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文的關注點仍在思想文化層麵,其出處雖無從考證,但能夠被收入紀念刊中也說明了北大眾人的認同。此外,紀念刊中還發表了李辛之所撰的《北大之過去與現在》,立意大致相似,具體討論更進一層。李文在回顧北大校名沿革和學製課程之演進的基礎上,討論了北大「今日之精神」以及「明日之目標」。在解釋「北大之所以為北大」的原因時,他給出了三點理由:(1)以研究高深學術、養成領袖人才為目的;(2)始終與舊勢力抗戰;(3)領導新思潮運動。他在解釋第一點時談道:
我國教育自民元蔡元培先生發表新教育意見之後,教育界空氣為之一轉,全國風氣亦為之一變。後蔡先生來本校,將其教育之理想次第實施,極力提倡兼容並包與思想自由主義。在教員方麵,新舊派別,無不網羅,五光十色,應有盡有,於是在同學方麵而相習成風,各走各路,極複雜之能事。[38]
在接下來的分析中,他先是細數了北大歷史上六件對抗惡勢力的具體事例,再是列舉新文化運動中北大師生創辦的各類雜誌,以此證明北大始終處於與惡勢力對抗及引領新思潮的領導位置。總體來看,其中第一、第三點含義相近,都是從思想與學術層麵來談北大特點以及蔡元培對北大的貢獻,而第二點所舉諸項大部分也與蔡元培有莫大關聯,其中最直接相關的是五四運動、北京教育界索薪運動、驅逐彭允彝運動以及北大的復校運動。
可見,在1929年的校慶紀念中,雖然參與者在回顧北大校史時運用的敘事方式不盡相同,但延續的仍然是1923年校慶紀念的基本思路,即圍繞五四新文化運動與「驅彭運動」展開,強調這一係列事件對北大傳統與精神的塑造作用。但與以往不同的是,以上種種與蔡元培相關聯的敘述,絕大部分都是沒有細節、不帶情感的客觀描述,隻是為論證觀點的一條論據而已。此外,復校運動得以在紀念刊中出現且被不斷提及,主要是因為這場遷延兩年的運動剛剛結束,餘溫尚在。這一主題的加入,呼應了北大剛剛結束的抗爭運動,帶有鮮明的年代特點,同時也使得北大傳統得以續寫,並被賦予新的意義。
歷史記憶強調的是記憶的社會屬性,要在「閱讀或聽人講述,或者在紀念活動和節日的場合中」,通過集會的方式來「共同回憶長期分離的群體成員的事跡和成就」之時,才能被間接地激發出來。[39]蔡元培長校期間的紀念會奠定的此後北大校慶的基調,是由當時眾多參與者共同塑造而成的;當其離校之後,這些記憶又通過校慶紀念會以及紀念刊的方式,開始形塑後來者的歷史記憶。時間是形成和存留記憶的基本要素,時間的流動與社會環境與語境的變化相呼應,因此也使得歷史記憶始終處於動態變化過程之中。校慶紀念中不斷增加或刪減主題和內容,即是觀察歷史記憶之更迭的一種方式:歷史記憶中的某些主題,因其重要性或特殊性,會作為記憶的內容一直傳承下去;某些在過去看似重要的東西,也有可能因時間的流逝而降低了重要性,便不再出現在校慶紀念之中,進而逐漸被遺忘;與此同時,某些新的主題也會因為世事變幻而加入校慶紀念之中,並以不斷重述的方式刻入眾人的歷史記憶之中。
上述變化在1933年的校慶紀念及《北京大學卅五周年紀念刊》中可以得到印證。這一年的校慶紀念活動隻辦了一天,上午的紀念大會照例是發言和演講,下午安排了各種遊藝活動。[40]校慶活動的籌劃及紀念刊的編輯,全部由學生會出麵組織。紀念刊麵向教師、學生及北大已畢業的學生徵稿,但由於時間倉促,除了蔡、蔣兩校長的題詞之外,教職員中隻有劉復、陶希聖和艾克敦(harold acton)發去了文章。紀念刊共收錄了在校學生文章十餘篇,畢業學生文章一篇,頗能體現學生在此次校慶中的主導作用。[41]雖然籌備會申明稿件去留以不涉攻訐和謾罵為標準,但仍然難掩紀念刊相對激進的編纂態度。
在紀念刊中,教師與學生的意見近乎針鋒相對。劉復希望學生更應當關注「努力雪學術恥」,陶希聖也提醒學生「不要把自己太看重了」,皆是從教育與學術思想層麵去討論北大應扮演的角色。[42]但麵對戰爭形勢的日趨惡化,學生們對現實政治環境的關切,逐漸超越對學業本身的關注。他們利用校慶紀念回顧北大歷史,旨在以此對北大未能起到引領學界的作用集中進行反思。紀念籌備會發表了《國立北京大學三十五周年紀念宣言》,明確表示了此次紀念是「為過去的北大敲著葬鍾,在葬鍾的丁丁聲中,要把死氣沉沉的北大驚醒」。與此前由校方主導的校慶紀念意在營造大家庭聚會的方式不同,學生更為關切的是,「不抵抗主義斷送了東北四省」,為什麽「北京大學卻成了啞巴,一聲不響的靜寂著」。他們號召「從來站在時代最前線的北大」,「應該負起新時代的任務」,應該「醒來,向前,向前」。[43]
比起以往藉助歷史以獲得認同的路徑不同,1933年的校慶紀念對北大歷史的回顧雖然基本上也是從五四談起,但其有非常現實的訴求,著眼的還是當下。比如,有的學生強調五四運動的倡導者是北大,五四精神是「北大精神」的「副本」。所謂「北大精神」,即是「革命精神」,因此「推進北大精神」就是要用革命的行動去實現「革命精神」。[44]有的學生表示,自己是抱著對「北大」二字的信仰來到學校的,現在卻隻感到「失望」,覺得北大的「骨子裏實在缺少一種向前發展的精神,暮氣沉沉的好像個近死亡的老太婆」。他繼續說道:
我國教育自民元蔡元培先生發表新教育意見之後,教育界空氣為之一轉,全國風氣亦為之一變。後蔡先生來本校,將其教育之理想次第實施,極力提倡兼容並包與思想自由主義。在教員方麵,新舊派別,無不網羅,五光十色,應有盡有,於是在同學方麵而相習成風,各走各路,極複雜之能事。[38]
在接下來的分析中,他先是細數了北大歷史上六件對抗惡勢力的具體事例,再是列舉新文化運動中北大師生創辦的各類雜誌,以此證明北大始終處於與惡勢力對抗及引領新思潮的領導位置。總體來看,其中第一、第三點含義相近,都是從思想與學術層麵來談北大特點以及蔡元培對北大的貢獻,而第二點所舉諸項大部分也與蔡元培有莫大關聯,其中最直接相關的是五四運動、北京教育界索薪運動、驅逐彭允彝運動以及北大的復校運動。
可見,在1929年的校慶紀念中,雖然參與者在回顧北大校史時運用的敘事方式不盡相同,但延續的仍然是1923年校慶紀念的基本思路,即圍繞五四新文化運動與「驅彭運動」展開,強調這一係列事件對北大傳統與精神的塑造作用。但與以往不同的是,以上種種與蔡元培相關聯的敘述,絕大部分都是沒有細節、不帶情感的客觀描述,隻是為論證觀點的一條論據而已。此外,復校運動得以在紀念刊中出現且被不斷提及,主要是因為這場遷延兩年的運動剛剛結束,餘溫尚在。這一主題的加入,呼應了北大剛剛結束的抗爭運動,帶有鮮明的年代特點,同時也使得北大傳統得以續寫,並被賦予新的意義。
歷史記憶強調的是記憶的社會屬性,要在「閱讀或聽人講述,或者在紀念活動和節日的場合中」,通過集會的方式來「共同回憶長期分離的群體成員的事跡和成就」之時,才能被間接地激發出來。[39]蔡元培長校期間的紀念會奠定的此後北大校慶的基調,是由當時眾多參與者共同塑造而成的;當其離校之後,這些記憶又通過校慶紀念會以及紀念刊的方式,開始形塑後來者的歷史記憶。時間是形成和存留記憶的基本要素,時間的流動與社會環境與語境的變化相呼應,因此也使得歷史記憶始終處於動態變化過程之中。校慶紀念中不斷增加或刪減主題和內容,即是觀察歷史記憶之更迭的一種方式:歷史記憶中的某些主題,因其重要性或特殊性,會作為記憶的內容一直傳承下去;某些在過去看似重要的東西,也有可能因時間的流逝而降低了重要性,便不再出現在校慶紀念之中,進而逐漸被遺忘;與此同時,某些新的主題也會因為世事變幻而加入校慶紀念之中,並以不斷重述的方式刻入眾人的歷史記憶之中。
上述變化在1933年的校慶紀念及《北京大學卅五周年紀念刊》中可以得到印證。這一年的校慶紀念活動隻辦了一天,上午的紀念大會照例是發言和演講,下午安排了各種遊藝活動。[40]校慶活動的籌劃及紀念刊的編輯,全部由學生會出麵組織。紀念刊麵向教師、學生及北大已畢業的學生徵稿,但由於時間倉促,除了蔡、蔣兩校長的題詞之外,教職員中隻有劉復、陶希聖和艾克敦(harold acton)發去了文章。紀念刊共收錄了在校學生文章十餘篇,畢業學生文章一篇,頗能體現學生在此次校慶中的主導作用。[41]雖然籌備會申明稿件去留以不涉攻訐和謾罵為標準,但仍然難掩紀念刊相對激進的編纂態度。
在紀念刊中,教師與學生的意見近乎針鋒相對。劉復希望學生更應當關注「努力雪學術恥」,陶希聖也提醒學生「不要把自己太看重了」,皆是從教育與學術思想層麵去討論北大應扮演的角色。[42]但麵對戰爭形勢的日趨惡化,學生們對現實政治環境的關切,逐漸超越對學業本身的關注。他們利用校慶紀念回顧北大歷史,旨在以此對北大未能起到引領學界的作用集中進行反思。紀念籌備會發表了《國立北京大學三十五周年紀念宣言》,明確表示了此次紀念是「為過去的北大敲著葬鍾,在葬鍾的丁丁聲中,要把死氣沉沉的北大驚醒」。與此前由校方主導的校慶紀念意在營造大家庭聚會的方式不同,學生更為關切的是,「不抵抗主義斷送了東北四省」,為什麽「北京大學卻成了啞巴,一聲不響的靜寂著」。他們號召「從來站在時代最前線的北大」,「應該負起新時代的任務」,應該「醒來,向前,向前」。[43]
比起以往藉助歷史以獲得認同的路徑不同,1933年的校慶紀念對北大歷史的回顧雖然基本上也是從五四談起,但其有非常現實的訴求,著眼的還是當下。比如,有的學生強調五四運動的倡導者是北大,五四精神是「北大精神」的「副本」。所謂「北大精神」,即是「革命精神」,因此「推進北大精神」就是要用革命的行動去實現「革命精神」。[44]有的學生表示,自己是抱著對「北大」二字的信仰來到學校的,現在卻隻感到「失望」,覺得北大的「骨子裏實在缺少一種向前發展的精神,暮氣沉沉的好像個近死亡的老太婆」。他繼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