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米每百斤,價值三十幾吊,煤一百斤值七吊,街市找不到幾文錢的商品,就是一枝蔥,也要當十大錢一枚。官民並困,可是鐵錢局還在繼續鑄造大錢,民間直視為廢物。圜法的敗壞,竟然到了這樣的地步。崇文門收稅,卻仍是隻收紋銀,不收當十大錢及鐵製錢,也不收銀鈔。赴部交納銀兩,都隻收實物銀,不搭收銀鈔。官府自己不看重錢鈔,民間就更輕視。如不想辦法變通,這些流弊還不知道什麽程度?銅製錢最為通行,可是,雲南的銅運不過來,鑄錢無銅,想恢復銅製錢的舊製,也不可能。


    京城後來盜賊橫行,肆無忌憚,三五成群地在街上哄搶食物,麵目兇悍,巡城禦史加派兵役也不能夠杜絕這一現象。盜案很多,明火執仗搶劫的也不少。甚至有二三百人,搶劫了齊化門米倉,又搶劫了錢局。我還聽說有些宗室子弟和營中官兵也參與了搶劫。上至官員下至百姓,所有人都提心弔膽,隻是仍舊防不勝防。


    1859年鹹豐九年


    二月,科場案發,大學士柏葰被殺。


    是年,太平軍與湘軍繼續在安徽、江西、廣西等各戰場廝殺,互有勝負。


    鹹豐還是那個鹹豐


    避世桃源


    長毛久剿不克,京城中人心惶惶,儀征老家早已成為一片丘墟,北方除了京城寓所外,也沒有躲避的地方。我的兒子年幼,對人情世故完全茫然。我身邊隻有一個張林,遇到事情也是毫無主見,如果我再次出京,那就更讓人放心不下。於是我用二千七百兩銀子在北山買了一座果園,有瓦屋四進,作為戰亂時的避亂之所。雖然明知現在手頭緊,可是時局危艱,不得不為自己找一處退路。我先讓張林前往交割,等我把兒子的喜事辦完後,天氣轉暖,就親往一看。


    媒人需四個,我請的是太史胡研生、侍禦史林遠村、吏部侍郎蔣叔起、太常寺卿厲研秋,四個冰人[1]送聘禮到許宅。三月初八日卯時發轎,巳時拜堂,初九日請會新親。我四十四歲才得了這麽個獨生兒子,僅此一子一婦,哪有不疼愛的道理呢?隻求媳婦柔順,內外和睦,餘願足矣。媳婦是庶出,親家母許夫人也隻是表麵人情。親家公許滇生晚年得此一女,倒是有些依依不捨;不過,他和我交往多年,深知我家絕不是不講道理的人家,所以女兒雖然出嫁了,也很是放心。不過,他的公子許彭壽官越做越大,漸漸有些目中無人。


    三月二十日,我到北山果園小住兩天,察看形勢。出德勝門到山腳就不能通車了,人坐山兜上下,運貨就用騾子馱,山路崎嶇,幾乎沒有一寸平坦的地方。


    到下莊十五裏,有人家三百多戶,都靠種果樹為生。再走八裏就到了上莊,名叫帶子溝,村外叢樹錯落,並無路徑,亂石犖確,觸石鉤衣。近莊門有一條小溪,可惜太淺,上麵橫放著一塊白石,就算是橋了。莊門不很大,疊石三層入門,連門樓共屋五間,左右有屋各二間,分列二門外。二門內就是住屋,有正房五間、兩廂各三間,院落很寬展。右邊有屋五間,正房後有屋五間,此外還有幾間零星的小屋。正室和別屋,都沒有出簷,牆壁被風雨侵蝕,不免剝落,我已派人找工匠油漆裝飾。


    門外有大山,兩峰左右相對。房子周圍有山田十幾畝,莊前後有果樹幾百株,屋後相距不到一裏遠的地方,有一條大溝,水聲潺湲,響個不停。沿溝向東,說是可以通到關外。我拄著拐杖沿著地界走了一圈,不過幾裏路,而亂山雜遝,人跡罕到。溝邊偶有騾隊經過,是運煤炭的腳夫。地裏種的黍子長勢一般,土地瘠薄,稻麥都種不了。據說每年的果木禾價,合起來也不到一千吊錢。我買下這塊地方,是為全家避亂著想,如果按二千七百兩銀子計算利息,這果園根本值不了這麽多錢。但願京中官邸永遠平安,或者子孫簪纓不斷,永遠不要移居到這荒山野嶺來。如果說幾代以後,子孫眾多,京中官邸住不下,不妨轉移幾房眷屬,來這裏讀書種地,也是一條生計。


    這地方的好處是路不通車,又因為民貧地瘠,不足以吸引一些歹人的穿窬窺伺之心。日落之後,惟聞鳥聲,寂無人音,竟不知天地間尚有錦衣玉食的所在,更不知天地間尚有幹戈相爭的事端。五柳先生所說的桃花源,也不過如此吧。明年春天,我就派人遍插榆柳,大概得一萬多株吧,待三五年後,蔥蘢茂鬱,從外麵就根本看不見村屋了,這樣就更安全了。


    下莊有兩人來見,我很恭敬地接見他們。對這些人,不可過分給他們麵子,否則,他們就會不講尊卑高下,也不可過於倨傲,讓他們心生怨憤。住在莊子上鎮撫鄰人,駕馭小人,不可不講方法。


    這裏距離京城九十裏,果餌蔬菜購買起來還比較方便。就是老人頤養,也不很苦。如果在這裏長住,就可以讓園丁多種蔬菜,順帶養一些雞鴨鵝豬,這樣山中佳味就不隻是春韭秋藕了。我將一部小板「十三經」放在這裏,又準備了一些布被粗衣、麵盆浴具、桌椅鋪墊以及油燈燭台。以後,我隻需騎著驢子就可以來住,不用帶什麽。


    五月初三日,我在順城門內觀音庵請尼姑為兼慈誦經一晝夜,就在這天脫下孝服——距離兼慈棄養之日已整整一年了。春露秋霜,讓人不勝唏噓。


    閑居一年,批註《三國誌》一部,共兩套;《蘇詩集成》一部,共二十四本。隻可惜我自己精力日衰,捧卷茫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大清官場30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黃雲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黃雲凱並收藏我在大清官場30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