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體性的抗議請願,因牽涉人員眾多,在策略上如果能一鼓作氣,往往可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若是遷延過久,請願者內部很可能先會自亂陣腳。據報載,北大的復校運動因屆假期,委員會工作多有停頓,曾引來留校學生之不滿,甚至出現了該會與留校學生「直函質問」和「貼宣言標語攻擊詆罵」的情況。9月初,不少學生返校後也對復校運動委員會表示不滿,認為其「常以空言塞責,無具體計劃及相當成績表見」,遂另組敢死隊、讀書運動會,後又合組為「北大護校讀書會」,與復校運動委員會對立。另有部分學生雖贊成復校,但鑑於已將中華大學名義取消而更名為北平大學,似願讓步,希望能將視線集中於開學複課之事。[166]


    9月21日,國府會議通過《北平大學區組織大綱》,中華大學改名北平大學,另將北洋大學、河北大學等校一併重組。直至此時,復校運動才漸有起色,開始得到各界注意。這一方麵是因為北平大學區的成立,不僅涉及北平各校利益,且還牽涉河北、天津等地學校,他們紛紛加入抗議隊伍,聲勢得以壯大;[167]另一方麵是因為開學日期已過,九校為爭取經費恢復上課,已至聲嘶力竭之境地,對讀書運動的呼聲更加強烈。復校運動加入「讀書」主題,更易獲得關注和同情,其自身請願抗議等行動的合理性也由此得到加強。


    北大復校運動委員會自加入九校讀書運動會後,也對籌備開學一事頗為用心,積極與在平北大教師聯絡,擬聯合組織「學生學業維持會」,先行開學授課。[168]10月20日,北大行開學禮,到會教職員三十餘人、學生四百餘人。[169]但復校運動並未終止,北大復校運動委員會上呈國民政府,歷述北大開學情況及復校決心,並再次電請蔡元培來校主持。[170]11月初,李書華攜籌集到的五十萬元經費來平,開始著手組織北平大學區改組工作。[171]此後,各校學生會、九校學生讀書運動會以及各種團體組織等行動更加積極:有繼續明確反對改組,要求各校獨立者;有希望早日上課,請李書華前往接收者;也不乏會後臨時起意即赴李書華私宅示威者。[172]《益世報》記者觀察到北平大學學生因意見分歧也有了派別之分:


    北大學生現分三大派,一為復校運動派,對李石曾、李書華組織北平大學,以為對北平教育一網打盡,根本反對,於蔡元培則表示好感。第二為京大派,即劉哲手中所招之京師大學文科學生,及文科編級生,而為舊北大生所驅逐者,彼等頗欲擁李,藉以恢復其學籍。第三為讀書運動派,但圖早日上課,對蔡李無所可否。反李派之其中主幹學生共二十人……分別向同學中團結護校團,以學生宿舍所在,每五人一組,每組各舉一組長,團結進行。此項小團體之組織,頗令擁李派失其活動之力……校中教職員與蔡多為舊人,且又未開學,不能接受任何人之命令,故對學生之活動,隻得取放任主義。[173]


    在當時的局勢下,學生意見的不斷分化,說明各派之間勢均力敵,很難在短時間內達成一致,反而會使事態惡化。從另一方麵來看,北大復校聲勢越大,越映襯出政府方麵的缺席。有人對北大復校呼籲無門的冷落狀況很是同情,「對教育當局表示萬分遺憾」,甚至開始懷念起劉哲時代來,表示劉哲在校時尚能借來俄庚款,而憑藉國民政府之力,卻不能維持原案,原因就在於「政府不為」,「非不能也」。[174]周作人在給江紹原的信中不無諷刺地談道:「北平大學在籌備開門,唯北大學生尚在反對改組,此輩劉哲時代順民到此刻忽然抗(扛)出『北大光榮』的牌子來要保存整個的北大,未免可笑。」[175]一時間,教育界之亂象「尤甚於往日」。《大公報》社評曾對此亂象有過詳細描述:


    自大學副校長到平,吾人以為廢都教育,負責有人,當可由安定而入於整理改造之途。乃邇來學生方麵,不安之狀,似尤甚於往日。北大有武力護校之宣言,女大有反對合併之運動,師大藝專則有校長人選之爭執。喜事者奔走呼號,徒令社會視聽為之混淆。沉潛好學之士,則彷徨憂慮,大有後顧茫茫之感。而躬負責任之當局,更無誠摯明了之表示,以安學子之心,而慰社會之望。道路傳言,依然不脫舊日縱橫捭闔聯絡排擠之積習。夫當局既有整頓之決心,便應有徹底之辦法,擔起擔子,放手做去,宣布理由,出以正大。若認得環境困難,遽難改造,即當明白髮表,一仍舊章,泯息糾紛,徐圖整頓。若長在曖昧不明之間,不痛不癢相敷衍,則既無章士釗之勇氣,結果將令劉哲笑人。此吾人所認為遺憾者也。[176]


    如果從另一角度來看,「亂象」或許才是北方教育界的常態。從北京到北平,從京城到「廢都」,生存環境的改變給教育界帶來了不小的落差,似也因此失去了引領學界的天然身份。北大復校運動開始進行以來,種種訴求非但未能達成所願,卻先使自己失了方寸。不管抗議運動的背後是否摻雜了黨派利益之博弈或是政治勢力之滲透,對手一方的「曖昧不明」和「不痛不癢」實際上起到了減緩甚至是消解復校運動力度的作用。其也隻不過是虛張聲勢。因此,這種冷淡也就更為復校運動的倡導者所不容。


    在此背景之下,輿論也開始對同樣態度冷淡的蔡元培頗有微詞。北大學生李增濃投稿給《大公報》,在聲援北大復校的同時也提到了蔡元培。他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人物傳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郭德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郭德宏並收藏民國人物傳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