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跟隨母親的生活,給胡適的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小「先生」的身份認同,一種自我保護的防衛心態,以及超乎尋常的細心謹慎。其共同之處,在於均表現出一種「超我」對「本我」的抑製,後天對先天的約束。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從小「就沒有過小孩子的生活」。[36]小胡適的修養功夫,是遠超過其同齡人的。後天倫理作用特別強是胡適一生行事的主流,但為人要「率其性」的父訓,也不時要起作用。


    除了「做人的訓練」,胡適自稱,他與母親在一起的九年生活中,「隻學得了讀書和寫字兩件事。在文字和思想方麵,不能不算是打了一點底子。」[37]但這一點底子的重要性也是不可忽視的。在西潮入侵之後中國許多口岸地方,傳統的教育方式已大大式微。胡適在績溪上莊得以接受這種略帶特殊待遇的傳統教育,在塑造特定身份認同之時也奠定了那時已較難得的一點「國學」基礎。胡適後來的讀書經歷證明,這點比許多同齡人略高一籌的舊學基礎對他是大有裨益的。績溪上莊的未得風氣之先,在不少人看來或者是一個「落後」的因素,對於小胡適的成長甚至於其一生的成功,後來證明是極為重要的。


    同時,胡適的家鄉教育也體現了中國傳統自身的變化。他九歲時,偶然在四叔家裏的舊紙堆中撿到一本破舊的《第五才子》(即《水滸傳》),「這一本破書忽然為我開闢了一個新天地,忽然在我的兒童生活史上打開了一個新鮮的世界!」。從此開始廣覓小說閱讀,幾年間已讀了三十多部。由於這些小說中許多都是白話,胡適「在不知不覺中得了不少的白話文的訓練,在十幾年後於我很有用處」。四叔介如公是胡家少數幾個專事讀書的人之一,他是胡適的發蒙老師,又是家鄉的「紳董」,後來還選了潁州府阜陽縣的訓導。[38]這樣一個士人,家中的舊紙堆中竟然有破舊的《水滸傳》,正是晚明以來通俗文化中的小說、戲劇走入上層社會,有些士人將其與上層文化相提並論這一風氣演變的例證。正如胡適自己所說:「餘以一童子處於窮鄉,乃能得讀四五十種小說,其易求可見。」[39]論者或把胡適看通俗小說歸入不夠「傳統」的一麵,其實是傳統自己在變,在績溪的小胡適並未跳出傳統。


    看小說更直接的好處,是幫助胡適「把文字弄通順了」。因為胡適的哥哥受了新風氣的影響,未曾讓胡適學做八股文。但胡適也因此就一直沒有「開筆」做過文章。胡適看了幾年小說後,就有了為本家姐妹講故事的「資格」,而且樂此不疲,經常應邀講述。他後來常說,要使你所得的印象變成你自己的,最有效的法子是記錄或表現成文章。胡適特別說到演講的作用,因為這能強迫他「對一個講題作有係統和合乎邏輯的構想,然後再作有係統的又和合乎邏輯和文化氣味的陳述」。[40]這個觀念,完全適用於胡適少時對人講故事的經歷。


    這也正是小胡適最初的作文「訓練」。把看過的書再口頭表述一遍,且須有頭有尾,實在也是一次使自己的「印象」係統化的再創造。故小胡適雖然很晚才「開筆」作文,卻早已先「開口」,後來的開筆不過是換一種形式的開口罷了。而且這樣的開口,正是由摹擬入手,學著別人的法子再表述一遍,所謂「有所法而後能」,最合乎中國傳統的學習作文之法。胡適自己的天性是不喜歡摹仿的,但無意中仍向講究摹仿的傳統靠攏了。不過,由於沒有正式「開筆」,許多傳統做文章的講究,胡適並未學到。如中國文章最講究的那種餘音繞樑的含蓄,胡適就終生不向此方向努力。他後來的文章以淺顯明白為特徵,也與這少時的訓練有關。


    家鄉傳統教育打下的那點國學或非國學的基礎,對胡適後來有非常人可及的自信起了重要作用。胡適曾自認留美學生中做詩的第一把手,後來對新詩也自信不在徐誌摩之下,這恐怕都是要打個問號的。這樣的自信始於何時,還需要考證。他的上海讀書經歷,應該是極其重要的。胡適到上海讀書,先入梅溪學堂,一日而跳四班;再入澄衷學堂,一年又跳四班。胡母的培養和家鄉的教育見了成效,胡適的自信大約也就成長起來了。他自己說,到上海入澄衷學堂,「始稍得朋友之樂」;再入中國公學,所交皆社會經歷豐富的老成之人,「於世故人情所有經驗皆得於是,前此少時所受婦人之影響,至是脫除幾盡」。[41]這大約又是一個轉折點。而老成之人對胡適的愛護,如不讓他剪辮,且使其主持一些像辦報一類的事,應該都會對胡適自信心增強起作用。故少年時的上海讀書經歷,對胡適的成長,非常值得探討。


    二 上海:眼界很小的商埠


    在上海的六年讀書,用胡適自己的話說,是他「一生的第二個段落」,也是「一個人最重要最容易感化的時期」。在這裏他接觸了許多績溪上莊不曾見過的新事物——從「第一次穿洋襪」,到接近革命黨人辦雜誌,再到後來吃花酒作邪狎遊,應有盡有。「第一次穿洋襪,是我的店裏的程建泉教我穿的。」後麵的兩種,則都與革命黨人有關係。他後來很愛說的中國人穿鞋方式的革新,估計也是在上海得到的新知識。胡適幾次說過,「凡是文化的接觸,都是各取其長的。譬如我們穿的鞋子,過去是不分左右腳的」。自從外國的皮鞋來了之後,「最早是陳嘉庚的橡皮鞋底,皮鞋是先在廣東推行,再是上海的鞋匠模仿外國的做法,後來普及全國」,再後來則「大家穿的鞋子都分左右腳了」。胡適的意思是強調文化接觸之後,「由下麵漸漸的實行,而不是由上麵來推行的」那種自然而然的同化力。但他興之所至,又將同理推廣到「女子的剪髮」,也說是「沒有誰來反對」,就不太符合事實了。[42]無論如何,對上莊來的小胡適,上海的「新」是體現在很多方麵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人物傳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郭德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郭德宏並收藏民國人物傳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