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古典詩詞漫話·杜甫心影錄 作者:黃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蜀道(上)
蜀道(上)
唐代孟棨《本事詩》載:李白剛從蜀中到長安,住在旅店裏,賀知章久聞李白大名,前去看望。李白拿出《蜀道難》給他看,賀知章尚未看完,就已讚嘆不已,稱李白為天上「謫仙」。《蜀道難》一直被看作是李白的代表作,詩中寫了蜀中的傳說、蜀山的險峻、蜀水的湍激、蜀道的悲涼,才思橫溢,造語奇麗,詩中雷霆,筆下翻滾。雖然李白生在四川,但他前後出入蜀中,都駕舟長江之上,未曾經過蜀道,詩中所寫的,都出自他意中的想像。因此這首詩能充分體現李白的奇思遐想,卻不能真實地反映蜀道的雄奇景象。
肅宗幹元二年(759)十月,杜甫離開秦州,前往同穀(今甘肅成縣);同年十二月,又離開同穀,前往四川成都。在流離困頓的旅途中,作了二十四首詩。清人李長祥說:「少陵詩,得蜀山水吐氣;蜀山水,得少陵詩吐氣。」(《杜詩詳註》引)這組詩,作於杜甫最艱難的歲月,但卻是蜀道最幸運的時刻,似乎是天借杜甫之手,將蜀道的奇山奇水,一一付之於詩。使數千裏山川,瞭然一卷之中;使那神秘的土地,充滿感情的色彩;使現實世界的險狀,成為理想國中的佳境。李白的《蜀道難》,就想像豐富、語言瑰麗說,可嘆為觀止;但中間著重形容山川道路的一段,若用於其它崇山激流,也無不可。而杜甫這組詩,筆筆都寫蜀道,不可移於他處。蘇軾認為這組詩,在古今同類題材的作品中,無可比擬。明初方孝孺入蜀,自嘆無杜甫之才,對景擱筆。清人蔣弱六說這組詩與柳宗元謫居永州所作的遊記,「剔險拔奇,幽深峭刻,自是千古天生位置,配合此奇地奇文」(《杜詩鏡銓》引)。
「日色隱孤戍,烏啼滿城頭,中宵驅車去,飲馬寒塘流。磊落星月高,蒼茫雲霧浮。大哉幹坤內,吾道長悠悠」。在一片烏啼聲中,杜甫帶領全家,告別被暮色籠罩的秦州;頭頂星月,身披雲霧,開始了悠悠的征程。向西南前行七裏,至赤穀(即今天水市西南暖和灣河穀)。因穀兩麵山崖皆呈紅色,從而得名。清晨踏上隴首九阪,從此地勢險峻,行路艱難。「山風吹遊子,縹緲乘險絕。硤形藏堂隍,壁色立精鐵」。在秦州西南七十裏,經鐵堂峽(在今天水縣西南七十裏張家峽和趙家磨之間)。山如堂隍,峽藏於其間,石黑如鐵。高處道路盤旋,上摩蒼穹;峽旁懸崖,劃然開裂,深入地底;修竹娟娟,一望無際;高山積雪,終古不化:「徑摩穹蒼蟠,石與厚地裂。修纖無垠竹,嵌空太始雪。」低處巨壑幽深,水寒冰橫:「威遲哀壑底」,「水寒長冰橫。」出了秦州,便是成州(今甘肅武都地區)。唐代共有鹽井六百四十,成州鹽井(即今甘肅禮縣東北的鹽官)即為其中一處。離開鹽井,路經寒峽(今甘肅西和縣的祁家峽)。峽中形勢險要,轉過峽口,卻逢峭壁,狂風卷土,山重水寒:「雲門轉絕岸,積阻霾天寒。」淒涼慘切,宛然在目。自寒峽向前,正在山行傷神之際,忽見法鏡寺坐落崖上(遺址在今甘肅西和縣北),蒼莽古樸,「蟬娟碧蘚淨,蕭摵寒籜聚。回回山根水,冉冉鬆下雨。泄雲蒙清晨,初日翳復吐。朱甍半光炯,戶牗粲可數」。苔蘚明潤,籜葉蕭疏,山繞回泉,鬆含宿雨,清晨雲起,旭日東升,畫棟半露,門窗可指。麵對如此佳景,詩人愁懷頓破,忘了行程促迫,在此流連難捨,直到子規聲聲催人,方才依依而去。
秦、成之間,險峽尤多。繼鐵堂、寒峽之後,又臨青陽峽(在今甘肅西和縣南),因峭壁上有石穴狀似青羊,從而得名。這時道路更加險惡,「林迥硤角來,天窄壁麵削。磎西五裏石,奮怒向我落。仰看日車側,俯恐坤軸弱。魑魅嘯有風,霜霰浩漠漠」。林木深遠,峽從旁來;天空窄小,岩壁如削;崩石危險,怒向我落。石勢斜聳,阻擋太陽;石形巨大,恐陷大地;石傍陰切,魑魅呼嘯;石上凝寒,霜霰漠漠。「憶昨逾隴阪,高秋視吳嶽,東笑蓮華卑,北知崆峒薄。超然侔壯觀,已謂殷寥廓。突兀猶趁人,及茲嘆冥漠」。回想前些時候在隴阪之上,西看吳嶽渺小,東笑蓮華低矮,北顧崆峒卑微,自以為其高非他山所及,已極宇宙之壯觀。如今麵臨青陽,其突兀之狀,好像逐人而來,令人興嘆世上高遠之境,真不可窮盡。
翻過青陽峽,來到成州東麵的龍門鎮(現名府城)。這裏有戍卒屯守,但旌旗慘澹,白刃鈍澀,既無以壯軍容,又不能救危急,隻是徒然勞苦百姓而已。離開龍門前往,一座石龕(遺址在今甘肅西河縣南)出現在眼前,四周熊咆虎嘯,鬼號猿啼。「伐竹者誰子?悲歌上雲梯」。順著歌聲望去,隻見有人攀上雲梯,為官府伐竹,以供軍需,真可謂「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征徭」。進入同穀地界,經過風動林響、怪石多變的積草嶺,便是泥功山(在今甘肅成縣西北,今名牛心山)。由於朝行泥濘,暮在泥濘,以至白馬遍體汙黑,小兒難以辨認。成州八景,泥功山、鳳凰台各居一勝。鳳凰台建在山上,山峻路陡,行人罕至,鳳去台空,令人感傷。離開鳳凰台向西,同穀就近在眼前了。
蜀道(下)
蜀道(下)
「無食問樂土,無衣思南州」。杜甫前往同穀,是應同穀縣令的邀請,想找個安身之處。但到了那裏,生活卻更加艱難,一家老少,流離山穀,以至托鑱為命,掘芋度日。惟一使詩人感到快慰的,是遊覽了縣城西南的萬丈潭(在今甘肅成縣東南七裏,今稱龍潭),傳說有龍曾從中飛出。「削成根虛無,倒影垂澹濧。黑知灣澴底,清見光炯碎。孤雲到來深,飛鳥不在外。高蘿成帷幄,寒木壘旌旆」。這裏岩壁如削,下不見底;山影倒映,水麵蕩漾;淵底深黑,波光鱗鱗。潭水深不可測,雲沉其中;其廣無際,鳥飛其間。四周結蘿若帷,樹搖如旗。但縱有千尺深潭,不能充飢,百丈高蘿,無以蔽體。「休駕喜地僻,奈何迫物累」。風景雖好,生計實難,於是又攜家南遊了。
蜀道(上)
唐代孟棨《本事詩》載:李白剛從蜀中到長安,住在旅店裏,賀知章久聞李白大名,前去看望。李白拿出《蜀道難》給他看,賀知章尚未看完,就已讚嘆不已,稱李白為天上「謫仙」。《蜀道難》一直被看作是李白的代表作,詩中寫了蜀中的傳說、蜀山的險峻、蜀水的湍激、蜀道的悲涼,才思橫溢,造語奇麗,詩中雷霆,筆下翻滾。雖然李白生在四川,但他前後出入蜀中,都駕舟長江之上,未曾經過蜀道,詩中所寫的,都出自他意中的想像。因此這首詩能充分體現李白的奇思遐想,卻不能真實地反映蜀道的雄奇景象。
肅宗幹元二年(759)十月,杜甫離開秦州,前往同穀(今甘肅成縣);同年十二月,又離開同穀,前往四川成都。在流離困頓的旅途中,作了二十四首詩。清人李長祥說:「少陵詩,得蜀山水吐氣;蜀山水,得少陵詩吐氣。」(《杜詩詳註》引)這組詩,作於杜甫最艱難的歲月,但卻是蜀道最幸運的時刻,似乎是天借杜甫之手,將蜀道的奇山奇水,一一付之於詩。使數千裏山川,瞭然一卷之中;使那神秘的土地,充滿感情的色彩;使現實世界的險狀,成為理想國中的佳境。李白的《蜀道難》,就想像豐富、語言瑰麗說,可嘆為觀止;但中間著重形容山川道路的一段,若用於其它崇山激流,也無不可。而杜甫這組詩,筆筆都寫蜀道,不可移於他處。蘇軾認為這組詩,在古今同類題材的作品中,無可比擬。明初方孝孺入蜀,自嘆無杜甫之才,對景擱筆。清人蔣弱六說這組詩與柳宗元謫居永州所作的遊記,「剔險拔奇,幽深峭刻,自是千古天生位置,配合此奇地奇文」(《杜詩鏡銓》引)。
「日色隱孤戍,烏啼滿城頭,中宵驅車去,飲馬寒塘流。磊落星月高,蒼茫雲霧浮。大哉幹坤內,吾道長悠悠」。在一片烏啼聲中,杜甫帶領全家,告別被暮色籠罩的秦州;頭頂星月,身披雲霧,開始了悠悠的征程。向西南前行七裏,至赤穀(即今天水市西南暖和灣河穀)。因穀兩麵山崖皆呈紅色,從而得名。清晨踏上隴首九阪,從此地勢險峻,行路艱難。「山風吹遊子,縹緲乘險絕。硤形藏堂隍,壁色立精鐵」。在秦州西南七十裏,經鐵堂峽(在今天水縣西南七十裏張家峽和趙家磨之間)。山如堂隍,峽藏於其間,石黑如鐵。高處道路盤旋,上摩蒼穹;峽旁懸崖,劃然開裂,深入地底;修竹娟娟,一望無際;高山積雪,終古不化:「徑摩穹蒼蟠,石與厚地裂。修纖無垠竹,嵌空太始雪。」低處巨壑幽深,水寒冰橫:「威遲哀壑底」,「水寒長冰橫。」出了秦州,便是成州(今甘肅武都地區)。唐代共有鹽井六百四十,成州鹽井(即今甘肅禮縣東北的鹽官)即為其中一處。離開鹽井,路經寒峽(今甘肅西和縣的祁家峽)。峽中形勢險要,轉過峽口,卻逢峭壁,狂風卷土,山重水寒:「雲門轉絕岸,積阻霾天寒。」淒涼慘切,宛然在目。自寒峽向前,正在山行傷神之際,忽見法鏡寺坐落崖上(遺址在今甘肅西和縣北),蒼莽古樸,「蟬娟碧蘚淨,蕭摵寒籜聚。回回山根水,冉冉鬆下雨。泄雲蒙清晨,初日翳復吐。朱甍半光炯,戶牗粲可數」。苔蘚明潤,籜葉蕭疏,山繞回泉,鬆含宿雨,清晨雲起,旭日東升,畫棟半露,門窗可指。麵對如此佳景,詩人愁懷頓破,忘了行程促迫,在此流連難捨,直到子規聲聲催人,方才依依而去。
秦、成之間,險峽尤多。繼鐵堂、寒峽之後,又臨青陽峽(在今甘肅西和縣南),因峭壁上有石穴狀似青羊,從而得名。這時道路更加險惡,「林迥硤角來,天窄壁麵削。磎西五裏石,奮怒向我落。仰看日車側,俯恐坤軸弱。魑魅嘯有風,霜霰浩漠漠」。林木深遠,峽從旁來;天空窄小,岩壁如削;崩石危險,怒向我落。石勢斜聳,阻擋太陽;石形巨大,恐陷大地;石傍陰切,魑魅呼嘯;石上凝寒,霜霰漠漠。「憶昨逾隴阪,高秋視吳嶽,東笑蓮華卑,北知崆峒薄。超然侔壯觀,已謂殷寥廓。突兀猶趁人,及茲嘆冥漠」。回想前些時候在隴阪之上,西看吳嶽渺小,東笑蓮華低矮,北顧崆峒卑微,自以為其高非他山所及,已極宇宙之壯觀。如今麵臨青陽,其突兀之狀,好像逐人而來,令人興嘆世上高遠之境,真不可窮盡。
翻過青陽峽,來到成州東麵的龍門鎮(現名府城)。這裏有戍卒屯守,但旌旗慘澹,白刃鈍澀,既無以壯軍容,又不能救危急,隻是徒然勞苦百姓而已。離開龍門前往,一座石龕(遺址在今甘肅西河縣南)出現在眼前,四周熊咆虎嘯,鬼號猿啼。「伐竹者誰子?悲歌上雲梯」。順著歌聲望去,隻見有人攀上雲梯,為官府伐竹,以供軍需,真可謂「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征徭」。進入同穀地界,經過風動林響、怪石多變的積草嶺,便是泥功山(在今甘肅成縣西北,今名牛心山)。由於朝行泥濘,暮在泥濘,以至白馬遍體汙黑,小兒難以辨認。成州八景,泥功山、鳳凰台各居一勝。鳳凰台建在山上,山峻路陡,行人罕至,鳳去台空,令人感傷。離開鳳凰台向西,同穀就近在眼前了。
蜀道(下)
蜀道(下)
「無食問樂土,無衣思南州」。杜甫前往同穀,是應同穀縣令的邀請,想找個安身之處。但到了那裏,生活卻更加艱難,一家老少,流離山穀,以至托鑱為命,掘芋度日。惟一使詩人感到快慰的,是遊覽了縣城西南的萬丈潭(在今甘肅成縣東南七裏,今稱龍潭),傳說有龍曾從中飛出。「削成根虛無,倒影垂澹濧。黑知灣澴底,清見光炯碎。孤雲到來深,飛鳥不在外。高蘿成帷幄,寒木壘旌旆」。這裏岩壁如削,下不見底;山影倒映,水麵蕩漾;淵底深黑,波光鱗鱗。潭水深不可測,雲沉其中;其廣無際,鳥飛其間。四周結蘿若帷,樹搖如旗。但縱有千尺深潭,不能充飢,百丈高蘿,無以蔽體。「休駕喜地僻,奈何迫物累」。風景雖好,生計實難,於是又攜家南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