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兒……也不賴我呀!
事情已過,他又不能再巴巴兒地當回事去找萬貴妃解釋,人家哪有閑工夫聽這些?他想補救也無從補救,隻能作罷。
果然想要避免得罪人是很難的,汪直愈發想犯懶了,還是愛咋地咋地吧!
第24章 另類古代茶 汪直前世曾經很喜歡兩句《……
汪直前世曾經很喜歡兩句《小窗幽記》裏的話:「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在大學裏幾乎每個筆記本扉頁裏,他都會寫上這兩句話,奉為座右銘。
那會兒他是碩士畢業,吃散夥飯的時候先和本科班的同學吃了一頓,從前的導員受邀赴宴,席間祝酒時導員就抑揚頓挫地朗誦了一遍這兩句話。過了幾天和研究生班的同學聚餐,那個導員也是研究生班的老師,也受邀到場,大概是沒察覺到與前次飯桌上有著不少相同的同學在場,他在祝酒時又朗誦了一遍那兩句話,同樣的語調,同樣的動作。
汪直對那兩句話的印象就此全被毀了。
如今回想前事,他覺得那時的自己以「寵辱不驚、去留無意」為座右銘,其實隻是為自己的犯懶找個好聽的說法而已。
真正的寵辱不驚,去留無意,應該是在讀了萬卷書、行了萬裏路、有了足夠深厚的閱歷和底蘊之後才有的作為。啥都不懂的愣頭青就想學人家對世事淡然處之,啥都不掛在心上,那隻能叫犯懶。
為人處世思前想後多累呀?還是「淡然處之」輕鬆啊。
現在他還是很想犯懶,不過倒和那時不大一樣了。死過一次之後,他覺得自己一下子就「長大了」,很多原先不懂的事現在懂了,回首看前世的自己,就像看個小孩。
所以現在的犯懶,是一種大無畏的犯懶:老子死都死過了,還那麽委屈自己幹嘛?
他也想到,現在的身體才四歲,總還有十幾年能犯懶的機會。等他長大了,有兩輩子疊加的閱歷,再懶也不至於比同齡人還差吧?
被萬貴妃招回正殿,他很快就想念起那兩隻獅子貓了。
聽慧蓮說過,萬貴妃隻有在剛開始養貓的時候時常把兩隻貓放在跟前逗著玩,後來生了皇長子,怕貓傷著孩子,就沒再讓貓進過正殿,如今皇長子沒了,萬貴妃也沒再對貓重生什麽興趣,這一個多月連看都沒看過貓一眼。慧蓮很擔憂不定哪天娘娘就會吩咐把貓送走,然後她的差事就隨之沒了。
時值臘月,又是一連陰了幾天,北風呼呼地吹,人不得出門,皇帝也為內閣換班子的事忙著一時沒過來,萬貴妃難免閑極無聊,汪直就看準一個機會,進言說:「娘娘何不把蕉丫頭和兔兒爺招過來玩玩呢?」
萬貴妃太久沒接觸兩隻貓,興趣早都淡沒了,不過聽他一說,覺得閑著也是閑著,就差人去叫慧蓮把兩隻貓抱到正殿裏來。
陪慧蓮養貓那半天工夫裏,汪直教她做個簡易逗貓棒,一時沒有羽毛,就拿彩色小布條綁在一根掃帚上拆出來的細竹枝上,兩隻貓成天被關著,難得有點東西可玩,都玩得很歡。這回慧蓮把貓抱過來,就也拿那個逗貓棒逗貓給萬貴妃看。
看兩隻貓蹦啊跳啊地抓逗貓棒玩,萬貴妃喜笑顏開,興趣大熾,聽汪直說羽毛應該更好,就吩咐人立刻弄個羽毛的來。雞毛撣子到處都有,不大一會兒一個羽毛逗貓棒就做好了,果然貓玩得更歡,兩隻貓還搶著玩,幾乎要打起來,逗得萬貴妃笑個不停。
汪直又說要有個鈴鐺就更好了,萬貴妃就吩咐去找鈴鐺來,呂姑姑一眨眼工夫就拿了兩個鎏金小鈴鐺過來拴在逗貓棒上,萬貴妃一見臉色卻變了,冷聲問她:「這鈴鐺你從哪兒拿來的?」
呂姑姑微怔了一下,連忙跪下道:「是奴婢糊塗了,求娘娘恕罪。」
萬貴妃把手裏的逗貓棒一撇:「自己去後麵跪兩個時辰吧。」
一時間屋裏的氣氛急劇降溫,就像劈啪爆著炭花的火堆被潑了一盆水,誰都不再吭聲,呂姑姑領罰走了,慧蓮和另一個宮女把貓也抱走了,其餘侍立的下人各歸各位,站著大氣都不出一口。
汪直還是頭一次親見萬貴妃發脾氣,從前不論是昭德宮內外,他所聽說的都是萬貴妃如何脾氣好,待下人寬容,據說隻有在剛封了妃那時必須立威,她才懲戒過幾回下人,之後一年多的工夫都沒怎麽對下人發過脾氣,連訓斥都很少。
怎麽他才來了這麽幾天,就接連見到她訓斥懲罰人呢?而且,起因還都與他相關。
他有點過意不去,上前跪地道:「都是奴婢多嘴要鈴鐺,不如奴婢也去陪呂姑姑罰跪吧。」
萬貴妃默然坐了一會兒,長嘆了一口氣,探身拉了他起來,還抱起他,讓他坐到自己腿上。
這次可跟被杜司膳抱不一樣了,大名鼎鼎的萬阿姨啊,汪直有點受不了這種高規格待遇,渾身都僵硬著,幾乎氣都不敢喘。
萬貴妃摟著他問:「你明白我為何發火?」
汪直謹慎道:「是不是呂姑姑找來的鈴鐺……是皇長子的?」宮裏下人們不能佩戴鈴鐺那種會響的東西,那兩個小金鈴看著就像小孩手鐲腳鐲上掛的物件,想必是皇長子的遺物。
見他如此機靈,萬貴妃不由得心情好了些,臉色大有緩和,輕輕柔柔地道:「記著,今日的事你一點錯兒都沒有,以後想說什麽,想做什麽,千萬別有顧慮,別人的錯牽扯不到你身上。」
事情已過,他又不能再巴巴兒地當回事去找萬貴妃解釋,人家哪有閑工夫聽這些?他想補救也無從補救,隻能作罷。
果然想要避免得罪人是很難的,汪直愈發想犯懶了,還是愛咋地咋地吧!
第24章 另類古代茶 汪直前世曾經很喜歡兩句《……
汪直前世曾經很喜歡兩句《小窗幽記》裏的話:「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在大學裏幾乎每個筆記本扉頁裏,他都會寫上這兩句話,奉為座右銘。
那會兒他是碩士畢業,吃散夥飯的時候先和本科班的同學吃了一頓,從前的導員受邀赴宴,席間祝酒時導員就抑揚頓挫地朗誦了一遍這兩句話。過了幾天和研究生班的同學聚餐,那個導員也是研究生班的老師,也受邀到場,大概是沒察覺到與前次飯桌上有著不少相同的同學在場,他在祝酒時又朗誦了一遍那兩句話,同樣的語調,同樣的動作。
汪直對那兩句話的印象就此全被毀了。
如今回想前事,他覺得那時的自己以「寵辱不驚、去留無意」為座右銘,其實隻是為自己的犯懶找個好聽的說法而已。
真正的寵辱不驚,去留無意,應該是在讀了萬卷書、行了萬裏路、有了足夠深厚的閱歷和底蘊之後才有的作為。啥都不懂的愣頭青就想學人家對世事淡然處之,啥都不掛在心上,那隻能叫犯懶。
為人處世思前想後多累呀?還是「淡然處之」輕鬆啊。
現在他還是很想犯懶,不過倒和那時不大一樣了。死過一次之後,他覺得自己一下子就「長大了」,很多原先不懂的事現在懂了,回首看前世的自己,就像看個小孩。
所以現在的犯懶,是一種大無畏的犯懶:老子死都死過了,還那麽委屈自己幹嘛?
他也想到,現在的身體才四歲,總還有十幾年能犯懶的機會。等他長大了,有兩輩子疊加的閱歷,再懶也不至於比同齡人還差吧?
被萬貴妃招回正殿,他很快就想念起那兩隻獅子貓了。
聽慧蓮說過,萬貴妃隻有在剛開始養貓的時候時常把兩隻貓放在跟前逗著玩,後來生了皇長子,怕貓傷著孩子,就沒再讓貓進過正殿,如今皇長子沒了,萬貴妃也沒再對貓重生什麽興趣,這一個多月連看都沒看過貓一眼。慧蓮很擔憂不定哪天娘娘就會吩咐把貓送走,然後她的差事就隨之沒了。
時值臘月,又是一連陰了幾天,北風呼呼地吹,人不得出門,皇帝也為內閣換班子的事忙著一時沒過來,萬貴妃難免閑極無聊,汪直就看準一個機會,進言說:「娘娘何不把蕉丫頭和兔兒爺招過來玩玩呢?」
萬貴妃太久沒接觸兩隻貓,興趣早都淡沒了,不過聽他一說,覺得閑著也是閑著,就差人去叫慧蓮把兩隻貓抱到正殿裏來。
陪慧蓮養貓那半天工夫裏,汪直教她做個簡易逗貓棒,一時沒有羽毛,就拿彩色小布條綁在一根掃帚上拆出來的細竹枝上,兩隻貓成天被關著,難得有點東西可玩,都玩得很歡。這回慧蓮把貓抱過來,就也拿那個逗貓棒逗貓給萬貴妃看。
看兩隻貓蹦啊跳啊地抓逗貓棒玩,萬貴妃喜笑顏開,興趣大熾,聽汪直說羽毛應該更好,就吩咐人立刻弄個羽毛的來。雞毛撣子到處都有,不大一會兒一個羽毛逗貓棒就做好了,果然貓玩得更歡,兩隻貓還搶著玩,幾乎要打起來,逗得萬貴妃笑個不停。
汪直又說要有個鈴鐺就更好了,萬貴妃就吩咐去找鈴鐺來,呂姑姑一眨眼工夫就拿了兩個鎏金小鈴鐺過來拴在逗貓棒上,萬貴妃一見臉色卻變了,冷聲問她:「這鈴鐺你從哪兒拿來的?」
呂姑姑微怔了一下,連忙跪下道:「是奴婢糊塗了,求娘娘恕罪。」
萬貴妃把手裏的逗貓棒一撇:「自己去後麵跪兩個時辰吧。」
一時間屋裏的氣氛急劇降溫,就像劈啪爆著炭花的火堆被潑了一盆水,誰都不再吭聲,呂姑姑領罰走了,慧蓮和另一個宮女把貓也抱走了,其餘侍立的下人各歸各位,站著大氣都不出一口。
汪直還是頭一次親見萬貴妃發脾氣,從前不論是昭德宮內外,他所聽說的都是萬貴妃如何脾氣好,待下人寬容,據說隻有在剛封了妃那時必須立威,她才懲戒過幾回下人,之後一年多的工夫都沒怎麽對下人發過脾氣,連訓斥都很少。
怎麽他才來了這麽幾天,就接連見到她訓斥懲罰人呢?而且,起因還都與他相關。
他有點過意不去,上前跪地道:「都是奴婢多嘴要鈴鐺,不如奴婢也去陪呂姑姑罰跪吧。」
萬貴妃默然坐了一會兒,長嘆了一口氣,探身拉了他起來,還抱起他,讓他坐到自己腿上。
這次可跟被杜司膳抱不一樣了,大名鼎鼎的萬阿姨啊,汪直有點受不了這種高規格待遇,渾身都僵硬著,幾乎氣都不敢喘。
萬貴妃摟著他問:「你明白我為何發火?」
汪直謹慎道:「是不是呂姑姑找來的鈴鐺……是皇長子的?」宮裏下人們不能佩戴鈴鐺那種會響的東西,那兩個小金鈴看著就像小孩手鐲腳鐲上掛的物件,想必是皇長子的遺物。
見他如此機靈,萬貴妃不由得心情好了些,臉色大有緩和,輕輕柔柔地道:「記著,今日的事你一點錯兒都沒有,以後想說什麽,想做什麽,千萬別有顧慮,別人的錯牽扯不到你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