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陳獨秀、胡適團結高一涵、錢玄同、劉半農、沈尹默、李大釗等其他主張新文化運動的教員,在蔡元培的支持下,大力推動北京大學的改革,如革新學校領導體製,改變權力過於集中的校長領導製,仿歐美大學,實行民主的教授治校(胡適是此案創議人之一[64])。辦法是成立蔡元培主持的評議會,作為學校最高的立法機構和權力機構。評議員由各科兩名教授組成,實際上是教授會,校長和陳獨秀等各科學長是當然評議員;廢除年級製,實行選科製(胡適稱此為「中國學製上一大革命」,亦是胡適所建議[65]);在預科首先實行白話文教學;等等。
兩位特殊的戰友
說到新文化運動中的文學革命,除了主將胡適和掌握帥旗的陳獨秀之外,還應提到兩位幹將:錢玄同和劉半農。
錢玄同在當時就被人稱為「文學革命軍裏一個衝鋒健將」,又說他是「說話最有膽子的一個人」,後來則稱他是「在寂寞中奔馳的猛士」。這是因為他在這個革命中做出了重大的貢獻,而且在某些方麵比陳獨秀還要狂狷和偏頗。他出身於書香門第,因此舊學的功底十分深厚,而思想的發展也與同時代先進分子相似,信仰過康、梁維新主義,轉而贊成「排滿革命」。1905年赴日後,參加過張繼、劉師培舉辦的宣傳克魯泡特金思想的「社會主義講習會」,深受無政府主義影響;後又與魯迅兄弟等一起聽章太炎講述中國國學,成為「國粹派」,「一誌國學,以保持種性,擁護民德」,[66]堅決主張「師古」、「復古」、「存古」。這樣的守舊頑固派,按常理說,必然竭力抗拒新文化運動,令人奇怪的是,錢玄同卻採取了截然相反的態度:發生180度的大轉彎,反過頭來全麵批判傳統文化。與陳獨秀、胡適等人比,他的批判雖然缺少深刻的理論思維,也缺少充分嚴密的論證,但其激烈程度超過陳獨秀和其他同人。許多學者探索過錢玄同突然發生如此大轉變的原因,一般都不得要領。筆者認為主要是由他的性格決定的。錢是一個感情富於理性、性格外向、心中沒有什麽城府的坦蕩君子,與胡適的性格完全不一樣,倒與陳獨秀有某些相似,如覺今是而昨非,在某種因素的刺激下,能夠堅決而輕易地放棄過去曾經十分堅持的立場和觀點。促使錢玄同實現這個180度大轉彎的主要因素,就是陳獨秀已經出版了一年多的《新青年》雜誌,即已經進行了一年多的新文化運動,尤其是剛剛發軔的包括文字、文章、語言在內的文學革命。
清代中葉以後,文壇上主張「闡道翼教」的桐城派成為散文中占統治地位的流派,還有講究句子駢儷、用詞華藻的「文選派」與它並立,窒息著中國文學和思想的發展。在北京大學更是如此。1902年,桐城派著名領袖吳汝綸任當時名為「京師大學堂」(北大前身)總教習,請了桐城派文人林紓、陳衍等當經文科教員。1914年,夏錫琪為北京大學文科學長,引進黃侃、馬裕藻、沈兼士等章太炎一派學者來北大任教,打破桐城派一派獨大學風,推崇晉宋之文,音韻考據之學大盛,被稱為「文選派」。兩派形式雖不同,卻都主張「文以載道」,宣傳封建主義的宗族觀念和孔孟之道,窒息青年的思想發展。錢玄同受陳獨秀正在提倡的文學革命的啟發,在1917年1月1日與沈尹默的訪談中說:「應用文之弊,始於韓、柳,到八比之文興,桐城之派倡,而文章一道,遂至混沌。」[67]接著,他在給陳獨秀的信中,激烈攻擊了當時神聖不可侵犯的桐、選兩派,說他們是「選學妖孽,桐城謬種」,並積極擁護胡、陳提倡的文學革命。對錢玄同明確參加文學革命陣營,陳獨秀十分高興,並給予高度評價:「以先生之聲韻訓詁大家,而提倡通俗的新文學,何憂全國不景從也?可為文學界浮一大白!」[68]陳獨秀對錢玄同把文學守舊派概括成「選學妖孽,桐城謬種」特別欣賞,在他的文章中經常採用,甚至在晚年寫的未完成的兩章回憶錄中,還戲稱自己童年時是「選學妖孽」。而陳獨秀與胡適二人發生關於「以白話文為正宗」是否可容他人匡正的爭論時,錢則堅決站在陳獨秀一邊。7月2日,他致信胡適表示:「最贊成獨秀先生之說」,以白話文為文學正宗,「『其是非甚明,必不容反對者有討論之餘地,必以吾輩所主張者為絕對之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此等論調雖若過悍,然對於迂繆不化之選學妖孽與桐城謬種,實不能不以如此嚴厲麵目加之。因此輩對於文學之見解,正與反對開學堂,反對剪辮子,說『洋鬼子腳直,跌倒爬不起』者見解相同,知識如此幼稚,尚有何種商量文學之話可說乎!」[69]
與此同時,錢玄同仿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花兩個月時間,寫出了《論應用之文亟宜改良》一信,提出應用文改良十三事:
一、以國語為之。
二、所選之字,皆取最普通常用者,約以五千字為度。
三、凡一義數字者,止用其一,亦取最普通常用者。
四、關於文法之排列,製成一定不易之「語典」,不許倒裝移置。
五、書紮之款或稱謂,務求簡明確當,刪去無謂之浮文。
六、絕對不用典。
七、凡兩等小學教科書及通俗書報、雜誌、新聞紙,均旁註「注意字母」,仿日本文旁「假名」之例。
兩位特殊的戰友
說到新文化運動中的文學革命,除了主將胡適和掌握帥旗的陳獨秀之外,還應提到兩位幹將:錢玄同和劉半農。
錢玄同在當時就被人稱為「文學革命軍裏一個衝鋒健將」,又說他是「說話最有膽子的一個人」,後來則稱他是「在寂寞中奔馳的猛士」。這是因為他在這個革命中做出了重大的貢獻,而且在某些方麵比陳獨秀還要狂狷和偏頗。他出身於書香門第,因此舊學的功底十分深厚,而思想的發展也與同時代先進分子相似,信仰過康、梁維新主義,轉而贊成「排滿革命」。1905年赴日後,參加過張繼、劉師培舉辦的宣傳克魯泡特金思想的「社會主義講習會」,深受無政府主義影響;後又與魯迅兄弟等一起聽章太炎講述中國國學,成為「國粹派」,「一誌國學,以保持種性,擁護民德」,[66]堅決主張「師古」、「復古」、「存古」。這樣的守舊頑固派,按常理說,必然竭力抗拒新文化運動,令人奇怪的是,錢玄同卻採取了截然相反的態度:發生180度的大轉彎,反過頭來全麵批判傳統文化。與陳獨秀、胡適等人比,他的批判雖然缺少深刻的理論思維,也缺少充分嚴密的論證,但其激烈程度超過陳獨秀和其他同人。許多學者探索過錢玄同突然發生如此大轉變的原因,一般都不得要領。筆者認為主要是由他的性格決定的。錢是一個感情富於理性、性格外向、心中沒有什麽城府的坦蕩君子,與胡適的性格完全不一樣,倒與陳獨秀有某些相似,如覺今是而昨非,在某種因素的刺激下,能夠堅決而輕易地放棄過去曾經十分堅持的立場和觀點。促使錢玄同實現這個180度大轉彎的主要因素,就是陳獨秀已經出版了一年多的《新青年》雜誌,即已經進行了一年多的新文化運動,尤其是剛剛發軔的包括文字、文章、語言在內的文學革命。
清代中葉以後,文壇上主張「闡道翼教」的桐城派成為散文中占統治地位的流派,還有講究句子駢儷、用詞華藻的「文選派」與它並立,窒息著中國文學和思想的發展。在北京大學更是如此。1902年,桐城派著名領袖吳汝綸任當時名為「京師大學堂」(北大前身)總教習,請了桐城派文人林紓、陳衍等當經文科教員。1914年,夏錫琪為北京大學文科學長,引進黃侃、馬裕藻、沈兼士等章太炎一派學者來北大任教,打破桐城派一派獨大學風,推崇晉宋之文,音韻考據之學大盛,被稱為「文選派」。兩派形式雖不同,卻都主張「文以載道」,宣傳封建主義的宗族觀念和孔孟之道,窒息青年的思想發展。錢玄同受陳獨秀正在提倡的文學革命的啟發,在1917年1月1日與沈尹默的訪談中說:「應用文之弊,始於韓、柳,到八比之文興,桐城之派倡,而文章一道,遂至混沌。」[67]接著,他在給陳獨秀的信中,激烈攻擊了當時神聖不可侵犯的桐、選兩派,說他們是「選學妖孽,桐城謬種」,並積極擁護胡、陳提倡的文學革命。對錢玄同明確參加文學革命陣營,陳獨秀十分高興,並給予高度評價:「以先生之聲韻訓詁大家,而提倡通俗的新文學,何憂全國不景從也?可為文學界浮一大白!」[68]陳獨秀對錢玄同把文學守舊派概括成「選學妖孽,桐城謬種」特別欣賞,在他的文章中經常採用,甚至在晚年寫的未完成的兩章回憶錄中,還戲稱自己童年時是「選學妖孽」。而陳獨秀與胡適二人發生關於「以白話文為正宗」是否可容他人匡正的爭論時,錢則堅決站在陳獨秀一邊。7月2日,他致信胡適表示:「最贊成獨秀先生之說」,以白話文為文學正宗,「『其是非甚明,必不容反對者有討論之餘地,必以吾輩所主張者為絕對之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此等論調雖若過悍,然對於迂繆不化之選學妖孽與桐城謬種,實不能不以如此嚴厲麵目加之。因此輩對於文學之見解,正與反對開學堂,反對剪辮子,說『洋鬼子腳直,跌倒爬不起』者見解相同,知識如此幼稚,尚有何種商量文學之話可說乎!」[69]
與此同時,錢玄同仿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花兩個月時間,寫出了《論應用之文亟宜改良》一信,提出應用文改良十三事:
一、以國語為之。
二、所選之字,皆取最普通常用者,約以五千字為度。
三、凡一義數字者,止用其一,亦取最普通常用者。
四、關於文法之排列,製成一定不易之「語典」,不許倒裝移置。
五、書紮之款或稱謂,務求簡明確當,刪去無謂之浮文。
六、絕對不用典。
七、凡兩等小學教科書及通俗書報、雜誌、新聞紙,均旁註「注意字母」,仿日本文旁「假名」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