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馮妙元回了縣城,金有妙每天就在講經室寫書。每逢金靈金朵她們下地不忙了也會繼續講道德經。他想了許久,給書起名為《道德釋義錄》。
吳寬餘和趙剛有時也不去幫父母幹活,知道有這麽個講經室了,就過來晃悠。其實金有妙最怕她倆過來打擾的。
這天下午,天氣炎熱,大家都帶著草帽上地了,趙剛又來講經室晃悠。金有妙就問道“你二叔的瓷窯坊掙錢嗎?”。趙剛說道:“我也不知道,我二叔今年快三十的人了,一直沒找到媳婦,可能也是沒攢到什麽錢吧”。
趙剛繼續說道“你問這個幹嘛?難不成你要去學藝”。金有妙說道:“我想去打工,看能不能貼補下家裏”。趙剛說道:“剛進去的學徒有飯吃就不錯了,更別說工資了”。
趙剛繼續說道:“聽說他縣城裏有一個相好的,好像是做裁縫的,我二叔都會去他那裏買東西,說是買,其實也是送,他怎麽會有錢找工人呢,活都是他一個人幹”。金有妙一聽,也不再提了。
話說馮妙元這天在白雲觀練武,道國昌帶著道國元走了進來。馮妙元看到他倆進來,就說道:“國昌兄你幾天沒來這裏練習了,恐怕生疏了吧,要麽比試比試?”。
道國昌說道:“你我可不敢比,倒是有個人願意的很啦”。說完話他看向了道國元,道國元趕緊說道:“怪不得姑娘那天三兩下把我放倒了,原來是個練家子”。道國昌說道:“對付你,她用不到三兩下,她可是我們這裏出了名的秀拳花樣多”。馮妙元一聽,說道:“看我不打死你這個碎嘴的,你這是損我呢還是誇我呢”。
方祖蕊見狀,就說道:“國元兄就剩這張嘴有能耐了,你敢不敢和妙元姐比試比試”。道國昌見她這麽說,就看著道國元說道:“你來,我給你指點,別讓她倆看扁嘍”。
道國元拱手說道:“那就向姑娘討饒幾招”。沒等他話說完,馮妙元一把抓住他抬起的手,一個側身,腿下絆住向前用力一拉。道國元眼看就要趴下了,說時遲那時快,道國昌一把扶住了他,一個半弧周轉,把道國元轉到了旁邊。然後就朝馮妙元的肩膀抓了過去,馮妙元一把抓住他的手腕,用力向前一個擰甩,道國元立馬一個虎口反鎖,反擰了過來。馮妙元知道這個時候如果不放手,必被他反製住。就立馬放手後退了三步。
馮妙元說道:“國昌兄幾天不見這是進步了啊,佩服”。道國昌拱手不知道要說什麽,馮妙元一個黑虎掏心,拿了他的腰間玉佩,戲說道:“國昌兄,能不能拿回你的玉佩啊”。道國昌說道:“不要了,送你了”。馮妙元說道:“既然你都這麽說了,那我把我的東西送給祖蕊妹妹那就和你沒關係了”。說著把玉佩遞給了方祖蕊。
道國元見狀,感覺有點過意不去,就偷偷找到方祖蕊說道:“我用東西換你的玉佩,好不”。方祖蕊說道:“你用什麽換呢”。道國元拿出了一個玉佩,顯然看上去要比道國昌的華麗珍貴多了。就說道:“我用這個換,這個玉佩我從未離身過”。
方祖蕊說道:“我隨便要你這麽貴重東西做甚?”。道國元說道:“我看姑娘也是義信之人,這事本因我而起,必會憐我難做之事,也不會拒絕我吧 ”。方祖蕊聽他這麽一說,也沒有不換的理由了,就把玉佩換他了。
完了以後,馮妙元看見道國昌又戴回了玉佩,就知道是方祖蕊拿了道國元的玉佩換的。心裏就明白了方祖蕊的心思了,以後的日子裏她總會撮合她倆。
道國元接著說道:“我知道這裏有很多鬆鼠,不怕人的,我帶你們去喂,很可愛”。馮妙元說道:“你們去吧,我舅爺給我安排了課程要講,講完我過來找你們”。
馮妙元來到舅爺修道間,方喜雲開始講道:“道德經第三十一章: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誌於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這裏的意思是說,兵者,是不祥的東西,人們以及動物,包括鬼神都討厭它,所以有道的人不接近它,君子居處,以左為貴,用兵打仗,以右為貴,這裏麵的左和右表示兩個不同的道路或者方法。
兵是個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道路和方法,萬不得已而不可用,最好淡然處之,勝利了也不要自鳴得意,自鳴得意就是樂於殺人,這樣的人不可能取得天下,這裏的天下既是江山也是人心。
吉祥的事和凶險的事也是兩個不同的道路或者方法,偏將軍用吉祥的道路方法,上將軍用凶險的道路和方法,就說出兵打仗是辦一場喪禮,殺了人的人,以悲哀哭泣他們,勝利了以葬禮祭奠處之。(看這個結果,上麵的上將軍和偏將軍其實說的出兵必須帶的兩種心態和慎重。這段文字主要說的打仗非兒戲,慎之又慎)。”
方喜雲又講道:“道德經第三十二章: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製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
這段文字是說,道永遠處在沒有名字的狀態,這裏的話是說,道本性明,無中生有,變化莫測,所以沒辦法命名字,這裏的樸就是能夠變幻一切的那個點,它雖然小,天下萬物都是它變現。所以樸亦可名為妙心。
所以,沒有能讓它臣服的,諸侯和王如果能守住它,萬物百姓將自己來臣服,這裏我強調下,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那個妙心的點,一人一世界。
隻要我們每個人能守住自己內心的那個樸,物能盡享用。但不可貪,若貪必禍。天地一切合化運轉,才能降下甘露,沒有人命令它均勻它自然均勻。剛開始製作出來就給它命名字,命了名字就是所謂的“有”了。所以,亦能知道它的停止和消失。能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有災禍。道存在於天下,協合統一,就如同川穀之流都歸大海。
這段文字主要說的是萬物怎麽來的。核心是那個“樸”散開來,然後因明立名,即名立有,就是世界。至於那個“樸”其實就是我們每個人的“心”,也是天地萬物的“心”,即物我一妙心。”
馮妙元聽完,說道:“這麽說,世界就是我們每個人的心創造的,這每個心又是同一個覺明之性,就是道,是這樣吧?”。方喜雲說道:“是的”。
馮妙元聽完經出來,就來到了白雲觀後花園,看見他們喂鬆鼠,真有鬆鼠不怕人的。馮妙元過來,鬆鼠一溜煙就上了樹,道國昌看著馮妙元說道:“你看你過來,鬆鼠都怕你”。馮妙元說道:“萬物都有不明狀況的趨吉避凶的應機反應,怎麽會是怕我呢,等會它們明白狀況了,就又下來了”。果不其然,鬆鼠一看沒有危險,又下來吃了。完了他們就回家了,道國元倒是想說什麽,又沒有開口。
吳寬餘和趙剛有時也不去幫父母幹活,知道有這麽個講經室了,就過來晃悠。其實金有妙最怕她倆過來打擾的。
這天下午,天氣炎熱,大家都帶著草帽上地了,趙剛又來講經室晃悠。金有妙就問道“你二叔的瓷窯坊掙錢嗎?”。趙剛說道:“我也不知道,我二叔今年快三十的人了,一直沒找到媳婦,可能也是沒攢到什麽錢吧”。
趙剛繼續說道“你問這個幹嘛?難不成你要去學藝”。金有妙說道:“我想去打工,看能不能貼補下家裏”。趙剛說道:“剛進去的學徒有飯吃就不錯了,更別說工資了”。
趙剛繼續說道:“聽說他縣城裏有一個相好的,好像是做裁縫的,我二叔都會去他那裏買東西,說是買,其實也是送,他怎麽會有錢找工人呢,活都是他一個人幹”。金有妙一聽,也不再提了。
話說馮妙元這天在白雲觀練武,道國昌帶著道國元走了進來。馮妙元看到他倆進來,就說道:“國昌兄你幾天沒來這裏練習了,恐怕生疏了吧,要麽比試比試?”。
道國昌說道:“你我可不敢比,倒是有個人願意的很啦”。說完話他看向了道國元,道國元趕緊說道:“怪不得姑娘那天三兩下把我放倒了,原來是個練家子”。道國昌說道:“對付你,她用不到三兩下,她可是我們這裏出了名的秀拳花樣多”。馮妙元一聽,說道:“看我不打死你這個碎嘴的,你這是損我呢還是誇我呢”。
方祖蕊見狀,就說道:“國元兄就剩這張嘴有能耐了,你敢不敢和妙元姐比試比試”。道國昌見她這麽說,就看著道國元說道:“你來,我給你指點,別讓她倆看扁嘍”。
道國元拱手說道:“那就向姑娘討饒幾招”。沒等他話說完,馮妙元一把抓住他抬起的手,一個側身,腿下絆住向前用力一拉。道國元眼看就要趴下了,說時遲那時快,道國昌一把扶住了他,一個半弧周轉,把道國元轉到了旁邊。然後就朝馮妙元的肩膀抓了過去,馮妙元一把抓住他的手腕,用力向前一個擰甩,道國元立馬一個虎口反鎖,反擰了過來。馮妙元知道這個時候如果不放手,必被他反製住。就立馬放手後退了三步。
馮妙元說道:“國昌兄幾天不見這是進步了啊,佩服”。道國昌拱手不知道要說什麽,馮妙元一個黑虎掏心,拿了他的腰間玉佩,戲說道:“國昌兄,能不能拿回你的玉佩啊”。道國昌說道:“不要了,送你了”。馮妙元說道:“既然你都這麽說了,那我把我的東西送給祖蕊妹妹那就和你沒關係了”。說著把玉佩遞給了方祖蕊。
道國元見狀,感覺有點過意不去,就偷偷找到方祖蕊說道:“我用東西換你的玉佩,好不”。方祖蕊說道:“你用什麽換呢”。道國元拿出了一個玉佩,顯然看上去要比道國昌的華麗珍貴多了。就說道:“我用這個換,這個玉佩我從未離身過”。
方祖蕊說道:“我隨便要你這麽貴重東西做甚?”。道國元說道:“我看姑娘也是義信之人,這事本因我而起,必會憐我難做之事,也不會拒絕我吧 ”。方祖蕊聽他這麽一說,也沒有不換的理由了,就把玉佩換他了。
完了以後,馮妙元看見道國昌又戴回了玉佩,就知道是方祖蕊拿了道國元的玉佩換的。心裏就明白了方祖蕊的心思了,以後的日子裏她總會撮合她倆。
道國元接著說道:“我知道這裏有很多鬆鼠,不怕人的,我帶你們去喂,很可愛”。馮妙元說道:“你們去吧,我舅爺給我安排了課程要講,講完我過來找你們”。
馮妙元來到舅爺修道間,方喜雲開始講道:“道德經第三十一章: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誌於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這裏的意思是說,兵者,是不祥的東西,人們以及動物,包括鬼神都討厭它,所以有道的人不接近它,君子居處,以左為貴,用兵打仗,以右為貴,這裏麵的左和右表示兩個不同的道路或者方法。
兵是個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道路和方法,萬不得已而不可用,最好淡然處之,勝利了也不要自鳴得意,自鳴得意就是樂於殺人,這樣的人不可能取得天下,這裏的天下既是江山也是人心。
吉祥的事和凶險的事也是兩個不同的道路或者方法,偏將軍用吉祥的道路方法,上將軍用凶險的道路和方法,就說出兵打仗是辦一場喪禮,殺了人的人,以悲哀哭泣他們,勝利了以葬禮祭奠處之。(看這個結果,上麵的上將軍和偏將軍其實說的出兵必須帶的兩種心態和慎重。這段文字主要說的打仗非兒戲,慎之又慎)。”
方喜雲又講道:“道德經第三十二章: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製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
這段文字是說,道永遠處在沒有名字的狀態,這裏的話是說,道本性明,無中生有,變化莫測,所以沒辦法命名字,這裏的樸就是能夠變幻一切的那個點,它雖然小,天下萬物都是它變現。所以樸亦可名為妙心。
所以,沒有能讓它臣服的,諸侯和王如果能守住它,萬物百姓將自己來臣服,這裏我強調下,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那個妙心的點,一人一世界。
隻要我們每個人能守住自己內心的那個樸,物能盡享用。但不可貪,若貪必禍。天地一切合化運轉,才能降下甘露,沒有人命令它均勻它自然均勻。剛開始製作出來就給它命名字,命了名字就是所謂的“有”了。所以,亦能知道它的停止和消失。能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有災禍。道存在於天下,協合統一,就如同川穀之流都歸大海。
這段文字主要說的是萬物怎麽來的。核心是那個“樸”散開來,然後因明立名,即名立有,就是世界。至於那個“樸”其實就是我們每個人的“心”,也是天地萬物的“心”,即物我一妙心。”
馮妙元聽完,說道:“這麽說,世界就是我們每個人的心創造的,這每個心又是同一個覺明之性,就是道,是這樣吧?”。方喜雲說道:“是的”。
馮妙元聽完經出來,就來到了白雲觀後花園,看見他們喂鬆鼠,真有鬆鼠不怕人的。馮妙元過來,鬆鼠一溜煙就上了樹,道國昌看著馮妙元說道:“你看你過來,鬆鼠都怕你”。馮妙元說道:“萬物都有不明狀況的趨吉避凶的應機反應,怎麽會是怕我呢,等會它們明白狀況了,就又下來了”。果不其然,鬆鼠一看沒有危險,又下來吃了。完了他們就回家了,道國元倒是想說什麽,又沒有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