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霞左右控製竹竿,時收時放,偶爾微微上提加深倒刺的傷害,在與大魚的對抗中,明霞體力再差,也要把一口氣撐住,一旦泄氣,沒有把握好,讓魚占據主動地位,想要控製好遛魚的節奏,就更加困難了。


    根據以往釣友的經驗,一般四斤重的魚,根據不同的種類,遛魚時間在5到10分鍾左右。


    明霞能看到大魚的青影在水裏遊竄,她也不敢將魚線扯得太近,怕激起魚兒求生的掙紮,將魚線弄斷了。


    站在岸上,明霞能明霞的感覺到,最初活力十足的大魚,在八字遛魚的過程中,體力不斷消耗,遊動的速度和掙紮的頻率,都變慢了。


    這個時候,明霞的手臂已經抬得發軟了。


    堅持住。


    明霞咬緊了牙關,此時正是關鍵時候,堅決不能放棄,撐住了,就是一條能讓她們一家四口大吃一頓的大魚。若是沒撐住,就隻能竹籃打水一場空,還賠了夫人又折兵。


    等明霞不時看到那條大魚翻起金黃色魚肚,她的嘴角才露出一絲笑意。


    看準時機,明霞開始後退,將這條看起來體力已經消耗殆盡的大魚往岸上拖。


    超過三斤以上重量的魚,就不是用釣了。而是將其拖上岸,然後用抄網網住,撈上來。


    明霞沒有抄網工具,但是她有一個同樣能夠漏水的竹簍。


    她將那條鱗片金燦燦的大魚盡可能拖近岸邊土地旁的淺水區域。然後將竹竿夾在腋下,另一隻空出的手臂拿起竹簍將裏麵的小魚往空地上倒去,然後拿著竹簍,跑到那條大魚旁邊,也顧不得湖裏的水,直接朝著大魚罩了下去。


    岸邊的泥土和大魚一起被竹簍一兜撈了進去。


    渾濁的水,順著竹簍的縫隙,將明霞的衣服褲子全都淋濕了。


    那條鱗片帶著金色的大魚,因為脫離的水,再次掙紮起來。


    隻不過,被困在竹簍,這條魚想要跳出來,還是比較困難。


    明霞看到它的動靜,趕緊拖著竹簍離開湖邊。


    不要小看這些野生動物的求生欲,若是一時小心,讓這條大魚最後跳出去,遊走了,那她可虧大了。


    將這條魚拖到距離湖邊十多米的空地,明霞才喘著氣,渾身都是泥水,跑到倒小魚的地方,把那幾條已經死了的白條魚,撿回竹簍。


    摘了大西瓜,也不能把芝麻丟了。


    弄完這些,明霞才安心坐下,恢復體力。


    濕答答的衣服貼著皮膚,被山風一吹渾身透著涼意,明霞也沒有力氣在意,她看著雲層很厚的天空,忍不住露出一個極為燦爛的微笑。


    難怪上輩子那些釣友們,總喜歡吹噓自己釣過的大魚,然後對她水桶裏的小白條,嗤之以鼻。


    用他們的話說,就是釣上一百尾的小白條,也比不上釣一隻五斤重的鯉魚來得爽快。


    還真是挺爽的。


    明霞坐著恢復了大半體力,才走到竹簍邊,仔細看起自己的戰利品。


    竹簍裏的大魚,已經奄奄一息,掙紮不得,隻看到魚鰓微動,魚嘴一開一合。


    明霞伸手抹開魚身上的泥,認真觀察。


    這是什麽魚?


    這幾天,明霞在野外發現許多以前從未見過的植物,不知道這隻釣上來的大魚,是否是她認識的品種。


    看魚頭的外形,與明霞認識的鯽魚極為相似,考慮到鯽魚本身就有許多品種,想來應該是鯽魚的一種沒錯。


    隻不過,與明霞經常看見的小奶鯽魚不同,這隻野生的鯽魚鱗片泛著淡淡的金色,就連魚肚白的位置,都像渡上一層金膜,整隻魚體態渾圓勻稱,可以想像它在水中搖頭擺尾的憨態模樣。


    鯽魚有金鱗,明霞倒是並不覺得奇怪。要知道,金魚就是由鯽魚進化而來的觀賞魚,別說帶點淡金色,就是紅橙藍紫銀白五花都是常見。


    明霞倒是聽過一種說法,據說野外環境下生存的野鯽魚,鱗片會比人工飼養的鯽魚,顏色更黃,更閃耀一點。


    除了鱗片顏色之外,更讓明霞覺得詫異的是這隻魚的大小。


    有句俗話說,過斤鯽魚賽黃金。


    按照常理,兩斤多的重量,也已經是鯽魚的生長極限了。


    鯽魚不像草魚,長肉快,超市裏賣的基本都是三四斤左右,而二三十斤的草魚,還真不稀罕。


    真從水裏釣上一隻四斤多的鯽魚,都能直接當新聞獵奇宣傳了。反正明霞上輩子也沒聽說有誰釣過。


    野釣鯽魚,不包括那種人工培育的工程鯽魚,單指常見土鯽魚,超過半斤,就能算大魚了,超過一斤,也很稀罕。絕大多數,釣友們能勾到的鯽魚,都是不到巴掌大的小奶鯽。


    明霞在湖邊折了一把新鮮的野草,鋪在竹簍的麵上,然後將其背了起來,大步往家裏走去。


    這回家的一路,她還琢磨著,自己這回,運氣著實不錯。


    按照鯉魚的生活規律,它們通常在水域的下層活動,這隻大胖金鱗鯽魚,不知什麽原因,竟然跑到水皮子上,來咬她放下的小蚯蚓。


    不過,明霞也不確定,這種生長在野外的大魚,肉質口感是好是壞。


    雖然很多人普遍認為,野外生長優於人工飼養。不論什麽食物,套上野生二字,就自帶光環,似乎都比人工飼養高上一等。


    但是,實際上有經驗的人都知道,野生食物的品質口感如何,還是需要看其生長的環境。<h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六十年代逛淘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荷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荷月並收藏六十年代逛淘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