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文章在深刻揭露袁世凱政府「濫用國家威權」,進行種種賣國殘民的罪惡活動後,驚呼「其欲保存惡國家哉,實欲以保存惡政府」,而「惡國家甚於無國家」,「國家者,保障人民之權利,謀益人民之幸福也。不此之務,其國也存之無所榮,亡之無所惜」。
同時,他又指出,中國人受數千年封建傳統影響,沒有建設近代國家的「自覺心」,把忠君視為愛國;而且「吾國閉關日久,人民又不預政事,內外情勢,遂非所知」,即既不知建國之「目的」,又不知國家危險之情勢。「所以,今吾國之患,非獨在政府。國民之智力,由麵麵觀之,能否建設國家於二十世紀,夫非浮誇大,誠不能無所懷疑。然則立國既有所難能,亡國自在所不免,瓜分之局,事實所趨。」
文章的基本觀點是,中國當時根本沒有近代意義上的真正的國家,所以無所謂亡國不亡國。於是,對照當時印度、朝鮮等國,文章的結論是:「窮究中國之國勢人心,瓜分之局,何法可逃;亡國之奴,何事可怖。」
陳獨秀這篇文章,具有何等驚世駭俗的震撼力,隻有放到當時歷史條件下才能顯現出來。
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的最高道德是「忠君」,所謂「忠為八德之首」。忠君也就是「愛國」,所謂「朕即國家」。所以,不忠君,不僅要殺頭,而且要滿門抄斬。幾千年來,圖書、戲劇、故事等,反覆宣傳這個道理。於是,老百姓就養成一種習慣,把一切國家大事身家性命,都託付給明君及清官。近代以來,西方列強入侵,清王朝連連失敗,一部分先進分子首先開始懷疑「忠君」的威權,但因為麵臨入侵,代替它的是「愛國」。鄭超麟說:「在『愛國』麵前,一切都須退避三舍。君可以不忠,國不能不愛。」起初,與陳獨秀一起戰鬥的同盟會成立前後的革命黨人,可以拿「愛國」為武器去攻擊保守派。可是後來保守派也可以拿「愛國」為武器去攻擊進步派了。康、梁保皇黨反對革命的諸論據中,最有力的就是「革命能召瓜分」。所以,革命黨人都是「不愛國」,都要幫助外國來瓜分中國。革命黨方麵隻能拿「革命不致召瓜分」為理由去回答保皇黨,卻不敢進一步說:「在清王朝的腐敗統治之下,中國甚於被瓜分。」辛亥革命畢竟爆發了,而且革命勝利了,中國並未被列強瓜分去,革命黨似乎可以堵塞保皇黨之口了。然而,繼承清王朝政權的袁世凱,隻願意施行「偽共和」,卻不願對國民黨讓步。袁世凱所用的種種論據,最有力的仍是「黨人主張能召瓜分」。換一句話說,凡是主張內閣製、聯邦製的,主張削減總統和中央政府權力的,都是「不愛國」,因為都是要幫助外國來瓜分中國。何況此時歐戰爆發,國家主義成了時髦。英語民族盛行一句口號:「my country,right or wrong!」意思是說:「我的祖國做得對也好,做得錯也好,它總是我的祖國!」其他民族也有類似的口號。袁世凱更加振振有詞責令人們為了「愛國」起見,再不可反對他,而應當擁護他。
「愛國!」「愛國!」袁世凱政府及其輿論工具,以此口號標語為武器來攻擊那些失敗亡命的革命黨人,來責斥黨人的反政府言論和活動,《甲寅》雜誌也在內。「誰反對政府,誰就是不愛國!」在這個打擊之下,反對黨隻好低下頭來了。他們忙著聲明:他們反對政府仍是為了愛國。為此緣故,他們竭力從法理上說明「國家」和「政府」是兩個不同的事物。但反對黨的這種抽象論據是不能駁倒政府黨那種現實論據的;無論法理上如何說得圓滿,國家和政府現實上是不能截然分開的。不幸,當時輿論上流行的都是這類文章。人們不談政治的根本,隻談法理,隻注意上層政治製度問題,如什麽君主製和民主製、總統製和內閣製、統一製和聯邦製、一黨製和多黨製等。人們好像以為中國隻要採取而且實行良好的政製,就可以長治久安了。
陳獨秀當時已經超出這種言論以外了。他已從上層政製問題走到政治根本問題。他明白,要抵抗政府黨手裏的「愛國」武器,乞靈於法理是沒有用的,分別什麽「真愛國」和「假愛國」,也是沒有用的;必須進一步檢討:什麽是國?如何去愛?他的《愛國心與自覺心》一文就回答了這些問題。
他首先提出「自覺心」來對抗「愛國心」。愛國心不是高出一切的,而是有自覺心與之相對。「自覺心」至少與「愛國心」處於相等的地位,前者出於「智」,而後者出於「情」,二者不可偏廢。但這是就一般而言的。單就中國來說,則中國根本沒有名副其實的國家,根本「未嚐有共謀福利之團體,若近世歐美人之所謂國家也」。既沒有國家,就談不上什麽「愛國」。所以首先要懂得什麽叫作國家,它以什麽為目的,它的情勢怎樣,即首先須有「自覺」。所以,在中國,自覺心不僅與愛國心並駕,而且駕愛國心而上之。
有了自覺心之後才能知道為什麽要愛國。陳獨秀指出:國家不是絕對必須去愛的,國家必須本身值得我們愛,我們才去愛國。既然懂得「愛國」是以國家本身值得愛為前提,那就可以明白亡國也不見得怎樣可怕。於是他說出了「其欲保存惡國家者,實欲以保存惡政府」;「惡國家勝於無國家」的「危言」,並指出:「此非京、津、江南人之無愛國心也,國家實不能保民而致其愛,其愛國心遂為其自覺心所排而去爾。嗚呼!國家國家,爾行爾法,吾人誠無之不為憂,有之不為喜。吾人非咒爾亡,實不禁以此自覺也。」
同時,他又指出,中國人受數千年封建傳統影響,沒有建設近代國家的「自覺心」,把忠君視為愛國;而且「吾國閉關日久,人民又不預政事,內外情勢,遂非所知」,即既不知建國之「目的」,又不知國家危險之情勢。「所以,今吾國之患,非獨在政府。國民之智力,由麵麵觀之,能否建設國家於二十世紀,夫非浮誇大,誠不能無所懷疑。然則立國既有所難能,亡國自在所不免,瓜分之局,事實所趨。」
文章的基本觀點是,中國當時根本沒有近代意義上的真正的國家,所以無所謂亡國不亡國。於是,對照當時印度、朝鮮等國,文章的結論是:「窮究中國之國勢人心,瓜分之局,何法可逃;亡國之奴,何事可怖。」
陳獨秀這篇文章,具有何等驚世駭俗的震撼力,隻有放到當時歷史條件下才能顯現出來。
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的最高道德是「忠君」,所謂「忠為八德之首」。忠君也就是「愛國」,所謂「朕即國家」。所以,不忠君,不僅要殺頭,而且要滿門抄斬。幾千年來,圖書、戲劇、故事等,反覆宣傳這個道理。於是,老百姓就養成一種習慣,把一切國家大事身家性命,都託付給明君及清官。近代以來,西方列強入侵,清王朝連連失敗,一部分先進分子首先開始懷疑「忠君」的威權,但因為麵臨入侵,代替它的是「愛國」。鄭超麟說:「在『愛國』麵前,一切都須退避三舍。君可以不忠,國不能不愛。」起初,與陳獨秀一起戰鬥的同盟會成立前後的革命黨人,可以拿「愛國」為武器去攻擊保守派。可是後來保守派也可以拿「愛國」為武器去攻擊進步派了。康、梁保皇黨反對革命的諸論據中,最有力的就是「革命能召瓜分」。所以,革命黨人都是「不愛國」,都要幫助外國來瓜分中國。革命黨方麵隻能拿「革命不致召瓜分」為理由去回答保皇黨,卻不敢進一步說:「在清王朝的腐敗統治之下,中國甚於被瓜分。」辛亥革命畢竟爆發了,而且革命勝利了,中國並未被列強瓜分去,革命黨似乎可以堵塞保皇黨之口了。然而,繼承清王朝政權的袁世凱,隻願意施行「偽共和」,卻不願對國民黨讓步。袁世凱所用的種種論據,最有力的仍是「黨人主張能召瓜分」。換一句話說,凡是主張內閣製、聯邦製的,主張削減總統和中央政府權力的,都是「不愛國」,因為都是要幫助外國來瓜分中國。何況此時歐戰爆發,國家主義成了時髦。英語民族盛行一句口號:「my country,right or wrong!」意思是說:「我的祖國做得對也好,做得錯也好,它總是我的祖國!」其他民族也有類似的口號。袁世凱更加振振有詞責令人們為了「愛國」起見,再不可反對他,而應當擁護他。
「愛國!」「愛國!」袁世凱政府及其輿論工具,以此口號標語為武器來攻擊那些失敗亡命的革命黨人,來責斥黨人的反政府言論和活動,《甲寅》雜誌也在內。「誰反對政府,誰就是不愛國!」在這個打擊之下,反對黨隻好低下頭來了。他們忙著聲明:他們反對政府仍是為了愛國。為此緣故,他們竭力從法理上說明「國家」和「政府」是兩個不同的事物。但反對黨的這種抽象論據是不能駁倒政府黨那種現實論據的;無論法理上如何說得圓滿,國家和政府現實上是不能截然分開的。不幸,當時輿論上流行的都是這類文章。人們不談政治的根本,隻談法理,隻注意上層政治製度問題,如什麽君主製和民主製、總統製和內閣製、統一製和聯邦製、一黨製和多黨製等。人們好像以為中國隻要採取而且實行良好的政製,就可以長治久安了。
陳獨秀當時已經超出這種言論以外了。他已從上層政製問題走到政治根本問題。他明白,要抵抗政府黨手裏的「愛國」武器,乞靈於法理是沒有用的,分別什麽「真愛國」和「假愛國」,也是沒有用的;必須進一步檢討:什麽是國?如何去愛?他的《愛國心與自覺心》一文就回答了這些問題。
他首先提出「自覺心」來對抗「愛國心」。愛國心不是高出一切的,而是有自覺心與之相對。「自覺心」至少與「愛國心」處於相等的地位,前者出於「智」,而後者出於「情」,二者不可偏廢。但這是就一般而言的。單就中國來說,則中國根本沒有名副其實的國家,根本「未嚐有共謀福利之團體,若近世歐美人之所謂國家也」。既沒有國家,就談不上什麽「愛國」。所以首先要懂得什麽叫作國家,它以什麽為目的,它的情勢怎樣,即首先須有「自覺」。所以,在中國,自覺心不僅與愛國心並駕,而且駕愛國心而上之。
有了自覺心之後才能知道為什麽要愛國。陳獨秀指出:國家不是絕對必須去愛的,國家必須本身值得我們愛,我們才去愛國。既然懂得「愛國」是以國家本身值得愛為前提,那就可以明白亡國也不見得怎樣可怕。於是他說出了「其欲保存惡國家者,實欲以保存惡政府」;「惡國家勝於無國家」的「危言」,並指出:「此非京、津、江南人之無愛國心也,國家實不能保民而致其愛,其愛國心遂為其自覺心所排而去爾。嗚呼!國家國家,爾行爾法,吾人誠無之不為憂,有之不為喜。吾人非咒爾亡,實不禁以此自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