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獨秀是一個崇尚思想言論出版自由的人,有所見解就要發表,如他所述:「我有手足,自謀溫飽;我有口舌,自陳好惡;我有心思,自崇所信。」[45]他19歲就自己石印出版《揚子江形勢論略》,後來又多次自辦報刊,有言即發;在擔任中共和托派第一把手時,也可以在機關報上隨時發表文章,好不痛快。但是,由於國民黨的反共統治,他成了頭號通緝犯,失去了過去《獨秀文存》那樣的出版自由,實在氣惱,自然「一個字也寫不出來」了。
後來,較有實力的群益出版公司得訊,表示願意接受陳獨秀的自傳稿,於是陳又積極起來。在法庭審判前的1933年2月7日,他寫信給高語罕說:「自傳稍遲即可動手」,汪孟鄒處不能出版,「曹聚仁代表群益公司來索此稿(大約稿費每千字二十元,每月可付二百元)。曹為人尚誠實,惟不知該公司可靠否?望托人打聽一下。」就在這封信裏,他表示急欲得到托洛次基的《我的生平》《不斷革命論》《西方革命史》《法國革命》等書,說明他真的要寫《自傳》和《中國大革命史》了。同時,他又覺得這樣做有點對不起老朋友汪孟鄒和亞東圖書館。他是一個講究義氣和重感情的人。所以,他還是希望亞東出。3月4日,他在給高語罕的信中又說:「自傳尚未動手,此時是否急於向人交涉出版?倘與長沙老友(即汪孟鄒——引者)一談,隻要他肯實時付印,別的條件都不重要。」
但是,一是汪孟鄒是一個膽子非常小的人,一直沒有響應已是國民黨重犯、命在旦夕之人的近乎請求的詢問;二是陳獨秀接著為應付審判,不服,上訴,又被駁回,情緒壞極,特別是令他不堪回首的大革命史和他在其中的表現,以及法庭上被人廣泛誤解的托派的「反共」作用。若寫自傳,這些內容都是不可迴避的;三是胡適約他寫自傳,強調傳記的「文學性」,更使他望而卻步。倒不是他不會在傳記中寫出「文學性」,而是他的心境,不允許他產生「文學性」。1933年10月13日,正是國民黨判決他八年徒刑後不久,他給汪原放寫信說:「自傳尚未動手寫……我很懶於寫東西,因為現在的生活,令我隻能讀書,不能寫文章,特別不能寫帶文學性的文章,生活中太沒有文學趣味了!……你可以告訴適之,他在他的《自述》中望我寫自傳,一時恐怕不能如他的希望。」他甚至這樣說:「我以前最喜歡看小說,現在見了小說頭便要痛,隻有自然科學、外國文、中國文字音韻學等類幹燥無味的東西,反而可以消遣。」[46]
由此可見,環境和心情對一個人的寫作,有多麽大的影響。
就這樣,陳獨秀暫時無心撰寫自傳,一拖就是三年,直到1937年7月上旬出獄前夕,《宇宙鋒》雜誌主編陶亢德托汪孟鄒約陳獨秀寫自傳時,陳才真正動起筆來。但他仍不願全部寫出來,表示隻寫到五四運動,內容亦以能出版為止。7月8日,他在寫給陶亢德的信中說:「許多朋友督促我寫自傳久矣,隻未能以全部出版,至今延未動手。前次尊函約寫自傳之一章,擬擇其一節以應命;今尊函希望多寫一點,到五四運動止,則範圍擴大矣。今擬正正經經寫一本自傳,從起首到五四運動前後,內容能夠出版為止,先生以為然否?以材料是否缺乏或內容有無窒礙,究竟能寫至何時,能有若幹字,此時尚難確定。」[47]
內容要考慮「能夠出版」和「有無窒礙」!可見,這時的陳獨秀已經完全沒有當年桀驁不羈的狂野精神,而持一種遵守體製限製的現實主義精神,成了一個合法主義者,再也不願回到當初中共與托派的地下生活中去,批判國民黨體製的思想、言論、出版不自由了。數年的牢獄生活,的確使他改變了性格,從一個為革命理想而奮鬥的激進主義者、舊世界的批判者,變成了一個與現實體製妥協的合法主義者和現實主義者。如果執政者不再反動,他是準備容忍和合作的,尤其是在日本侵略、民族危機的情況下。他的自傳準備隻寫到五四運動,應該也是出於這種考慮,因為若寫到五四運動以後,必然對當前兩大政黨做出褒貶,發生新的糾紛。自然,這裏還有很複雜的情況。因為在與國共兩黨關係中,也有他自身的許多不好說的尷尬事。要知道,陳獨秀是一個愛麵子、不太習慣做自我檢討的人。
為什麽這時他對寫自傳積極起來,顯然他受到了前一天七七事變的刺激,覺得在獄中安靜讀書寫作的時間不多了。於是,在盧溝橋風火歲月中,他奮筆疾書,到月底,就寫出兩章:第一章題為「沒有父親的孩子」;第二章題為「由選學妖孽到康梁派」(發表時改名為「江南鄉試」)。兩章約一萬字,內容敘述了作者少年時期痛惡孔孟八股文,喜讀《昭明文選》,氣煞嚴厲教育他讀四書五經的「白鬍子爺爺」,戲弄以迷信騙人的「陰陽先生」和院試蒙了一個秀才,南京鄉試未中舉人,卻看到了「所謂掄才大典」,「簡直是隔幾年把這班猴子、狗熊搬出來開一次動物展覽會」的鬧劇,以及曾把康梁改良主義當作人生楷模,等等情境;生動展現了作者自小就不畏強暴、同情勞動人民疾苦的品格,和他思想啟蒙時期「由選學妖孽到康梁派」的過程。而其文筆之風趣、潑辣、尖銳和深刻,足以令人看了噴飯而又深思。
在他出獄兩個多月後的1937年11月11日至12月1日,自傳在《宇宙風》(十日刊)雜誌上連載時名為《實庵自傳》。顯然,在抗戰初期全國人民鬥誌高揚的時候,他已經不願意太張揚「陳獨秀」這個名字了,因為人人都知道「陳獨秀」這個大人物,而幾乎沒有人知道「實庵」是誰;陳獨秀考慮,也許在這兩章自傳內容中,還沒有1914年才產生的「陳獨秀」這個名字。但是,盡管如此,《自傳》的發表還是引起很大的轟動。《宇宙風》更是欣喜無狀,大登gg,稱其為「傳記文學之瑰寶」。可見,當年討厭「文學性」的陳獨秀,現在已經文學氣十足了。雜誌編輯部在編輯後記中還由衷地感謝說:「陳獨秀先生除為本刊寫自傳外,還俯允經常撰文,可望每期都有。陳先生是文化導師,文壇名宿,擱筆久矣,現蒙為刊撰文,實不特本刊之幸也。」
後來,較有實力的群益出版公司得訊,表示願意接受陳獨秀的自傳稿,於是陳又積極起來。在法庭審判前的1933年2月7日,他寫信給高語罕說:「自傳稍遲即可動手」,汪孟鄒處不能出版,「曹聚仁代表群益公司來索此稿(大約稿費每千字二十元,每月可付二百元)。曹為人尚誠實,惟不知該公司可靠否?望托人打聽一下。」就在這封信裏,他表示急欲得到托洛次基的《我的生平》《不斷革命論》《西方革命史》《法國革命》等書,說明他真的要寫《自傳》和《中國大革命史》了。同時,他又覺得這樣做有點對不起老朋友汪孟鄒和亞東圖書館。他是一個講究義氣和重感情的人。所以,他還是希望亞東出。3月4日,他在給高語罕的信中又說:「自傳尚未動手,此時是否急於向人交涉出版?倘與長沙老友(即汪孟鄒——引者)一談,隻要他肯實時付印,別的條件都不重要。」
但是,一是汪孟鄒是一個膽子非常小的人,一直沒有響應已是國民黨重犯、命在旦夕之人的近乎請求的詢問;二是陳獨秀接著為應付審判,不服,上訴,又被駁回,情緒壞極,特別是令他不堪回首的大革命史和他在其中的表現,以及法庭上被人廣泛誤解的托派的「反共」作用。若寫自傳,這些內容都是不可迴避的;三是胡適約他寫自傳,強調傳記的「文學性」,更使他望而卻步。倒不是他不會在傳記中寫出「文學性」,而是他的心境,不允許他產生「文學性」。1933年10月13日,正是國民黨判決他八年徒刑後不久,他給汪原放寫信說:「自傳尚未動手寫……我很懶於寫東西,因為現在的生活,令我隻能讀書,不能寫文章,特別不能寫帶文學性的文章,生活中太沒有文學趣味了!……你可以告訴適之,他在他的《自述》中望我寫自傳,一時恐怕不能如他的希望。」他甚至這樣說:「我以前最喜歡看小說,現在見了小說頭便要痛,隻有自然科學、外國文、中國文字音韻學等類幹燥無味的東西,反而可以消遣。」[46]
由此可見,環境和心情對一個人的寫作,有多麽大的影響。
就這樣,陳獨秀暫時無心撰寫自傳,一拖就是三年,直到1937年7月上旬出獄前夕,《宇宙鋒》雜誌主編陶亢德托汪孟鄒約陳獨秀寫自傳時,陳才真正動起筆來。但他仍不願全部寫出來,表示隻寫到五四運動,內容亦以能出版為止。7月8日,他在寫給陶亢德的信中說:「許多朋友督促我寫自傳久矣,隻未能以全部出版,至今延未動手。前次尊函約寫自傳之一章,擬擇其一節以應命;今尊函希望多寫一點,到五四運動止,則範圍擴大矣。今擬正正經經寫一本自傳,從起首到五四運動前後,內容能夠出版為止,先生以為然否?以材料是否缺乏或內容有無窒礙,究竟能寫至何時,能有若幹字,此時尚難確定。」[47]
內容要考慮「能夠出版」和「有無窒礙」!可見,這時的陳獨秀已經完全沒有當年桀驁不羈的狂野精神,而持一種遵守體製限製的現實主義精神,成了一個合法主義者,再也不願回到當初中共與托派的地下生活中去,批判國民黨體製的思想、言論、出版不自由了。數年的牢獄生活,的確使他改變了性格,從一個為革命理想而奮鬥的激進主義者、舊世界的批判者,變成了一個與現實體製妥協的合法主義者和現實主義者。如果執政者不再反動,他是準備容忍和合作的,尤其是在日本侵略、民族危機的情況下。他的自傳準備隻寫到五四運動,應該也是出於這種考慮,因為若寫到五四運動以後,必然對當前兩大政黨做出褒貶,發生新的糾紛。自然,這裏還有很複雜的情況。因為在與國共兩黨關係中,也有他自身的許多不好說的尷尬事。要知道,陳獨秀是一個愛麵子、不太習慣做自我檢討的人。
為什麽這時他對寫自傳積極起來,顯然他受到了前一天七七事變的刺激,覺得在獄中安靜讀書寫作的時間不多了。於是,在盧溝橋風火歲月中,他奮筆疾書,到月底,就寫出兩章:第一章題為「沒有父親的孩子」;第二章題為「由選學妖孽到康梁派」(發表時改名為「江南鄉試」)。兩章約一萬字,內容敘述了作者少年時期痛惡孔孟八股文,喜讀《昭明文選》,氣煞嚴厲教育他讀四書五經的「白鬍子爺爺」,戲弄以迷信騙人的「陰陽先生」和院試蒙了一個秀才,南京鄉試未中舉人,卻看到了「所謂掄才大典」,「簡直是隔幾年把這班猴子、狗熊搬出來開一次動物展覽會」的鬧劇,以及曾把康梁改良主義當作人生楷模,等等情境;生動展現了作者自小就不畏強暴、同情勞動人民疾苦的品格,和他思想啟蒙時期「由選學妖孽到康梁派」的過程。而其文筆之風趣、潑辣、尖銳和深刻,足以令人看了噴飯而又深思。
在他出獄兩個多月後的1937年11月11日至12月1日,自傳在《宇宙風》(十日刊)雜誌上連載時名為《實庵自傳》。顯然,在抗戰初期全國人民鬥誌高揚的時候,他已經不願意太張揚「陳獨秀」這個名字了,因為人人都知道「陳獨秀」這個大人物,而幾乎沒有人知道「實庵」是誰;陳獨秀考慮,也許在這兩章自傳內容中,還沒有1914年才產生的「陳獨秀」這個名字。但是,盡管如此,《自傳》的發表還是引起很大的轟動。《宇宙風》更是欣喜無狀,大登gg,稱其為「傳記文學之瑰寶」。可見,當年討厭「文學性」的陳獨秀,現在已經文學氣十足了。雜誌編輯部在編輯後記中還由衷地感謝說:「陳獨秀先生除為本刊寫自傳外,還俯允經常撰文,可望每期都有。陳先生是文化導師,文壇名宿,擱筆久矣,現蒙為刊撰文,實不特本刊之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