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與「黨化教育」的合離
1927年10月,南京政府的大學院長蔡元培請胡適任大學委員會委員之職,胡適給蔡元培寫信推辭,說明彼此意趣相左,無法追隨。他說:「所謂『黨化教育』,我自問決不能附和。若我身在大學院而不爭這種根本問題,豈非『枉尋』而求『直尺』?」除這種帶根本性的衝突外,「清黨」顯然仍在影響胡適的態度。他對吳稚暉等所辦勞動大學大加挖苦,因為吳氏曾「明對我說這個勞動大學的宗旨在於『無政府化』中國的勞工」。問題是,「以政府而提倡無政府,用政府的經費來造無政府黨,天下事的矛盾與滑稽,還有更甚於此的嗎?何況以『黨內無派,黨外無黨』的黨政府的名義來辦此事呢」?接下來胡適說出了他攻擊的實質:「一麵倡清黨,一麵卻造黨外之黨,豈非為將來造成第二次清黨的禍端嗎?無政府黨倡的也是共產主義,也是用蒲魯東的共產主義來解釋孫中山的民生主義,將來豈不貽人口實,說公等身在魏闕,而心存江湖,假借黨國的政權為無政府黨造勢力嗎?」[43]將胡適此時的觀點與他對斯特朗所說的中國社會政治重心的建立就靠蔡、吳等無政府主義者與蔣、宋的軍事、財政能力結合對看,「清黨」對胡適觀念造成的影響之大,可見一斑。
但胡適在蔡元培的再次敦請下,仍就此職。控製新政權教育大權正是那幾個無政府主義者,有上述思想的胡適,當然就不太受他們的歡迎了。蔡或尚能取其一貫的「兼容」態度,但吳氏及與胡適特別不能相得的李石曾,恐怕就不那麽能容忍。1928年5月中,北伐軍將進北京,中國的局勢已基本定局。已回國一年的胡適對自己這一年究竟「做了一些什麽事」,感覺「慚愧之至」!已露出欲有所動的心態。那時南京方麵正動員他去參加新政權的全國教育會議,胡適也曾推託,但已在南京的不少朋友均來信勸駕。錢端升認為「太堅辭了也好像生氣似的」,勸胡至少來南京演講。本已欲有所動的胡適也知道「一年不到南京,早已招人疑怪」,決定去走一趟。到南京一看,他才發現「會場上大半是熟人」,而大學院中也還有「一班熟人」,可知所謂英美派多半早已為國民黨所用。[44]
胡適也見到吳稚暉,這是他們自蔣介石婚禮後的第一次見麵,兩人關係顯然已較疏遠。雖然北伐軍已進北京,吳氏對時局卻「很悲觀」,其所慮者一是張發奎的第四軍要回廣東去報仇,二是「愁共產黨要大得誌一番,中國還免不了殺人放火之劫」。胡適「卻不這樣想」,說明他此時還比較樂觀。到5月19日國民政府的晚宴上,胡適講了話,要求政府「給我們錢、給我們和平、給我們一點點自由」。但各報紙刊發的消息中,則都將「一點點」三字刪除,胡適認為已「失了我的原意了」。這說明胡適此來頗有點修好的願望,但基礎是要有「一點點自由」。當天他也曾與蔡元培「細談」,蔡有意委胡為中山大學副校長,實際負責校事。胡拒絕,主要的考慮是任校長的戴季陶「思想近來頗有反動的傾向,恐怕不能長久合作」。[45]此時國民黨如果以校長許,即無所謂正副校長「合作」的問題,則胡適與國民黨的關係可能會有大的轉機,但蔡大約也不具備要戴讓賢的能力。
5月20日,在遊紫霞洞時,胡適也湊趣求籤,結果得一「下平」簽,為「安貧守正之象」。籤詩雲:「惡食粗衣且認真,逢橋下馬莫辭頻,流行坎坷尋常事,何必區區諂鬼神。」一向不「迷信」的胡適顯然讀出了其中消息,自己說別人的簽都無特別處,「獨有我的一簽的籤詩奇怪之至」。看來胡適暫不可能在新政權之下有所為,則又「何必區區諂鬼神」,故他決定「還是早走為是」。本來胡適當晚就擬回家,「竟走不成」,第二天還是走了。[46]
從南京回到上海,胡適遇到老熟人王伯秋,說起過去也曾反對「黨化教育」的陶知行(行知)現在「早已迎頭趕上去了」!胡適以為,「這句話說著無數熟人,使我生不少感慨。有許多人確是『迎頭趕上去』,難免招人輕視」。他覺得陶知行「似乎也感覺得一點」,所以在會上並不張揚。有的人則不但迎頭趕上去,「還要在額角上大登gg,故更為人輕視」。[47]可知國民黨新政權當時還是受到相當一部分知識精英的擁戴,惟胡適則寧願仍保持一段距離。
但國民黨似乎尚未從「馬上打天下」的心態中疏離出來,仍保持著「不革命就是反革命」的不容忍精神。果然不出顧頡剛所料,1928年6月15日在南京的大學委員會上,胡適反對將北大改名為中華大學,更反對任命李石曾為校長,即被吳稚暉直指為「反革命」。胡適日記上記述的情景是:吳「直跳起來,離開座次,大聲說:『你末就是反革命!』」三十多年後,胡適又複述當時的情景說,「吳稚暉坐在我的旁邊,站起來,把椅向後一移」,並學吳氏用無錫話說:「你嗎,就是反革命!」可見印象之深刻。[48]
這裏的前科,就是1925—1926年間北京學界從女師大事件到三一八慘案的那場持續鬥爭,即吳稚暉所說的蜀洛黨爭。胡適雖自稱無黨派,也因南下而未參與後半段的鬥爭,卻一向被人視為東吉祥派(他的傾向性確實也頗明顯),這正是吳氏口出惡言的出發點。關鍵在於,吳稚暉說出了胡適等「英美派」在國民黨新政權裏的實際地位:「東吉祥胡同這班人簡直有什麽麵孔到國民政府底下來做事!不過我們不計較他們罷了。」東吉祥派本有反國民黨的前科,如今投靠國民黨而能為其所容,當然應自己知足知趣。這話無疑是指向胡適本人。
1927年10月,南京政府的大學院長蔡元培請胡適任大學委員會委員之職,胡適給蔡元培寫信推辭,說明彼此意趣相左,無法追隨。他說:「所謂『黨化教育』,我自問決不能附和。若我身在大學院而不爭這種根本問題,豈非『枉尋』而求『直尺』?」除這種帶根本性的衝突外,「清黨」顯然仍在影響胡適的態度。他對吳稚暉等所辦勞動大學大加挖苦,因為吳氏曾「明對我說這個勞動大學的宗旨在於『無政府化』中國的勞工」。問題是,「以政府而提倡無政府,用政府的經費來造無政府黨,天下事的矛盾與滑稽,還有更甚於此的嗎?何況以『黨內無派,黨外無黨』的黨政府的名義來辦此事呢」?接下來胡適說出了他攻擊的實質:「一麵倡清黨,一麵卻造黨外之黨,豈非為將來造成第二次清黨的禍端嗎?無政府黨倡的也是共產主義,也是用蒲魯東的共產主義來解釋孫中山的民生主義,將來豈不貽人口實,說公等身在魏闕,而心存江湖,假借黨國的政權為無政府黨造勢力嗎?」[43]將胡適此時的觀點與他對斯特朗所說的中國社會政治重心的建立就靠蔡、吳等無政府主義者與蔣、宋的軍事、財政能力結合對看,「清黨」對胡適觀念造成的影響之大,可見一斑。
但胡適在蔡元培的再次敦請下,仍就此職。控製新政權教育大權正是那幾個無政府主義者,有上述思想的胡適,當然就不太受他們的歡迎了。蔡或尚能取其一貫的「兼容」態度,但吳氏及與胡適特別不能相得的李石曾,恐怕就不那麽能容忍。1928年5月中,北伐軍將進北京,中國的局勢已基本定局。已回國一年的胡適對自己這一年究竟「做了一些什麽事」,感覺「慚愧之至」!已露出欲有所動的心態。那時南京方麵正動員他去參加新政權的全國教育會議,胡適也曾推託,但已在南京的不少朋友均來信勸駕。錢端升認為「太堅辭了也好像生氣似的」,勸胡至少來南京演講。本已欲有所動的胡適也知道「一年不到南京,早已招人疑怪」,決定去走一趟。到南京一看,他才發現「會場上大半是熟人」,而大學院中也還有「一班熟人」,可知所謂英美派多半早已為國民黨所用。[44]
胡適也見到吳稚暉,這是他們自蔣介石婚禮後的第一次見麵,兩人關係顯然已較疏遠。雖然北伐軍已進北京,吳氏對時局卻「很悲觀」,其所慮者一是張發奎的第四軍要回廣東去報仇,二是「愁共產黨要大得誌一番,中國還免不了殺人放火之劫」。胡適「卻不這樣想」,說明他此時還比較樂觀。到5月19日國民政府的晚宴上,胡適講了話,要求政府「給我們錢、給我們和平、給我們一點點自由」。但各報紙刊發的消息中,則都將「一點點」三字刪除,胡適認為已「失了我的原意了」。這說明胡適此來頗有點修好的願望,但基礎是要有「一點點自由」。當天他也曾與蔡元培「細談」,蔡有意委胡為中山大學副校長,實際負責校事。胡拒絕,主要的考慮是任校長的戴季陶「思想近來頗有反動的傾向,恐怕不能長久合作」。[45]此時國民黨如果以校長許,即無所謂正副校長「合作」的問題,則胡適與國民黨的關係可能會有大的轉機,但蔡大約也不具備要戴讓賢的能力。
5月20日,在遊紫霞洞時,胡適也湊趣求籤,結果得一「下平」簽,為「安貧守正之象」。籤詩雲:「惡食粗衣且認真,逢橋下馬莫辭頻,流行坎坷尋常事,何必區區諂鬼神。」一向不「迷信」的胡適顯然讀出了其中消息,自己說別人的簽都無特別處,「獨有我的一簽的籤詩奇怪之至」。看來胡適暫不可能在新政權之下有所為,則又「何必區區諂鬼神」,故他決定「還是早走為是」。本來胡適當晚就擬回家,「竟走不成」,第二天還是走了。[46]
從南京回到上海,胡適遇到老熟人王伯秋,說起過去也曾反對「黨化教育」的陶知行(行知)現在「早已迎頭趕上去了」!胡適以為,「這句話說著無數熟人,使我生不少感慨。有許多人確是『迎頭趕上去』,難免招人輕視」。他覺得陶知行「似乎也感覺得一點」,所以在會上並不張揚。有的人則不但迎頭趕上去,「還要在額角上大登gg,故更為人輕視」。[47]可知國民黨新政權當時還是受到相當一部分知識精英的擁戴,惟胡適則寧願仍保持一段距離。
但國民黨似乎尚未從「馬上打天下」的心態中疏離出來,仍保持著「不革命就是反革命」的不容忍精神。果然不出顧頡剛所料,1928年6月15日在南京的大學委員會上,胡適反對將北大改名為中華大學,更反對任命李石曾為校長,即被吳稚暉直指為「反革命」。胡適日記上記述的情景是:吳「直跳起來,離開座次,大聲說:『你末就是反革命!』」三十多年後,胡適又複述當時的情景說,「吳稚暉坐在我的旁邊,站起來,把椅向後一移」,並學吳氏用無錫話說:「你嗎,就是反革命!」可見印象之深刻。[48]
這裏的前科,就是1925—1926年間北京學界從女師大事件到三一八慘案的那場持續鬥爭,即吳稚暉所說的蜀洛黨爭。胡適雖自稱無黨派,也因南下而未參與後半段的鬥爭,卻一向被人視為東吉祥派(他的傾向性確實也頗明顯),這正是吳氏口出惡言的出發點。關鍵在於,吳稚暉說出了胡適等「英美派」在國民黨新政權裏的實際地位:「東吉祥胡同這班人簡直有什麽麵孔到國民政府底下來做事!不過我們不計較他們罷了。」東吉祥派本有反國民黨的前科,如今投靠國民黨而能為其所容,當然應自己知足知趣。這話無疑是指向胡適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