說,中秋節吃月餅,寄托著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願望,也是對親朋好友深深的思念。


    陳龍取出來那個他買的青花梅瓶,放在桌子中間,月光下,這個青花梅瓶的幽藍神采,驚豔了眾人……


    陳龍看著這個梅瓶,雖然有些殘缺,可是也愛不釋手。


    他說道:“你們說他是洪武左右的瓷器,比較靠譜。這個其實元代的瓷器,古董行都說元無青花,史有定論,這個說法是錯誤的。元代有青花瓷,就是這個……”


    大家安靜的聽陳龍說下去……


    陳龍看了一眼天空的月亮,好像想起了往事,他有點出神……


    他又看了一眼眼前的梅瓶,對著大家說道:“可惜這個梅瓶殘缺了,這是難得一見的寶貝,朱元璋大賞功臣之物。


    絕非尋常,我給了他五兩銀子,這個瓶子不殘的的話,值百兩黃金,月有盈缺,人也難圓,世間事哪裏那麽多盡善盡美,收藏,切記貪婪。”


    他最後一句話是對著張文龍說的,張文龍畢恭畢敬的點頭,認真聽著陳龍講話。


    在座的都是經曆豐富的古董中人,可是,他們都認真的聽著眼前這個瘦弱的老者講話,這人曾經是盜墓界的奇才,傳奇人物……


    陳龍說道:“我給大家講一段往事,那是我年輕時候跟著焦四師父盜墓的事,那一年,我們幹了一個元朝大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晚清古董之墓靴風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曦蓬堂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曦蓬堂主並收藏晚清古董之墓靴風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