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香積寺之戰
曆史排行榜,萬朝皇帝卷起來了 作者:權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板唐肅宗孤注一擲,
將所有籌碼都壓在了自己身上,
這讓郭子儀深感壓力山大。
他深知這場即將到來的大決戰對於李唐王朝,尤其是對新君李亨,具有重大的戰略價值。
於是,他鄭重地立下軍令狀,誓言:‘此行不捷,臣必死之!’
六十多歲的老將軍,
讓李亨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心,
他心中懸掛的大石,終於稍稍放下。”
“神經緊繃、壓力巨大的郭子儀毫不遲疑,
率領由政府軍、仆從軍以及雇傭軍共同組成的十五萬聯軍,
浩浩蕩蕩地進駐長安西郊的灃水東岸。
戰爭史上赫赫有名的香積寺之戰,
即將拉開帷幕!”
就在這時,
視頻畫麵裏的鏡頭開始迅速拉升,來到了半空之中。
濃重的戰雲籠罩在長安西郊的香積寺上空。
唐軍與叛軍兩軍對峙,
戰旗飄揚,
士兵們嚴陣以待,氣氛緊張到了極致。
唐軍的陣列整齊劃一,
可以看到未來的代宗李豫和副元帥郭子儀在軍陣後方指揮,
他們的表情非常嚴肅。
這一戰可以說是唐軍的背水一戰了,
勝,則吃雞;
敗,則出局。
而叛軍方麵,安慶緒的十萬大軍卻也展現出了不俗的氣勢。
安守忠、李歸仁等叛軍將領騎馬在最前線來回奔騰。
他們目光冷峻,
大聲的呼喝著鼓舞士氣,
準備好隨時下令衝鋒。
曳落河精騎和拓羯武士們更是躍躍欲試,
個個眼神中都透露著狂野和戰鬥的欲望。
隨著兩軍逐漸接近,
鼓聲、號角聲此起彼伏,
士兵們的呐喊聲開始震動天際。
戰鬥一觸即發!
隻見唐軍前鋒李嗣業一馬當先,率領精銳的唐軍衝向敵軍。
叛軍也不示弱,安守忠揮舞大刀,指揮叛軍迎戰。
戰場上,
刀光劍影,塵土飛揚!
兩軍士兵奮勇拚殺,
場麵驚心動魄,
讓一幹觀眾看得熱血澎湃,緊張的屏住了呼吸。
就在這時,蘇治那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嗓音再次傳來。
“香積寺會戰,
是一場當世名將正麵硬剛的巔峰對決,
雙方基本上都派出了能排出的最強陣容。
唐軍以未來的代宗李豫為天下兵馬大元帥、郭子儀為副帥,居中統籌調度。
前軍司令是力大超群、驍勇善戰的‘神通大將’李嗣業。
後軍統帥則是長期追隨王忠嗣、哥舒翰南征北戰,
且向來運氣不錯的王思禮。
勇冠三軍的仆固懷恩、王難得等宿將,同樣集聚在郭子儀帳下。
可以說,唐軍此番陣容,已經不慫任何叛軍。
哪怕是唐初的……抱歉,差距還是有點兒過大。”
李世民:“……”
李隆基:“……”
“再看叛軍這邊兒。
安慶緒不敢掉以輕心,
他派出了麾下最精銳的十萬大軍前來應戰,
其中包括最能打的叛軍名將安守忠,
以及曾經大敗郭子儀的叛將李歸仁,
還有以一當百的曳落河精騎,
以及悍不畏死的拓羯武士。
兩軍統帥都知道,
此戰雙方既決高下也分生死,
過了今天,
總有一方將永遠也見不到明天的太陽了。
因此雙方都非常謹慎,
奇襲、迂回、耍詐、取巧等小動作都不敢幅度太大,以避免無謂的損失。
一場正麵硬剛,似乎已不可避免。”
“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農曆九月二十七日午時,
以騎兵為主的叛軍,率先發起了進攻!
李歸仁親率精銳騎兵突襲唐營,但被李嗣業率領的安西軍成功擊退。
但叛軍的潰退很可能是一個詭計。
因為就在李嗣業追出來不久,
他就遭到了安守忠主力部隊的包圍和猛攻。
陷入埋伏的唐軍頓時陣型大亂、軍心不穩,
同時叛軍還搶奪了唐軍大營裏大量的輜重。”
“然而,李嗣業陷入包圍圈,也就未必是真的中計。
在戰場上,
獵人和獵物的角色轉換,往往隻發生在瞬息之間!
郭子儀選擇李嗣業及其安西軍作為先鋒,自然有其深思熟慮的理由。
麵對包圍,
壯勇絕倫的李嗣業脫掉戰袍、光著膀子,高聲進行戰前動員:
‘今日不以身餌賊,軍無孑遺矣!’
意思就是:今天若咱們不以自身為餌引誘敵軍,我軍必將遭受重創,甚至會被消滅殆盡!
要想活命,就跟著老子殺出去!
李嗣業立於陣前,
一邊高喊,
一邊揮舞著手中的陌刀唐!
一刀下去,數十人馬當場盡碎。
叛軍被李嗣業般的勇悍,嚇得肝膽欲裂!”
看著李嗣業在叛軍堆中衝殺,
觀眾們再也抑製不住激動的心情,大喊起來,
“好漢子!殺得好啊!!!”
“什麽叫勇冠三軍!這就是勇冠三軍!!”
“太特娘的……太……形容不來,反正就是牛逼!!!”
“此人武勇,恐怕不下秦叔寶啊?!”
……
視頻繼續播放,
“李嗣業這三個字,似乎就代表了【盛唐】二字。
他麾下所率領的,是華夏古代最強悍的特殊兵種之一——安西陌刀軍。
無人是李嗣業一刀之將,
這是何等的生猛。
而李嗣業的死,也頗有武人的悲壯。
安史之亂的決戰,
唐軍圍困鄴城,
築堤引漳水灌城,‘經月餘,城不拔’。
李嗣業親自‘被堅衝突,履鋒冒刃’,終於被流箭所傷。
受傷後他在帳中養傷幾日,本來傷勢好得很快。
一天晚上,他突然聽到外麵金鼓齊鳴,以為又要打仗。
於是從病榻上一躍而起,大叫殺賊。
結果箭瘡破裂,流血數升,一代名將,就此而逝。”
前麵還在感慨著李嗣業勇悍絕倫的人們,
此刻又紛紛感歎著他死時的遺憾,
“好可惜啊!”
“一帶猛將,竟然是這樣的死法……”
“有點兒可惜,可歎!”
“唉……”
蘇治接著講解道,
“不隻是李嗣業,唐軍之中還有很多慷慨悲歌之士。
例如身為一個官二代兼外戚的王難得(其孫女是順宗的皇後、憲宗的生母),打起仗來,卻是個要命的活閻王。
他在眉心中箭、麵皮耷拉下來擋住雙眼的情形下,
竟然生生拔出箭頭,
一把扯掉麵皮,
繼續奮勇殺敵!
他的英勇和恐怖的麵容唬了叛軍,
也給唐軍將士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將領如此悍不畏死,士兵們自然也士氣激昂!
熱血沸騰的唐軍,
很快穩住了陣腳,
並結成銀光閃閃、堅不可摧的陌刀陣,
一線平推、如牆而進,
竟然逐漸壓製住了叛軍。
狹路相逢勇者勝!
華夏男兒,
最不缺的,就是血性!
殺!
殺!
殺!!!”
將所有籌碼都壓在了自己身上,
這讓郭子儀深感壓力山大。
他深知這場即將到來的大決戰對於李唐王朝,尤其是對新君李亨,具有重大的戰略價值。
於是,他鄭重地立下軍令狀,誓言:‘此行不捷,臣必死之!’
六十多歲的老將軍,
讓李亨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心,
他心中懸掛的大石,終於稍稍放下。”
“神經緊繃、壓力巨大的郭子儀毫不遲疑,
率領由政府軍、仆從軍以及雇傭軍共同組成的十五萬聯軍,
浩浩蕩蕩地進駐長安西郊的灃水東岸。
戰爭史上赫赫有名的香積寺之戰,
即將拉開帷幕!”
就在這時,
視頻畫麵裏的鏡頭開始迅速拉升,來到了半空之中。
濃重的戰雲籠罩在長安西郊的香積寺上空。
唐軍與叛軍兩軍對峙,
戰旗飄揚,
士兵們嚴陣以待,氣氛緊張到了極致。
唐軍的陣列整齊劃一,
可以看到未來的代宗李豫和副元帥郭子儀在軍陣後方指揮,
他們的表情非常嚴肅。
這一戰可以說是唐軍的背水一戰了,
勝,則吃雞;
敗,則出局。
而叛軍方麵,安慶緒的十萬大軍卻也展現出了不俗的氣勢。
安守忠、李歸仁等叛軍將領騎馬在最前線來回奔騰。
他們目光冷峻,
大聲的呼喝著鼓舞士氣,
準備好隨時下令衝鋒。
曳落河精騎和拓羯武士們更是躍躍欲試,
個個眼神中都透露著狂野和戰鬥的欲望。
隨著兩軍逐漸接近,
鼓聲、號角聲此起彼伏,
士兵們的呐喊聲開始震動天際。
戰鬥一觸即發!
隻見唐軍前鋒李嗣業一馬當先,率領精銳的唐軍衝向敵軍。
叛軍也不示弱,安守忠揮舞大刀,指揮叛軍迎戰。
戰場上,
刀光劍影,塵土飛揚!
兩軍士兵奮勇拚殺,
場麵驚心動魄,
讓一幹觀眾看得熱血澎湃,緊張的屏住了呼吸。
就在這時,蘇治那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嗓音再次傳來。
“香積寺會戰,
是一場當世名將正麵硬剛的巔峰對決,
雙方基本上都派出了能排出的最強陣容。
唐軍以未來的代宗李豫為天下兵馬大元帥、郭子儀為副帥,居中統籌調度。
前軍司令是力大超群、驍勇善戰的‘神通大將’李嗣業。
後軍統帥則是長期追隨王忠嗣、哥舒翰南征北戰,
且向來運氣不錯的王思禮。
勇冠三軍的仆固懷恩、王難得等宿將,同樣集聚在郭子儀帳下。
可以說,唐軍此番陣容,已經不慫任何叛軍。
哪怕是唐初的……抱歉,差距還是有點兒過大。”
李世民:“……”
李隆基:“……”
“再看叛軍這邊兒。
安慶緒不敢掉以輕心,
他派出了麾下最精銳的十萬大軍前來應戰,
其中包括最能打的叛軍名將安守忠,
以及曾經大敗郭子儀的叛將李歸仁,
還有以一當百的曳落河精騎,
以及悍不畏死的拓羯武士。
兩軍統帥都知道,
此戰雙方既決高下也分生死,
過了今天,
總有一方將永遠也見不到明天的太陽了。
因此雙方都非常謹慎,
奇襲、迂回、耍詐、取巧等小動作都不敢幅度太大,以避免無謂的損失。
一場正麵硬剛,似乎已不可避免。”
“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農曆九月二十七日午時,
以騎兵為主的叛軍,率先發起了進攻!
李歸仁親率精銳騎兵突襲唐營,但被李嗣業率領的安西軍成功擊退。
但叛軍的潰退很可能是一個詭計。
因為就在李嗣業追出來不久,
他就遭到了安守忠主力部隊的包圍和猛攻。
陷入埋伏的唐軍頓時陣型大亂、軍心不穩,
同時叛軍還搶奪了唐軍大營裏大量的輜重。”
“然而,李嗣業陷入包圍圈,也就未必是真的中計。
在戰場上,
獵人和獵物的角色轉換,往往隻發生在瞬息之間!
郭子儀選擇李嗣業及其安西軍作為先鋒,自然有其深思熟慮的理由。
麵對包圍,
壯勇絕倫的李嗣業脫掉戰袍、光著膀子,高聲進行戰前動員:
‘今日不以身餌賊,軍無孑遺矣!’
意思就是:今天若咱們不以自身為餌引誘敵軍,我軍必將遭受重創,甚至會被消滅殆盡!
要想活命,就跟著老子殺出去!
李嗣業立於陣前,
一邊高喊,
一邊揮舞著手中的陌刀唐!
一刀下去,數十人馬當場盡碎。
叛軍被李嗣業般的勇悍,嚇得肝膽欲裂!”
看著李嗣業在叛軍堆中衝殺,
觀眾們再也抑製不住激動的心情,大喊起來,
“好漢子!殺得好啊!!!”
“什麽叫勇冠三軍!這就是勇冠三軍!!”
“太特娘的……太……形容不來,反正就是牛逼!!!”
“此人武勇,恐怕不下秦叔寶啊?!”
……
視頻繼續播放,
“李嗣業這三個字,似乎就代表了【盛唐】二字。
他麾下所率領的,是華夏古代最強悍的特殊兵種之一——安西陌刀軍。
無人是李嗣業一刀之將,
這是何等的生猛。
而李嗣業的死,也頗有武人的悲壯。
安史之亂的決戰,
唐軍圍困鄴城,
築堤引漳水灌城,‘經月餘,城不拔’。
李嗣業親自‘被堅衝突,履鋒冒刃’,終於被流箭所傷。
受傷後他在帳中養傷幾日,本來傷勢好得很快。
一天晚上,他突然聽到外麵金鼓齊鳴,以為又要打仗。
於是從病榻上一躍而起,大叫殺賊。
結果箭瘡破裂,流血數升,一代名將,就此而逝。”
前麵還在感慨著李嗣業勇悍絕倫的人們,
此刻又紛紛感歎著他死時的遺憾,
“好可惜啊!”
“一帶猛將,竟然是這樣的死法……”
“有點兒可惜,可歎!”
“唉……”
蘇治接著講解道,
“不隻是李嗣業,唐軍之中還有很多慷慨悲歌之士。
例如身為一個官二代兼外戚的王難得(其孫女是順宗的皇後、憲宗的生母),打起仗來,卻是個要命的活閻王。
他在眉心中箭、麵皮耷拉下來擋住雙眼的情形下,
竟然生生拔出箭頭,
一把扯掉麵皮,
繼續奮勇殺敵!
他的英勇和恐怖的麵容唬了叛軍,
也給唐軍將士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將領如此悍不畏死,士兵們自然也士氣激昂!
熱血沸騰的唐軍,
很快穩住了陣腳,
並結成銀光閃閃、堅不可摧的陌刀陣,
一線平推、如牆而進,
竟然逐漸壓製住了叛軍。
狹路相逢勇者勝!
華夏男兒,
最不缺的,就是血性!
殺!
殺!
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