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獨秀則即在他的著作末尾呼應道:「近時敵鼾臥榻,謀墮神州……時事日非,不堪設想,爰采舊聞旅話暨白人所論,管蠡所及,集成一篇……願質諸海內同誌,共抱杞憂。」


    青年時期的陳獨秀在南京


    陳獨秀在文中說他「略述沿江形勢,舉辦諸端,是引領於我國政府」,並參考了曾國藩、胡林翼「通靖長江為平盪東南」即鎮壓太平天國的經驗,供清政府防內亂,禦外侮之用。在表示了強烈的反帝愛國主義精神的同時,也表現了維護清政府、鼓吹改良主義的立場。


    存在決定意識,陳獨秀當時的這種思想立場,是完全符合歷史狀況的。當時是康梁維新主義思潮上升時期,連孫中山也曾向李鴻章投書,主張變法自強。同時,他的祖輩和父輩,也都參加了鎮壓被稱為「長毛造反」的太平天國運動,而把曾國藩、胡林翼視為為國除奸的英雄。


    陳獨秀此著雖是傳統的石印本,印數有限,卻在當時的書店出售過,並且還有一定的影響。據程演生說,他在舊書店看見過陳獨秀的這本書,「後麵有批語,說仲甫如何年少,如何有才有學的話。是一個老輩的口氣」。[26]


    學西學 轉為「亂黨」


    陳獨秀在1897年參加江南鄉試落榜以後直到1901年10月之間的歷史,由於資料不多,情況不清。國內外多部論著[27]都認為陳獨秀在1898年曾入學杭州求是書院,在此,他受到了最初的新式教育,學習了英文、法文、天文學、造船學等。但根據何在,均無考證。後來,華東師範大學鄔國義教授在1901年4月3日(光緒二十七年二月望日)出版的《勵學譯編》第一期上,發現了兩條關於「陳仲甫先生」的訊息,很有價值:一條是在該誌所載各代售處中,有「安慶,南門內名利棧隔壁陳仲甫先生」一處;一條是為該誌「助資諸君姓氏」名單中,有「陳仲甫先生捐銀三元」的記載。


    這兩條訊息,說明陳獨秀當時與《勵學譯編》雜誌關係密切,並且可以折射出陳怎樣由儒學轉向西學、由封建主義士大夫轉向民主主義者初期的狀況。他自己說過:「吾輩少時,讀八股,講舊學,每疾視士大夫習歐文讀西學者,以為洋奴,名教所不容也。」[28]而不久,他成了「歐文西學」的狂熱崇拜者和實踐者。這份《勵學譯編》乃是最早對他影響的刊物。這就涉及《勵學譯編》是一本什麽樣的雜誌?編譯者是一些什麽樣的人?


    《勵學譯編》是我國20世紀初最早的啟蒙雜誌(月刊)之一,在蘇州出版,由汪鬱年、戴昌煦所倡設的「勵學譯社」主辦。以「采東西政治、格致諸學,創譯本以餉天下」為方針,分期譯載新學圖書,介紹給中國的思想界。自從鴉片戰爭的炮火打開中國封閉的國門後,有些有識之士逐漸感到中國的落後,開始有一種向西方學習的覺悟。於是,開學館,學外文,出外留學,譯介西學論著,逐漸流行起來。自然,這些事,開始時是清朝統治集團中的洋務派進行的,民間是沒有條件的,而且按「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觀點,最早從學習和運用自然科學著手。從時間上來說,這個過程開始於19世紀60年代,由於隨著洋務派主持的中國近代工業的建立和資本主義的發生、發展,介紹和學習自然科學的工作,開始受到重視,逐漸發展起來。1862年,主持清政府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恭親王奕,奏準在北京設同文館,招收八旗子弟,學習外國語文字。但是,該館設立之初,並無學習自然科學的課程,隻是給開設學堂學習外國知識創了一個先例。然後,主要在上海和廣州這類學堂逐漸地多起來,教師大部聘用外國人擔任,開設英文、法文、物理、化學、電學、礦學、醫學、天文、地理等課程。中日甲午戰爭後,改良派認為日本所以戰勝中國,首先是日本遍設各類學校,技藝先進,人才眾多。他們要求政府積極提倡設立新式學堂,並學習德國、日本的經驗,光緒皇帝特下明詔,命令全國各省、府、縣、鄉,一律興辦學堂。於是,又掀起一個西學高潮。雖然1898年的維新運動是失敗了,但向西方和日本尋求救國方案的潮流,已經不可逆轉,而且隨著民族危機的加深,重點迅速從自然科學向社會科學轉移,一時,譯介西方新思潮在愛國知識分子中成為時髦和渴望。1897年,維新派在上海成立公開的翻譯出版機構「譯書公會」,聲明其章程為「以采譯泰西切用書籍為宗旨」,向倫敦、巴黎等地,購買關於政治、教育、法律、天文、商務、軍事等方麵的新書,次第譯出,每周匯訂成《譯書公會報》,精印發行,並匯譯當時各國報紙如英國《泰晤士報》、法國《勒當報》、德國《東方報》、美國《自立報》等內容,輔以編者和譯者的論說,以開民智,廣見聞。


    可能是受了上海「譯書公會」和《譯書公會報》的影響和啟發,江蘇吳縣的汪鬱年、包清柱、祝天齡、顧培基等人,同年夏,在蘇州城裏亦成立「勵誌會」,研習英、法、日語和外國學問。隔年戊戌變法時,他們又議設蒙學學堂,旁及閱報藏書會(圖書館)。後來,變法失敗,同誌星散,遊學而去他省。1900年夏,這些人倦遊歸蘇,復聚集在一起。恰逢北方義和團與八國聯軍進京,國事迫在眉睫,於是他們相商譯書辦刊物事,準備「人譯一書,月出一編,以質海內」。這是《勵學譯編》創刊號上《勵學譯社緣起》一文中說的他們籌備的過程。進而,聲明他們的宗旨是:「日本之盛也,其書足以資我,其學足以師我」;而其始也,隻是二三學人翻譯西學圖書,並且鍥而不捨,以至譯學大昌。今日同社學之,持之以恆,他日「民智賴以疏通乎,世變賴以挽救乎,未可知也。同社勉之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人物傳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郭德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郭德宏並收藏民國人物傳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