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婆豆腐的特色在於麻、辣、燙、香、酥、嫩、鮮、活八字,也稱之為八字箴言。


    麻:指豆腐在起鍋時,要灑上適量的花椒末。


    花椒最好用漢源貢椒,麻味純正,沁人心脾。


    如若別地花椒,麻味卡喉,令人氣緊。


    辣:選用龍潭寺大紅袍油椒製作豆瓣,剁細煉熟,加以少量熟油、海椒烹膾豆腐,又辣又香。


    燙:豆腐的特質保持了整道菜出鍋後的溫度,不容易冷卻。


    每下一次筷子,吃到的都是剛出爐的味道。


    香:起鍋立即上桌,聞不到製豆腐的石膏味,可冷浸豆腐的水鏽味,也沒有各色佐料原有的難聞氣味,隻有勾起食欲的香味。


    酥:煉好的肉餡子,色澤金黃,紅酥不板,一顆顆,一粒粒,入口就酥,沾牙就化。


    嫩:豆腐下鍋,煎氽得法,色白如玉,有楞有角,一撚即碎,故多用小勺舀食。


    鮮:麻婆豆腐的原料,俱皆新鮮,鮮嫩翠綠,紅白相宜,色味俱鮮,無可挑剔。


    活:指麻婆豆腐店的一項絕技。


    豆腐上桌,寸把長的蒜苗,在碗內根根直立,翠綠湛蘭,油澤甚豔,仿佛剛從畦地采摘切碎,活靈活現。


    但夾之入口,俱皆熟透,毫無生澀味道。


    這裏要注意,麻婆豆腐與麻辣豆腐是不同的,兩者的區別是麻婆豆腐有肉沫。


    中餐好吃,其有一大秘訣,那就是火候。


    這一點林非凡早就知道,而且他對於火候的把握,卻不是普通人能夠相比的。


    不過,既然有人好為人師,林非凡也不介意學習一下。


    所以,在李長久表現自己的能力的時候,林非凡學的很認真。


    他不止是記下來了刀工的要點,也在學習李長久十幾年積累下來的的經驗。


    從他的隻言片語之中,林非凡學到了很多。


    比如在學徒期他都是怎麽學習的,這可是基礎,而林非凡步子邁得很大,根本就沒有打過基礎,就直接成大廚了。


    所以,他現在需要補上基礎的一些廚藝。


    而現在成為一名學徒,學習刀工、火候控製,還是比較簡單的。


    有些東西,林非凡聽一次就懂,也知道怎麽做。


    比如學徒上灶前期,就是要從火候開始學起的。


    火候掌握不好,就休想說什麽“色”、“香”、“味”。


    火候關鍵,但又難學,因為這是一門心領神會的學問,


    對於炒菜而言,掌握好火候是至關重要的。


    不同的炒法,對於火候的大小變化,及要求是非常嚴格的。


    火候對一道菜的色、香、味的影響非常大。


    做菜需要把控火候,而火候首重控火。


    根據實際情況,可以將火候中的控火的大小,大致分為4類。


    分別是大火、中火、小火和微火。


    大火又升為旺火,急火或者武火,火焰高而安定,呈藍白色,熱量逼人,火苗會伸出鍋邊。


    大火適合快速的爆炒、生炒、滑炒等烹調方式,可以保留住材料的新鮮感。


    中火又稱為文武火或者慢火,火力大小介於大火和小火之間。


    這種火焰較低,呈藍紅色,火苗會稍微伸出鍋邊,且不安定。


    中火一般適用於烹煮醬汁較多的菜,容易使食物入胃味,也適合用來熟炒食物。


    炒綠色蔬菜的時候,適合用大火快炒,以免減少蔬菜中營養流失。


    小火又稱為文火或者溫火,火焰小,呈藍橘色,發光度小,熱度較低。


    火苗不僅不會伸出鍋邊,而且還時高時低。


    一般適用於不容易煮爛或者慢熱熟的菜,適合變煮的烹調方式。


    微火又稱為煙火,火焰微弱,呈藍色,顏色暗。


    一般隻適合用來長時間的燉煮,以獲得食物入口即化的效果。


    除了把握火焰和溫度,把握油溫也很重要。


    油溫是將火猴落實到炒菜中的關鍵步驟,已食物烹炒猴的味道,口感密切相關,一般而言需要把握一下3,種熱度的油。


    溫油食指三四成的油,溫度在70一100度之間,油麵平靜,無油煙。


    放入蔥段測試時候蔥段會沉入鍋底,且無油泡和爆裂聲。


    適合溜以及食材加工後的煎、炸等烹調方式。


    熱油是指五六成熟的油,溫度在110~170之間,會出現一些油煙,而且油會由鍋邊像中心沸滾。


    放入蔥段測試時,蔥段會稍微浮起,蔥段周圍會有一些油泡和爆裂聲。


    熱油適合煸炒,炸等烹調方式。


    旺油是指七八成熱的油,溫度在180~220度之間,會出現較大的油煙,但油麵平靜。


    放入蔥段測試時,蔥段會付出油麵,且有較多油泡和較大的爆裂聲,旺油適合爆炒,油炸等烹調方式。


    如果對於火焰、溫度、油溫把控精準,那麽接下來就是調味。


    調味也是把控火候的一個關鍵,而想要做好,那就需要看準調味時機。


    放鹽是終極調味技巧,炒菜時,放鹽的時機有很大的學問。


    如果是用豆油、菜籽油炒菜,一般應該在出鍋前放鹽,以減少蔬菜中維生素的流失。


    如果是用花生油炒菜,那應該先放鹽炸鍋,然後再放菜。


    因為花生油中可能含有黃曲黴菌,鹽中的碘化物能除掉這種有害物質。


    這些如果都能做好,還能把勾芡做到完美,那麽做任何一道菜,對於火候的把控,都可以說是登峰造極。


    這樣做出來的菜,肯定就很好吃。


    在廚師做菜的過程當中,火候這個詞,表現的很模糊,再說,火候之中也沒有一定的標準。


    而就算有,也沒法用語言描述出來,更是沒法用數字標準化。


    所以,想要把握好火候,還真就需要經驗的積累。


    當然,對於林非凡來說,積累經驗反而最容易,因為他有作弊器。


    在虛擬學習空間之內,不用耗費時間,隻是耗費大量精神,就可以積累無數經驗,這樣可就給他節省下大量資金和時間。


    這也是在外人看來,林非凡學什麽都很快的原因。


    “好了,今天該表現的都表現了,該說的也都說了,現在清理鍋灶,這個可是很重要的,清理幹淨之後,我們就可以吃飯。”


    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炒出一道好菜,首先要有一口幹淨的鍋。


    然而,很多人卻總是將注意力集中在鍋的中心,卻略了鍋的邊沿。


    因為很容易給別人造成這樣一種錯覺,鍋底是炒菜的集中地,所以鍋底會比較髒。


    事實上,鍋的邊沿要比鍋的中心髒,因為鍋沿翹起,火苗上串很容易將鍋沿炒黑。


    因此在洗鍋的時候,一定要將鍋的邊沿洗幹淨,這樣才能保證菜的衛生,營養和美觀。


    吃過了飯,廚具都洗刷幹淨,今天的試營業也就結束了。


    在跟張太平吩咐了一下,讓他跟采購協商好明天的用料之後,林非凡托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裏。


    今天看了李長久的表演,林非凡可以說是收獲良多。


    特別是對於刀工,他有了一個係統的認知,也有了一種係統的學習方法。


    原來他做廚師,就是為了賺錢,而現在,他卻想著可以做的更好。


    既然要想做的更好,那麽一些基礎自然要打牢。


    對於火候的把控,林非凡從來不擔心。


    但是刀工,卻不是那麽回事。


    這個技藝,你不多練習,不會就是不會。


    而刀工在廚藝當中必不可少,現在有機會學習,自然不能放過。


    想到這裏,林非凡心念一動,立即來到了虛擬學習空間。


    今天試營業累的是身體,他的精神可沒有多少消耗。


    畢竟外麵招待客人有父母,還有他的大堂經理張太平。


    後廚還有李長久,所以林非凡今天倒是不會心累。


    隻要有精神,他就可以繼續在虛擬學習空間之內好好學習一下。


    不過,這一次林非凡沒有按照李長久的說法,直接使用日料的方法練習刀工,而是按照中華傳統來學習。


    刀具和案板做中餐,基本上3把刀就夠了。


    砍刀是多大塊的骨頭,火腿啊、排骨啊之類的。


    剁刀一般用來剁雞、鴨、兔子之類骨頭小的禽類。


    還有就是剁肉餡、剁薑蒜的時候用。


    切刀用的最多,素菜和沒有骨頭的肉一般都用切刀。


    案板要大一點的好,因為大案板更穩。


    隻不過在廚房裏一般不用案板,用墩子。


    二十多厘米高,就像是一樹墩子,多形象。


    所以一些專業切菜的又叫切墩,是不是更加形象了?


    如果覺得自家的案板不穩,總是晃動,可以在案板下麵墊一塊帕子,就穩多了。


    準備好了這些,還不能開始練習。


    也是在開始學習之後,林非凡才發現,不管學生們技能,都需要認真。


    如果深入學習了,才知道任何一件技能,要想學習的專業了,都不太容易,也十分瑣碎。


    就比如刀工,難道拿起一把刀,就可以練習了?


    在這之前,你得有把好用的刀吧?


    所以,什麽樣的刀,才會好用?最起碼你得會磨刀吧?


    因為廚房之內的刀,如果太過鋒利,那麽磨損就比較厲害。


    所以,一般用刀之前,還需要磨刀。


    磨刀之時,又有專業問題,比如磨刀石就有兩種,一種是砂石,一種是油石。


    砂石粗糙,油石更光滑細膩。


    刀太鈍了,就先用砂石來粗磨,刀刃的角度磨好了,再用油石來磨地平滑。


    刀與磨刀石夾角為30度左右,刀刃太薄了很脆,太厚了不夠鋒利。


    飯店之中,餐廳切菜,每人有自己的專用刀。


    他們幾乎每天都要磨刀,最多3天要磨一次,不然自己的菜刀太鈍了,要被同事們鄙視。


    但在家裏不必這麽頻繁,畢竟在飯店往往一天要切七八個小時的菜。


    磨得特別棒的刀,拿一個稍微軟一點的土豆,削去皮放在案板上。


    把刀立上去,手握著刀把,幾乎不需要用力,刀靠著自身的重力就能切下去一半。


    這也是因為餐廳裏的刀,本身就比家用刀更大更重。


    準備好了這些,就可以練習入門刀法。


    刀法有很多種,入門的刀法,會幾種就夠了。


    直切,垂直下刀,幹淨利落,絕大多數蔬菜都都是直切法。


    推切,比較柔軟的食物,比如絕大多數肉類,直著下刀,肉的形狀要走樣,邊向前推邊下刀。


    推拉切,特別硬的東西,比如凍牛肉、大頭菜之類的。


    還有就是特別易碎的食物,比如麵包、饅頭,要用推拉切,方法類似於鋸。


    花刀,餐廳裏做的魷魚卷、鬆鼠魚、肝腰合炒之類的。


    原料要上花刀,一般來說,每一刀要切到原料的3\/4處,但一定不能切斷,屬於難度比較大的刀法。


    剁,肉餡啊、薑蒜末啊。


    在廚房裏剁薑蒜,有時候一次十幾斤。


    兩把刀左右手一起剁,剁熟練了能剁出馬奔跑時馬蹄發出的“噠——噠噠——噠——噠噠”的聲音,節奏特別動感過癮。


    砍,主要對付大骨頭,刀要舉過頭頂,猛地砍下去,砍下去的速度要快,還需要花些力氣。


    三刀都能砍到同一個位置,你就出師了。


    其實,也不必講刀法的理論,實踐中自然會找到最適合的刀法。


    隻不過,這樣係統的練習,學習的速度更快,也更省力。


    比如切菜,也是需要一定姿勢的,畢竟在飯店廚房之內,切菜的時間很長,如果站的不舒服,那就很累。


    所以,經過長期實踐,現在一些廚師切菜的姿勢,都是兩腳自然分開,上半身微微前傾,但不要彎腰。


    案板的高度大概在腰部,身體至少離案板一拳。


    右手握刀,大拇指自然彎曲,左手放在食物上,指頭彎曲,用中指第一個關節頂在最前麵。


    刀垂直下刀,抬起刀的高度永遠不要超過左手中指的高度。


    如果你能一直保持這樣的姿勢,從理論上來說,你就永遠也不會切到手了。


    可以說,處處留心皆學問,想要練習刀工,需要注意的細節,還真是不少。


    而這些,原來林非凡可都不知道。


    原來他哪裏會注意刀是樣子,怎麽站著才更容易切好菜,還不累。


    現在好了,一個李長久,幫他把所有問題都解決了。


    準備好了,接下來終於可以開始切菜了。


    以切土豆絲為例,左手按穩土豆,也就是把土豆比較平的一麵放在案板上。


    這時右手垂直下刀,切下了的土豆片,上下要一樣厚薄。


    注意要使用腕力下刀,不要用胳膊的力氣。


    切一刀後,左手中指第一個關節往左退2毫米,別真拿尺子去量哈,憑感覺。


    接下來再重新下刀,眼睛看著刀的右邊。


    關節連著退3-4次後,把整個左手向左退一小截。


    土豆切掉1\/3左右,把切麵平放在案板上,這樣土豆就特別穩了,繼續切。


    土豆都切成片以後平鋪碼好,按照同樣的方法切成絲。


    這時,正練習著的林非凡,不可避免響起李長久的話。


    畢竟練習切土豆絲實在是太過枯燥,所以他需要一些精神刺激。


    練習刀工,從來都是枯燥的。


    但是,有人陪著就不一樣了。


    就像李長久,當年他學徒的時候,就有一幫同事比賽切土豆絲。


    隻有誰都不服誰,不停的較技,才能快速進步。


    他當時的技術還是不錯的,平均2分鍾可以切出一盤比火柴棍差不了太多的土豆絲。


    再說說切肉,肉難切的原因在於比較柔軟,容易跑偏。


    切肉的時候,左手要按得穩一點,下刀要邊向前推便下刀,利索果斷一點。


    切下去後刀往右邊偏一下,切好的那片肉就掉下去了。


    凍得不那麽硬的肉,要容易切得多。


    一塊肉切了90%,最後一小坨,是最難切的了。


    這裏要引入一個名詞,叫片。


    可以把肉平放過來,刀也與案板平行。


    這樣推拉著切,叫片,技術要難一些。


    刀工是一項技能,智商再高,技巧再好,不練出手感來,刀工是好不了的。


    認真切,切菜是一件很無聊的事情,很容易跑神。


    邊切菜,邊聊個天想個心事啥的,那是在找事。


    當然,這樣除了容易切到手以外,也沒啥壞處。


    但如果想切得好,同樣要認真才行。


    切菜的時候把注意力集中在兩隻手上,很快就能找到手感。


    學會正確切菜,可能是全世界最爽的事。


    如果想提升廚藝,在各種基礎功裏隻能選一個練,那麽肯定就是強推刀工。


    刀工絕不是隻為了美觀,每一個輕視刀工的小白,都要在廚藝進階路上走很多彎路。


    食材的大小粗細和是否均勻,會直接影響到成熟和入味!


    當然,它也沒想象中那麽難,如果你不是要學小當家,切成食材漫天飛的話,隻要認真練習,學習速度還是很快的。


    這點林非凡就完全可以現身說法,在不需要擔心原材料消耗的情況之下,練習的時間長了,很快就能出效果。


    而隻要有效果,接下來會讓你的下廚體驗,變得非常爽,你也會愛上這個過程!


    所以,欲練廚房神功,先來練好刀工!


    隻不過,練習刀工,還需要一把趁手的菜刀。


    買刀,選刀的原則是趁手!


    菜刀一定要趁手,既要根據自己平時的下廚習慣,也要根據自己手的力氣和大小來選擇。


    對於刀來說,貴不一定等於好。


    對於個人來說,最貴的刀也並不一定最好用。


    比如一些刀具,對於一些廚師來說偏重偏長,或者偏輕等等。


    就像今天在店裏李長久使用的刀,就是一把霓虹出產的刀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純屬意外,從一碗麵五十塊錢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瘋神狂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瘋神狂想並收藏純屬意外,從一碗麵五十塊錢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