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誌田先生曾從「思想史的社會學層麵」詮釋了這場論戰,認為蔡元培在批駁林紓時,「處處皆本林紓所提的觀點」,「絲毫沒有提到林的觀念本身有何不妥」,「等於承認對方的觀點基本是正確的」。所以,林紓的失敗在「地位」而不是「主張」上。[139]這樣的觀察可謂洞見。北大內部新舊雜陳早已是不爭的事實,林紓雖不能容忍北大「趨新」的一麵,卻也不能無視相對「舊」的一麵的存在和影響。特別是處於當時那種「過渡之時代」,「新」與「舊」之間並非涇渭分明,林紓的論點本身就值得進一步推敲。[140]據毛子水推測,蔡元培當初之所以並未聘請林紓在北大任教,「不是因為他以為林琴南的『文章』做得不好,更不是因為派係不同的緣故,而是因為林琴南對於做學問的見解,在蔡先生看來,已趕不上時代了」。[141]
從社會輿論來看,時人對林紓的指責更多是因其「失德」在先,而非其觀點上的偏頗。《每周評論》4月13日第17號、4月17日第19號曾特別增刊四個版麵,刊布「特別附錄:對於新舊思潮的輿論」,輯錄各大報紙對此事的評論。從轉錄各文分析,整個輿論都偏向於蔡元培和北大所代表的新派一方,認為林紓指責的幾點,如陳獨秀和胡適等人提倡的白話文和新文學,都是思想學術層麵的問題,「苟其思想確有合乎真理,不背於大勢,則雖極相反對之二思想不妨同時並存。且辯難愈多,真理愈明,故思想言論之反對,乃發展學術之所必要者」。[142]如果「其認為不能滿意,盡可平心靜氣,為論理上之研究,則真理將愈析而愈明」,但像林紓那樣「一筆抹煞,使盡灌夫罵座之身段,是不特於新派之主張絲毫無損,而轉於自身之人格上,貽世人莫大之羞」。[143]顯然,在時人眼中,林紓不僅在學術思想上已經成為守舊的衛道士,其德行也已惡劣到了極點。
蔣夢麟擔任主筆的《新教育》雜誌,在1919年第1卷第3期以《北京大學新舊思潮衝突實錄》為題,刊出了蔡、林二氏「辨難之來往函件」。前有編者按語,稱:「大學既為『囊括大典、網羅眾家』之學府,則眾家共處一堂,必有主張不同,互相辨難之好現象。北京大學之新氣象,實由此不同之主張及互相辨難而生。世界文化之進步,思想之發達,皆由此種活動而生,此足為吾國學術前途賀者也。」語氣中顯現出頗為豁達的學術氣度與不偏不倚的學術態度,但如果再進一步分析,《新教育》雜誌本就是由北大參與創辦的,自然要站出來替北大說話。[144]此段「實錄」,先是在標題中將蔡、林分別劃歸於新舊衝突的兩派,其後又言要「閱者平心讀之,其理自明,不必由記者代為下判語也」。這也就是說,論辯結果已被認定是毋庸置疑的。[145]
林紓引起北大「趨新」教師群起而攻之,其實也摻雜著學術觀念上的「新舊之爭」。民國之初,北京各級教育大權均握於浙人之手,「從前大學講壇,為桐城派古文家所占領者,迄入民國,章太炎學派代之以興」。[146]太炎一派藉此機會亦紛紛移席京師,學界影響可謂如日中天。而此時的桐城派早已不負當年叱吒北大教壇的風光,算不上桐城正宗的林紓更是不可能扭轉其逐漸衰微的頹勢。但向來以著文見長的「桐城派」,卻被指責不會作文,則頗有些詭論的意味了。《每周評論》第13號就刊出了署名「二古」的「一中學校教師」來信,指出了這位古文大家的為文諸眾多不妥之處。信中說,適逢校中「文課之期」,以林紓文章「有未安之處,遂亦不禁信筆注之,以示諸生,俾明乎為文之法」;接著,對林紓的小說《荊生》逐字逐句地評論、刪改,「以改中學校學生文章之手腕,而施之於海內所稱大古文家之林先生」。這無疑是說,林紓此文的水準還不如中學校學生。[147]
從學術觀念看,太炎一派最是反對桐城派,貶林紓尤甚。[148]師從章太炎的錢玄同在出麵支持胡適文學改革建議的同時,就曾批評林紓所譯的「歐西小說」的價值還在「所撰皆高等八股」的桐城派之下。[149]這無疑表明,以「舊學」立身的錢玄同已然加入新文化一派倡導新文學的行列,由此也就形成了「最『新』的新文化派和最『舊』的章太炎派之一部奇特地扭合在一起」。[150]他們共同的敵人正是所謂的「選學妖孽,桐城謬種」。對於思想實際上歸屬於「趨新」行列的蔡元培,雖未曾站出來明確支持新文化派的觀點,但他對待白話文的態度已然說明了一切。[151]從學術背景來看,蔡元培是前清翰林,舊學功夫自然了得;又曾留學德國,「對西方思想有真認識」[152],無疑對學術流變中的「新」與「舊」都最有發言權。他在回應林紓時曾言:「無論為何種學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達自然淘汰之運命者,雖彼此相反,而悉聽其自由發展。」[153]顯然,在蔡元培看來,桐城一派已是「達自然淘汰之運命者」,不「兼容」桐城之人已是必然。
不過,當時也有人指出,所謂「新舊之爭」隻是虛造的:「從《公言報》登了一篇《北京學界思潮變遷之近狀》的新聞及林琴南致蔡孑民一信,京內外各報都當此為極好資料,大家發抒意見,至再至三……各報所藉以評論的資料、隻是靠著一篇《公言報》的新聞和林蔡來往的幾封信(林也不是舊的,蔡也不是新的,信中也沒有新舊的話),都不能算做事實……今林琴南來了一封責難的信,我們看來雖然是胡鬧,但在大學方麵卻不能當他胡鬧。所以蔡的回答罷,也是盡大學一分子的責任。奈偏偏被一般無知識的人給他一個『新舊戰爭』的名詞。」[154]近代社會思想界形成了以「新的崇拜」為特徵的思想權勢的轉移,被貼上「新的」標籤代表的往往就是進步的、上升的、有希望的,而被貼上「舊的」標籤則多被認為是落後的、下降的、將要滅亡的。[155]從某種程度上說,代表著「新」與「舊」的蔡元培和林紓,在未開戰之前實際上就已經分出了高下。
從社會輿論來看,時人對林紓的指責更多是因其「失德」在先,而非其觀點上的偏頗。《每周評論》4月13日第17號、4月17日第19號曾特別增刊四個版麵,刊布「特別附錄:對於新舊思潮的輿論」,輯錄各大報紙對此事的評論。從轉錄各文分析,整個輿論都偏向於蔡元培和北大所代表的新派一方,認為林紓指責的幾點,如陳獨秀和胡適等人提倡的白話文和新文學,都是思想學術層麵的問題,「苟其思想確有合乎真理,不背於大勢,則雖極相反對之二思想不妨同時並存。且辯難愈多,真理愈明,故思想言論之反對,乃發展學術之所必要者」。[142]如果「其認為不能滿意,盡可平心靜氣,為論理上之研究,則真理將愈析而愈明」,但像林紓那樣「一筆抹煞,使盡灌夫罵座之身段,是不特於新派之主張絲毫無損,而轉於自身之人格上,貽世人莫大之羞」。[143]顯然,在時人眼中,林紓不僅在學術思想上已經成為守舊的衛道士,其德行也已惡劣到了極點。
蔣夢麟擔任主筆的《新教育》雜誌,在1919年第1卷第3期以《北京大學新舊思潮衝突實錄》為題,刊出了蔡、林二氏「辨難之來往函件」。前有編者按語,稱:「大學既為『囊括大典、網羅眾家』之學府,則眾家共處一堂,必有主張不同,互相辨難之好現象。北京大學之新氣象,實由此不同之主張及互相辨難而生。世界文化之進步,思想之發達,皆由此種活動而生,此足為吾國學術前途賀者也。」語氣中顯現出頗為豁達的學術氣度與不偏不倚的學術態度,但如果再進一步分析,《新教育》雜誌本就是由北大參與創辦的,自然要站出來替北大說話。[144]此段「實錄」,先是在標題中將蔡、林分別劃歸於新舊衝突的兩派,其後又言要「閱者平心讀之,其理自明,不必由記者代為下判語也」。這也就是說,論辯結果已被認定是毋庸置疑的。[145]
林紓引起北大「趨新」教師群起而攻之,其實也摻雜著學術觀念上的「新舊之爭」。民國之初,北京各級教育大權均握於浙人之手,「從前大學講壇,為桐城派古文家所占領者,迄入民國,章太炎學派代之以興」。[146]太炎一派藉此機會亦紛紛移席京師,學界影響可謂如日中天。而此時的桐城派早已不負當年叱吒北大教壇的風光,算不上桐城正宗的林紓更是不可能扭轉其逐漸衰微的頹勢。但向來以著文見長的「桐城派」,卻被指責不會作文,則頗有些詭論的意味了。《每周評論》第13號就刊出了署名「二古」的「一中學校教師」來信,指出了這位古文大家的為文諸眾多不妥之處。信中說,適逢校中「文課之期」,以林紓文章「有未安之處,遂亦不禁信筆注之,以示諸生,俾明乎為文之法」;接著,對林紓的小說《荊生》逐字逐句地評論、刪改,「以改中學校學生文章之手腕,而施之於海內所稱大古文家之林先生」。這無疑是說,林紓此文的水準還不如中學校學生。[147]
從學術觀念看,太炎一派最是反對桐城派,貶林紓尤甚。[148]師從章太炎的錢玄同在出麵支持胡適文學改革建議的同時,就曾批評林紓所譯的「歐西小說」的價值還在「所撰皆高等八股」的桐城派之下。[149]這無疑表明,以「舊學」立身的錢玄同已然加入新文化一派倡導新文學的行列,由此也就形成了「最『新』的新文化派和最『舊』的章太炎派之一部奇特地扭合在一起」。[150]他們共同的敵人正是所謂的「選學妖孽,桐城謬種」。對於思想實際上歸屬於「趨新」行列的蔡元培,雖未曾站出來明確支持新文化派的觀點,但他對待白話文的態度已然說明了一切。[151]從學術背景來看,蔡元培是前清翰林,舊學功夫自然了得;又曾留學德國,「對西方思想有真認識」[152],無疑對學術流變中的「新」與「舊」都最有發言權。他在回應林紓時曾言:「無論為何種學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達自然淘汰之運命者,雖彼此相反,而悉聽其自由發展。」[153]顯然,在蔡元培看來,桐城一派已是「達自然淘汰之運命者」,不「兼容」桐城之人已是必然。
不過,當時也有人指出,所謂「新舊之爭」隻是虛造的:「從《公言報》登了一篇《北京學界思潮變遷之近狀》的新聞及林琴南致蔡孑民一信,京內外各報都當此為極好資料,大家發抒意見,至再至三……各報所藉以評論的資料、隻是靠著一篇《公言報》的新聞和林蔡來往的幾封信(林也不是舊的,蔡也不是新的,信中也沒有新舊的話),都不能算做事實……今林琴南來了一封責難的信,我們看來雖然是胡鬧,但在大學方麵卻不能當他胡鬧。所以蔡的回答罷,也是盡大學一分子的責任。奈偏偏被一般無知識的人給他一個『新舊戰爭』的名詞。」[154]近代社會思想界形成了以「新的崇拜」為特徵的思想權勢的轉移,被貼上「新的」標籤代表的往往就是進步的、上升的、有希望的,而被貼上「舊的」標籤則多被認為是落後的、下降的、將要滅亡的。[155]從某種程度上說,代表著「新」與「舊」的蔡元培和林紓,在未開戰之前實際上就已經分出了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