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白沙用較多篇幅闡述孔儒的歷史麵目及其不足,指出:「孔子當春秋季世,雖稱顯學,不過九家之一。主張君權於七十二諸侯,復大非世卿,倡均富,掃清階級製度之弊,為平民所喜悅。故天下丈夫、女子,莫不延頸舉踵而願安利之。無地而為君,無官而為長,此種勢力,全由學說主張,足動當時上下之聽。」但是,「秦始皇摧殘學術,愚弄黔首,儒宗亦在坑焚之列。孔子弟子,善於革命,魯諸儒遂持孔氏之祀器,往奔陳涉,此蓋以王者受命之符,運動陳王,堅其揭竿之誌……漢高祖震於儒家之威,鑒秦始覆轍,不敢再溺儒冠,祠孔子以太牢,博其歡心,是為孔子身後第一次享受冷牛肉之大禮。漢武當國,擴充高祖之用心,改良始皇之法術,欲蔽塞天下之聰明才智,不如專崇一說,以滅他說。於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利用孔子為傀儡,壟斷天下之思想」。進而,易文在揭破「中國二千餘年尊孔大秘密」之後,詳細論述儒學自身的問題,駁斥了「以孔子一家之學術代表中國過去、未來之文明」,獨尊儒術、罷黜百家的說教,指出:「孔子之學隻能渭為儒家一家之學,必不可稱以中國一國之學。蓋孔學與國學絕然不同,非孔學之小,實國學範圍之大也。朕即國家之思想,不可施於政治,尤不可施於學術。三代文物,炳然大觀,豈一人所能統治」。[21]
易白沙如此評論孔子,似乎更能為廣大中間派人士所接受。
但是,必須指出,如城門失火,殃及魚池那樣,任何革命在摧毀舊事物的時候,總會發生一些偏頗的現象,那些不該否定的東西,在革命過後,也早晚會重新樹立起來。然而,要革命在「保證不發生偏差」的情況下才能爆發,卻是可笑的,因此總是指責革命的偏頗,指責新文化運動的「片麵性」和「絕對化」錯誤也是可笑的。
所以,對於新文化運動的「片麵性」「絕對化」,筆者同意陳金川先生的評議:對陳獨秀等五四新文化戰士而言,當時「反傳統」是有特定含義的,主要是指腐朽而頑固的封建傳統。因為當時正值民國初創之際,封建餘孽和封建幽靈仍在四處猖獗地活動,成為阻撓民主、科學精神傳播的最大障礙和社會進步的最大阻力,隻有毫不妥協地與舊的傳統勢力徹底決裂並全力剷除它,才能為民主共和製度和民主、科學精神的確立掃清障礙。所以說,陳獨秀的這種反傳統主義不僅具有喚醒民眾的深刻的思想啟蒙意義,而且具有推動社會進步的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雖然當時個別新文化戰士提出過廢除漢字、取消中醫、改良種族之類的過激觀點,但有這種主張的人也並非他的本意,而是一種反封建的急躁情緒的隨意發泄和矯枉過正的激將法而已。陳獨秀本人並不贊成廢除漢字,隻是主張漢字走拚音化道路;雖然他提倡白話文,但並不否認中國古代格律詩詞的藝術價值;雖然無情抨擊儒家「三綱五常」的封建禮教,但對作為學者和教育家的孔子,仍表示相當之尊敬,並沒有不分青紅皂白地一概罵倒。這些都充分表明,當時陳獨秀的反傳統主義有特定的內涵和指向,不可任意曲解。有人總是貌似「辯證」地挑剔其中全盤否定封建傳統所犯的「絕對化毛病」,其實這是最缺乏辯證眼光的庸人之見。如果對當時為害甚烈的阻撓社會進步的封建傳統,也持「公允」的、「一分為二」的含糊態度,還有五四精神和開啟中國現代化大門的新文化運動嗎?!是否可以這樣講,在當時條件下,這種「絕對化毛病」是為了徹底反封建而在認識論上必然要付出的代價?從這個意義上說:沒有片麵性,就沒有新文化運動。[22]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片麵的深刻性」和「深刻的片麵性」。人們總想折中、平穩地發展,但客觀事物和社會的發展總是不平衡的。自然,作為歷史反思,我們應該在以後的歷史轉折時期,盡量減少矯枉過正帶來的負麵影響。
蔡元培三顧茅廬請出「總司令」
按照魯迅的感覺,初期的《新青年》(主要是上海時期再加到北京後的初期)和陳獨秀是寂寞的,從嚴格意義上說,還沒有形成「運動」(這是細分而言,總體來說,所謂「新文化運動」,當然從1915年《青年》創刊就開始了)。走出寂寞,成為全國性的運動的轉折點,是《新青年》移到北京,而關鍵性的人物是時任北京大學校長的蔡元培。
蔡元培,這位曾受過清王朝恩寵的翰林大學士,早就是清王朝的背叛者,他曾是光復會的創始人,1905年還曾一度與陳獨秀等一起試驗炸藥,熱衷於無政府主義的暗殺活動。辛亥革命時,他在孫中山民國政府中任教育總長。失敗後,赴歐洲留學、考察,著重研究西方資產階級國家的政治製度和文化教育製度,在更加堅定民主政治的同時,對西方的教育製度產生濃厚興趣,樹立起教育救國的思想。他認為教育是一國立國之本,教育發達與否,直接關係國家的強弱興衰。西方一些國家所以先進強盛,都是由於教育發達,因而,國民文化素質高,人才輩出,科學昌明。而中國所以落後,是由於教育不發達,因而,國民文化素質低下,人才奇缺,科學不昌明。1916年9月,他還在法國時,即收到北京政府教育總長範源廉的電報,促其回國擔任北京大學校長。這為他施展自己教育救國的抱負提供了機會。當他回到上海時,汪精衛、吳稚暉、馬君武等不少友人反對他去北大這個是非之地,他卻回答說:「吾人苟切實從教育著手,未嚐不可使吾國轉危為安。」[23]可見其教育救國思想之堅定。1917年1月4日,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學校長,翻開他一生中最輝煌的一頁。
易白沙如此評論孔子,似乎更能為廣大中間派人士所接受。
但是,必須指出,如城門失火,殃及魚池那樣,任何革命在摧毀舊事物的時候,總會發生一些偏頗的現象,那些不該否定的東西,在革命過後,也早晚會重新樹立起來。然而,要革命在「保證不發生偏差」的情況下才能爆發,卻是可笑的,因此總是指責革命的偏頗,指責新文化運動的「片麵性」和「絕對化」錯誤也是可笑的。
所以,對於新文化運動的「片麵性」「絕對化」,筆者同意陳金川先生的評議:對陳獨秀等五四新文化戰士而言,當時「反傳統」是有特定含義的,主要是指腐朽而頑固的封建傳統。因為當時正值民國初創之際,封建餘孽和封建幽靈仍在四處猖獗地活動,成為阻撓民主、科學精神傳播的最大障礙和社會進步的最大阻力,隻有毫不妥協地與舊的傳統勢力徹底決裂並全力剷除它,才能為民主共和製度和民主、科學精神的確立掃清障礙。所以說,陳獨秀的這種反傳統主義不僅具有喚醒民眾的深刻的思想啟蒙意義,而且具有推動社會進步的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雖然當時個別新文化戰士提出過廢除漢字、取消中醫、改良種族之類的過激觀點,但有這種主張的人也並非他的本意,而是一種反封建的急躁情緒的隨意發泄和矯枉過正的激將法而已。陳獨秀本人並不贊成廢除漢字,隻是主張漢字走拚音化道路;雖然他提倡白話文,但並不否認中國古代格律詩詞的藝術價值;雖然無情抨擊儒家「三綱五常」的封建禮教,但對作為學者和教育家的孔子,仍表示相當之尊敬,並沒有不分青紅皂白地一概罵倒。這些都充分表明,當時陳獨秀的反傳統主義有特定的內涵和指向,不可任意曲解。有人總是貌似「辯證」地挑剔其中全盤否定封建傳統所犯的「絕對化毛病」,其實這是最缺乏辯證眼光的庸人之見。如果對當時為害甚烈的阻撓社會進步的封建傳統,也持「公允」的、「一分為二」的含糊態度,還有五四精神和開啟中國現代化大門的新文化運動嗎?!是否可以這樣講,在當時條件下,這種「絕對化毛病」是為了徹底反封建而在認識論上必然要付出的代價?從這個意義上說:沒有片麵性,就沒有新文化運動。[22]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片麵的深刻性」和「深刻的片麵性」。人們總想折中、平穩地發展,但客觀事物和社會的發展總是不平衡的。自然,作為歷史反思,我們應該在以後的歷史轉折時期,盡量減少矯枉過正帶來的負麵影響。
蔡元培三顧茅廬請出「總司令」
按照魯迅的感覺,初期的《新青年》(主要是上海時期再加到北京後的初期)和陳獨秀是寂寞的,從嚴格意義上說,還沒有形成「運動」(這是細分而言,總體來說,所謂「新文化運動」,當然從1915年《青年》創刊就開始了)。走出寂寞,成為全國性的運動的轉折點,是《新青年》移到北京,而關鍵性的人物是時任北京大學校長的蔡元培。
蔡元培,這位曾受過清王朝恩寵的翰林大學士,早就是清王朝的背叛者,他曾是光復會的創始人,1905年還曾一度與陳獨秀等一起試驗炸藥,熱衷於無政府主義的暗殺活動。辛亥革命時,他在孫中山民國政府中任教育總長。失敗後,赴歐洲留學、考察,著重研究西方資產階級國家的政治製度和文化教育製度,在更加堅定民主政治的同時,對西方的教育製度產生濃厚興趣,樹立起教育救國的思想。他認為教育是一國立國之本,教育發達與否,直接關係國家的強弱興衰。西方一些國家所以先進強盛,都是由於教育發達,因而,國民文化素質高,人才輩出,科學昌明。而中國所以落後,是由於教育不發達,因而,國民文化素質低下,人才奇缺,科學不昌明。1916年9月,他還在法國時,即收到北京政府教育總長範源廉的電報,促其回國擔任北京大學校長。這為他施展自己教育救國的抱負提供了機會。當他回到上海時,汪精衛、吳稚暉、馬君武等不少友人反對他去北大這個是非之地,他卻回答說:「吾人苟切實從教育著手,未嚐不可使吾國轉危為安。」[23]可見其教育救國思想之堅定。1917年1月4日,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學校長,翻開他一生中最輝煌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