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分布範圍十分廣泛的野鯽魚,野外水質的高低,才是決定魚肉品質的關鍵因素。


    根據明霞從釣友們聽來的經驗,通常渾水水域生長的野鯽魚,口感要普遍優於清水水域。


    大概因為渾水水域水質肥,微生物多,因此野生鯽魚生長速度快,肉質細膩,土腥味少。


    而清水水域,水質清澈,營養富集物少,魚兒生長緩慢,魚肉較老,可能味道也不算好。


    當然,這隻是通常情況,這自然界中,環境變化萬端,難以統一一概而論。


    放下偏見,那些科學方式飼養的家禽牲畜,魚蝦水產,也未必會比野生差。


    當然,明霞如今這食不果腹的情況,可不管這隻魚的滋味優劣。


    隻要想到魚肉中富含高蛋白,鈣鐵磷等多種礦物質,甭管它肉質多老,口感多差,明霞都能將它給咽下去。


    再怎麽說,至少比苦藥好吃多了。


    因為身上的衣服都濕透了,明霞回去的路上,幾乎是一路小跑。


    繞是此時已經逐步入夏,天氣轉暖,濕衣服貼在身上,水的蒸發還是帶走了一部分體溫,讓她覺得皮膚上透著陣陣寒意。


    明霞快回破屋時,心裏還暗暗慶幸,前些日大花從山上挖了幾棵野薑的根塊,正好馬上可以煮碗薑茶驅寒。


    明霞喘著氣跑進小院子時,可把坐在石墩上,正在收拾竹片竹條的三位小丫頭嚇了一大跳。


    她們猛地看到出門前還收拾得整整齊齊的娘親,渾身都是泥水,一身狼狽,半跑著衝進來,把身上的竹簍往地上一甩,咧嘴大笑喊道:「孩兒們,快給娘燒點熱水。」


    大花雖然沒有弄明白目前發生了什麽情況,但卻馬上接收到了明霞所說的信息。


    明霞話音剛落,她便跳起來,轉身去取水。


    二花巴眨著眼睛,有些困惑地盯著明霞放在地上的髒兮兮的竹簍子,吸了吸小鼻子,歪著小腦袋,似乎正在很認真地思考著什麽。


    明霞沒顧上這個小姑娘粘在竹簍上的小眼神,讓大花幫忙燒熱水之後,就直奔自己住的房間。


    明霞全身上下的衣服,隻用一個老粗布袋子裝著,也就剛剛好兩套。衣服已經不知被其他人穿過幾手,改了又改,補了又補,就算放在這個時代,也算很差。


    明霞把自己收拾幹淨,才帶上髒衣服走出屋子。


    大花動作利落,明霞出來就看到她蹲在火堆旁邊,黑陶土盆子裏的水已經冒出了白泡泡。


    她帶回來的竹簍子放在原地。


    雖然與明霞相處幾日,三個孩子的性情略微活潑了點,但是在某些時候,她們還是十分拘謹。就比如此刻明霞沒出來的時候,三個孩子就算好奇極了,也沒有翻動明霞背回來的竹簍子。


    這是她們從小在遊家生活的習慣。沒有吩咐,是不能隨意碰大人帶回來的東西,否則被遊老婆子看到,就是一頓狗血淋頭的破口大罵。


    明霞打了個噴嚏,趕緊搓了搓手心,找出放在院前石頭上晾曬的野薑,拿起小鐮刀,往快要燒開的水裏切了幾片,才開始挽起袖子,準備收拾竹簍裏的魚。


    明霞掀開竹簍裏的野草,扔到一旁。


    早就牽著妹妹蹲在旁邊,滿心好奇張望的二花一聲驚呼,大喊道:「阿姐阿姐,快過來,娘帶回好東西了!」


    二花一眼就盯上一個大魚眼珠子,興奮地跳了起來。


    明霞先將自己計劃中的小白條撿了出來,放在一旁,最後才將預料之外大鯽魚,整隻拎了出來。


    明霞一路走回來,那隻鯽魚已經死幹淨了。鱗片比剛出水時,暗淡許多,不過魚眼還是十分清澈,魚肉應該還是十分新鮮。


    不過,這種天氣,這魚放不了隔夜,要馬上吃。


    明霞處理起魚來,十分利落,取下變形的魚鉤,明霞開始處理起魚鱗。


    她年輕的時候,收入不算很高,和朋友聚會的時候,就喜歡去超市買活草魚,一斤不到十塊錢,一隻四斤五斤重,加點手工費,讓超市殺魚的師傅剔骨削薄片,配上現成的水煮魚酸菜魚湯包,又實惠又美味,還幹淨衛生。


    這條鯽魚,與明霞當初在超市裏看見的草魚重量差不多,明霞考慮了一下現有條件,決定還是切大塊燉湯。


    她早飯沒吃,就跑去釣魚,肚子早就餓得發慌。


    「這是娘早上釣到的,當我們今天的飯菜。」明霞把那塊原先被當成刀的鐵鍋廢片找出來,正好當做刮鱗片的工具。


    一直在姐妹中,作為撈魚蝦擔當的二花,此時心中充滿了對自家娘親的崇拜。她在心裏默默對比,娘弄來的這隻大魚,一隻的重量比她撈過的所有魚蝦都重。


    透過飛濺的魚鱗,二花看著明霞咬牙切齒猛刮魚鱗的模樣,不由在心中大喊:


    娘真是太厲害了!


    「魚魚魚!」三花年齡還小,隻覺得這隻大魚出現在眼前,真是太有趣了,兩眼放光,在旁邊手舞足蹈的叫著。


    幫明霞照看火堆的大花,也忍不住感嘆道:「娘,這隻魚好大。」


    她們三姐妹從小到大,別說吃,見都沒見過這種大魚。


    鐵屋村的山上雖然有湖,但因為湖麵很小,又是鐵屋村村民的飲用水來源,也沒有合適的工具,所以極少有人上山捕魚。


    鐵屋村世代村民的食譜裏,大部分是靠山吃山,河鮮海鮮的數量非常少。<h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六十年代逛淘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荷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荷月並收藏六十年代逛淘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