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汪孟鄒因接手《甲寅》的銷售工作,致信胡適,請他代催在美各大學寄售《甲寅》書款,順便寄贈《青年雜誌》創刊號一冊,並告稱「乃煉(即汪之名——引者)友人皖城陳獨秀君主撰」,轉達了陳向他約稿之意:「擬請吾兄校課之暇擔任《青年》撰述,或論文,或小說戲曲均所歡迎。每期多固更佳,至少亦有一種。煉亦知兄校課甚忙,但陳君之意甚誠,務希撥冗為之,至禱感幸!」[46]兩個月後,汪又寄上《青年雜誌》第2、3號,催促胡適:「陳君望吾兄來文甚於望歲,見麵即問吾兄有文來否,故不得不為再三轉達,每期不過一篇,且短篇亦無不可,務求撥冗為之,以增該雜誌光寵,至禱至禱。否則陳君見麵必問,煉將窮於應付也。」下一封信又說:「陳君盼吾兄文字有如大旱之望雲霓。」——陳獨秀對胡適期望如此殷切,求賢若渴,實在令人感動。


    胡適當時正忙於準備博士論文,同時又與梅光迪等人爭論文學革命問題,無暇他顧,但無奈年長老友(汪大胡13歲)特別是當時已頗有聲望的陳獨秀的再三催促,就在次年2月初,譯出俄國作家庫普林的短篇小說《決鬥》,寄給了陳獨秀,並在信中向陳披露了「創造新文學」的意見:「今日欲為祖國造新文學,宜從輸入歐西名著入手,使國中人士有所取法,有所觀摩,然後乃有自己創作老祖宗新文學可言也。」[47]


    因《青年雜誌》改名糾紛,陳獨秀對胡適這一封信的答覆拖到即將出版《新青年》第2卷第1號的時候——8月13日(1916年)寄出,一開始就表示「罪甚罪甚」,並通知他《決鬥》發表於此期;因對中國社會弊端及改革有同感,再次表示仰望之情:「弟仰望足下甚殷,不審何日始克返國相見……中國萬病,根在社會太壞,足下能有暇就所見聞論述美國各種社會現象,登之《青年》,以饗國人耶?」——這裏,二人再次表示了藉助西方文明,推動中國社會整體的徹底的改造,而不是某一方麵的改革的意向。


    在苦等上述陳獨秀第一封回信而未到之時,胡適翻閱手頭的《青年雜誌》,看到陳獨秀寫的《歐洲文藝史譚》和與張永言談歐洲文藝發展史的通信,猶如孤旅苦戰中遇到援兵,又觸發他8月21日給陳寫信的衝動。因為陳在文章和通信中,講述了歐洲文藝史的發展,恰與胡適講中國文學史的發展不謀而合,都是「文學革命史」。


    陳認為歐洲文藝的發展是從古典主義進到理想主義,再進到寫實主義、自然主義。其復古保守之病,與中國相通:「歐文中古典主義,乃模擬古代文體,語必典雅,援引希臘、羅馬神話,以眩贍富,堆砌成篇,了無真意。吾國文學,舉有此病,駢文尤爾。詩人擬古,畫家仿古,亦復如此。理想主義,視此較有活氣,不為古人所囿。然或懸擬人格,或描寫神聖,脫離現實,夢入想像之黃金世界,寫實主義自然主義乃自然科學實證哲學同時進步。此乃人類思想由虛入實之一貫精神也。」[48]


    在《歐洲文藝史譚》中,陳獨秀論證歐洲文藝為什麽有這樣的變革時說:「十九世紀之末,科學大興,宇宙人生之真相,日益暴露,所謂赤裸時代,所謂揭開假麵時代,喧傳歐土,自古相傳之舊道德、舊思想、舊製度,一切破壞。文學藝術,亦順此潮流,由理想主義,再變而為寫實主義,更進而為自然主義。」[49]由於寫實主義和自然主義的作家反映和歌頌這樣的時代變遷,因此,「蓋代文豪而為大思想家著稱於世」。[50]


    胡適在給陳的信中,另一方麵欣喜在美國「苦鬥」中終於在國內找到了第一個知音,讚賞地說:「足下之言曰:『吾國文藝猶在古典主義理想主義時代,今後當趨向寫實主義』,此言是也」;更欽佩「足下洞曉世界文學之趨勢,又有文學改革之宏願」。另一方麵猛烈批判「今日之文學腐敗極矣」:「適嚐謂凡人用典或用陳套語,大抵皆因自己無才力,不能自鑄新辭,故用古典套語,轉一彎子,含糊過去,其避難趨易,最可鄙薄!」他還用杜甫、屈原等人的一些作品證明了「在古大家集中,其最可傳之作,皆其最不用典者也」;又直言指出《青年雜誌》第3號上發表的謝無量的長篇詩作《寄會稽山人八十四韻》,「用古典套語一百」,而陳獨秀以「記者按語」卻贊其為「希世之音」:「文學者,國民最高精神之表現也,國民此種精神良頓久矣,謝君此作,深文餘味,希世之音也。子雲相如而後,僅見斯篇,雖工部亦隻有此工力,無此佳麗,謝君自謂天下文章盡在蜀中,非誇矣,吾國人偉大精神,猶未喪失也欸,於此征也。」胡適說陳:一麵在與張永言的答信中,主張寫實主義,一麵又如此恭維謝的詩,是「自相矛盾之誚」(胡適後來說:陳「也承認他矛盾」)。陳在回信中說:「以提倡寫實主義之雜誌,而錄古典主義之詩,一經足下指斥,曷勝慚感!」但又解釋因今之文藝界寫實作品太少,本誌文藝欄「不得已偶錄一二詩,乃以其為寫景敘情之作,非同無病而呻」。


    胡適信的最後,鄭重推出其在美國屢遭反對的文學革命八條主張:「綜觀文學墮落之因,蓋可以以『文勝質』一語包之。文勝質者,有形式而無精神,貌似而神無精神,貌似而神虧之謂也。欲救此文勝質之弊,當注重言中之意,文中之質軀殼內之精神」;「年來思慮觀察所得,以為今日欲言文學革命,須從八事入手。八事者何?一曰,不用典。二曰,不用陳套語。三曰,不講對仗。文當廢駢,詩當廢律。四曰,不避俗字俗語。不嫌以白話詩詞。五曰,須講求文法之結構。此皆形式上之革命也。六曰,不作無病之呻吟。七曰,不摹仿古人,語語須有個我在。八曰,須言之有物。此皆精神上之革命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人物傳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郭德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郭德宏並收藏民國人物傳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