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美麗新世界
百戰百勝!隻因我能提前模擬戰爭 作者:恨不得撞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寧易問陶珪:“請問陶尚書,大楚開國時,人口幾何?如今幾何?”
這是陶珪的專業領域。
他張口就答:“本朝初年有三百二十多萬戶,如今超過八百萬戶。”
寧易點頭:“不錯,八十年翻了一倍還多,算得上國泰民安。”
大殿上的君臣都與有榮焉。
寧易又問:“那田地了?”
陶珪猶豫了一會兒才說:“開國時約有七百五十多萬頃,至於如今嘛……”
如今誰也不知道。
大量的土地隱匿於士紳手裏。
乾元帝之前的泰寧帝,搞過一次人口普查和土地普查。
人口普查還算順利,但土地普查最後卻不了了之。
因為官員士紳不配合,到處都是瞞報漏報。
連泰寧帝自己都覺得,這樣統計上來的數據完全沒有意義,便草草了之。
寧易替陶珪說下去:
“如今肯定是比開國時要多,但多出一倍應該不至於。
而且,湯相告訴過我,從三十年前起,田稅就沒有再增長過。
這說明,大楚的可耕種土地,在三十年前就停止了增長。
至少朝廷在冊的耕地沒有了增長。
湯相,我說得對不對?”
湯銘賢隻能點頭。
寧易又說:
“在一個王朝的初期,往往君臣一心,勵精圖治,
這會換來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
百姓安居樂業,自然會繁衍生息,人口大增。
但請注意,土地的數量是有限的,不可能隨人口一起無限增長。
而且隨著王朝的承平日久,土地會慢慢向少數人手裏集中。”
他對著殿上的文武百官和皇帝,發出了靈魂一問:“你們知道這意味著什麽嗎?”
這問題並不難,幾乎所有人都知道答案,但沒人敢說出來。
寧易替他們說出來:
“這意味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失去他們賴以為生的土地。
他們饑不果腹,居無定所,成為王朝的不安定因素。
當矛盾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會像火山一樣爆發出來。
一如前朝的河北暴亂、前前朝的紅巾之亂。”
皇帝臉色蒼白:“太保是說,我大楚也會像前朝一樣……一樣滅亡?”
多新鮮呐!
你還真以為會江山永固,大楚永存?
寧易大聲道:“沒錯!王朝更替,治亂循環,這是無法避免的宿命。以前發生過的事情,現在正在發生,將來依然會發生。”
這種絕望的前景,似乎把年輕的皇帝嚇壞了。
劉尚奇跳出來反駁寧易:“寧太保莫要危言聳聽。我大楚聖君在上,眾正盈朝,隻要輕徭薄賦,體恤百姓,必定不會重蹈前朝覆轍。”
膚淺,太膚淺了!
但皇帝備受鼓舞。
他拍著龍椅的扶手大聲叫好:“劉相說得對,我們君臣一心,必能打破這治亂循環。對了,朕要徹查隱田,誰要敢瞞報或對百姓巧取豪奪,朕絕不姑息。這事就勞煩太保了,朕隻信得過你。”
他一邊說,一邊看著下麵的群臣,眼光冷颼颼的。
皇帝看著大臣,大臣們都看著寧易,眼光也是冷颼颼的。
寧易連忙說:“陛下,您這想法,以前的君王也有過。您這方法,以前的君王也試過,但並沒有什麽用。”
“怎麽會沒用呢?太保不用怕,放手去做,朕給你撐腰。哪怕滿朝文武與朕為敵,也勝過天下百姓視朕為仇讎。”
這話說得太重了。
湯銘賢領頭,除了寧易,所有人嘩啦嘩啦全跪下了。
“陛下息怒!”
“臣等忠心耿耿,絕無異心!”
“臣這就回去散盡家財,將田地全部贈於百姓!”
寧易也連忙勸阻:“陛下何出此言?他們可是大楚層層選拔出來的,最有能力最忠心的一批人。您要換了他們,情況隻會更糟”
皇帝也覺得自己說得有些過了,連忙找補:“諸位愛卿請起!朕剛才急不擇言,眾卿莫怪!”
有了皇帝這個台階,百官紛紛起身。
大家看向寧易的眼神都柔和了一些。
人家剛才說了,自己是大楚最有能力的一批人。
這評價不低了。
隻有沈望山狠狠瞪了他一眼:“你要有什麽主意,就快點說出來。”
寧易也覺得火候差不多了,不敢再鋪墊了。
“陛下,臣剛才說治亂循環是無法避免的宿命,其實是口誤。”
“哦!”
皇帝驚喜的問:“這麽說,有打破治亂循環的辦法?”
他答道:“確實有!”
曹夢迎在一旁說:“這方法,不會就是太保說的振興商業吧?”
他回道:“就是振興商業!”
他轉向皇帝:
“陛下不要怪大臣們名下的土地越來越多。
就是臣,被陛下和先帝賞賜了些金銀之後,
家母第一件事,就是到京城周邊購置田產。
為何?因為除此以外,再無其他生財之道。
這就是我為何說嚴查隱田沒什麽用,
因為土地向少數人有錢人手裏集中,是大勢所趨。”
皇帝似乎有些明白了:“沒錯,如果朕和眾卿異位而處,朕也會千方百計去購置更多田產。那該如何應對呢?”
寧易一指雷雲德:“其實鄂國公已經給我們指出了應對之策。”
眾人全都看向雷雲德,看得他手足無措。
寧易繼續道:
“鄂國公沒有去購置田產,而是做起川錦生意,
想必川錦生意的收益,是要遠遠高於土地收益的。
如果朝廷放開對商人、商業的限製,
那麽大楚的有錢人,肯定都會將注意力轉移到類似的生意上來。
畢竟,同樣一筆錢,投到土地上,可能十年才能收回成本。
可如果投到川錦這樣的生意上,也許五年就可以收回成本。
如此一來,傻子都知道該怎麽選。”
說到這裏,他轉向雷雲德:“鄂國公,話說川錦生意的收益到底怎麽樣?能不能讓我也參一股?”
眾人都笑了起來。
雷雲德道:“要是有太保加入,那當然求之不得。”
這時大殿上的氣氛已經輕鬆了很多。
陶珪打趣道:“鄂國公還沒說收益到底怎麽樣,五年能收回成本嗎?”
雷雲德搖頭。
陶珪問:“哪幾年能收回來?六年、七年?”
雷雲德微微一笑:“一般三年吧!運氣好的話,兩年就行。”
眾人都倒吸一口涼氣。
難怪這家夥是京城最富的國公。
眼看話題有些偏了,寧易趕快把眾人拉回來:“減緩土地集中的速度,隻是商業繁榮的第一個好處。”
湯銘賢此時也變得興致勃勃:“還有其他哪些好處,請寧太保為我等解惑。”
寧易道:
“商業繁榮第二個好處,就是能吸納大量的農村人口。
就算土地集中不可避免,有些農民會注定失去土地,
但他們還可以依賴商業為生。
比如川錦生意,除了源頭的桑蠶種植養殖,
後麵的洗染、紡織、運輸、銷售,都需要大量人手。”
眾人想了想,都覺得很有道理。
“商業繁榮的第三個好處,就是能提供大量稅收。也許有一天,單靠商稅就足以支持大楚朝廷運轉,到時就可以取消田稅,我等就永遠不用擔心農民朝不保夕,流離失所,進而揭竿而起了。”
眾人聽得瞠目結舌。
陶珪道:“怎麽能取消田稅了?這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這完全超出了他的認知。
要知道,大楚可完全靠田稅撐著。
寧易道:“怎麽不可能?我……”
我前世那個國家就取消了農業稅。
“我保證,隻要讓商業繁榮起來,能從中征收的稅款會是你們難以想象的。到時國家富足,百姓安康,治亂循環的魔咒將在陛下手裏終結,各位也都將彪炳史冊,名垂千古。”
這個“大餅”裏麵的邏輯經不起嚴格推敲。
但在場的這些人卻被震撼得不輕。
他們不知道千年以後必然會發生的事情,隻覺得寧易給他們打開了一扇大門。
門外麵是一個嶄新的、美麗的新世界。
這是陶珪的專業領域。
他張口就答:“本朝初年有三百二十多萬戶,如今超過八百萬戶。”
寧易點頭:“不錯,八十年翻了一倍還多,算得上國泰民安。”
大殿上的君臣都與有榮焉。
寧易又問:“那田地了?”
陶珪猶豫了一會兒才說:“開國時約有七百五十多萬頃,至於如今嘛……”
如今誰也不知道。
大量的土地隱匿於士紳手裏。
乾元帝之前的泰寧帝,搞過一次人口普查和土地普查。
人口普查還算順利,但土地普查最後卻不了了之。
因為官員士紳不配合,到處都是瞞報漏報。
連泰寧帝自己都覺得,這樣統計上來的數據完全沒有意義,便草草了之。
寧易替陶珪說下去:
“如今肯定是比開國時要多,但多出一倍應該不至於。
而且,湯相告訴過我,從三十年前起,田稅就沒有再增長過。
這說明,大楚的可耕種土地,在三十年前就停止了增長。
至少朝廷在冊的耕地沒有了增長。
湯相,我說得對不對?”
湯銘賢隻能點頭。
寧易又說:
“在一個王朝的初期,往往君臣一心,勵精圖治,
這會換來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
百姓安居樂業,自然會繁衍生息,人口大增。
但請注意,土地的數量是有限的,不可能隨人口一起無限增長。
而且隨著王朝的承平日久,土地會慢慢向少數人手裏集中。”
他對著殿上的文武百官和皇帝,發出了靈魂一問:“你們知道這意味著什麽嗎?”
這問題並不難,幾乎所有人都知道答案,但沒人敢說出來。
寧易替他們說出來:
“這意味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失去他們賴以為生的土地。
他們饑不果腹,居無定所,成為王朝的不安定因素。
當矛盾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會像火山一樣爆發出來。
一如前朝的河北暴亂、前前朝的紅巾之亂。”
皇帝臉色蒼白:“太保是說,我大楚也會像前朝一樣……一樣滅亡?”
多新鮮呐!
你還真以為會江山永固,大楚永存?
寧易大聲道:“沒錯!王朝更替,治亂循環,這是無法避免的宿命。以前發生過的事情,現在正在發生,將來依然會發生。”
這種絕望的前景,似乎把年輕的皇帝嚇壞了。
劉尚奇跳出來反駁寧易:“寧太保莫要危言聳聽。我大楚聖君在上,眾正盈朝,隻要輕徭薄賦,體恤百姓,必定不會重蹈前朝覆轍。”
膚淺,太膚淺了!
但皇帝備受鼓舞。
他拍著龍椅的扶手大聲叫好:“劉相說得對,我們君臣一心,必能打破這治亂循環。對了,朕要徹查隱田,誰要敢瞞報或對百姓巧取豪奪,朕絕不姑息。這事就勞煩太保了,朕隻信得過你。”
他一邊說,一邊看著下麵的群臣,眼光冷颼颼的。
皇帝看著大臣,大臣們都看著寧易,眼光也是冷颼颼的。
寧易連忙說:“陛下,您這想法,以前的君王也有過。您這方法,以前的君王也試過,但並沒有什麽用。”
“怎麽會沒用呢?太保不用怕,放手去做,朕給你撐腰。哪怕滿朝文武與朕為敵,也勝過天下百姓視朕為仇讎。”
這話說得太重了。
湯銘賢領頭,除了寧易,所有人嘩啦嘩啦全跪下了。
“陛下息怒!”
“臣等忠心耿耿,絕無異心!”
“臣這就回去散盡家財,將田地全部贈於百姓!”
寧易也連忙勸阻:“陛下何出此言?他們可是大楚層層選拔出來的,最有能力最忠心的一批人。您要換了他們,情況隻會更糟”
皇帝也覺得自己說得有些過了,連忙找補:“諸位愛卿請起!朕剛才急不擇言,眾卿莫怪!”
有了皇帝這個台階,百官紛紛起身。
大家看向寧易的眼神都柔和了一些。
人家剛才說了,自己是大楚最有能力的一批人。
這評價不低了。
隻有沈望山狠狠瞪了他一眼:“你要有什麽主意,就快點說出來。”
寧易也覺得火候差不多了,不敢再鋪墊了。
“陛下,臣剛才說治亂循環是無法避免的宿命,其實是口誤。”
“哦!”
皇帝驚喜的問:“這麽說,有打破治亂循環的辦法?”
他答道:“確實有!”
曹夢迎在一旁說:“這方法,不會就是太保說的振興商業吧?”
他回道:“就是振興商業!”
他轉向皇帝:
“陛下不要怪大臣們名下的土地越來越多。
就是臣,被陛下和先帝賞賜了些金銀之後,
家母第一件事,就是到京城周邊購置田產。
為何?因為除此以外,再無其他生財之道。
這就是我為何說嚴查隱田沒什麽用,
因為土地向少數人有錢人手裏集中,是大勢所趨。”
皇帝似乎有些明白了:“沒錯,如果朕和眾卿異位而處,朕也會千方百計去購置更多田產。那該如何應對呢?”
寧易一指雷雲德:“其實鄂國公已經給我們指出了應對之策。”
眾人全都看向雷雲德,看得他手足無措。
寧易繼續道:
“鄂國公沒有去購置田產,而是做起川錦生意,
想必川錦生意的收益,是要遠遠高於土地收益的。
如果朝廷放開對商人、商業的限製,
那麽大楚的有錢人,肯定都會將注意力轉移到類似的生意上來。
畢竟,同樣一筆錢,投到土地上,可能十年才能收回成本。
可如果投到川錦這樣的生意上,也許五年就可以收回成本。
如此一來,傻子都知道該怎麽選。”
說到這裏,他轉向雷雲德:“鄂國公,話說川錦生意的收益到底怎麽樣?能不能讓我也參一股?”
眾人都笑了起來。
雷雲德道:“要是有太保加入,那當然求之不得。”
這時大殿上的氣氛已經輕鬆了很多。
陶珪打趣道:“鄂國公還沒說收益到底怎麽樣,五年能收回成本嗎?”
雷雲德搖頭。
陶珪問:“哪幾年能收回來?六年、七年?”
雷雲德微微一笑:“一般三年吧!運氣好的話,兩年就行。”
眾人都倒吸一口涼氣。
難怪這家夥是京城最富的國公。
眼看話題有些偏了,寧易趕快把眾人拉回來:“減緩土地集中的速度,隻是商業繁榮的第一個好處。”
湯銘賢此時也變得興致勃勃:“還有其他哪些好處,請寧太保為我等解惑。”
寧易道:
“商業繁榮第二個好處,就是能吸納大量的農村人口。
就算土地集中不可避免,有些農民會注定失去土地,
但他們還可以依賴商業為生。
比如川錦生意,除了源頭的桑蠶種植養殖,
後麵的洗染、紡織、運輸、銷售,都需要大量人手。”
眾人想了想,都覺得很有道理。
“商業繁榮的第三個好處,就是能提供大量稅收。也許有一天,單靠商稅就足以支持大楚朝廷運轉,到時就可以取消田稅,我等就永遠不用擔心農民朝不保夕,流離失所,進而揭竿而起了。”
眾人聽得瞠目結舌。
陶珪道:“怎麽能取消田稅了?這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這完全超出了他的認知。
要知道,大楚可完全靠田稅撐著。
寧易道:“怎麽不可能?我……”
我前世那個國家就取消了農業稅。
“我保證,隻要讓商業繁榮起來,能從中征收的稅款會是你們難以想象的。到時國家富足,百姓安康,治亂循環的魔咒將在陛下手裏終結,各位也都將彪炳史冊,名垂千古。”
這個“大餅”裏麵的邏輯經不起嚴格推敲。
但在場的這些人卻被震撼得不輕。
他們不知道千年以後必然會發生的事情,隻覺得寧易給他們打開了一扇大門。
門外麵是一個嶄新的、美麗的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