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
古典詩詞漫話·杜甫心影錄 作者:黃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浣花溪水水西頭,主人為卜林塘幽」(《卜居》)。「萬裏橋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滄浪」(《狂夫》)。「萬裏橋西宅,百花潭北莊」(《懷錦水居止二首》其二)。「背郭堂成蔭白茅,緣江路熟俯青郊」(《堂成》)。這是杜甫留下的一幅草堂地圖。可知當時的草堂,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萬裏橋西,百花潭北。萬裏橋即今成都南門的府河大橋,相傳三國蜀費禕出使東吳,諸葛亮在此為他餞行,費禕感嘆地說:「萬裏之行,始於此橋。」因而得名。浣花溪是清水河(又稱清江)的一段,繞草堂曲折流過,所謂「清江一曲抱村流」即是。當時造紙的人都沿溪而居,取溪水染色,製造彩箋,故號「浣花」。據今人考證,百花潭在浣花溪的上遊,很可能就是現在的龍爪堰。當時溪水流量較大,至此一折,回還成潭,故有人說溪可概潭,潭不可概溪。《太平寰宇記》認為百花潭是浣花溪的別名,似是而非。
杜甫在此卜宅,主要是看中這裏適宜幽居。「患氣經時久,臨江卜宅新。喧卑方避俗,疏快頗宜人」(《有客》)。「去郭軒楹敞,無村眺望賒。澄江平少岸,幽樹晚多花」(《水檻遣興二首》其一)。「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來樑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江村》)。「已知出郭少塵事,更有澄江銷客愁。無數蜻蜓齊上下,一雙□□對沉浮」(《卜居》)。這些詩句,在描寫景色清麗的同時,也流露出詩人幽居自得的樂趣。
杜甫營造草堂,全靠成都尹裴冕、彭州刺史高適、表弟王十五司馬等在蜀親友的資助。詩人喜歡花木,故又從蕭實處覓桃樹,從韋續處覓綿竹,從何邕處覓榿木,從韋班處覓鬆樹,從徐知道處覓果樹,栽在園圃之中。初步建成的草堂,「榿木礙日吟風葉,籠竹和煙滴露梢。暫止飛烏將數子,頻來語燕定新巢」(《堂成》)。環境幽雅,景物宜人。肅宗上元二年(761)冬,嚴武出任成都尹。據史載,嚴武生性暴躁,難以容人,但對杜甫情誼極深,幫助尤多。由於嚴武的大力資助,草堂又進行了擴建,到第二年(寶應元年)最後建成,前後歷時二年之久。關於草堂的得名,前人認為是這裏臨近草堂寺,因以為名的緣故。
代宗永泰元年(765)四月,嚴武去世。五月,杜甫離開成都,在蜀中共住了五年半時間。其中為躲避徐知道叛亂,在梓州、閬州等地住了近二年;嚴武第二次鎮蜀,表杜甫為節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在嚴武幕府住了半年;如果再除去建屋前和營造時的時間,杜甫在草堂實際居住僅二年光景。杜甫離開草堂,就一去不返了。但草堂卻因為詩人曾在這裏住過,從此和杜甫的名字永遠連在一起,並且成了成都士民遊賞的勝地。在陸遊的《老學庵筆記》中,有一段關於成都風習的記載:「四月十九日,成都謂之浣花遨頭,宴於杜子美草堂滄浪亭,傾城而出,錦繡夾道,自開歲宴遊,至是而止,故最盛於他時。予客蜀數年,屢赴此集,未嚐不晴。蜀人雲:雖戴白之老,未嚐見浣花日雨也。」與陸遊同時的任政一,對此有更加詳盡的描述。元、明仍襲其風。明朝末年,草堂、梵安寺、浣花祠均毀於兵燹。清初雖重建三處名勝,但因浣花溪淤積,水淺溪狹,不能蕩舟,於是漸漸形成每年人日(農曆正月初七)前往草堂賞梅憑弔的風習。流風餘韻,至今不沒。宋人葛立方曾說:「草堂之名,與其山川草木,皆因公詩以為不朽之傳,蓋公之不幸,而其山川草木之幸也。」(《韻語陽秋》)杜甫一生,支離風塵,飄泊江湖,晚年總算有了成都草堂這個安身之處,也沒住幾年,隻得離去,就其生前說,確實夠不幸了。但他去世之後,名垂宇宙,光照千古,遺址均成聖地,詩歌奉為國寶,古往今來,能有幾人享有他那樣的聲譽、他那樣的殊榮?又怎麽能說是不幸呢?
草堂今日
草堂今日
如今草堂位於四川成都西郊,出通惠門,過青羊宮,沿成溫公路西行不遠,即可看到。據前人記載,唐代浣花溪,在春、夏水深之時,能行龍舟彩舫,十裏不絕;秋冬水淺,江流至清,石卵可數。如今浣花溪,溪水暗綠,寬不足六丈,當初的景象,已杳不可見。溪畔多竹,隨風搖曳,綠疇農田,村落炊煙,依然保留著「田舍清江曲,柴門古道傍」的田園風光。
走近草堂正門,可見大門兩側掛著馬公愚書寫的一副對聯:「萬裏橋西宅;百花潭北莊。」大門橫匾「草堂」二字,為清宗室果親王允禮所書。從正門進去,一灣碧波橫在眼前,過石橋,穿梅林,前麵就是大廨。大廨建於清嘉慶十六年(1811),正中屹立著餘庠所塑的杜甫石像,詩人拈鬚沉吟,頗能表現憂國憂民的神態。兩側壁間,懸掛著一副眾口交贊的長聯:「異代不同時,問如此江山,龍蜷虎臥幾詩客;先生亦流寓,有長留天地,月白風清一草堂。」作者是清初學者顧復初,原籍蘇州,流寓成都,因其身世和杜甫有相似之處,故作此聯以寄慨。原件已毀於戰火,現在懸掛的係清末翰林邵章補書。
穿過大廨向前,便是同時建成的詩史堂。廣簷深廊,恢宏古樸。四周高楠冥冥,翠竹娟娟,梅枝橫曳,繁花吐艷。門額橫匾,為邵章補書,褐底白字,渾厚蒼勁。兩邊楹柱上,懸掛著一副葉恭綽補書的長聯:「詩有千秋,南來尋丞相祠堂,一樣大名垂宇宙;橋通萬裏,東去問襄陽耆舊,幾人相憶在江樓。」上聯為清人沈壽榕作,下聯乃彭毓鬆所對。詩史堂正中,塑有一尊古銅色的杜甫立像,便服儒巾,一手拈鬚,滿臉憂思,凝視前方。兩側還有杜甫和李白的全身彩塑。詩史堂位於草堂中心,兩端都有曲折的迴廊,與大廨相通,並連接東西兩處杜甫詩意畫陳列室。室內共展出近代名人國畫四十一幅及《兵車行》板麵塑像一幅。
杜甫在此卜宅,主要是看中這裏適宜幽居。「患氣經時久,臨江卜宅新。喧卑方避俗,疏快頗宜人」(《有客》)。「去郭軒楹敞,無村眺望賒。澄江平少岸,幽樹晚多花」(《水檻遣興二首》其一)。「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來樑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江村》)。「已知出郭少塵事,更有澄江銷客愁。無數蜻蜓齊上下,一雙□□對沉浮」(《卜居》)。這些詩句,在描寫景色清麗的同時,也流露出詩人幽居自得的樂趣。
杜甫營造草堂,全靠成都尹裴冕、彭州刺史高適、表弟王十五司馬等在蜀親友的資助。詩人喜歡花木,故又從蕭實處覓桃樹,從韋續處覓綿竹,從何邕處覓榿木,從韋班處覓鬆樹,從徐知道處覓果樹,栽在園圃之中。初步建成的草堂,「榿木礙日吟風葉,籠竹和煙滴露梢。暫止飛烏將數子,頻來語燕定新巢」(《堂成》)。環境幽雅,景物宜人。肅宗上元二年(761)冬,嚴武出任成都尹。據史載,嚴武生性暴躁,難以容人,但對杜甫情誼極深,幫助尤多。由於嚴武的大力資助,草堂又進行了擴建,到第二年(寶應元年)最後建成,前後歷時二年之久。關於草堂的得名,前人認為是這裏臨近草堂寺,因以為名的緣故。
代宗永泰元年(765)四月,嚴武去世。五月,杜甫離開成都,在蜀中共住了五年半時間。其中為躲避徐知道叛亂,在梓州、閬州等地住了近二年;嚴武第二次鎮蜀,表杜甫為節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在嚴武幕府住了半年;如果再除去建屋前和營造時的時間,杜甫在草堂實際居住僅二年光景。杜甫離開草堂,就一去不返了。但草堂卻因為詩人曾在這裏住過,從此和杜甫的名字永遠連在一起,並且成了成都士民遊賞的勝地。在陸遊的《老學庵筆記》中,有一段關於成都風習的記載:「四月十九日,成都謂之浣花遨頭,宴於杜子美草堂滄浪亭,傾城而出,錦繡夾道,自開歲宴遊,至是而止,故最盛於他時。予客蜀數年,屢赴此集,未嚐不晴。蜀人雲:雖戴白之老,未嚐見浣花日雨也。」與陸遊同時的任政一,對此有更加詳盡的描述。元、明仍襲其風。明朝末年,草堂、梵安寺、浣花祠均毀於兵燹。清初雖重建三處名勝,但因浣花溪淤積,水淺溪狹,不能蕩舟,於是漸漸形成每年人日(農曆正月初七)前往草堂賞梅憑弔的風習。流風餘韻,至今不沒。宋人葛立方曾說:「草堂之名,與其山川草木,皆因公詩以為不朽之傳,蓋公之不幸,而其山川草木之幸也。」(《韻語陽秋》)杜甫一生,支離風塵,飄泊江湖,晚年總算有了成都草堂這個安身之處,也沒住幾年,隻得離去,就其生前說,確實夠不幸了。但他去世之後,名垂宇宙,光照千古,遺址均成聖地,詩歌奉為國寶,古往今來,能有幾人享有他那樣的聲譽、他那樣的殊榮?又怎麽能說是不幸呢?
草堂今日
草堂今日
如今草堂位於四川成都西郊,出通惠門,過青羊宮,沿成溫公路西行不遠,即可看到。據前人記載,唐代浣花溪,在春、夏水深之時,能行龍舟彩舫,十裏不絕;秋冬水淺,江流至清,石卵可數。如今浣花溪,溪水暗綠,寬不足六丈,當初的景象,已杳不可見。溪畔多竹,隨風搖曳,綠疇農田,村落炊煙,依然保留著「田舍清江曲,柴門古道傍」的田園風光。
走近草堂正門,可見大門兩側掛著馬公愚書寫的一副對聯:「萬裏橋西宅;百花潭北莊。」大門橫匾「草堂」二字,為清宗室果親王允禮所書。從正門進去,一灣碧波橫在眼前,過石橋,穿梅林,前麵就是大廨。大廨建於清嘉慶十六年(1811),正中屹立著餘庠所塑的杜甫石像,詩人拈鬚沉吟,頗能表現憂國憂民的神態。兩側壁間,懸掛著一副眾口交贊的長聯:「異代不同時,問如此江山,龍蜷虎臥幾詩客;先生亦流寓,有長留天地,月白風清一草堂。」作者是清初學者顧復初,原籍蘇州,流寓成都,因其身世和杜甫有相似之處,故作此聯以寄慨。原件已毀於戰火,現在懸掛的係清末翰林邵章補書。
穿過大廨向前,便是同時建成的詩史堂。廣簷深廊,恢宏古樸。四周高楠冥冥,翠竹娟娟,梅枝橫曳,繁花吐艷。門額橫匾,為邵章補書,褐底白字,渾厚蒼勁。兩邊楹柱上,懸掛著一副葉恭綽補書的長聯:「詩有千秋,南來尋丞相祠堂,一樣大名垂宇宙;橋通萬裏,東去問襄陽耆舊,幾人相憶在江樓。」上聯為清人沈壽榕作,下聯乃彭毓鬆所對。詩史堂正中,塑有一尊古銅色的杜甫立像,便服儒巾,一手拈鬚,滿臉憂思,凝視前方。兩側還有杜甫和李白的全身彩塑。詩史堂位於草堂中心,兩端都有曲折的迴廊,與大廨相通,並連接東西兩處杜甫詩意畫陳列室。室內共展出近代名人國畫四十一幅及《兵車行》板麵塑像一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