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秘的福建白鶴嶺,其嶺高聳入雲,達五十裏之遙。每至陰雨時分,若從嶺上俯瞰,便能瞧見那濃雲如厚重的帷幕,僅僅在半山之處繚繞盤旋,似是被一種無形的力量所束縛,不得肆意蔓延。


    一日,天空中陰雲密布,沉悶的氣息壓抑著世間萬物。忽然之間,一道奇異的景象在白鶴嶺上乍現。隻見一縷氣息,仿若靈動的蛟龍,從那雲中洶湧而出,它以一種決然之勢,直直地衝向天際,仿佛要衝破這天地的牢籠。就在那氣的末端,刹那間,火光迸濺四射,好似絢爛的煙花在天空中陡然綻放,緊接著便是一聲砰然巨響,那聲音回蕩在山穀之間,宛如火炮轟鳴,震得人耳鼓生疼,整個山嶺都似乎在為之顫抖。而尋常人們所見,能擊物之雷,則是自天而降,帶著毀天滅地的氣勢,與這從地而出的雷截然不同,此般奇景,當真令人稱奇。


    戊午年的夏天,驕陽似火,酷熱難耐,唯有那偶爾拂過的微風,能給人帶來一絲短暫的清涼。我與從兄懋園坦居在崔莊三層樓上讀書,那座小樓靜謐地矗立在莊子之中,周圍綠樹環繞,頗有幾分清幽之意。我們推開窗戶,極目遠眺,數裏之外的景色盡收眼底,田園風光如詩如畫,令人心曠神怡。


    彼時,正值雷雨交加之際,天空中烏雲翻滾,電閃雷鳴。我不經意間遠遠瞧見一人從南邊緩緩走來,他的身影在風雨中顯得有些單薄和孤獨。距離莊子約半裏左右,那人的腳步忽然變得遲緩,緊接著,他竟毫無征兆地跪地不起。就在這一瞬間,仿佛是上天的旨意,烏雲如同一幅巨大的幕布,迅速地垂下,將他的身影徹底遮蔽,使之消失在我們的視線之中。俄而,一聲震天動地的雷震響起,那聲音好似要將天地撕裂,緊接著,一道刺目的火光閃過,耀眼的光芒即便隔著遙遠的距離,依然讓我們覺得仿若近在咫尺,眼睛被那強光刺得幾乎難以睜開。待雲散而上,天空漸漸恢複了一絲清明,不多時,便聽聞眾人喧嚷之聲傳來,紛紛言說高川的李善人為雷所擊。我懷著滿心的好奇與疑惑,隨眾人前去查看。隻見那李善人的屍體躺在地上,渾身遍身焦黑,仿佛被烈火灼燒過一般,然而,他的姿勢卻甚是怪異,竟拱手端跪,仰麵朝天,好似在向上蒼訴說著什麽冤屈。更為奇異的是,他的背部有朱書,那字跡非篆非籀,非草非隸,筆畫纏繞曲折,猶如神秘的符文,讓人難以辨認出幾個字。據眾人所言,此人平日裏持齋禮佛,生活中既無甚善事可陳,亦無惡行可述,他就像這世間無數平凡之人中的一員,默默地度過自己的歲月。如今遭此橫禍,也不知是前世種下的孽緣,還是有什麽隱秘罪惡潛藏在他的靈魂深處,才引來了這雷劫之災。他的侄子李士欽滿臉悲戚地說道:“那日晨起,叔父他執意要赴崔莊,可實則並無一事,我等皆勸他莫要外出,然他竟不顧風雨阻攔,冒雨而來,終遭此劫難。”也有人在一旁低聲議論:“那日崔莊大集——崔莊集市交易,向來是逢一六日大集,三八日小集。或許是鬼神冥冥之中有所安排,驅趕他前來,好讓眾人見證這奇異之事。”


    時光流轉,我在兵部任職之時,衙門裏有一官吏,此人平日裏看似與常人無異,但不知何時起,竟被狐妖所迷惑。隻見他原本圓潤的麵龐逐漸消瘦,眼眶深陷,顴骨高聳,整個人瘦骨嶙峋,仿佛一陣風便能將他吹倒。他被那狐妖折磨得痛苦不堪,精神萎靡,身體每況愈下,無奈之下,他隻得乞求張真人符來救治。


    一日,他正虛弱地躺在榻上,忽然聽聞屋簷邊傳來一陣細微卻清晰的人語:“君身為官吏,本應秉持公正,廉潔奉公,然你卻非理取財,貪贓枉法,如此惡行,當受刑罰殺戮。我前世曾受君再生之恩,故而此生以美色蠱惑於你,攝取君之精氣,本欲使君因病善終,以報前世之恩。如今我被驅趕,實是君罪孽深重無可救藥。君宜努力積善,或許尚有一絲挽回之機,否則,必遭天譴。”那聲音空靈而又帶著一絲惆悵,仿佛是從遙遠的時空傳來的警示。


    說來也怪,自那日後,他的病情竟逐漸好轉,身體慢慢恢複了些許元氣。眾人皆以為他經此一劫,定會洗心革麵,重新做人。然而,令人失望的是,他竟不知悔改,依舊我行我素。那貪婪的本性在他心中如野草般瘋長,難以抑製。後來,他果然因盜用印信、私收馬稅等罪行而被朝廷依法誅殺。有知曉此事來龍去脈的堂吏,在事後向我詳細地講述了這一切,言語之中,滿是對他的惋惜與對世事無常的感歎。


    前母張太夫人身邊曾有一婢女,名叫繡鸞。那是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月光如水般灑在大地之上,給世間萬物都披上了一層銀白的薄紗。繡鸞獨自一人坐在堂階之上,周圍靜謐得隻能聽見她輕微的呼吸聲。她或許是在思念遠方的親人,又或許是在享受這片刻的寧靜。忽然,她想起了什麽,輕聲呼喚著:“繡鸞。”聲音在空曠的庭院中回蕩。


    就在這時,令人驚掉下巴的事情發生了。隻見東西廊竟各有一繡鸞快步走出,她們的身形模樣與衣著毫無差異,就像是從同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一般。甚至連右襟反折的衣角、左袖半卷的樣子都一模一樣,仿佛是時光的倒影在這庭院中重疊。繡鸞大驚失色,臉色瞬間變得煞白,她的雙腿發軟,幾欲跌倒在地。她驚恐地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著那兩個“自己”,心髒在胸腔中瘋狂地跳動,仿佛要蹦出嗓子眼。再看時,隻見其中一個繡鸞的身影漸漸變得模糊,最終消失不見,僅存其一。繡鸞顫抖著聲音問道,那是從西廊而來的繡鸞。她又強忍著恐懼,問可曾見到東廊之人,得到的回答卻是未見。此乃七月間發生的奇異之事,自那夜之後,繡鸞便像是被什麽陰影籠罩,整日鬱鬱寡歡。到了十一月,她便悄然離世了。或許正如人們所猜測的那般,大概是其福祿將盡,所以鬼魅才敢現形,以這等奇異之事作為她生命終結的序曲。


    滄州插花廟中,有一位尼姑,姓董。那一日,正值觀音大士誕辰,寺廟裏香煙繚繞,鍾磬之聲不絕於耳。董尼在廟中忙碌了許久,精心準備著各種供品,她的臉上帶著虔誠與敬畏,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敬意。當她將供品即將準備完畢之時,長時間的勞累讓她忽然覺得些許疲倦,仿佛全身的力氣都被抽幹了一般。她緩緩地倚著幾案,打算暫作休憩,以恢複些許體力。


    恍惚之間,她的意識漸漸模糊,進入了一個奇異的夢境。在夢中,她看到了觀音大士那慈悲的麵容,大士的聲音在她的耳邊輕輕響起:“爾不獻供,我亦不忍饑;爾即獻供,我亦不加飽。寺門外有四五流民乞食不得,困餓將死,爾停供品以飯食予他們,功德勝供我十倍。”那聲音如同洪鍾大呂,在她的心中回蕩,充滿了無盡的慈悲與教誨。


    董尼猛然從夢中驚醒,她的眼神中還殘留著一絲夢境中的震撼與感悟。她毫不猶豫地起身,快步走向寺廟大門,推開門一看,果如夢中所言,寺門外正蜷縮著四五名流民,他們衣衫襤褸,麵容憔悴,眼神中滿是饑餓與絕望。董尼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悲憫之情,她趕忙將原本準備獻給觀音大士的供品拿了出來,分發給那些流民。流民們感激涕零,紛紛跪地叩謝。自此之後,每年供品獻畢,董尼皆會施與乞丐,她總是一臉平靜地說道:“此乃菩薩之意。”她的心中,已然將觀音大士的教誨深深地銘刻,以實際行動踐行著慈悲與善良。


    先太夫人曾給我講述過這樣一個故事。滄州有一位轎夫,名叫田某,他為人憨厚老實,心地善良,家中雖不富裕,但一家人的生活也算平靜祥和。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他的母親突然身患臌脹之症,那病症來勢洶洶,如惡魔般侵蝕著老人的身體,生命垂危。田某心急如焚,四處打聽治病的良方。聽聞景和鎮有一醫有奇藥,或許能挽救母親的生命。雖景和鎮相距百餘裏,且路途艱辛,但田某心中隻有一個念頭,那就是救母親。


    在一個黎明時分,天邊剛剛泛起一絲魚肚白,田某便毅然決然地踏上了求醫之路。他一路狂奔,腳下的道路揚起陣陣塵土,汗水濕透了他的衣衫,他卻渾然不覺。他的心中隻有母親那病弱的身影,那是他堅持下去的動力源泉。傍晚時分,他終於狂奔而歸,此時的他,已是氣息奄奄,疲憊不堪,但他的手中緊緊握著那包珍貴的藥。


    然當晚,衛河因暴雨而暴漲,河水洶湧澎湃,滔滔不絕,舟船皆不敢輕易渡河。田某望著那渾濁的河水,心中充滿了絕望,他的母親還在家中苦苦等待著這救命之藥,而他卻被這河水阻攔,無法前行。他忍不住仰天長號,那哭聲中充滿了無助與悲痛,淚如泉湧,順著他那滿是汗水與塵土的臉頰滑落。眾人圍在河邊,雖憐憫他的遭遇,卻也無可奈何,麵對這滔滔洪水,誰也不敢輕易冒險。


    就在田某感到絕望之時,忽然有一舟子挺身而出。那舟子目光堅定,他解開纜繩,高聲呼喊道:“苟有神理,此人不溺,來來,吾渡爾。”說罷,他奮然鼓楫,小舟如離弦之箭,在那洶湧的白浪中橫衝直撞。田某緊緊地抓住船舷,心中默默祈禱。刹那間,小舟竟已抵東岸。觀者皆被這一幕所震撼,紛紛合掌誦佛號,讚歎舟子的英勇與無畏。先姚安公聽聞此事後,不禁歎道:“此舟子信道之篤,過於儒者。”在這世間,信念的力量往往能創造出令人難以想象的奇跡,無論是對神佛的信仰,還是對人性善良與正義的堅守,都能在關鍵時刻閃耀出璀璨的光芒,照亮這充滿未知與挑戰的人生之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午夜奇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餘生不相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餘生不相聚並收藏午夜奇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