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好拿著過去的光榮來炫耀,所以北大的同學動不動就說我們五四時代如何如何,認為是無上光榮的歷史。可是五四的時代早過去了。時代的輪子是在不斷的往前推進,過去的功績,不是我們努力的結果,我們不配拿來裝飾自己的門麵,當前還有更重要的使命需要我們來努力。我們隻會引證一些過去的史績來誇耀,那不是我們的光榮,乃是我們的恥辱。[45]


    從學生的立場出發,他們更加看重的是當下與未來的可能性,認為北大若隻是停留在對過去的誇耀之中,便是類似於「老了想當年」的懦弱表現,是不能代表北大應有之精神和地位的。[46]他們還表示,五四運動的精神固然值得紀念,但不應止步於此。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重新認識和發揚五四的精神才是紀念它的本意。


    對比前文紀念刊中有關敘述,「蔡元培」的缺席也預示著變化的開始。「五四運動」一詞雖然仍會在絕大多數文章中頻繁出現,但其著意強調的是其作為反抗惡勢力的政治意義,卻幾乎不再提及思想文化層麵與北大的關聯。一方麵,從學校外部來看,政治軍事環境惡化,威脅迫在眉睫;另一方麵,從北大內部來看,蔡元培自1930年前後淡出後,威望與影響力均已大不如前。紀念刊中五四已然過時的論調,背後或多或少也包括了蔡元培也已過時的意思。其間回顧「五四運動」的方式,接近於揚·阿斯曼所說的「回憶附著的象徵物」。他認為,在文化記憶中,「基於事實的歷史被轉化為回憶中的歷史,從而變成了神話」。歷史卻並不因此而變得不真實,反而是由於獲得了更多符合當下社會規範的集體認同而變得真實。[47]由學生主導的《北京大學卅五周年紀念刊》,利用校慶紀念更新了對北大傳統的解釋。這種立足於當下的表述,也使北大新一代建立起新的認同,代際轉換亦隨之悄然進行。


    綜觀上述幾次較大規模的北大校慶,雖然整體上來看主題和形式變化不大,但仔細對比師生不同時期的發言,仍可發現時代烙印帶來的不同影響。在梳理回憶內容差異的基礎上,可以更明確地觀察到蔡元培的角色與形象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他從校慶的參與者變為追懷的回憶對象,再至淡出人們的視野,與他在北大從長校到淡出的過程相呼應,也是其對北大的影響從具體實踐轉化為北大精神的開始。


    第二節 蔡元培紀念儀式之解讀[48]


    1937年11月底,蔡元培在丁西林等人的陪同下離開上海,到達香港,化名周子餘隱居港九。直至去世前,除了仍掛懷中央研究院的事務之外,他大部分時間都是深居簡出,專心於養病和《自寫年譜》的寫作。據王雲五回憶,1940年舊曆新年時,蔡元培偕夫人公子等來訪,午膳後順遊淺水灣等處,「遊興甚濃,精神亦健」。但3月3日,他在寓所不慎失足跌倒,本以為並無大礙,不久竟口吐鮮血。入院後,精神尚佳,並無異狀,不料兩日之後病情急轉直下,大量排血,陷入昏迷。經醫生診治,認為係胃瘤出血,雖經輸血施救,卻已無力回天,終於3月5日上午九時三刻逝世。[49]


    3月6日,蔡元培逝世的消息便出現在各大報紙的重要位置。相關的報導均詳細描述了蔡元培最後的救治情況及臨終遺言。吳鐵城、王雲五、許地山、葉恭綽等人組成了治喪委員會,負責主持喪禮,並初步確定7日下午入殮的各項事宜。自6日起,林森、孔祥熙、孫科、於右任、戴季陶、居正、張群、陳立夫、朱家驊、王世傑、白崇禧、潘公展、馬超俊、程天放、洪蘭友、邵力子、黃炎培、徐崇清等國民政府及國民黨高層人士,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以及國際反侵略運動大會中國分會,中國國聯同誌會等社團,各地北大同學會紛紛來電致唁。[50]《大公報》當日即發表短評《悼蔡孑民先生》,概括蔡元培的一生「奔走革命,開拓文化,手造中國的新教育」,同時刊出了時任國民黨總裁、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發來的唁電。同日,《中央日報》的長篇社論特別強調的則是蔡元培「思想革命,學術救國之信念」對近代中國的巨大影響。


    3月7日下午,蔡元培遺體在香港摩理臣山道福祿壽殯儀館入殮。由蔣介石代表吳鐵城及臨時治喪委員會代表俞鴻鈞主祭。前往致祭者三百餘人。10日,蔡元培靈柩出殯。靈柩停放妥當之後,即設奠致祭。除家屬行禮之外,由吳鐵城代表中央主祭,治喪委員會則由俞鴻鈞代表,先後行禮。港都亦請羅旭龢代表到場致祭。當日執紼者五千餘人,與祭者則逾萬。全港學校商店均懸半旗誌哀。


    更為隆重的祭奠相繼在全國各地展開。3月15日,《中央日報》頭版位置刊出《蔡委員孑民先生追悼大會籌備處啟事》,公布了籌辦公祭的若幹事宜。[51]16日,國民政府頒布褒揚令,稱:


    國民政府委員蔡元培,道德文章,夙孚時望。早歲誌存匡復,遠歷重瀛,研貫中西學術。回國後,銳意以作育人才、促進民治為己任。先後任教育總長、北京大學校長及大學院院長,推行主義,啟導新規,士氣昌明,萬流景仰。近長中央研究院,提倡文化事業,績效彌彰。方期輔翊中樞,裁成後進,高年碩學,永為黨國儀型;乃以舊疾未痊,滯居嶺表。遽聞溘逝,震悼良深!著給治喪費五千元,派許委員崇智前往致祭。生平事跡,存備宣付史館,用示崇重勛耆之至意。[52]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人物傳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郭德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郭德宏並收藏民國人物傳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