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心裏想得十分明白,自從這孩子來了,她才重新有了些樂趣,尤其今日是許久以來好難得玩得興致高昂,都是呂姑姑敗興,要找鈴鐺去哪兒不能找?找不來也沒人怪罪你啊,就是得意忘形罷了。可不能因為她一個蠢人,就叫這孩子以後說話做事畏首畏尾。
汪直當然也不覺得算是自己的錯,隻是……罰跪兩個時辰好像挺重的呀,會不會為他這一句話,呂姑姑就跪成了殘廢?呂姑姑又會不會把這筆帳記到他頭上?
他越來越覺得,自己在昭德宮的下人中間是別想有好人緣了。
萬貴妃不讓汪直養貓,就為他找了另一個差事——為她搗果仁。
萬貴妃有個習慣,就是吃喝的東西盡量用離自己近的人製作。比如吃飯能吃小廚房的,她就不吃內膳房的。汪直是到了昭德宮才知道,原來各宮的小廚房並不像宮鬥劇裏那樣全能,啥都能做,其實小廚房日常隻出產點心和某些簡單食品,比如煮碗餛飩、麵條什麽的。
想像起來也是,整個昭德宮就這麽點地方,廚房距離萬貴妃的臥室也就十米遠,要是那裏每天嘩啦啦地炒菜,油煙四處飄,那還了得?
所以複雜精緻的菜品還得由內膳房供應,不過萬貴妃還是更喜歡吃自己小廚房做出來的東西,有時寧可吃簡單點,也不要內膳房的菜,就像有什麽不放心似的。好在她常會得到皇帝賞菜,所以自己不叫菜也不至於吃得寒酸。
另外日常喝的茶、吃的零食也常常是跟前的下人親手製作,有些點心她都要看著人在她眼前捏好了形狀,再拿去小廚房裏蒸或是烤。交給汪直搗的果仁就是為萬貴妃泡茶喝的。
參與了替萬貴妃備茶的差事令汪直大開眼界——古人竟然有這樣喝茶的!
萬貴妃常喝的茶不是現代那種茶葉,外形有點像普洱茶磚,一坨一坨的,要喝的時候先用簪子戳下一小坨,放在容器裏,倒入很少的一點滾水,拿專用的茶匙把那小坨茶攪開,視覺效果很像攪泥巴,還很容易引發人更噁心的想像。拌好以後加上大量水,在爐子上燒開一道,過一道細紗篩子,就能喝了。看起來那茶磚是茶葉研成末凝合成的。
萬貴妃平時說到「吃茶」就是這種茶,要說到吃「葉兒茶」,才是泡那種茶葉。據說是早先吃茶都是那種泥磚塊茶,葉兒茶反倒是自元朝起才漸漸興起來的。大概是蒙古人懶得把茶葉碾碎。
這還不算奇特,奇的是茶裏麵竟然可以放很多種調料。
其他宮女拿夾子把核桃、榛子、鬆子、杏核等幹果夾開,剝出仁來,叫汪直拿著小研臼把這些仁分別研磨成細渣,然後在茶烹好之後放進去,茶水就會飄著一股堅果仁的香味。他原先聞到屋裏有這股味一直以為是點心來著,沒想到竟是茶水。
除了加堅果仁之外,還常要加木樨(就是桂花)、木香、茉莉、冰片等香料。萬貴妃有時要喝甜茶,宮女就往茶裏加牛奶、蜂蜜、玫瑰鹵,或是搗碎的楊梅、柿餅、膠棗等蜜餞渣,要喝鹹茶了,就加切碎的筍幹、雪裏蕻之類醃鹹菜……
汪直頭一次親眼見到宮女把醃雪裏蕻的碎末放進茶裏給萬貴妃喝,而萬貴妃真就接過來坦然喝了,他簡直下巴都要驚掉下來了——古人這麽重口味嗎?鹹菜哎,茶哎!嘔……
原來現代大爺們在茶裏泡點枸杞胖大海山楂片菠蘿幹神馬的,都是小意思。人家古人的茶要豐富的多。
萬貴妃喝茶有時是喝完液體部分就撂下,有時還會用茶匙把沉在水底的渣滓撈著吃了,無論甜渣還是鹹渣,她都吃過。汪直領悟到:怪不得古人都說「吃茶」,原來茶真的是「吃」的。
他發現身邊的人很少會說到「喝」這個字,真說到了,也是四聲韻,用作「吆喝」、「斷喝」那種意思。說喝酒隻說「飲酒」和「吃酒」,喝茶就是「飲茶」、「吃茶」,他還從沒聽誰說過「喝酒」和「喝茶」。
閑時他向身邊的宮女姐姐考證,是不是酒也曾經是「吃」的,人家笑答說確實是,酒大多是米釀的,講究的人喝酒都把酒糟扔了,還要把浮在酒上的酒渣用小篩子過濾掉,但有很多人家捨不得扔,酒糟酒渣都是要吃掉的。
聽宮女們的意思,現在時值冬季,可以入茶的材料已經很少了,夏天的時候,她們還會往茶裏加很多新鮮瓜果,甚至是鮮花。據說皇帝就很偏愛西瓜瓤泡的茶……
汪直:你幹脆榨西瓜汁喝不是更好?
說到時令問題,他還發現一個怪現象。時值臘月,萬貴妃跟前總擺放著鮮花,有菊花、芍藥,甚至是碗蓮,都開著好好的花朵,一看就是暖棚裏培養出來的,可是宮裏到了冬天卻沒有新鮮蔬菜吃,連萬貴妃這麽尊貴的人物,日常吃的蔬菜不是醃製的,就是曬幹的,連片新鮮白菜都吃不到。
這問題他去問宮女,宮女們也說不清楚。於是借著一次萬貴妃高興,他問出了這個問題,為什麽有暖棚可以為宮裏供應鮮花,卻不能供應蔬菜。
萬貴妃很耐心地為他講,鮮花都是皇城南邊的咬春圃養出來的,她描述了位置,汪直想著大約就是現代的勞動人民文化宮那裏。萬貴妃說,咬春圃每年也會進奉一些冬季養出來的瓜果蔬菜,但侍長們都是當做玩物看看,沒人會吃的。
「為什麽不吃呢?」汪直百思不得其解,兩個月沒新鮮蔬菜吃,連他都很饞大白菜了。
汪直當然也不覺得算是自己的錯,隻是……罰跪兩個時辰好像挺重的呀,會不會為他這一句話,呂姑姑就跪成了殘廢?呂姑姑又會不會把這筆帳記到他頭上?
他越來越覺得,自己在昭德宮的下人中間是別想有好人緣了。
萬貴妃不讓汪直養貓,就為他找了另一個差事——為她搗果仁。
萬貴妃有個習慣,就是吃喝的東西盡量用離自己近的人製作。比如吃飯能吃小廚房的,她就不吃內膳房的。汪直是到了昭德宮才知道,原來各宮的小廚房並不像宮鬥劇裏那樣全能,啥都能做,其實小廚房日常隻出產點心和某些簡單食品,比如煮碗餛飩、麵條什麽的。
想像起來也是,整個昭德宮就這麽點地方,廚房距離萬貴妃的臥室也就十米遠,要是那裏每天嘩啦啦地炒菜,油煙四處飄,那還了得?
所以複雜精緻的菜品還得由內膳房供應,不過萬貴妃還是更喜歡吃自己小廚房做出來的東西,有時寧可吃簡單點,也不要內膳房的菜,就像有什麽不放心似的。好在她常會得到皇帝賞菜,所以自己不叫菜也不至於吃得寒酸。
另外日常喝的茶、吃的零食也常常是跟前的下人親手製作,有些點心她都要看著人在她眼前捏好了形狀,再拿去小廚房裏蒸或是烤。交給汪直搗的果仁就是為萬貴妃泡茶喝的。
參與了替萬貴妃備茶的差事令汪直大開眼界——古人竟然有這樣喝茶的!
萬貴妃常喝的茶不是現代那種茶葉,外形有點像普洱茶磚,一坨一坨的,要喝的時候先用簪子戳下一小坨,放在容器裏,倒入很少的一點滾水,拿專用的茶匙把那小坨茶攪開,視覺效果很像攪泥巴,還很容易引發人更噁心的想像。拌好以後加上大量水,在爐子上燒開一道,過一道細紗篩子,就能喝了。看起來那茶磚是茶葉研成末凝合成的。
萬貴妃平時說到「吃茶」就是這種茶,要說到吃「葉兒茶」,才是泡那種茶葉。據說是早先吃茶都是那種泥磚塊茶,葉兒茶反倒是自元朝起才漸漸興起來的。大概是蒙古人懶得把茶葉碾碎。
這還不算奇特,奇的是茶裏麵竟然可以放很多種調料。
其他宮女拿夾子把核桃、榛子、鬆子、杏核等幹果夾開,剝出仁來,叫汪直拿著小研臼把這些仁分別研磨成細渣,然後在茶烹好之後放進去,茶水就會飄著一股堅果仁的香味。他原先聞到屋裏有這股味一直以為是點心來著,沒想到竟是茶水。
除了加堅果仁之外,還常要加木樨(就是桂花)、木香、茉莉、冰片等香料。萬貴妃有時要喝甜茶,宮女就往茶裏加牛奶、蜂蜜、玫瑰鹵,或是搗碎的楊梅、柿餅、膠棗等蜜餞渣,要喝鹹茶了,就加切碎的筍幹、雪裏蕻之類醃鹹菜……
汪直頭一次親眼見到宮女把醃雪裏蕻的碎末放進茶裏給萬貴妃喝,而萬貴妃真就接過來坦然喝了,他簡直下巴都要驚掉下來了——古人這麽重口味嗎?鹹菜哎,茶哎!嘔……
原來現代大爺們在茶裏泡點枸杞胖大海山楂片菠蘿幹神馬的,都是小意思。人家古人的茶要豐富的多。
萬貴妃喝茶有時是喝完液體部分就撂下,有時還會用茶匙把沉在水底的渣滓撈著吃了,無論甜渣還是鹹渣,她都吃過。汪直領悟到:怪不得古人都說「吃茶」,原來茶真的是「吃」的。
他發現身邊的人很少會說到「喝」這個字,真說到了,也是四聲韻,用作「吆喝」、「斷喝」那種意思。說喝酒隻說「飲酒」和「吃酒」,喝茶就是「飲茶」、「吃茶」,他還從沒聽誰說過「喝酒」和「喝茶」。
閑時他向身邊的宮女姐姐考證,是不是酒也曾經是「吃」的,人家笑答說確實是,酒大多是米釀的,講究的人喝酒都把酒糟扔了,還要把浮在酒上的酒渣用小篩子過濾掉,但有很多人家捨不得扔,酒糟酒渣都是要吃掉的。
聽宮女們的意思,現在時值冬季,可以入茶的材料已經很少了,夏天的時候,她們還會往茶裏加很多新鮮瓜果,甚至是鮮花。據說皇帝就很偏愛西瓜瓤泡的茶……
汪直:你幹脆榨西瓜汁喝不是更好?
說到時令問題,他還發現一個怪現象。時值臘月,萬貴妃跟前總擺放著鮮花,有菊花、芍藥,甚至是碗蓮,都開著好好的花朵,一看就是暖棚裏培養出來的,可是宮裏到了冬天卻沒有新鮮蔬菜吃,連萬貴妃這麽尊貴的人物,日常吃的蔬菜不是醃製的,就是曬幹的,連片新鮮白菜都吃不到。
這問題他去問宮女,宮女們也說不清楚。於是借著一次萬貴妃高興,他問出了這個問題,為什麽有暖棚可以為宮裏供應鮮花,卻不能供應蔬菜。
萬貴妃很耐心地為他講,鮮花都是皇城南邊的咬春圃養出來的,她描述了位置,汪直想著大約就是現代的勞動人民文化宮那裏。萬貴妃說,咬春圃每年也會進奉一些冬季養出來的瓜果蔬菜,但侍長們都是當做玩物看看,沒人會吃的。
「為什麽不吃呢?」汪直百思不得其解,兩個月沒新鮮蔬菜吃,連他都很饞大白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