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知蔡元培辭職的消息後,最先行動起來的是北大學生。18日晨,北大各院即有「驅彭挽蔡」之標語出現,甚至有在法學課堂上師生共同痛哭者。[77]當日下午,北大學生開全體大會,商議應對辦法。到會者近兩千人,眾人一致認為,此事「非個人進退問題,亦非北大一校問題,而實教育界之大問題」。會議議決:(1)驅逐彭允彝;(2)擁護司法獨立;(3)挽留蔡校長;(4)警告國會。若皆不能奏效,則採取五四之時對待曹、陸的手段來處理。[78]顯然,無論是北大教師還是學生,此時直接利用的思想資源都是五四運動中「挽蔡」鬥爭的先例。18日下午,八校校務會議也召開緊急討論會,決定無論如何都要先行挽留蔡校長,遂赴蔡宅請其收回成命,卻未能如願見麵。[79]因事關重大,各校未敢輕易表態,定於1月20日詳細討論後再予決定,務求保持一致態度。[80]19日上午,北大教職員亦召開緊急會議,議決五項:(1)發表宣言與呈文表示態度;(2)組織臨時教職員會;(3)照常上課;(4)與學生取一致行動;(5)反對彭允彝。[81]
18日北大學生全體大會上曾有人臨時動議,難保黎元洪不被人利用,同意蔡辭職,所以又選派代表赴黎宅請願,但被告之黎氏尚在辦公,遂有翌日上午麵見總統之舉。[82]19日,黃日葵、楊廉等代表四人麵見黎元洪,當麵提出罷免彭允彝、挽留蔡元培的要求。但黎之態度頗為敷衍,稱彭之去留,權在國會,自己並不能做主,教學生向國會方麵做功夫。[83]19日正是眾議院內閣投票之期。當日下午,北大、法專、醫專、工專等校學生約千人,赴眾議院請願勿投彭同意票。學生手持「驅逐教育界敗類彭允彝」「擁護司法獨立」「保障人權」等小旗,大隊之前還有「警告國會」之橫幅。不料卻與軍警發生激烈衝突,計受傷者二百餘人,重傷入院者五十餘人。[84]學生請願被打,立即引發多方持續抗議,事件進一步升級。[85]
麵對這一突發事件,北大教職員於當日再次開會,進一步提出罷免彭允彝的要求。[86]呈文將此次辭職與當年五四後出走相提並論,認為「事略相同」。當年全國學界為此擾攘了數月,所以假使蔡元培此次不能立即回校,「必致影響於教育前途者甚大」。而彭允彝「一日在職,則蔡校長一日不回」,所以要求「立即罷免彭允彝教育總長之職,並切實慰留蔡校長,以安教育而弭學潮」。[87]
學生正當請願被毆打,不僅再次印證了蔡元培辭職宣言所宣稱的無比黑暗的現實政治,而且也成了彭允彝摧殘教育界的有力證據。社會輿論明顯倒向於交鋒中處於劣勢的學生。高一涵在《努力周報》上評論說,憲法準許人民請願的規定,本是為了防止人民「軌道外暴動」,是減少革命流血,但當政治本身清明無望時,便不能坐以待斃。隻要不是態度消極,立刻可以聯想起來的是「隻有革命」這四個字。議會對待請願學生的方式並不是要去解決問題,實際上是「絕滅人民對於政治的一線希望」,反而是在製造革命。無論是使國家免去革命禍亂的人,還是以革命自命的人,都不會輕易放過這個機會,政治前途令人憂慮。[88]還有人直指彭允彝是「頑鈍無恥之徒」,因緣附會,靠依附軍閥才得以出長教育,其「生平無所為,亦無所不為,惟視其能否達升官發財之目的以為進止」。[89]對此,彭允彝一麵欲緩解事態,發表辯解之詞;一麵提出辭職,雖被黎元洪退回辭呈,但仍散播辭職出京之言論,以避攻擊,實則赴西山後即潛回北京,積極在議員當中上下運動。[90]
在這樣強烈的流血對抗之下,學生群情激憤,被打當日即在法專開會,決定組織「北京公私立各校學生聯席會議」,延請律師控訴縱警行兇之主使,且將具體情形通電全國學界。同時,大會亦計劃致函國會表明態度,反對彭氏出長教育,敦請蔡元培回校。[91]彭允彝控製下的法政專門學校的學生也決定解散該校學生會,重新組織學生委員會,與北京各校代表聯席會一致行動。[92]
然而,學生們流血請願並未發生作用,眾議院仍投彭允彝同意票。[93]據吳虞分析,彭本不能通過,但因北大學生請願,「議員深恨學閥,始特將彭允彝通過矣」。[94]北大教職員、北京國立八校教職員聯席會議,或為學生受傷事件發表宣言,或發表上府院之呈文,堅決否認彭允彝,挽留蔡元培,並要求徹查打人事件。[95]華北大學、朝陽大學等校均對受傷學生表示慰問,並發表宣言譴責軍警之殘暴行為。[96]江蘇省教育會發表通電,表示「抱教育救國之誌願」,譴責彭允彝破壞司法公正。[97]另有自稱江蘇公民的楊鄂聯等二十五人聯合發表通電,提出五條辦法,並特意提及政府若不罷斥彭允彝,則「全國公民不論學商各界,本五四精神與之立抗」,態度相當堅決。[98]上海商會會長曹慕管也致函蔣夢麟等人,將此次學潮看作「革新政治導線」,表示商界也要「與學界一致奮鬥」,並稱已派代表往見孫中山表明決心。[99]社會各界也接連發出電文,表示支持北大師生,一致要求「驅彭挽蔡」。[100]
胡適曾將學生請願被毆事稱為「國會對教育界宣戰,也就是惡政府對清議宣戰」。[101]北大全體學生後來發表宣言,也意識到校長蔡元培的辭職「不隻是一個教育問題,而且是一個政治問題」。宣言稱:「蔡先生這次離開北大,的確是為政治糟得不像樣了,的確是不忍苟安於這種政治狀況之下。他的辭呈的確是一篇對於現政治的『抗議書』。我們學生也有國民的天職,對於這種政治情形,也不能漠然坐視。我們『愛國勿忘求學,求學勿忘愛國』,我們對於現在的政治也必有一種懇切的表示和運動。」[102]「愛國」「求學」之論本是五四後蔡元培率先提出的,他想要勸誡青年們不能因為愛國而荒廢學業,救國仍要把研求學問作為根基。[103]此時,學生已不滿足於僅僅是實際政治的旁觀者,而是要求有「懇切的表示和運動」。北大學生卻以蔡元培所言之反麵立論,恐怕多少也讓人有些無奈。
18日北大學生全體大會上曾有人臨時動議,難保黎元洪不被人利用,同意蔡辭職,所以又選派代表赴黎宅請願,但被告之黎氏尚在辦公,遂有翌日上午麵見總統之舉。[82]19日,黃日葵、楊廉等代表四人麵見黎元洪,當麵提出罷免彭允彝、挽留蔡元培的要求。但黎之態度頗為敷衍,稱彭之去留,權在國會,自己並不能做主,教學生向國會方麵做功夫。[83]19日正是眾議院內閣投票之期。當日下午,北大、法專、醫專、工專等校學生約千人,赴眾議院請願勿投彭同意票。學生手持「驅逐教育界敗類彭允彝」「擁護司法獨立」「保障人權」等小旗,大隊之前還有「警告國會」之橫幅。不料卻與軍警發生激烈衝突,計受傷者二百餘人,重傷入院者五十餘人。[84]學生請願被打,立即引發多方持續抗議,事件進一步升級。[85]
麵對這一突發事件,北大教職員於當日再次開會,進一步提出罷免彭允彝的要求。[86]呈文將此次辭職與當年五四後出走相提並論,認為「事略相同」。當年全國學界為此擾攘了數月,所以假使蔡元培此次不能立即回校,「必致影響於教育前途者甚大」。而彭允彝「一日在職,則蔡校長一日不回」,所以要求「立即罷免彭允彝教育總長之職,並切實慰留蔡校長,以安教育而弭學潮」。[87]
學生正當請願被毆打,不僅再次印證了蔡元培辭職宣言所宣稱的無比黑暗的現實政治,而且也成了彭允彝摧殘教育界的有力證據。社會輿論明顯倒向於交鋒中處於劣勢的學生。高一涵在《努力周報》上評論說,憲法準許人民請願的規定,本是為了防止人民「軌道外暴動」,是減少革命流血,但當政治本身清明無望時,便不能坐以待斃。隻要不是態度消極,立刻可以聯想起來的是「隻有革命」這四個字。議會對待請願學生的方式並不是要去解決問題,實際上是「絕滅人民對於政治的一線希望」,反而是在製造革命。無論是使國家免去革命禍亂的人,還是以革命自命的人,都不會輕易放過這個機會,政治前途令人憂慮。[88]還有人直指彭允彝是「頑鈍無恥之徒」,因緣附會,靠依附軍閥才得以出長教育,其「生平無所為,亦無所不為,惟視其能否達升官發財之目的以為進止」。[89]對此,彭允彝一麵欲緩解事態,發表辯解之詞;一麵提出辭職,雖被黎元洪退回辭呈,但仍散播辭職出京之言論,以避攻擊,實則赴西山後即潛回北京,積極在議員當中上下運動。[90]
在這樣強烈的流血對抗之下,學生群情激憤,被打當日即在法專開會,決定組織「北京公私立各校學生聯席會議」,延請律師控訴縱警行兇之主使,且將具體情形通電全國學界。同時,大會亦計劃致函國會表明態度,反對彭氏出長教育,敦請蔡元培回校。[91]彭允彝控製下的法政專門學校的學生也決定解散該校學生會,重新組織學生委員會,與北京各校代表聯席會一致行動。[92]
然而,學生們流血請願並未發生作用,眾議院仍投彭允彝同意票。[93]據吳虞分析,彭本不能通過,但因北大學生請願,「議員深恨學閥,始特將彭允彝通過矣」。[94]北大教職員、北京國立八校教職員聯席會議,或為學生受傷事件發表宣言,或發表上府院之呈文,堅決否認彭允彝,挽留蔡元培,並要求徹查打人事件。[95]華北大學、朝陽大學等校均對受傷學生表示慰問,並發表宣言譴責軍警之殘暴行為。[96]江蘇省教育會發表通電,表示「抱教育救國之誌願」,譴責彭允彝破壞司法公正。[97]另有自稱江蘇公民的楊鄂聯等二十五人聯合發表通電,提出五條辦法,並特意提及政府若不罷斥彭允彝,則「全國公民不論學商各界,本五四精神與之立抗」,態度相當堅決。[98]上海商會會長曹慕管也致函蔣夢麟等人,將此次學潮看作「革新政治導線」,表示商界也要「與學界一致奮鬥」,並稱已派代表往見孫中山表明決心。[99]社會各界也接連發出電文,表示支持北大師生,一致要求「驅彭挽蔡」。[100]
胡適曾將學生請願被毆事稱為「國會對教育界宣戰,也就是惡政府對清議宣戰」。[101]北大全體學生後來發表宣言,也意識到校長蔡元培的辭職「不隻是一個教育問題,而且是一個政治問題」。宣言稱:「蔡先生這次離開北大,的確是為政治糟得不像樣了,的確是不忍苟安於這種政治狀況之下。他的辭呈的確是一篇對於現政治的『抗議書』。我們學生也有國民的天職,對於這種政治情形,也不能漠然坐視。我們『愛國勿忘求學,求學勿忘愛國』,我們對於現在的政治也必有一種懇切的表示和運動。」[102]「愛國」「求學」之論本是五四後蔡元培率先提出的,他想要勸誡青年們不能因為愛國而荒廢學業,救國仍要把研求學問作為根基。[103]此時,學生已不滿足於僅僅是實際政治的旁觀者,而是要求有「懇切的表示和運動」。北大學生卻以蔡元培所言之反麵立論,恐怕多少也讓人有些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