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大誥》的全稱,應該叫《尚書·周書·大誥》。


    意思就是,這是周公輔政周王治理天下,而下達的《大誥》詔書,用於對諸侯百姓們進行宣告說明。


    周公為了維護周朝的統治,確立了尊周王為“天子”的基本法。


    天子在周朝便已經做到了“受命於天”,但此“受命”非彼“受命”。


    在周人看來,天子隻是由於“作民父母”而位居“一人(首領)”,因此“皇天既付中國民越厥疆土於先王”,所以天子才需要“事天”,也就承接了“天命”。


    雖然在形式上具備了權力的獨占性,但這卻並不屬於“壟斷”的權力。


    因為天子除了代天養民以外,並沒有其他原因可以承接“天命”。


    說得再簡單些,周公確立的“天子”隻是明確了天人化的關係,隻因為君主德居萬民之上,所以承擔了養民之命,才能溝通上天,並且承接上天托付下來的“天命”。


    董仲舒的“天人感應”則巧妙搬運了周公的《大誥》,並對其中的天子“受命於天”進行了一番常人壓根看不出區別的魔改。


    換言之,就是周人的天子是先做了天子,才因為做了天子,而被天托付了天命,從而“受命於天”。


    這裏麵的被托付的天命到底是什麽?


    沒人知道,也不需要知道。


    董仲舒就不一樣了。


    他直接先確定了天命是什麽,天托付了天命,讓皇帝去當天子,去代替天而統禦天下,所以皇帝才“受命於天”,能“既壽永昌”。


    這麽一看,根本的意思完全發生了變化。


    “邦之臧,惟汝眾;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罰。”


    這是金幼孜取自《尚書·商書·盤庚上》中的一句,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國家治理好了,是大家所有人的功勞,治理得不好,那就是君主一個人的過錯。


    雖然這句話的來曆與周公的《大誥》相隔了不知多少年,但二者的含義卻是能夠互通的,那就是對於君主的“受命於天”做出了近似的解釋。


    應該說,周公本就是繼承了前代商王對於“天命”的理解,才真正創立了周人的“天子”法理。


    奏章的開篇,金幼孜就給了朱高熾一個天大的驚喜!


    沒錯,就是驚喜,因為皇權與天人感應的最後一絲聯係,也被金幼孜用周公的《大誥》,這部天人感應的起源,也是天子的起源,給利落地斬斷了。


    因為天子本來就有權力,所以才有了“受命於天”,是天把天命托付給了有權力的天子,也可以換算成擁有皇權的皇帝,皇帝的皇權是與生俱來的,而非天命後天賦予的。


    “朕是大明的皇帝,朕的皇權是太祖高皇帝,以及天下百姓都認可的,而不是儒家的天人感應所賦予……”


    朱高熾眼眸中迸出精芒,心底更是忍不住呐喊。


    可以說,隻是一封對於周公《大誥》的解讀,朱高熾在心底就已經對“天人感應”徹底不怵了。


    接著往下看奏章,金幼孜在開篇先說了周公《大誥》與包含的《尚書》,之後才說到了《大學》。


    《大學》的內容就更簡單了,作為四書五經的類別,金幼孜自然是有熟讀過全篇的,於是他就又花了兩天時間重溫研讀。


    《大學》:“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這話的意思就是在說,天子並非隻是權力的象征,同時也要注重修己正身,磨礪修養自己的德行,從而去造福百姓。


    又有“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知止”的意思就是人要學會認識和遵循天命,但後續的“定、靜、安、慮、得”則還是要看個人的努力與實踐修身。


    如此才能成為天子,得到天命的托付。


    這可以說是與董仲舒的“天人感應”風馬牛不相及了。


    劃個層級就相當於,周公《大誥》對天隻是抱有懷疑,《大學》對天則是尊重,但又束之高閣,鼓勵人應該主動提升自己。


    最後的《荀子》,集先秦百家之長,卻是幹脆完全否定了天命的存在。


    《荀子·天論篇》:“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這句話的意思非常直白,看不懂文言文的也能理解是在說什麽。


    差不多就是,天的運行有其自然規律,不會因為堯的聖明而存在,也不會因為桀的暴虐而滅亡。


    也就是說,荀子很早就認為,天命是根本不存在的。


    天人之間也是毫不相幹的,君主該如何去做,跟天沒有任何本質上的關聯。


    君主無論暴虐還是開明,天也依舊還在那裏。


    這就與董仲舒的“天人感應”衝突得非常明顯。


    若是讓荀子與董仲舒坐在一起論道,怕是得當場因為學術衝突而擼袖子扭打起來不可。


    “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凶。強本(農業)而節用,則天不能貧。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貳,則天不能禍……”


    這段是接著《天論篇》之後的,說人話就是,國家的治理隻要能遵循自然的規律,那就可以安定有序,如果違背規律,那就會招致混亂動蕩。


    而後,努力去做農業生產,節約用度,那天就不會讓人貧窮;保養周備而行動合乎時間,那天就不會讓人生病困乏;遵循禮文正道不犯什麽過錯,那天也不會隨意加禍害。


    所以水災旱災不能讓國家饑荒,冷熱的變化不會讓人生病得疫,自然災害也不會讓國家損失太重。


    總結:天很忙的,沒空管你人在幹什麽!


    “……”


    看到這裏,朱高熾已然是有些意外了,也算是通讀儒學經典的他,對荀子的這些理論竟然完全不知曉。


    在此之前,看到《林先生筆記》的末尾提到了《荀子》,他也隻是讓金幼孜主管的禮部關注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什麽有用的東西。


    結果,金幼孜就給他搬來了《天論篇》……


    用荀子來打敗董仲舒!


    荀子與董仲舒孰輕孰重?


    荀子是先秦諸子百家的集大成者,是與孔孟齊名的先賢,但他的學術不被君王所喜。


    董仲舒呢?


    說得難聽點,就是靠攀附漢武帝,成功用皇權壓製了百家,才讓儒學得以發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秋後問斬,太子是獄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霸道總裁胖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霸道總裁胖總並收藏大明:秋後問斬,太子是獄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