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場官場] 《我在大清官場30年》作者:黃雲凱【完結】


    內容簡介


    《我在大清官場30年》原著為《道鹹宦海見聞錄》,是清朝要員張集馨的自敘年譜,是其任職其間所經歷的官場人事浮沈的敏銳觀察及看法之記錄。名為年譜,其實幾乎等於小說,對官場鬼蜮情形,刻畫入微,不亞於清末之《官場現形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比其他同類小說更真實,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研究清史名家在寫道鹹歷史時都多次引用本書。


    《我在大清官場30年》原著以文言寫成,雖然文筆清麗,但對當下的普通讀者而言,通讀亦非易事。《我在大清官場30年》將張集馨年譜易文為白,刪繁就簡,將史實重新連綴成文。《我在大清官場30年》為「口述歷史」風格,不戲說,不歪曲,語言生動,故事性、知識性強。作者將歷史材料以活潑風趣的語言進行加工,可讀性很高。


    我是誰


    首先聲明,這是歷史,不是穿越!如果有誰對道光和鹹豐時代的大清感興趣的話,我就站在這裏等你們穿越過來好了——前提是你隻能一個人來,否則,就有可能掉腦袋——洪秀全不讓男人和女人住一起——拿過證的也不行。


    我叫張集馨,嘉慶五年三月二十九日辰時(公元1800年4月22日上午7時至9時)生於江蘇儀征的家中老宅。據家譜上說,我是張飛的第n+1代子孫。我的家庭關係有點複雜,為了便於現在的讀者理解,有必要先介紹一下。我的父親名叫張式封,有兄弟五人、妹一人。我八歲時,母親吳氏夫人去世;十歲時,父親娶繼母許氏;二十歲時,父親去世。父親去世前,將我過繼給四叔,四叔因為家裏窮,終生未婚,這樣我就成了四叔的繼子。我三十五歲時,我的五叔因為年老無子,讓我兼祧兩家——同時繼承兩家宗祧,兼祧人不脫離原來家庭的裔係,兼做所繼承家庭的嗣子。後來,我的五叔雖然有了親生兒子,但也沒有再把我退回去。這樣,我就在親生父親之外,還有一位繼父——書中稱「繼考」,和一位兼祧父親——書中稱「兼考」;同樣,在我的母親之外,我另有一位繼母(是我父親的續弦,而不是我繼父的妻子,我的繼父終生未娶)和一位兼祧母親——書中稱為「兼慈」。


    我的婚姻在現代人看來也頗為複雜。十七歲時,我聘定李氏,就在結婚前兩個月,這個可憐的女孩子病死了——如果講命相的話,這可以算是我剋死的第一個女人。我在二十八歲時才正式迎娶了第一任妻子黃氏;十二年後,黃氏去世。過了兩年,我又娶了第二任妻子邵氏;八年後,邵氏也去世了。除此之外,我還娶了三個侍妾:一個姓王,叫繡佛;一個姓譚,叫秀英;還有一個姓祁,沒有名字。邵夫人去世後兩年,我將繡佛扶正為第三任妻子。讓我感到遺憾的是,這六個女人都先我而去。


    但這複雜的婚姻在當時卻是尋常不過的。不過,我的後代倒是非常簡單——所有這些女人也隻為我生了一個兒子——張兆蘭,邵夫人所出。張兆蘭後來任職於總理衙門,官運比我更不濟,著有《瑞蓀軒隨筆》《泉緣匯珍記》和《槐蔭客話》等。我名下雖然有一個女兒,但是過繼自三弟的,後來嫁給了李鴻章的長公子李經方作繼配。


    1829年(道光九年),我在而立之年科舉及第考中進士。此後八年,我在翰林院悠遊歲月。1836年(道光十六年),我外放山西朔平知府,開始地方官生涯,後來又歷任福建汀漳龍道、陝西督糧道、四川按察使、貴州布政使、甘肅布政使、河南布政使、河南按察使、湖北按察使、直隸布政使、福建布政使、陝西按察使等職,直到1865年(同治四年)因病致仕。


    三十年中,我任職八省,耳聞目睹了種種官場醜態。我自律,我敬業,我勤奮,我殫精竭慮,我奔走塵勞,我為大清王朝出生入死,但終究沒能挽回它的衰落。不僅如此,我還幾次遭人陷害,幾次被免職。我的仕途以從四品開始,以正三品結束,在從四品到從二品之間上上下下,可謂一波三折。


    時間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一個半世紀,我所服務的王朝早已灰飛煙滅,中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特別是社會的物質形態,和我所生活的時代相比,已經是麵目全非。可是,我又發現,在變化中,仍有很多東西其實變化並不大,或者說古今一轍,比如「權出於上」「政以賄成」等。


    因為這點小發現,我一時心癢,帶各位到大清官場走一遭。


    1836年道光十六年


    二月,湖南武岡地區瑤民藍正樽率眾起事,湖廣總督訥尓經額受命平叛,藍正樽被俘遇害。


    三月,各省查禁「會匪」。


    十一月,英吉利派人至廣東總管其國商人、水手,命申誡其遵章辦事。


    出掌朔平府


    「窮翰林」受特簡


    我清楚地記得,那天是道光十六年五月二十四日(公元1836年7月7日),皇上欽點,派我出任山西朔平知府。自從道光九年進士及第,一晃已過去了八年。在翰林院中,整天吟詩作賦,和三五知己詩酒唱和,也算悠遊自在,沒想到皇上會將我外放,實在是又驚又喜又悵然若失——翰林雖然清貴,但很窮,人稱「窮翰林」;做地方官就實惠多了,當然,也苦累多了。


    二十五日,我到靜明園謝恩請訓——這也是一向的慣例,皇帝在玉泉山清音齋召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大清官場30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黃雲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黃雲凱並收藏我在大清官場30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