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陳獨秀認為倫理的覺悟比政治覺悟具有更深的層次:「吾敢斷言:倫理的覺悟,為吾人最後覺悟之最後覺悟。」[8]
正因為在陳獨秀的思想中啟蒙與救亡是統一的,所以,在他批判舊文化的文字中,處處從當時中國的危亡形勢出發,緊扣救亡主題。
如:強調改造國民性重要時,他說:「今其國之危亡也,亡之者雖將為強敵,為獨夫,而所以使之亡者,乃其國民之行為與性質。欲圖根本之救亡,所需乎國民性質行為之改善,視所需乎為國獻身之烈士,其量尤廣,其勢尤迫。」「若其國之民德,民力,在水平線之下者,則自侮自伐,其招致強敵獨夫也,如磁石之引針,其國家無時不在滅亡之數,其亡自亡,其滅自滅也。」[9]
批判獨尊儒術時,他說:「竊以無論何種學派,均不能定為一尊,以阻礙思想文化之自由發展。況儒術孔道,非無優點,而缺點則正多。尤與近世文明社會絕無不相容者,其一貫倫理政治之綱常階級說也。此不攻破,吾國之政治、法律、社會道德,俱無由出黑暗而入光明。」[10]
所以,陳獨秀發起新文化運動的思路,一開始就與後來加入運動的胡適等「純文化運動派」不一樣,因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陳獨秀和李大釗等人與胡適派決裂而轉向政治救亡,乃是自然的結果。陳獨秀在新文化運動中,從來沒有忘記過政治救亡。
如果說批判儒家倫理是陳獨秀發起的這場運動高揚民主精神的體現,那麽,批判宗教迷信、批判舊文學、舊教育,則更多地體現了科學精神。
對於中國人的宗教迷信傳統和老莊退讓苟安忍辱哲學,陳獨秀認為是造成中國國民性腐敗墮落的最大原因之一,並且完全適合儒家奴隸倫理的需要,所以,新文化運動對其發起了猛烈的攻擊。他說:「吾國舊說,最尊莫如孔、老。一則崇封建之禮教,尚謙讓以弱民性;一則以雌退為教,不為天下先。吾民冒險敢為之風,於焉以斬。」[11]又說:「老尚雌退,儒尚禮讓,佛說空無。義俠偉人,稱為大盜;貞直之士,謂為粗橫。充塞吾民精神界者,無一強梁敢進之思。惟抵抗之力,從根斷矣」;「審是人生行徑,無時無事,不在劇烈戰鬥之中,一旦喪失其抵抗力,降服而已,滅亡而已,生存且不保,遑雲進化!蓋失其精神之抵抗力,已無人格之可言;失其身體之抵抗力,求為走肉行屍不可得也!」[12]「苟安忍辱,惡聞戰爭,為吾華人最大病根,數千年來屈服於暴君、異族之下者,隻以此耳。」[13]
如此批判佛教老莊哲學,確有振聾發聵、驚世醒言之力。
需要指出的是,《新青年》從創刊到遷移北京前的上海時期,攻擊的主要矛頭是儒家倫理和佛老學說,即倫理革命和宗教革命。這時期的雜誌完全由陳獨秀一人主編,而且他發揚主編《安徽俗話報》時期的精神,不僅是主編,還是主筆,每期主打文章全由其親自撰寫,不僅寫主打文章,還寫其他文章;不僅撰寫,還搞譯作,還以「記者」為筆名,編寫每期的「國內大事記」和「國外大事記」,同時回答讀者來信,等等。所以,這時期的《新青年》,連「同人雜誌」都稱不上,而帶有「獨人雜誌」的色彩,往往在一期上出現他署名「陳獨秀」或「獨秀」的文章不止一篇,如第1卷第1期目錄上有四篇:兩篇自撰的主打文章《敬告青年》和《法蘭西人與近代文明》,兩篇譯作。第1卷第3號、2卷2號、2卷4號,都有三篇。其他各期一般都是兩篇。若再加上他寫的國內外大事記和通信,那麽,他在每期上發表的文字就相當可觀了。可以說,《新青年》時期,是他一生創作最豐富的時期。所以,後來收集起來出版的這時期(到1922年止)《獨秀文存》,其版稅收入竟成了他一生(及全家)生活費的主要來源。
但這也反映了新文化運動發軔期陳獨秀篳路藍縷、孤軍奮戰的悲壯情景。如魯迅後來所描寫的:「不特沒人來贊同,並且也還沒有人來反對。」[14]
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這時還沒有形成「新文化運動陣營」的核心——《新青年》作者群。不過,就一般情況而言,一本雜誌的影響總是慢慢擴大的。而《新青年》的初期,還沒有像魯迅說的那麽糟。
這時期的《新青年》作者,除了陳獨秀外,雖然還有幾個常著的作者和譯者,但緊緊圍繞陳獨秀文章的倫理革命和宗教革命主題的,主要有三個人,高一涵、易白沙、吳虞。而高、吳並不在陳身邊,一個遠在日本,一個遠在四川。
高一涵可以說是陳獨秀進行新文化運動的第一位得力助手。他雖比陳小六歲,但早年與陳有很多相同的經歷。他是陳的安徽同鄉,幼年也受過嚴格的傳統教育,並中過秀才。後來,他進入安慶安徽高等學堂,接觸到梁啓超的《新民叢報》和同盟會的《民報》,並親眼看到徐錫麟因刺殺安徽巡撫未果被剖腹剜心事件,產生了反清革命的思想。民國初年,他到日本留學,入明治大學政治係,係統研究西方民主政治,這為他以後成為陳獨秀得力助手、宣傳民主主義思想奠定了專業基礎。在此期間,他被「頭號政論家」章士釗主編的《甲寅》所吸收,成為其編輯部的主要編者,於是與同在編輯部的陳獨秀相識,同鄉加同誌,二人一見如故。正如吳稚暉所說:「把人物與《甲寅》聯想,章行嚴而外,必忘不了高一涵,亦忘不了陳獨秀。」[15]因此,陳獨秀回國後創刊《新青年》,便向他約稿,他總是按要求及時供稿。當時因《甲寅》也遷回上海,高一涵一時生活困難,陳獨秀的約稿,解決了他的燃眉之急。後來他回憶說:「餘時已到日本三年餘,為窮所迫,常斷炊。獨秀約餘投稿,月得十數元稿費以餬口。」[16]而陳獨秀對他寫的稿子則視為雪中送炭,總是安排在他的主打文章下麵,成為貫徹《新青年》宗旨的重要言論:闡述西方民主政治製度、民主與專製的區別,民主與自由的關係、國家與國民的關係以及青年與人生的價值等。如第一卷頭五期的前二、三篇稿件安排:
正因為在陳獨秀的思想中啟蒙與救亡是統一的,所以,在他批判舊文化的文字中,處處從當時中國的危亡形勢出發,緊扣救亡主題。
如:強調改造國民性重要時,他說:「今其國之危亡也,亡之者雖將為強敵,為獨夫,而所以使之亡者,乃其國民之行為與性質。欲圖根本之救亡,所需乎國民性質行為之改善,視所需乎為國獻身之烈士,其量尤廣,其勢尤迫。」「若其國之民德,民力,在水平線之下者,則自侮自伐,其招致強敵獨夫也,如磁石之引針,其國家無時不在滅亡之數,其亡自亡,其滅自滅也。」[9]
批判獨尊儒術時,他說:「竊以無論何種學派,均不能定為一尊,以阻礙思想文化之自由發展。況儒術孔道,非無優點,而缺點則正多。尤與近世文明社會絕無不相容者,其一貫倫理政治之綱常階級說也。此不攻破,吾國之政治、法律、社會道德,俱無由出黑暗而入光明。」[10]
所以,陳獨秀發起新文化運動的思路,一開始就與後來加入運動的胡適等「純文化運動派」不一樣,因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陳獨秀和李大釗等人與胡適派決裂而轉向政治救亡,乃是自然的結果。陳獨秀在新文化運動中,從來沒有忘記過政治救亡。
如果說批判儒家倫理是陳獨秀發起的這場運動高揚民主精神的體現,那麽,批判宗教迷信、批判舊文學、舊教育,則更多地體現了科學精神。
對於中國人的宗教迷信傳統和老莊退讓苟安忍辱哲學,陳獨秀認為是造成中國國民性腐敗墮落的最大原因之一,並且完全適合儒家奴隸倫理的需要,所以,新文化運動對其發起了猛烈的攻擊。他說:「吾國舊說,最尊莫如孔、老。一則崇封建之禮教,尚謙讓以弱民性;一則以雌退為教,不為天下先。吾民冒險敢為之風,於焉以斬。」[11]又說:「老尚雌退,儒尚禮讓,佛說空無。義俠偉人,稱為大盜;貞直之士,謂為粗橫。充塞吾民精神界者,無一強梁敢進之思。惟抵抗之力,從根斷矣」;「審是人生行徑,無時無事,不在劇烈戰鬥之中,一旦喪失其抵抗力,降服而已,滅亡而已,生存且不保,遑雲進化!蓋失其精神之抵抗力,已無人格之可言;失其身體之抵抗力,求為走肉行屍不可得也!」[12]「苟安忍辱,惡聞戰爭,為吾華人最大病根,數千年來屈服於暴君、異族之下者,隻以此耳。」[13]
如此批判佛教老莊哲學,確有振聾發聵、驚世醒言之力。
需要指出的是,《新青年》從創刊到遷移北京前的上海時期,攻擊的主要矛頭是儒家倫理和佛老學說,即倫理革命和宗教革命。這時期的雜誌完全由陳獨秀一人主編,而且他發揚主編《安徽俗話報》時期的精神,不僅是主編,還是主筆,每期主打文章全由其親自撰寫,不僅寫主打文章,還寫其他文章;不僅撰寫,還搞譯作,還以「記者」為筆名,編寫每期的「國內大事記」和「國外大事記」,同時回答讀者來信,等等。所以,這時期的《新青年》,連「同人雜誌」都稱不上,而帶有「獨人雜誌」的色彩,往往在一期上出現他署名「陳獨秀」或「獨秀」的文章不止一篇,如第1卷第1期目錄上有四篇:兩篇自撰的主打文章《敬告青年》和《法蘭西人與近代文明》,兩篇譯作。第1卷第3號、2卷2號、2卷4號,都有三篇。其他各期一般都是兩篇。若再加上他寫的國內外大事記和通信,那麽,他在每期上發表的文字就相當可觀了。可以說,《新青年》時期,是他一生創作最豐富的時期。所以,後來收集起來出版的這時期(到1922年止)《獨秀文存》,其版稅收入竟成了他一生(及全家)生活費的主要來源。
但這也反映了新文化運動發軔期陳獨秀篳路藍縷、孤軍奮戰的悲壯情景。如魯迅後來所描寫的:「不特沒人來贊同,並且也還沒有人來反對。」[14]
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這時還沒有形成「新文化運動陣營」的核心——《新青年》作者群。不過,就一般情況而言,一本雜誌的影響總是慢慢擴大的。而《新青年》的初期,還沒有像魯迅說的那麽糟。
這時期的《新青年》作者,除了陳獨秀外,雖然還有幾個常著的作者和譯者,但緊緊圍繞陳獨秀文章的倫理革命和宗教革命主題的,主要有三個人,高一涵、易白沙、吳虞。而高、吳並不在陳身邊,一個遠在日本,一個遠在四川。
高一涵可以說是陳獨秀進行新文化運動的第一位得力助手。他雖比陳小六歲,但早年與陳有很多相同的經歷。他是陳的安徽同鄉,幼年也受過嚴格的傳統教育,並中過秀才。後來,他進入安慶安徽高等學堂,接觸到梁啓超的《新民叢報》和同盟會的《民報》,並親眼看到徐錫麟因刺殺安徽巡撫未果被剖腹剜心事件,產生了反清革命的思想。民國初年,他到日本留學,入明治大學政治係,係統研究西方民主政治,這為他以後成為陳獨秀得力助手、宣傳民主主義思想奠定了專業基礎。在此期間,他被「頭號政論家」章士釗主編的《甲寅》所吸收,成為其編輯部的主要編者,於是與同在編輯部的陳獨秀相識,同鄉加同誌,二人一見如故。正如吳稚暉所說:「把人物與《甲寅》聯想,章行嚴而外,必忘不了高一涵,亦忘不了陳獨秀。」[15]因此,陳獨秀回國後創刊《新青年》,便向他約稿,他總是按要求及時供稿。當時因《甲寅》也遷回上海,高一涵一時生活困難,陳獨秀的約稿,解決了他的燃眉之急。後來他回憶說:「餘時已到日本三年餘,為窮所迫,常斷炊。獨秀約餘投稿,月得十數元稿費以餬口。」[16]而陳獨秀對他寫的稿子則視為雪中送炭,總是安排在他的主打文章下麵,成為貫徹《新青年》宗旨的重要言論:闡述西方民主政治製度、民主與專製的區別,民主與自由的關係、國家與國民的關係以及青年與人生的價值等。如第一卷頭五期的前二、三篇稿件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