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堂之下,禦史某因犯受賄罪而被判處死刑。這一案件震驚朝野,人們在茶餘飯後紛紛議論著官場的黑暗與公正的嚴明。


    有一位參與審訊禦史某的問官,在一個白晝,因疲憊而伏案假寐。恍惚之間,他看到禦史某的身影出現在眼前,不禁驚問道:“君有冤耶?”禦史某神色平靜,緩緩說道:“言官受賂鬻章奏,於法當誅,吾何冤?”問官心中疑惑,又問道:“不冤何為來見我?”禦史某微微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怨恨:“有憾於君。”問官更是不解,急忙辯解:“問官七八人,舊交如我者,亦兩三人,何獨憾我?”禦史某輕輕歎了口氣,道出了心中的積怨:“我與君有宿隙,不過進取相軋耳,非不共戴天者也。我對簿時,君雖引嫌不問,而陽陽有德色;我獄成時,君雖虛詞慰藉,而隱隱含輕薄。是他人據法置我死,而君以修怨快我死也。患難之際,此最傷人心,吾安得不憾?”問官聽後,惶恐不已,滿臉愧色地謝道:“然則君將報我乎?”禦史某搖搖頭:“我死於法,安得報君?君居心如是,自非載福之道,亦無庸我報,特意有不平,使君知之耳。”語訖,那身影若睡若醒,待問官開目時,已失所在,案上殘茗尚微溫。


    此後,問官時常惘惘如失,他的親信察覺到他的異樣,暗中叩問,他才具道始末,喟然長歎:“幸哉我未下石也,其飲恨猶如是。曾子曰:哀矜勿喜,不其然乎?”親信將此事轉述於人,亦喟然曰:“一有私心,雖當其罪猶不服,況不當其罪乎?”


    程編修魚門聽聞此事後,不禁感慨道:“怨毒之於人甚矣哉。”他又說起往昔之事,宋小岩將歿之時,以片劄寄其友曰:“白骨可成塵,遊魂終不散,黃泉業鏡台,待汝來相見。”而他親見宋小岩之友將歿時,以手拊床曰:“宋公且坐。”這些生死之際的奇異之事,讓人感歎冥冥之中似有某種神秘的力量在牽引著。


    相傳某公奉使歸,駐節館舍。時庭菊盛開,那一片金黃燦爛奪目,某公不禁在花下徘徊。忽然,見一小童隱映疏竹間,年可十四五,端麗溫雅,如靚妝女子。問知為居停主人子,某公好奇,呼與語,發現此童甚慧黠。某公心生歡喜,取一扇贈之,小童流目送盼,意似相就。某公亦被其秀穎所吸引,與他流連軟語。適左右皆不在,童即跪引其裾,曰:“公如不棄,即不敢欺公。父陷冤獄,得公一語可活。公肯援手,當不惜此身。”說著便探袖出訟牒。


    就在此時,忽暴風衝擊,窗扉六扇皆洞開,幾為騶從所窺。某公心知有異,急忙揮之去,曰:“俟夕徐議。”即草草命駕行。後經調查得知,乃是一土豪殺人獄,急不得解,便賂胥吏引某公館其家,陰市孌童,偽為其子。又賂左右,得至前為秦弱蘭之計,卻沒料到會被冤魄示變。裘文達公聽聞此事後,歎道:“此公偶爾多事,幾為所中。士大夫一言一動,不可不慎。使爾時麵如包孝肅,亦何隙可乘。”


    時光回溯到明崇禎末,在孟村有巨盜肆掠。他們闖入一戶人家,見一女有色,便並其父母係之。女堅決不受汙,巨盜們便使出殘忍手段,縛其父母加炮烙。父母在痛苦中呼號慘切,命女從賊。女含淚請求巨盜先縱父母去,才肯從。巨盜們心中明白這是女子的緩兵之計,他們知道若放了其父母,女子定會反悔,於是必先使女子受汙而後釋。女子見此,心中悲憤至極,遂奮擲批賊頰,與父母俱死,棄屍於野。


    後來,巨盜們與官兵激烈格鬥。當他們騎馬逃至女子屍體側畔時,那馬突然驚惶,辟易不肯前,馬蹄在原地亂踏,竟陷入淖中,巨盜們因此就擒。眾人皆言,此女亦有靈矣。隻是可惜其名氏不可考。論及此事,眾人看法不一。或謂女子在室,從父母之命者也。父母命之從賊矣,成一己之名,坐視父母之慘酷,女似過忍;或謂命有治亂,從賊不可與許嫁比。父母命為娼,亦為娼乎?女似無罪。先姚安公聽聞這些爭論後,說道:“此事與郭六正相反,均有理可執,而於心終不敢確信。不食馬肝,未為不知味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午夜奇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餘生不相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餘生不相聚並收藏午夜奇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