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胡適這十多年與父親特別是母親在一起的生活,「除了讀書看書之外」,主要是給了他「一點做人的訓練」。在這一點上,胡適自謂:「我的恩師就是我的慈母。」但正如他也說過的,胡母是「慈母兼任嚴父」。胡適所受的做人的訓練,許多也來自其父親,隻是從母親那裏轉手罷了。胡適一生為人處世受父母影響極深,他自己回憶說,「我父親死得太早,我離開他時,還隻是三歲小孩」,其間還有一年多的時間沒有住在一起。故小胡適與父親的接觸是不多的。「我完全不曾受著他的思想的直接影響。」他記得起的,就隻有父親教他認字、也是父親學生的母親兼做助教那一段「我們三個人的最神聖的團居生活」。[7]


    這回憶的「神聖」和可貴,或者也是因為父親去世後孤兒寡母生活的艱難所升華。胡適1907年做詩《棄父行》,有序,說這是「作者極傷心語也。作者少孤,年十六,而先人聲音笑貌,僅於夢魂中得其仿佛。年來亟膺家難,益思吾父苟不死者,吾又何至於此。是以知人生無父為至可痛也」。[8]其中「吾父苟不死者,吾又何至於此」很能說明胡適的心境。除作者的傷心外,多少也有些抱怨兄長的不夠爭氣及大家庭的不十分和諧。實際上,恐怕也有「吾父苟不死者,吾母又何至於此」的意思在。聲音笑貌既然隻能「得其仿佛」,對小胡適來說,父親的形象部分是由母親的追述幫助塑造出來,部分更可能是他自己較懂事後去追溯出來的。他後來自己說,父親留給他的,一方麵是遺傳,一方麵是「一點程朱理學的遺風」。[9]但父親的影響,其實還要深遠得多。


    胡適未進學堂,已認得近千字,所以就跨越了一般兒童所讀的《三字經》《千字文》等識字課本。他一進學堂,讀的就是胡傳自編的《學為人詩》,也就是胡傳希望他的兒女學習的「做人的道理」。詩的第一句就是「為人之道,在率其性」。但下麵緊接著又補充說:「子弟臣友,循理之正;謹乎庸言,勉乎庸行;以學為人,以期作聖。」[10]如果這裏是在闡述《禮記·中庸》所謂「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脩道之謂教」的大道理,則自有理學家所謂人心、道心和循天理一類的大講究。[11]胡傳雖理學中人,是否會讓小孩子去體味這樣深奧的性理之學,我尚存疑。若退而求其字麵意,則第一句講的是重自然的發展,以下接連以人倫準則約束之。這雖然是典型的儒家觀念,但與赫胥黎之《進化論與倫理學》的見解也頗相近(嚴復譯述的《天演論》就將後者略去許多)。能將此兩方麵融為一體的確應可以成為真正的聖人,當然要做到實不容易。小胡適初讀這些句子時雖然未必就能領會,但熟讀成誦之後,其潛移默化的力量決不在年齡較長之後讀懂的那些東西之下。觀其一生,也正是在「率其性」和謹勉以學為人之間遊移,以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真孔子的態度,雖不能至,仍始終向著「作聖」的方向努力。[12]其間種種的看上去矛盾之處或表麵的「激進」與「保守」,大約都與此有些關聯。從這個視角看,胡傳總結出的做人的道理,的確影響了他小兒子的一生。


    同時,胡傳敢於闖蕩邊疆那種「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精神,對胡適也有較大影響。唐德剛先生說,胡傳闖邊的「最大動機」,是「在人才濟濟的東南和北京找不到可以一展抱負的機會」,所以「下定決心到那最需要人才,而人才最不願去的地方」。[13]胡傳的這種精神,他的二兒子和小兒子都頗能繼承。胡適是幼子,少無養家之責,隻見父親行事的精神,所以對父親闖邊一事十分自豪,也覺得父親的成功與此相關,每樂道之;後來在美國時還曾勸他的二哥另闢蹊徑,往西北發展。但是胡適二哥的觀感就與其弟大不相同。胡覺因大哥不十分能幹,稍長即隨父親闖邊,在台灣時幾至戰死沙場;後來也曾步乃父後塵,往東北求發展,但都不是很成功。在婉責其弟「年輕閱歷尚淺」後,紹之告訴胡適,從北京到新疆,那時路途就要半年的時間,「即使百折不回,亦不過徒拋心血」。重要的是胡覺特別指出:「先人之故轍,可引為鑑也。」。[14]兩弟兄的認知,竟截然相反。


    胡適對父親所作所為的認知既然如此,其敢於另闢蹊徑的膽量,的確是比他二哥和許多人都強。後來胡適的好友任鴻雋就說胡適喜歡「舍大道不由,而必旁逸斜出」。不過,胡傳的不走大道,主要是因為大道不通。胡適的不走大道,卻更進了一層,含有不追隨別人而主動開拓之意。他在答任氏的信中,雖然也說他並無意要「立異以為高」,但又明確指明他的確不願走「學這個,學那個」的「大道」,反寧願放棄大道而「旁逸斜出」。[15]母親有意培養的「異於群兒」的認同在這裏多少要起點作用,而胡傳不走大道卻能「成功」這一形象的影子也依稀可見。我們如果細察胡適一生的建樹,幾乎都是在不追隨別人而主動開拓一麵,就可知父親暗中的影響有多麽大。


    有時候,胡適從父母那裏得到的教誨內容並不一致。胡家是大門上貼著「僧道無緣」條子的理學家庭。但胡適生活在其中的女眷們卻個個都是深信神佛的。這裏分明提示著過去中國所謂大傳統小傳統的不同傳承方式:僧道無緣的理學一脈是靠文字傳承的,重「眼學」而輕「耳學」;讀書不多的女眷們又另有一套深信神佛的傳統,卻主要靠口頭傳播來延續。雖然各有各的精神世界,兩者實際上也能並行。[16]小胡適起初不僅信神信佛,而且實際上是極怕地獄和來世變豬狗的。但胡適既然走的是讀書一途,漸漸必然受著理學一脈的影響。到十一二歲時,讀了司馬光的家訓和《資治通鑑》上記載的範縝的無神論觀點,正所謂「用力之久,一旦豁然貫通」,從此就變成了無神論者。而小胡適的這一次「思想解放」,其實也就是「因為他們教我不怕」。[17]假如胡適父母對兒子的影響也存在競爭的話,胡母大概從未覺察到,她一力培養胡適做讀書人,毋寧是在挖自己一邊的牆腳。的確,隻要中國文化維持講讓不講爭的準則,小傳統就始終不能也不想戰勝大傳統(到中國人西化到既講究「爭」又講以多數取勝的「民主」時,人數多的小傳統就會逐漸占上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人物傳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郭德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郭德宏並收藏民國人物傳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