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郭子儀也經曆過功高震主
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 作者:權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安守忠被唐軍的頑強所震撼到了,
眼看李嗣業這塊骨頭實在太難啃,
於是他便將目光轉向它處,盯上了殿後的軟柿子,王思禮。
他下令曳落河精騎迂回包抄,意圖先拔除王思禮這顆看似脆弱的釘子。
但郭子儀的卻早已將防線,布置的如同銅牆鐵壁,無懈可擊。
他不僅強化了戰線的縱深與側翼的防護,
更在偵察與應急響應方麵做到了極致。
王思禮這一原本的軟肋,
早已在郭子儀的巧妙布置下,變得堅不可摧。
看似是弱點,又何嚐不是陷阱?
叛軍的伏擊意圖,被唐軍第一時間偵知。
仆固懷恩率回紇精銳和西域聯軍呼嘯殺出,
將意圖圍殲唐軍的叛兵給反包圍住,
最後毫不客氣地一網打盡。”
“成功滅掉敵人一支有生力量後,
唐軍士氣再次提升一個台階。
此消彼長,
郭子儀看到時機已經趨於成熟,
於是當即發布命令,全軍出擊!”
“總攻的號角響起,
李嗣業率領的先鋒部隊、仆固懷恩指揮的機動兵力,
以及郭子儀親領的朔方主力全線出擊,
共同發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合圍之戰。
戰鬥一直持續到傍晚日落時分,
叛軍最終在激烈的戰鬥中大範圍潰敗,
四個時辰內,
叛軍被斬首六萬,俘虜兩萬,
還有無數士兵在逃跑中掉入溝塹摔死。
安守忠、李歸仁等叛軍將領,僅帶著幾名殘兵狼狽逃遁。
這一戰,創造了冷兵器時代單日殲敵數量的新紀錄。”
“次日清晨,
李豫和郭子儀,便帶領著眾將領浩浩蕩蕩進入了,已淪陷一年多的長安城。
城中百姓夾道歡迎,他們喜極而泣,感慨道:‘不圖今日複見官軍!’
郭子儀沒有因為一場大勝就懈怠。
他乘勝追擊,
以摧枯拉朽之勢,一路連續攻克了潼關、華陰、弘農等地。
在收複長安後的僅僅二十天,
他就再次重創安慶緒的叛軍,成功光複了東都洛陽!”
一場史詩級的大勝,
讓瀕死的唐朝,
又重新煥發出了生機。
觀眾們目睹了這一切後,無不肅然起敬,
內心深處湧現出無盡的敬意,
“郭子儀有勇有謀,當得起‘軍神’這個稱號!”
“雖然沒有開疆拓土,但能扶國家於危難,也是令人無限敬仰!”
“唉……我也想做郭子儀,可惜時不與我……”諸葛亮長歎一聲。
聽到諸葛亮的歎息後,楊儀有些勉強的笑著說道:
“丞相,司馬懿的大軍已經殺來了,咱們就別看直播了吧?”
“不急,一盞茶的功夫而已。”但諸葛亮卻胸有成竹的笑著回答道:“老夫已經做好了布置。他司馬懿不來便罷,來了,就隻有死路一條!”
楊儀聞言一愣,
隨後想到了之前蘇治獎勵給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頓時心裏羨慕的不行,
“丞相本就足智多謀,如今又有【神機妙算】相助,相信過不了就能成為大漢的郭子儀了!”
麵對楊儀的吹捧,諸葛亮隻是淡淡一笑,道:“希望如此。”
視頻繼續直播,
“收到捷報的李亨一把鼻涕一把眼淚,
稀裏嘩啦,哭得像個孩子。
壓上所有身家和希望的梭哈一戰,
竟然真的讓他賭贏了!
為表彰郭子儀匡扶社稷的不世之功,
李亨加封其為司徒、代國公,
並特派使者前往灞上表達慰問之意,稱讚道:‘雖吾之家國,實由卿再造。’
然而有時候,
功勳也可能成為功勳者的負擔。
越是股肱之臣,便越容易被視為肘腋之患。
早在發兵之前,
李亨就憂心忡忡地向李泌詢問道:
‘今郭子儀、李光弼已為宰相,若克兩京、平四海,則無官以賞之,奈何?’
足智多謀的李泌,則提出了恢複分土封爵製度的建議。
不過他這建議,是一個閹割版的方案。
也就是爵可能很高,
但封地卻沒多大,
能享受一個小郡的食邑就算不錯了。”
“史官極力推崇那段君臣相得的曆史佳話:
‘天下以其身為安危殆三十年,功蓋天下而主不疑,位極人臣而眾不疾,窮奢極欲而人不非之。”
的確,
大唐如今大局已定,老板李肅也並未卸磨殺驢。
但要說完全沒有疑慮和猜忌,
恐怕也隻是表麵上的粉飾太平而已。
事實上,
自兩京光複的那一刻起,
郭子儀的處境便悄然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唐肅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八月,
郭子儀因在黃河邊擊敗叛軍,擒獲叛將安守忠,獻俘至京師.
肅宗命百官到長樂驛迎接,
並親自在望春樓等待。
此後,老郭進位中書令,其威望達到了頂峰。
兩個月後,
決心徹底消滅叛亂的李亨,發布了新的作戰命令。
這一次,
他征召了郭子儀、李光弼、李嗣業、王思禮等九大節度使,
共同圍剿安慶緒的殘餘部隊。
然而,令人費解的是,
李亨非但沒有設立總司令,進行統一指揮。
相反,他隻是任命了大宦官魚朝恩為觀軍容宣慰使,負責監軍。
各自為戰顯然是兵家之大忌,
但政治有時候就是會違背常理。
對皇帝意圖心知肚明的老郭,選擇了沉默。
他選擇堅定執行上級的命令,
老板指向哪裏,他就打向哪裏,
政治覺悟可以說已經達到了滿級。”
“從杏園渡過黃河後,
郭子儀一路突進,在獲嘉斬敵四千級。
隨後不久,又在衛州斬首四萬,繳獲了數十萬的鎧甲和頭盔,同時還捕獲並斬殺了安慶緒的弟弟安慶和。
推進到相州(即鄴城)時,郭子儀又引漳水淹城,再次斬敵三萬,俘虜一千。
叛軍在被圍困中,糧食和彈藥幾乎耗盡,以至於他們不得不以人肉為食。
可惜,
就在安慶緒的軍隊即將崩潰之際,
擔心唇亡齒寒的史思明,發兵三十萬來援。
他與李光弼、王思禮等部隊,
以近乎一比一的戰損比,殺了個昏天暗地。
郭子儀急忙趕去助戰,
但還沒來得及布陣,
天象突然大變,兩軍皆驚。”
“原本晴空萬裏的戰場,瞬間狂風大作,飛沙走石,
天地間仿佛陷入了黑暗,
能見度降到了極點。
麵對這種突如其來的天氣變化,
兩軍不得不各自撤退,丟棄了兵器和輜重。
唐軍向南潰退,而叛軍則向北逃離。
雖說安慶緒潰逃後,隨即就被史思明絞殺,
但這個新的叛軍頭子,同樣非常難纏。
政府軍的剿匪大業,就此功虧一簣。”
眼看李嗣業這塊骨頭實在太難啃,
於是他便將目光轉向它處,盯上了殿後的軟柿子,王思禮。
他下令曳落河精騎迂回包抄,意圖先拔除王思禮這顆看似脆弱的釘子。
但郭子儀的卻早已將防線,布置的如同銅牆鐵壁,無懈可擊。
他不僅強化了戰線的縱深與側翼的防護,
更在偵察與應急響應方麵做到了極致。
王思禮這一原本的軟肋,
早已在郭子儀的巧妙布置下,變得堅不可摧。
看似是弱點,又何嚐不是陷阱?
叛軍的伏擊意圖,被唐軍第一時間偵知。
仆固懷恩率回紇精銳和西域聯軍呼嘯殺出,
將意圖圍殲唐軍的叛兵給反包圍住,
最後毫不客氣地一網打盡。”
“成功滅掉敵人一支有生力量後,
唐軍士氣再次提升一個台階。
此消彼長,
郭子儀看到時機已經趨於成熟,
於是當即發布命令,全軍出擊!”
“總攻的號角響起,
李嗣業率領的先鋒部隊、仆固懷恩指揮的機動兵力,
以及郭子儀親領的朔方主力全線出擊,
共同發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合圍之戰。
戰鬥一直持續到傍晚日落時分,
叛軍最終在激烈的戰鬥中大範圍潰敗,
四個時辰內,
叛軍被斬首六萬,俘虜兩萬,
還有無數士兵在逃跑中掉入溝塹摔死。
安守忠、李歸仁等叛軍將領,僅帶著幾名殘兵狼狽逃遁。
這一戰,創造了冷兵器時代單日殲敵數量的新紀錄。”
“次日清晨,
李豫和郭子儀,便帶領著眾將領浩浩蕩蕩進入了,已淪陷一年多的長安城。
城中百姓夾道歡迎,他們喜極而泣,感慨道:‘不圖今日複見官軍!’
郭子儀沒有因為一場大勝就懈怠。
他乘勝追擊,
以摧枯拉朽之勢,一路連續攻克了潼關、華陰、弘農等地。
在收複長安後的僅僅二十天,
他就再次重創安慶緒的叛軍,成功光複了東都洛陽!”
一場史詩級的大勝,
讓瀕死的唐朝,
又重新煥發出了生機。
觀眾們目睹了這一切後,無不肅然起敬,
內心深處湧現出無盡的敬意,
“郭子儀有勇有謀,當得起‘軍神’這個稱號!”
“雖然沒有開疆拓土,但能扶國家於危難,也是令人無限敬仰!”
“唉……我也想做郭子儀,可惜時不與我……”諸葛亮長歎一聲。
聽到諸葛亮的歎息後,楊儀有些勉強的笑著說道:
“丞相,司馬懿的大軍已經殺來了,咱們就別看直播了吧?”
“不急,一盞茶的功夫而已。”但諸葛亮卻胸有成竹的笑著回答道:“老夫已經做好了布置。他司馬懿不來便罷,來了,就隻有死路一條!”
楊儀聞言一愣,
隨後想到了之前蘇治獎勵給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頓時心裏羨慕的不行,
“丞相本就足智多謀,如今又有【神機妙算】相助,相信過不了就能成為大漢的郭子儀了!”
麵對楊儀的吹捧,諸葛亮隻是淡淡一笑,道:“希望如此。”
視頻繼續直播,
“收到捷報的李亨一把鼻涕一把眼淚,
稀裏嘩啦,哭得像個孩子。
壓上所有身家和希望的梭哈一戰,
竟然真的讓他賭贏了!
為表彰郭子儀匡扶社稷的不世之功,
李亨加封其為司徒、代國公,
並特派使者前往灞上表達慰問之意,稱讚道:‘雖吾之家國,實由卿再造。’
然而有時候,
功勳也可能成為功勳者的負擔。
越是股肱之臣,便越容易被視為肘腋之患。
早在發兵之前,
李亨就憂心忡忡地向李泌詢問道:
‘今郭子儀、李光弼已為宰相,若克兩京、平四海,則無官以賞之,奈何?’
足智多謀的李泌,則提出了恢複分土封爵製度的建議。
不過他這建議,是一個閹割版的方案。
也就是爵可能很高,
但封地卻沒多大,
能享受一個小郡的食邑就算不錯了。”
“史官極力推崇那段君臣相得的曆史佳話:
‘天下以其身為安危殆三十年,功蓋天下而主不疑,位極人臣而眾不疾,窮奢極欲而人不非之。”
的確,
大唐如今大局已定,老板李肅也並未卸磨殺驢。
但要說完全沒有疑慮和猜忌,
恐怕也隻是表麵上的粉飾太平而已。
事實上,
自兩京光複的那一刻起,
郭子儀的處境便悄然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唐肅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八月,
郭子儀因在黃河邊擊敗叛軍,擒獲叛將安守忠,獻俘至京師.
肅宗命百官到長樂驛迎接,
並親自在望春樓等待。
此後,老郭進位中書令,其威望達到了頂峰。
兩個月後,
決心徹底消滅叛亂的李亨,發布了新的作戰命令。
這一次,
他征召了郭子儀、李光弼、李嗣業、王思禮等九大節度使,
共同圍剿安慶緒的殘餘部隊。
然而,令人費解的是,
李亨非但沒有設立總司令,進行統一指揮。
相反,他隻是任命了大宦官魚朝恩為觀軍容宣慰使,負責監軍。
各自為戰顯然是兵家之大忌,
但政治有時候就是會違背常理。
對皇帝意圖心知肚明的老郭,選擇了沉默。
他選擇堅定執行上級的命令,
老板指向哪裏,他就打向哪裏,
政治覺悟可以說已經達到了滿級。”
“從杏園渡過黃河後,
郭子儀一路突進,在獲嘉斬敵四千級。
隨後不久,又在衛州斬首四萬,繳獲了數十萬的鎧甲和頭盔,同時還捕獲並斬殺了安慶緒的弟弟安慶和。
推進到相州(即鄴城)時,郭子儀又引漳水淹城,再次斬敵三萬,俘虜一千。
叛軍在被圍困中,糧食和彈藥幾乎耗盡,以至於他們不得不以人肉為食。
可惜,
就在安慶緒的軍隊即將崩潰之際,
擔心唇亡齒寒的史思明,發兵三十萬來援。
他與李光弼、王思禮等部隊,
以近乎一比一的戰損比,殺了個昏天暗地。
郭子儀急忙趕去助戰,
但還沒來得及布陣,
天象突然大變,兩軍皆驚。”
“原本晴空萬裏的戰場,瞬間狂風大作,飛沙走石,
天地間仿佛陷入了黑暗,
能見度降到了極點。
麵對這種突如其來的天氣變化,
兩軍不得不各自撤退,丟棄了兵器和輜重。
唐軍向南潰退,而叛軍則向北逃離。
雖說安慶緒潰逃後,隨即就被史思明絞殺,
但這個新的叛軍頭子,同樣非常難纏。
政府軍的剿匪大業,就此功虧一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