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也曾用他的進化文學觀來解釋西方文學史。他在論三百年來戲劇的進步時說,莎士比亞隻有在當日才可算是「一代的聖手」,以今日的標準言,「實遠不如近代的戲劇家」。胡適認為《奧賽羅》隻是一部近代大家決不做的「醜戲」。《哈姆雷特》也「實在看不出什麽好處來」。胡的評判基礎,就在於他對戲劇以至文學有一根本的衡量標準,即19世紀的寫實主義(今譯現實主義)。依此去看,以前的戲劇都不足論。不過,胡適的進化文學觀又不是完全徹底的。他對西方後起的文學流派也不十分欣賞。據此,他對民初中國那些以為寫實主義已過時,說什麽「今日的新文學應該談『新浪漫主義』了」的新人物,也隻視為不可救藥的「妄人」。這有可能是因為他看不懂新派藝術作品:留學時曾看過一次,雖由韋蓮司解釋,終不甚了了;晚年仍說「大部分的抽象派和印象派的詩和畫,都是自欺欺人的東西」。[5]更可能是他認為中國的進化落後於西方,現在還沒有到寫實主義的階段,當然也就不應率爾越級跳入「新浪漫主義」階段。
這樣的中西文學史觀,不論在當時和現在,都要算是非常能「獨闢蹊徑」了。而有意識地「另闢蹊徑」正是胡適文學史觀的又一大特色。胡適曾把他自己也說隻有一千多年歷史的白話文學史視為「中國文學史的中心部分」。這樣一刀「截斷眾流」,置以前的文學於「邊緣」地位,隻有在進化文學史觀武裝下才有可能。但這還隻是「豎斷」,胡適還有更大膽的「橫斷」。他說,中國文學史上代表一個時代的文學,「不該向那『古文傳統史』裏去尋,應該向那旁行斜出的『不肖』文學裏去尋。因為不肖古人,所以能代表當世。」[6]既然「旁行斜出」成了時代的代表,所有各具體時代處於邊緣的文學家就搖身一變而成了「正宗」。簡言之,胡適的中國文學史就是先把所謂「古文傳統史」劃出去,再把歷代的邊緣文學串起來作為正統,然後據以否定歷代文人自認的正統。這樣的「豎斷」和「橫斷」之後,一部新的文學史就出現了。可以看出,胡適治文學史的方法,實際是一種倒著放電影片然後重新剪輯的方法;以「另闢蹊徑」的取向,集「旁行斜出」之大成。而其要點,就在於自說自話,根本不承認歷代和當時的主流,當然也不與之對話。
前麵說過,胡適先天有一股反叛氣息。如果不是少年「暴得大名」,大約還要反得厲害。這樣的性格使他特別不喜歡律詩、對聯、駢文、八股以及寫作中的用典。因為這些東西都最能體現「出新意於法度之中」的中國傳統,最不宜有反叛氣質者。他常說律詩不通,一是要湊對子,一是要用典。胡適以為:「駢文、律詩,都是對對子;一直到八股,還是對對子。可見對對子是一條死路。」他覺得「律詩和纏小腳一樣,過去大家以為小腳好看,但說穿了,小腳並不好看;律詩也沒有道理」。一旦摒棄過去的觀賞標準,評判結果當然不一樣。故胡適雖然背了幾千遍杜甫的《秋興八首》,「總覺得有些句子是不通的」。他也認為蘇東坡的文通詩不通,因其寫詩好用典。胡適看了比他老一輩而享譽當代的律詩大家陳三立的《散原詩集》,發現裏麵「沒有一首詩使我感動」。[7]
不過,胡適反對律詩和用典的文章,也因為其「故意叫人看不懂,所以沒有文學的價值」。他以為,文學的價值就在明白清楚。「寫得明白清楚,才有力量;有力量的文章,才能叫做美。」胡適一向強調寫詩作文不能隻管自己寫,不管人家能否看懂。他說:「我的文章都是開門見山的」,而且胡適寫文章的確是有心栽花。「人家都以為我胡適寫文章,總是下筆千言,一揮而就。其實我寫起文章來是極慢極慢的。」因為「我的文章改了又改,我是要為讀者著想的。我自己懂了,讀者是不是跟我一樣明白?我要讀者跟我的思慮走,所以我寫文章是很吃力的」。這是胡適有意想學梁啓超,因為梁就能使讀者跟著他走。胡適知道,要文章明白清楚就很可能會造成「淺顯」,但他「抱定一個宗旨,做文字必須要叫人懂得,所以我從來不怕人笑我的文字淺顯」。[8]作文要「處處為讀者著想」而不是「隻管自己的思想去寫」,已體現出文字不過是工具的意思。
胡適文學觀的又一個特點即是文以載道觀念,這也是其不脫離中國傳統之處。至少到1915年夏,胡適對文學的理解基本是采文以載道的取向。他那時讀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以為「甚不易讀,其所寫皆家庭及社會纖細瑣事,至千二百頁之多,非有耐心,不能終卷。此書所寫俄國貴族社會之淫奢無恥,可謂鑄鼎照奸」。小說而至於難讀,足見胡適的認真。不過,如果托翁聽見他的小說別人要靠耐心才能讀完,豈不大愧。而胡適耐心讀完之後,從書中所見卻是「貴族社會之淫奢無恥」,頗類其讀吳趼人、曾孟樸的譴責小說,這樣的知音,大約也是要使托翁大搖其頭的。一個月後他說,他在十六七歲時刊於《競業旬報》之小說《真如島》中,曾「自言不作無關世道之文字」。那就是典型的文以載道的觀念。此時他已認為少年時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實則文學本身的優美也是重要價值。[9]胡適雖然在意識的層麵認識到少年時的局限性,但也許是因為少時的觀念入其心中已深,仍未能從根本上改變他的這一取向。
這樣的中西文學史觀,不論在當時和現在,都要算是非常能「獨闢蹊徑」了。而有意識地「另闢蹊徑」正是胡適文學史觀的又一大特色。胡適曾把他自己也說隻有一千多年歷史的白話文學史視為「中國文學史的中心部分」。這樣一刀「截斷眾流」,置以前的文學於「邊緣」地位,隻有在進化文學史觀武裝下才有可能。但這還隻是「豎斷」,胡適還有更大膽的「橫斷」。他說,中國文學史上代表一個時代的文學,「不該向那『古文傳統史』裏去尋,應該向那旁行斜出的『不肖』文學裏去尋。因為不肖古人,所以能代表當世。」[6]既然「旁行斜出」成了時代的代表,所有各具體時代處於邊緣的文學家就搖身一變而成了「正宗」。簡言之,胡適的中國文學史就是先把所謂「古文傳統史」劃出去,再把歷代的邊緣文學串起來作為正統,然後據以否定歷代文人自認的正統。這樣的「豎斷」和「橫斷」之後,一部新的文學史就出現了。可以看出,胡適治文學史的方法,實際是一種倒著放電影片然後重新剪輯的方法;以「另闢蹊徑」的取向,集「旁行斜出」之大成。而其要點,就在於自說自話,根本不承認歷代和當時的主流,當然也不與之對話。
前麵說過,胡適先天有一股反叛氣息。如果不是少年「暴得大名」,大約還要反得厲害。這樣的性格使他特別不喜歡律詩、對聯、駢文、八股以及寫作中的用典。因為這些東西都最能體現「出新意於法度之中」的中國傳統,最不宜有反叛氣質者。他常說律詩不通,一是要湊對子,一是要用典。胡適以為:「駢文、律詩,都是對對子;一直到八股,還是對對子。可見對對子是一條死路。」他覺得「律詩和纏小腳一樣,過去大家以為小腳好看,但說穿了,小腳並不好看;律詩也沒有道理」。一旦摒棄過去的觀賞標準,評判結果當然不一樣。故胡適雖然背了幾千遍杜甫的《秋興八首》,「總覺得有些句子是不通的」。他也認為蘇東坡的文通詩不通,因其寫詩好用典。胡適看了比他老一輩而享譽當代的律詩大家陳三立的《散原詩集》,發現裏麵「沒有一首詩使我感動」。[7]
不過,胡適反對律詩和用典的文章,也因為其「故意叫人看不懂,所以沒有文學的價值」。他以為,文學的價值就在明白清楚。「寫得明白清楚,才有力量;有力量的文章,才能叫做美。」胡適一向強調寫詩作文不能隻管自己寫,不管人家能否看懂。他說:「我的文章都是開門見山的」,而且胡適寫文章的確是有心栽花。「人家都以為我胡適寫文章,總是下筆千言,一揮而就。其實我寫起文章來是極慢極慢的。」因為「我的文章改了又改,我是要為讀者著想的。我自己懂了,讀者是不是跟我一樣明白?我要讀者跟我的思慮走,所以我寫文章是很吃力的」。這是胡適有意想學梁啓超,因為梁就能使讀者跟著他走。胡適知道,要文章明白清楚就很可能會造成「淺顯」,但他「抱定一個宗旨,做文字必須要叫人懂得,所以我從來不怕人笑我的文字淺顯」。[8]作文要「處處為讀者著想」而不是「隻管自己的思想去寫」,已體現出文字不過是工具的意思。
胡適文學觀的又一個特點即是文以載道觀念,這也是其不脫離中國傳統之處。至少到1915年夏,胡適對文學的理解基本是采文以載道的取向。他那時讀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以為「甚不易讀,其所寫皆家庭及社會纖細瑣事,至千二百頁之多,非有耐心,不能終卷。此書所寫俄國貴族社會之淫奢無恥,可謂鑄鼎照奸」。小說而至於難讀,足見胡適的認真。不過,如果托翁聽見他的小說別人要靠耐心才能讀完,豈不大愧。而胡適耐心讀完之後,從書中所見卻是「貴族社會之淫奢無恥」,頗類其讀吳趼人、曾孟樸的譴責小說,這樣的知音,大約也是要使托翁大搖其頭的。一個月後他說,他在十六七歲時刊於《競業旬報》之小說《真如島》中,曾「自言不作無關世道之文字」。那就是典型的文以載道的觀念。此時他已認為少年時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實則文學本身的優美也是重要價值。[9]胡適雖然在意識的層麵認識到少年時的局限性,但也許是因為少時的觀念入其心中已深,仍未能從根本上改變他的這一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