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特簡[1]的,並沒有人保舉。」皇上說。
「感謝皇上天恩。」我趕忙叩頭謝恩。
「你的操守學問,我早有耳聞。至於治理百姓的能力怎樣,必須見諸政事才能看出來。隻是外官與京官不同,你雖然不至於為非作歹,但如果隻能約束自己,而不能嚴查官吏,那還是不能勝任的。
「州縣官員的出身與操守都很複雜,對他們的所作所為,你要明察暗訪,報告總督和巡撫;如果督撫欺騙遮掩,責任就不在你了。我怎麽能夠將好好的地方,聽任這些貪官汙吏糟蹋呢?你的前任多爾濟善就做事荒唐,你知道嗎?」
「微臣不知。」
「過幾天,你看邸報就知道了。」
皇上又說:「那些捐班[2]出身的官員,我總是不放心。那些人將本求利,一旦上任,其心可知,其行可知。科舉出身的雖然也有利慾薰心之徒,但畢竟還顧及一些禮義廉恥,稍作警告,就會有所收斂。遇到一個愛民的地方官,就是地方的福分;任用非人,地方就會遭殃。你是讀書明理的人,這個就不用我多說了。」
「謹遵聖訓,臣一定不辜負聖上的信任與栽培。」我再次叩首。
「切記不要自暴自棄。」皇上繼續說道。
「絕不辜負聖恩。」我再次叩頭後退了出來。
正在這個節骨眼上,黃夫人感冒了,服用了同鄉一位李姓郎中的一劑什麽散藥,不但不見好,反倒日漸加重,甚至到了病危的地步。除感冒外,夫人的足疾也犯了,疼得受不了,服用了吳香舲大夫開的溫補藥,才稍微好了一些。我的薪俸少,家庭負擔又重,又沒有得力的人照看,非常為難。考慮再三,隻好讓家人留在京城,我自己帶著幾個僕人往山西上任去了。
[1]「特簡」:清代對官員任免方式的一種,意即皇帝對官吏的親自破格選用。
[2]「捐班」,又稱「捐納」,通俗言之,即花錢買官位。
滿營兵鬧餉
九月抵達朔平府,接印上任。朔平設府的歷史並不長,是雍正三年(1725)才設置的,屬雁平道管轄,下轄右玉縣、寧遠廳、左雲縣、平魯縣和朔州,治所在右玉縣。這裏本來是個荒涼的地方,又連年遭遇旱災與風災,淒涼枯槁,十室九空。朔州的紳士耆老聯名申訴受災的情形,我親自到州城實地考察後,向上級請示免除或者緩徵賦稅,並拯救流民;共計一百四十一個村莊,被免除錢糧十分之三,延長救濟一個月。
上任後遇到的第一件煩心事是滿營兵[1]鬧餉。
府裏的糧捕同知(知府副手之一,主管督糧和捕盜等事務)祥山,蠢得像頭豬,被前任祥璋愚弄了還蒙在鼓裏。祥璋離任時將庫存的七千餘兩軍餉提用了,然後拿來一些破衣爛被抵帳,並請示雁平道章荊帆,將這筆錢由後任按年流攤彌補。祥璋自以為得計,但到了臘月發餉的日子,庫中分文無存。滿營兵到同知衙門請求發餉,祥山無法應付,旗兵們便在衙前鼓譟喧譁,眼看就要鬧出大事來。
我一看發覺勢頭不對,這筆款子數目實在太大,不是可以隨便糊弄過去的。要命的是我又是祥山的上級,而且近在同城,一旦被這件事牽連進去,受處分事小,丟了性命就太不值了。於是,我就用府庫裏的牙稅(牙行徵稅)和當稅(當鋪徵稅)銀兩先行墊發了軍餉,然後將實際情況報告了布政使慶林和雁平道章荊帆。
這裏簡單介紹一下清朝地方的主要官員。在清代,每個省的最高行政部門有兩個,一個叫「承宣布政使司」,又稱「藩司」,主管民政錢糧,長官稱「布政使」;一個叫「提刑按察使司」,又稱「臬司」,主管司法,長官稱「按察使」。省下設府(相當於後來的地級市),長官稱知府。府下設縣,長官稱知縣。
那麽「道」是什麽機構呢?「道」最初是省的派出機構,全稱是某某分守道或分巡道,類似於監察區,後來也差不多演化成了省之下、府之上的一級政區。此外,在省城還有一些管理專門事務的道,如鹽道和督糧道等,大致相當於你們現在的廳長。
有的讀者會問,清朝的最高地方長官不是總督和巡撫嗎?其實總督和巡撫都不是地方官員。他們都是中央派駐地方的監察官員。各省總督是當然的都察院右都禦史,有時兼兵部尚書,而巡撫則是當然的都察院右副都禦史,有時兼兵部侍郎。時間一久,這些總督和巡撫也就成了位於「兩司」之上的最高地方官員。
代理布政使的慶林和祥璋是轉折親,一心想代為彌縫;又擔心我堅持追查不放,於是就委託太原知府王有壬專函約我到省城。
慶林告訴我:「這件案子,如果要據實辦理,肯定有人要掉腦袋——恐怕您也不忍心吧。如果您隻是為了兵餉,那七千兩我可以設法籌措。況且這也是巡撫申啟賢大人的意思。」
我說:「隻要軍餉有著落,兵勇不鬧事,我又何必做這個惡人呢?」
慶林聽了非常高興。第二天,我們一起拜見申啟賢巡撫,說起這件事,慶林佯裝不知情,我也就不揭穿。
慶林讓章荊帆幫墊兩千兩,理由是章荊帆不該批準此事,還說巡撫大人得知後大發雷霆,如果不迅速堵上這個窟窿,一定會受到嚴參——至少是革職處分。章荊帆為人小氣而又貪錢,可是很膽小,被慶林這麽一嚇唬,雖然心裏老大不願意,可又不敢不乖乖地掏腰包。
「感謝皇上天恩。」我趕忙叩頭謝恩。
「你的操守學問,我早有耳聞。至於治理百姓的能力怎樣,必須見諸政事才能看出來。隻是外官與京官不同,你雖然不至於為非作歹,但如果隻能約束自己,而不能嚴查官吏,那還是不能勝任的。
「州縣官員的出身與操守都很複雜,對他們的所作所為,你要明察暗訪,報告總督和巡撫;如果督撫欺騙遮掩,責任就不在你了。我怎麽能夠將好好的地方,聽任這些貪官汙吏糟蹋呢?你的前任多爾濟善就做事荒唐,你知道嗎?」
「微臣不知。」
「過幾天,你看邸報就知道了。」
皇上又說:「那些捐班[2]出身的官員,我總是不放心。那些人將本求利,一旦上任,其心可知,其行可知。科舉出身的雖然也有利慾薰心之徒,但畢竟還顧及一些禮義廉恥,稍作警告,就會有所收斂。遇到一個愛民的地方官,就是地方的福分;任用非人,地方就會遭殃。你是讀書明理的人,這個就不用我多說了。」
「謹遵聖訓,臣一定不辜負聖上的信任與栽培。」我再次叩首。
「切記不要自暴自棄。」皇上繼續說道。
「絕不辜負聖恩。」我再次叩頭後退了出來。
正在這個節骨眼上,黃夫人感冒了,服用了同鄉一位李姓郎中的一劑什麽散藥,不但不見好,反倒日漸加重,甚至到了病危的地步。除感冒外,夫人的足疾也犯了,疼得受不了,服用了吳香舲大夫開的溫補藥,才稍微好了一些。我的薪俸少,家庭負擔又重,又沒有得力的人照看,非常為難。考慮再三,隻好讓家人留在京城,我自己帶著幾個僕人往山西上任去了。
[1]「特簡」:清代對官員任免方式的一種,意即皇帝對官吏的親自破格選用。
[2]「捐班」,又稱「捐納」,通俗言之,即花錢買官位。
滿營兵鬧餉
九月抵達朔平府,接印上任。朔平設府的歷史並不長,是雍正三年(1725)才設置的,屬雁平道管轄,下轄右玉縣、寧遠廳、左雲縣、平魯縣和朔州,治所在右玉縣。這裏本來是個荒涼的地方,又連年遭遇旱災與風災,淒涼枯槁,十室九空。朔州的紳士耆老聯名申訴受災的情形,我親自到州城實地考察後,向上級請示免除或者緩徵賦稅,並拯救流民;共計一百四十一個村莊,被免除錢糧十分之三,延長救濟一個月。
上任後遇到的第一件煩心事是滿營兵[1]鬧餉。
府裏的糧捕同知(知府副手之一,主管督糧和捕盜等事務)祥山,蠢得像頭豬,被前任祥璋愚弄了還蒙在鼓裏。祥璋離任時將庫存的七千餘兩軍餉提用了,然後拿來一些破衣爛被抵帳,並請示雁平道章荊帆,將這筆錢由後任按年流攤彌補。祥璋自以為得計,但到了臘月發餉的日子,庫中分文無存。滿營兵到同知衙門請求發餉,祥山無法應付,旗兵們便在衙前鼓譟喧譁,眼看就要鬧出大事來。
我一看發覺勢頭不對,這筆款子數目實在太大,不是可以隨便糊弄過去的。要命的是我又是祥山的上級,而且近在同城,一旦被這件事牽連進去,受處分事小,丟了性命就太不值了。於是,我就用府庫裏的牙稅(牙行徵稅)和當稅(當鋪徵稅)銀兩先行墊發了軍餉,然後將實際情況報告了布政使慶林和雁平道章荊帆。
這裏簡單介紹一下清朝地方的主要官員。在清代,每個省的最高行政部門有兩個,一個叫「承宣布政使司」,又稱「藩司」,主管民政錢糧,長官稱「布政使」;一個叫「提刑按察使司」,又稱「臬司」,主管司法,長官稱「按察使」。省下設府(相當於後來的地級市),長官稱知府。府下設縣,長官稱知縣。
那麽「道」是什麽機構呢?「道」最初是省的派出機構,全稱是某某分守道或分巡道,類似於監察區,後來也差不多演化成了省之下、府之上的一級政區。此外,在省城還有一些管理專門事務的道,如鹽道和督糧道等,大致相當於你們現在的廳長。
有的讀者會問,清朝的最高地方長官不是總督和巡撫嗎?其實總督和巡撫都不是地方官員。他們都是中央派駐地方的監察官員。各省總督是當然的都察院右都禦史,有時兼兵部尚書,而巡撫則是當然的都察院右副都禦史,有時兼兵部侍郎。時間一久,這些總督和巡撫也就成了位於「兩司」之上的最高地方官員。
代理布政使的慶林和祥璋是轉折親,一心想代為彌縫;又擔心我堅持追查不放,於是就委託太原知府王有壬專函約我到省城。
慶林告訴我:「這件案子,如果要據實辦理,肯定有人要掉腦袋——恐怕您也不忍心吧。如果您隻是為了兵餉,那七千兩我可以設法籌措。況且這也是巡撫申啟賢大人的意思。」
我說:「隻要軍餉有著落,兵勇不鬧事,我又何必做這個惡人呢?」
慶林聽了非常高興。第二天,我們一起拜見申啟賢巡撫,說起這件事,慶林佯裝不知情,我也就不揭穿。
慶林讓章荊帆幫墊兩千兩,理由是章荊帆不該批準此事,還說巡撫大人得知後大發雷霆,如果不迅速堵上這個窟窿,一定會受到嚴參——至少是革職處分。章荊帆為人小氣而又貪錢,可是很膽小,被慶林這麽一嚇唬,雖然心裏老大不願意,可又不敢不乖乖地掏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