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1919年2月出版的胡適的《中國哲學史大綱》卷上之所以能夠震動一世而建立「史學革命」的「典範」,就因為其「所提供的並不是個別的觀點而是一整套關於國故整理的信仰、價值、和技術係統」。這部書在中國近代史學革命上的歷史意義,餘英時師已論之甚詳。大體說來,其在當時最使人感到耳目一新之處即是蔡元培在「序」中指出的:(1)證明的方法,包括考訂時代、辨別真偽,和揭出各家方法論的立場。(2)扼要的手段,也就是「截斷眾流,從老子、孔子講起」。(3)平等的眼光,對儒、墨、孟、荀一律以平等眼光看待。(4)係統的研究,即排比時代,以見思想演進的脈絡。胡適自己特別重視,直到晚年都還記得的則是(2)(3)兩點,他自己就認為在當時中國的學術界具有革命的意義。
這幾方麵當然都受了西方哲學史的影響,但同時也和上述考證學的內在發展相適應。正如餘先生所說:「胡適的學術基地自始即在中國的考證學,實驗主義和科學方法對於他的成學而言都隻有緣助的作用,不是決定性的因素。」的確,「如果隻有外來的影響,而全無內在的根據,那便隻好叫做『征服』,而談不上『革命』了」。前麵說過,胡適在上海所受「新教育」與許多同齡人的不同之處,即在於他不僅受梁啓超、嚴復以至林紓的影響,同時也認真讀理學和諸子這些「異軍」的書。所以他最能領會晚清學術演變的動態。由於西方近代的多元思想和中國學術傳統在胡適身上「裏應外合」的雙重便利,新典範的建立終於在他的手中得到成功。
蔡元培在《中國哲學史大綱》的「序」中也說明了胡適具備的一些他人很難齊備的長處:「現在治過『漢學』的人雖還不少,但總是沒有治過西洋哲學史的。留學西洋的學生,治哲學的本沒有幾人。這幾人中,能兼治『漢學』的更少了。適之先生生於世傳『漢學』的績溪胡氏,稟有『漢學』的遺傳性;雖自幼進新式的學校,還能自修『漢學』,至今不輟;又在美國留學的時候,兼治文學、哲學,於西洋哲學史是很有心得的。所以編中國哲學史的難處,一到先生手裏就比較的容易多了。」
這一段話,在說明胡適中西學兼治、西學又恰長於哲學史等方麵,是基本準確的。說他生於世傳漢學的績溪胡氏,是個小誤解。但蔡「序」特別強調胡適和漢學之間的關係,則是個大誤解。不過當時不止是蔡氏有此認知,自詡為「講新學而力求漢學根底」的吳虞,在沒與胡適見麵之前就以為胡適是「講新學而不昧漢學家風」。實際上,唐德剛先生已指出,胡適曾親口對他說,他「絕對不承認」人家把他列入「古文家」一類。為什麽胡適本不喜歡漢學,而人皆以為他是漢學家?這可能是因為前述胡適到北大後曾努力攻讀太炎著作,且由於錢玄同和大量北大同人的緣故,不能不對太炎表示相當的敬意。他在《中國哲學史大綱》的「再版自序」中說:「對於近人,我最感謝章太炎先生。」北大的同事裏,則說錢玄同、朱希祖都給了很多幫助。兩人也都是太炎弟子。[31]而且,胡適一生在學術上所為,基本上是清儒中漢學一派所為的考據,而當時一般人的認知,做考據便等於漢學家了。這恰是時人對胡適的新考據認識不足的表徵。在胡適看來,他做考據用的是「科學方法」,非古文家所能夢見。而胡適對漢學家的看不上眼,也不排除其潛意識中有點宋學的影子在起作用。
胡適的少年教育基本是以宋儒的觀念為依歸的。1910年,在準備出國考試時,胡適得其二哥的朋友楊景蘇指點,開始接觸漢代的治學方法,併購置《十三經註疏》帶到美國細讀。但在讀了漢儒的《詩經》註疏後,他覺得仍是他幼年所讀的宋儒朱熹的注「比較近情入理」。所以,餘英時師注意到,胡適早年對漢學大家章太炎的學術,「曾列為主要的批評對象」。1914年9月,胡適遊波士頓,讀到章太炎的《諸子學略說》,覺其中「多謬妄臆說,不似經師之語」,頗怪之。則此時尚以經師視章而怪其不似經師。其隱含的認知是經師應沒有太多「謬妄臆說」。可知他雖不喜歡漢學,心下對漢學家也還重視,但這種觀念似乎未能到達意識的層麵。1916年初,他又寫有《讀章太炎〈駁中國用萬國新語說〉後》,說太炎此論「可謂無的放矢」。[32]其餘幾篇早年考據文章,也多有非議太炎處。其中《諸子不出於王官論》成於1917年4月,離他動身回國不過兩個多月。這篇文筆是專為駁章炳麟而做的。餘先生以為,這是胡適「向國學界最高權威正麵挑戰的第一聲」。就其對上層文化的衝擊而言,此文的重要性「決不在使他『暴得大名』的《文學改良芻議》之下」。可以看出,胡適對漢學是批判多於親近的。
但胡適雖然偏愛宋學,卻並無真正宋學家那樣強烈的門戶觀念。他在出入漢學與宋學,見其差異明顯之後,用一句老話說,實際上也就走上了「調和漢宋」之路。胡適喜歡宋學,是因為其「偏重於哲學性詮釋」。基於同樣的緣故,胡適在今古文經學中也是站在今文家一邊。他認為古文家「太注重功力,而忽略了理解。他們在細枝末節上用功甚勤,而對整個傳統學術的趨勢缺乏了解」。1921年5月吳虞到北大,與胡適談,胡對吳說:「今文家已推倒之古文家,而逖先[朱希祖字]猶信之,如何要得。」[33]胡適本視「古文」為已倒,自然不會親近之。而今文經學講究「微言大義」,即講究理解,與宋儒「偏重於哲學性詮釋」是相近的。另一方麵,胡適也認為,近三百年以考據為表徵的中國學術,特別是其批判的精神,恰是源自北宋時期。因為宋學之所以能獨立成一學,就在其對更早的漢學的懷疑和批判。這是有心得的見解。因為考據的前提正是懷疑;清代的漢學家雖然對漢儒是信多於疑,但卻是在對宋儒大疑的前提下信漢儒的。胡適既然在宋儒中看到的是疑的一麵,其融合漢宋就比較容易了。
這幾方麵當然都受了西方哲學史的影響,但同時也和上述考證學的內在發展相適應。正如餘先生所說:「胡適的學術基地自始即在中國的考證學,實驗主義和科學方法對於他的成學而言都隻有緣助的作用,不是決定性的因素。」的確,「如果隻有外來的影響,而全無內在的根據,那便隻好叫做『征服』,而談不上『革命』了」。前麵說過,胡適在上海所受「新教育」與許多同齡人的不同之處,即在於他不僅受梁啓超、嚴復以至林紓的影響,同時也認真讀理學和諸子這些「異軍」的書。所以他最能領會晚清學術演變的動態。由於西方近代的多元思想和中國學術傳統在胡適身上「裏應外合」的雙重便利,新典範的建立終於在他的手中得到成功。
蔡元培在《中國哲學史大綱》的「序」中也說明了胡適具備的一些他人很難齊備的長處:「現在治過『漢學』的人雖還不少,但總是沒有治過西洋哲學史的。留學西洋的學生,治哲學的本沒有幾人。這幾人中,能兼治『漢學』的更少了。適之先生生於世傳『漢學』的績溪胡氏,稟有『漢學』的遺傳性;雖自幼進新式的學校,還能自修『漢學』,至今不輟;又在美國留學的時候,兼治文學、哲學,於西洋哲學史是很有心得的。所以編中國哲學史的難處,一到先生手裏就比較的容易多了。」
這一段話,在說明胡適中西學兼治、西學又恰長於哲學史等方麵,是基本準確的。說他生於世傳漢學的績溪胡氏,是個小誤解。但蔡「序」特別強調胡適和漢學之間的關係,則是個大誤解。不過當時不止是蔡氏有此認知,自詡為「講新學而力求漢學根底」的吳虞,在沒與胡適見麵之前就以為胡適是「講新學而不昧漢學家風」。實際上,唐德剛先生已指出,胡適曾親口對他說,他「絕對不承認」人家把他列入「古文家」一類。為什麽胡適本不喜歡漢學,而人皆以為他是漢學家?這可能是因為前述胡適到北大後曾努力攻讀太炎著作,且由於錢玄同和大量北大同人的緣故,不能不對太炎表示相當的敬意。他在《中國哲學史大綱》的「再版自序」中說:「對於近人,我最感謝章太炎先生。」北大的同事裏,則說錢玄同、朱希祖都給了很多幫助。兩人也都是太炎弟子。[31]而且,胡適一生在學術上所為,基本上是清儒中漢學一派所為的考據,而當時一般人的認知,做考據便等於漢學家了。這恰是時人對胡適的新考據認識不足的表徵。在胡適看來,他做考據用的是「科學方法」,非古文家所能夢見。而胡適對漢學家的看不上眼,也不排除其潛意識中有點宋學的影子在起作用。
胡適的少年教育基本是以宋儒的觀念為依歸的。1910年,在準備出國考試時,胡適得其二哥的朋友楊景蘇指點,開始接觸漢代的治學方法,併購置《十三經註疏》帶到美國細讀。但在讀了漢儒的《詩經》註疏後,他覺得仍是他幼年所讀的宋儒朱熹的注「比較近情入理」。所以,餘英時師注意到,胡適早年對漢學大家章太炎的學術,「曾列為主要的批評對象」。1914年9月,胡適遊波士頓,讀到章太炎的《諸子學略說》,覺其中「多謬妄臆說,不似經師之語」,頗怪之。則此時尚以經師視章而怪其不似經師。其隱含的認知是經師應沒有太多「謬妄臆說」。可知他雖不喜歡漢學,心下對漢學家也還重視,但這種觀念似乎未能到達意識的層麵。1916年初,他又寫有《讀章太炎〈駁中國用萬國新語說〉後》,說太炎此論「可謂無的放矢」。[32]其餘幾篇早年考據文章,也多有非議太炎處。其中《諸子不出於王官論》成於1917年4月,離他動身回國不過兩個多月。這篇文筆是專為駁章炳麟而做的。餘先生以為,這是胡適「向國學界最高權威正麵挑戰的第一聲」。就其對上層文化的衝擊而言,此文的重要性「決不在使他『暴得大名』的《文學改良芻議》之下」。可以看出,胡適對漢學是批判多於親近的。
但胡適雖然偏愛宋學,卻並無真正宋學家那樣強烈的門戶觀念。他在出入漢學與宋學,見其差異明顯之後,用一句老話說,實際上也就走上了「調和漢宋」之路。胡適喜歡宋學,是因為其「偏重於哲學性詮釋」。基於同樣的緣故,胡適在今古文經學中也是站在今文家一邊。他認為古文家「太注重功力,而忽略了理解。他們在細枝末節上用功甚勤,而對整個傳統學術的趨勢缺乏了解」。1921年5月吳虞到北大,與胡適談,胡對吳說:「今文家已推倒之古文家,而逖先[朱希祖字]猶信之,如何要得。」[33]胡適本視「古文」為已倒,自然不會親近之。而今文經學講究「微言大義」,即講究理解,與宋儒「偏重於哲學性詮釋」是相近的。另一方麵,胡適也認為,近三百年以考據為表徵的中國學術,特別是其批判的精神,恰是源自北宋時期。因為宋學之所以能獨立成一學,就在其對更早的漢學的懷疑和批判。這是有心得的見解。因為考據的前提正是懷疑;清代的漢學家雖然對漢儒是信多於疑,但卻是在對宋儒大疑的前提下信漢儒的。胡適既然在宋儒中看到的是疑的一麵,其融合漢宋就比較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