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北大來說,北伐軍入城之後首先需要解決的是如何接收京師大學的問題。6月8日,九校教職員召開聯席會,表示劉哲時代的被迫「隱忍服務」已告結束,各校都要求恢復京師大學成立之前的原有校名,並將會向大學院及時匯報進展情況,[145]由此拉開各校復校運動的序幕。10日,北大教務長陳大齊召集各學係、科、部、研究所主任開會,討論北大接受事宜,議決會同學生代表接收北大各院。[146]與此同時,北大學生也早已開始積極行動起來。部分學生先是與代理京師大學校務的文科學長江瀚達成協議,取消期末考試。隨後即開全體代表大會,提議組織「北大復校運動委員會」,並於7日上午即召開成立大會,著手進行復校運動。[147]9日,江瀚即向大學院提出辭職。[148]在辭呈中,他頗有預見性地指出,學生受積年壓迫,「或不依於常軌」,極易釀成事端。[149]北大復校運動大幕拉開之後,事態發展不幸確如江氏所料。
北大復校運動會首次宣言稱,軍閥惡勢力並沒有摧殘北大「固有精神」。「有三十年來光榮的歷史」的北大,肩負著「社會指導者」的責任,「是新文化運動的先驅,是民眾運動的領袖」。所以,要繼續北大光榮的歷史,發揚光大北大精神。[150]改名中華大學消息傳出後,設立於首都南京的北大同學會也呈請國民政府及大學院,要求保留北大舊名,並從歷史傳統、社會地位、現實狀況、域外經驗等方麵詳細列舉了七條理由。宣言特別強調,「北京大學四字已超出北京地名關係以外,而成為中國文化史上一個固有名詞」,所以北大也「應隨中國民族文化之發展,而萬古長存」。[151]同時,上海的北大同學會也對母校的復校運動表示聲援,也呈文國民政府,從學校歷史地位與文化傳統等方麵詳述北大不可更名之七項理由。[152]對歷史的回顧和梳理被用來作為重新解釋現實的工具,這也為後續的北大復校運動定下了基調——從北大的歷史與傳統出發,強調北大在近代中國的特殊地位,以保存「北京大學」校名和保持學科建製的完整。
早在6月6日大學院院務會議上就傳出消息,蔡元培將會到北平辦理接收北京政府下設中央教育學術機關。[153]當聽說蔡元培不日將會到平後,北大教職員協進會即商議派人到天津迎接,北大畢業生則開始著手準備籌備盛大的歡迎會。[154]不久大學院又改派社會教育處處長陳劍修,秘書高魯、齊宗頤為特派員接收北平教育機關,[155]卻又因中華大學改名而被叫停。之後,代理校務的陳大齊和李書華都曾致電蔡元培,請其早日北上接手校務,但由於此時已經確定李石曾將出長中華大學,蔡元培分別復電婉拒。[156]北大的復校運動,自此又加入反對改名和拒絕大學院接收的主題。6月20日,學生方麵再開代表大會,議決發表保全舊校名宣言,並呈文國府陳訴理由,同時聯合教職員選派代表南下請願。[157]7月初,接收九校專員高魯等人到平,雖有蔡元培出麵請沈尹默、李書華等人協助,但大學院接收北大之事仍然遇到了很多阻力。[158]學生普遍認為,如果同意接收即是同意改名,因此一直對接收一事頗為敏感。復校運動委員會在此過程中態度逐漸強硬,表示如不恢復原有校名將拒絕接收。[159]他們仍採用致電大學院、上呈國民政府、發表宣言、派代表赴京請願等辦法,宣傳復校運動,並請蔡元培從速返校主持校務。其呈文立意仍注重對北大的歷史傳統與價值的闡發,指出北大之所以為北大,「實有其光榮之歷史,與不可廢滅之精神在焉」,且「北大已成為文化史之一專名,國際間之譽辭,早淩越於地域之意義以外」。[160]呈文遞上後,國民政府及大學院均並未做出回應。7月11日接收當日,高魯等人以書麵聲明保證接收與改組無關,且在復校運動並無妨礙之後,才得以完成清點和接收。[161]
在復校運動的第一個月,北大師生對復校一事甚為積極,定期召開會議製定相應對策,同時還充分利用各種機會擴大宣傳和影響。7月9日上午在北大召開的「慶祝北伐勝利大會」便成了北大表達訴求的機會。此次大會有李宗仁、吳稚暉、閻錫山及白崇禧代表等軍政各界人士共八百餘人出席,場麵宏大。會場布置除了常見的彩坊紅燈之外,還出現了「北大復活」「反對改名華大」等標語。北大教職員代表與李宗仁、吳稚暉等軍政要人均有發言。北大代理校務的陳大齊、教職員代表朱希祖、學生代表趙子懋等從不同層麵著重強調了北大與文學革命、思想文化革命以及北伐的關係。李宗仁、吳稚暉的演講雖然也肯定了北大的特殊地位,但最終落腳在規勸學生不要把精力放在政治運動上,而是應該埋首讀書。[162]這場「另有所圖」的紀念大會,並未產生特別的效果,兩天之後大學院特派員完成了對北大的接收。而同樣處於風雨飄搖之中的大學院仍未對北大反對改組更名之事做出回應。
早在1928年7月底,社會輿論就對蔡元培回校不抱樂觀,北京教育實際上「內容空疏,名實懸遠」,「大學院遠在南都,蔡孑民兼差四五,對於北方教育,實嫌過於冷淡」。[163]這一觀察甚為寫實。北大校務自接收之後仍沒有改變無人負責主持的停滯狀態。[164]組織此次復校運動的核心,是由教職員與學生聯合組成的復校運動委員會。該會雖有聯合名義,但仍以部分學生起主導作用。對外宣傳辦法也與歷次抗議運動相似,大致採用慣用的發表通電、呈文政府等方法尋求各界支持,但總體來看,實施效果並不讓人滿意。其影響範圍基本限於北大校園之內及部分北大畢業生,而且很少得到社會輿論的回應,甚至連北大內部反響也不強烈。復校運動以恢復北大校名為主題的運動更易被認為隻是北大的內政,不似軍閥時代抗爭主題常與愛國運動、黑暗政治相關聯,不足以擴展為可以廣泛動員與號召的主題。從政府一麵來看,大學院因推行大學區製不力頗受詬病,五中全會上已確定其行將廢止。蔡元培辭職後將大學院事務託付副院長楊銓處理,楊銓不久亦提出辭職,直至9月底才選定蔣夢麟繼任,院務受到不小影響。[165]蔡元培此時態度消極,已基本斷絕了重回北大之想,因此於公於私均不可能對北大師生所請有所回應。
北大復校運動會首次宣言稱,軍閥惡勢力並沒有摧殘北大「固有精神」。「有三十年來光榮的歷史」的北大,肩負著「社會指導者」的責任,「是新文化運動的先驅,是民眾運動的領袖」。所以,要繼續北大光榮的歷史,發揚光大北大精神。[150]改名中華大學消息傳出後,設立於首都南京的北大同學會也呈請國民政府及大學院,要求保留北大舊名,並從歷史傳統、社會地位、現實狀況、域外經驗等方麵詳細列舉了七條理由。宣言特別強調,「北京大學四字已超出北京地名關係以外,而成為中國文化史上一個固有名詞」,所以北大也「應隨中國民族文化之發展,而萬古長存」。[151]同時,上海的北大同學會也對母校的復校運動表示聲援,也呈文國民政府,從學校歷史地位與文化傳統等方麵詳述北大不可更名之七項理由。[152]對歷史的回顧和梳理被用來作為重新解釋現實的工具,這也為後續的北大復校運動定下了基調——從北大的歷史與傳統出發,強調北大在近代中國的特殊地位,以保存「北京大學」校名和保持學科建製的完整。
早在6月6日大學院院務會議上就傳出消息,蔡元培將會到北平辦理接收北京政府下設中央教育學術機關。[153]當聽說蔡元培不日將會到平後,北大教職員協進會即商議派人到天津迎接,北大畢業生則開始著手準備籌備盛大的歡迎會。[154]不久大學院又改派社會教育處處長陳劍修,秘書高魯、齊宗頤為特派員接收北平教育機關,[155]卻又因中華大學改名而被叫停。之後,代理校務的陳大齊和李書華都曾致電蔡元培,請其早日北上接手校務,但由於此時已經確定李石曾將出長中華大學,蔡元培分別復電婉拒。[156]北大的復校運動,自此又加入反對改名和拒絕大學院接收的主題。6月20日,學生方麵再開代表大會,議決發表保全舊校名宣言,並呈文國府陳訴理由,同時聯合教職員選派代表南下請願。[157]7月初,接收九校專員高魯等人到平,雖有蔡元培出麵請沈尹默、李書華等人協助,但大學院接收北大之事仍然遇到了很多阻力。[158]學生普遍認為,如果同意接收即是同意改名,因此一直對接收一事頗為敏感。復校運動委員會在此過程中態度逐漸強硬,表示如不恢復原有校名將拒絕接收。[159]他們仍採用致電大學院、上呈國民政府、發表宣言、派代表赴京請願等辦法,宣傳復校運動,並請蔡元培從速返校主持校務。其呈文立意仍注重對北大的歷史傳統與價值的闡發,指出北大之所以為北大,「實有其光榮之歷史,與不可廢滅之精神在焉」,且「北大已成為文化史之一專名,國際間之譽辭,早淩越於地域之意義以外」。[160]呈文遞上後,國民政府及大學院均並未做出回應。7月11日接收當日,高魯等人以書麵聲明保證接收與改組無關,且在復校運動並無妨礙之後,才得以完成清點和接收。[161]
在復校運動的第一個月,北大師生對復校一事甚為積極,定期召開會議製定相應對策,同時還充分利用各種機會擴大宣傳和影響。7月9日上午在北大召開的「慶祝北伐勝利大會」便成了北大表達訴求的機會。此次大會有李宗仁、吳稚暉、閻錫山及白崇禧代表等軍政各界人士共八百餘人出席,場麵宏大。會場布置除了常見的彩坊紅燈之外,還出現了「北大復活」「反對改名華大」等標語。北大教職員代表與李宗仁、吳稚暉等軍政要人均有發言。北大代理校務的陳大齊、教職員代表朱希祖、學生代表趙子懋等從不同層麵著重強調了北大與文學革命、思想文化革命以及北伐的關係。李宗仁、吳稚暉的演講雖然也肯定了北大的特殊地位,但最終落腳在規勸學生不要把精力放在政治運動上,而是應該埋首讀書。[162]這場「另有所圖」的紀念大會,並未產生特別的效果,兩天之後大學院特派員完成了對北大的接收。而同樣處於風雨飄搖之中的大學院仍未對北大反對改組更名之事做出回應。
早在1928年7月底,社會輿論就對蔡元培回校不抱樂觀,北京教育實際上「內容空疏,名實懸遠」,「大學院遠在南都,蔡孑民兼差四五,對於北方教育,實嫌過於冷淡」。[163]這一觀察甚為寫實。北大校務自接收之後仍沒有改變無人負責主持的停滯狀態。[164]組織此次復校運動的核心,是由教職員與學生聯合組成的復校運動委員會。該會雖有聯合名義,但仍以部分學生起主導作用。對外宣傳辦法也與歷次抗議運動相似,大致採用慣用的發表通電、呈文政府等方法尋求各界支持,但總體來看,實施效果並不讓人滿意。其影響範圍基本限於北大校園之內及部分北大畢業生,而且很少得到社會輿論的回應,甚至連北大內部反響也不強烈。復校運動以恢復北大校名為主題的運動更易被認為隻是北大的內政,不似軍閥時代抗爭主題常與愛國運動、黑暗政治相關聯,不足以擴展為可以廣泛動員與號召的主題。從政府一麵來看,大學院因推行大學區製不力頗受詬病,五中全會上已確定其行將廢止。蔡元培辭職後將大學院事務託付副院長楊銓處理,楊銓不久亦提出辭職,直至9月底才選定蔣夢麟繼任,院務受到不小影響。[165]蔡元培此時態度消極,已基本斷絕了重回北大之想,因此於公於私均不可能對北大師生所請有所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