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源三佛的故事終於來到了最後一個,南黎國彌陀素。
摩羅耶時期流傳下的四部經書《挪多佳持修觀心經》《行世無量功德經》《摩羅本願經》《無上圓覺經》是佛家內部流傳最廣的經典。
康元576年佛國滅亡後,大大小小的佛家僧侶逃出國外。
雖然佛國不存在了,但是這四部經書由僧侶的遷徙的時候流傳回了中原。
隻是當時因為信仰之爭,流傳的這四部經書已被改得麵目全非。
被僧侶刪刪減減,並加入了自己主觀的理解,造成經書已經不全,或者不對。
同一本經書從不同人口中說出,意思都不一樣。
另一邊,中原王國自東薑國被滅之後,又經曆過大大小小的軍閥割據。
康元581年,中原大地上最強大的軍閥姬明率領麾下軍隊,強勢橫掃中原。
康元585中原再次一統,姬明建立夏國。
中原雖然統一,但是之前因為戰爭不斷,所以土地荒廢,糧食欠收。
另外,大地主、大貴族伺機掌握了大量土地,許多百姓無地可耕,無奈成為流民,這片土地上的百姓沒有了生機。
新國建立,皇帝雖然極力想要休養生息,但他卻沒法從王公貴族手中摳出一粒糧食來賑災,這使得他非常煩惱。
恰逢這時,南黎國使臣彌陀素前來夏國國都朝賀。
南黎國是個邊陲小國,位置是黃星現代的薩瓦迪區。
彌陀素出生於康元560年,當時正是佛教創立的那一年。
所以他自小便對佛學有好感,聽著挪多佳和摩羅耶兩位佛祖的故事長大。
可惜摩羅耶圓寂之前,彌陀素都沒能見上一麵,十分遺憾。
他從遊客、商人的口中了解佛國,也算見證了佛國的興衰。
彌陀素很聰明,他從小習文習武,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長大了之後,順理成章的當上了南黎國的官,如今被派出使夏國。
姬明見周圍小國來使朝賀,十分開心。
於是便下令設宴款待彌陀素。
席間酒宴中,姬明喝得有點多,無意間跟彌陀素說起了自己的困境。
彌陀素想了一下,於是跟姬明說起了兩位佛祖的生平事跡。
姬明所遇到的困境,在他們的大智慧麵前根本不值一提。
彌陀素的話語,讓姬明激動不已,但又迅速冷靜了下來。
畢竟兩個已經圓寂的和尚,現在能頂什麽用。
彌陀素答到,兩位佛祖雖然圓寂,可他們的大智慧全部流傳在佛教經典當中,隻要領悟其中,那一定就能獲得解決的辦法。
姬明聽了之後,覺得十分有道理,立馬派人收集中原境內的佛教經文。
一個月內,彌陀素便在夏國國都安心拜讀佛經。
可是,彌陀素漸漸發現,同本佛經的內容不是大同小異,而是各不相幹,內容可以說是雜亂不堪。
這也讓他沒法真正讀懂佛祖們的想法。
於是彌陀素立馬麵見皇帝姬明,跟他說明問題,並告訴如果想要找到佛家經典原文,或許得他親自往佛國舊址走一趟才能獲得。
姬明雖然著急,但是也沒有更好的辦法,於是同意了,並指派夏國最強悍的精銳黑旗衛五十人,一路保護他。
次日,彌陀素便帶領著黑旗衛拜別了皇帝姬明,踏上了取經的道路。
因為有黑旗衛護送,走的是官道,彌陀素一路可謂是暢通無阻。
他在路上依然翻閱著收集到的經書,妄圖想要從這堆混亂不堪的經書中尋找到佛家真解。
隻可惜徒勞無功,在書中彌陀素滿眼看到的全是欲望。
康元587年,彌陀素到達佛國舊址。
在這片土地上,他見不到往昔佛國盛世的場景,隻剩下貧苦、戰亂、饑餓、災難。
摩羅耶創造的完美世界,真的存在過嗎?
彌陀素並不知道,隻是書本告訴他的。
有黑旗衛在,那些來尋釁滋事的匪徒雜碎根本不夠看,彌陀素這才得以安心尋找真經。
可是一路上所看到的悲劇,讓彌陀素對佛經產生了懷疑。
畢竟這裏是佛教發源地,現在淪落成這個地步。
就算真的獲得真經,真的就能解救眾生疾苦嗎?
自我懷疑的彌陀素,已經陷入了心結當中。
這和他從小的認知是徹底顛覆的。
彌陀素視為信仰的兩位佛祖,他們的大智慧隻能解決一時的問題,卻解決不了一世的問題。
佛祖圓寂之後,事情並沒有朝著好的方向去發展,甚至變得更為惡劣。
到底是信徒的問題,還是佛祖的問題。
彌陀素雖然心中有結,整個人渾渾噩噩,但是黑旗衛卻是勤勤懇懇的尋找真經。
皇天不負有心人,他們在就佛國國都的乞丐手中,獲得了四本完整原始版本的經書。
真經入手,黑旗衛立馬帶著彌陀素返程。
一路上,彌陀素懷著糾結的心情拜讀佛經。
他從佛經中感受到了佛祖的無上智慧,心靈受到了衝擊,但是彌陀素再次迷茫了。
佛經中的道理沒錯,可現實為何卻是這般模樣。
心有疑問不得解答,沒多久彌陀素便病了。
黑旗衛們為他找來醫生,卻被告知是心病,無藥可醫。
就在眾人以為彌陀素的身體快要堅持不了多久的時候,意外再次降臨。
這天晚上,本來還是病臥在馬車裏的彌陀素,竟然神奇的站了起來,並且在所有人都沒法察覺的情況下走出了臨時營地。
在某種力量的牽引下,彌陀素來到了那神秘的秘境。
這裏既沒有挪多佳初來時的自然和諧景象,也沒有摩羅耶初來時的衰敗場景。
看過去一片寂靜,無山無水,無飛鳥,無獸群。
唯有的是一棵菩提樹。
彌陀素在這裏看到了挪多佳和摩羅耶成佛後留下的東西,心中很多東西都仿佛得到了解答。
望著那棵佛祖成道的菩提樹,他卻不敢向前一步。
他沒有挪多佳佛祖的偉大慈心,也沒有摩羅耶佛祖的宏大誌向,他能獲得大智慧嗎,能成佛嗎,能救世人嗎?
就在彌陀素懷疑的時候,菩提樹被一陣風吹動。
一陣異香傳來,彌陀素內心的焦躁被平息。
他抬頭一看,頓時雙目睜大。
彌陀素竟然看到菩提樹下兩個身影出現。
正是挪多佳佛祖和摩羅耶佛祖。
兩人金光閃閃,挪多佳拈花微笑,摩羅耶滿麵悲苦。
彌陀素趕忙上前行禮,被二位佛祖扶起。
隨後三人便盤腿坐在樹下,彌陀素趕忙向佛祖們請教心中的疑問。
三人便這麽一問一答,不知過了多久。
摩羅耶時期流傳下的四部經書《挪多佳持修觀心經》《行世無量功德經》《摩羅本願經》《無上圓覺經》是佛家內部流傳最廣的經典。
康元576年佛國滅亡後,大大小小的佛家僧侶逃出國外。
雖然佛國不存在了,但是這四部經書由僧侶的遷徙的時候流傳回了中原。
隻是當時因為信仰之爭,流傳的這四部經書已被改得麵目全非。
被僧侶刪刪減減,並加入了自己主觀的理解,造成經書已經不全,或者不對。
同一本經書從不同人口中說出,意思都不一樣。
另一邊,中原王國自東薑國被滅之後,又經曆過大大小小的軍閥割據。
康元581年,中原大地上最強大的軍閥姬明率領麾下軍隊,強勢橫掃中原。
康元585中原再次一統,姬明建立夏國。
中原雖然統一,但是之前因為戰爭不斷,所以土地荒廢,糧食欠收。
另外,大地主、大貴族伺機掌握了大量土地,許多百姓無地可耕,無奈成為流民,這片土地上的百姓沒有了生機。
新國建立,皇帝雖然極力想要休養生息,但他卻沒法從王公貴族手中摳出一粒糧食來賑災,這使得他非常煩惱。
恰逢這時,南黎國使臣彌陀素前來夏國國都朝賀。
南黎國是個邊陲小國,位置是黃星現代的薩瓦迪區。
彌陀素出生於康元560年,當時正是佛教創立的那一年。
所以他自小便對佛學有好感,聽著挪多佳和摩羅耶兩位佛祖的故事長大。
可惜摩羅耶圓寂之前,彌陀素都沒能見上一麵,十分遺憾。
他從遊客、商人的口中了解佛國,也算見證了佛國的興衰。
彌陀素很聰明,他從小習文習武,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長大了之後,順理成章的當上了南黎國的官,如今被派出使夏國。
姬明見周圍小國來使朝賀,十分開心。
於是便下令設宴款待彌陀素。
席間酒宴中,姬明喝得有點多,無意間跟彌陀素說起了自己的困境。
彌陀素想了一下,於是跟姬明說起了兩位佛祖的生平事跡。
姬明所遇到的困境,在他們的大智慧麵前根本不值一提。
彌陀素的話語,讓姬明激動不已,但又迅速冷靜了下來。
畢竟兩個已經圓寂的和尚,現在能頂什麽用。
彌陀素答到,兩位佛祖雖然圓寂,可他們的大智慧全部流傳在佛教經典當中,隻要領悟其中,那一定就能獲得解決的辦法。
姬明聽了之後,覺得十分有道理,立馬派人收集中原境內的佛教經文。
一個月內,彌陀素便在夏國國都安心拜讀佛經。
可是,彌陀素漸漸發現,同本佛經的內容不是大同小異,而是各不相幹,內容可以說是雜亂不堪。
這也讓他沒法真正讀懂佛祖們的想法。
於是彌陀素立馬麵見皇帝姬明,跟他說明問題,並告訴如果想要找到佛家經典原文,或許得他親自往佛國舊址走一趟才能獲得。
姬明雖然著急,但是也沒有更好的辦法,於是同意了,並指派夏國最強悍的精銳黑旗衛五十人,一路保護他。
次日,彌陀素便帶領著黑旗衛拜別了皇帝姬明,踏上了取經的道路。
因為有黑旗衛護送,走的是官道,彌陀素一路可謂是暢通無阻。
他在路上依然翻閱著收集到的經書,妄圖想要從這堆混亂不堪的經書中尋找到佛家真解。
隻可惜徒勞無功,在書中彌陀素滿眼看到的全是欲望。
康元587年,彌陀素到達佛國舊址。
在這片土地上,他見不到往昔佛國盛世的場景,隻剩下貧苦、戰亂、饑餓、災難。
摩羅耶創造的完美世界,真的存在過嗎?
彌陀素並不知道,隻是書本告訴他的。
有黑旗衛在,那些來尋釁滋事的匪徒雜碎根本不夠看,彌陀素這才得以安心尋找真經。
可是一路上所看到的悲劇,讓彌陀素對佛經產生了懷疑。
畢竟這裏是佛教發源地,現在淪落成這個地步。
就算真的獲得真經,真的就能解救眾生疾苦嗎?
自我懷疑的彌陀素,已經陷入了心結當中。
這和他從小的認知是徹底顛覆的。
彌陀素視為信仰的兩位佛祖,他們的大智慧隻能解決一時的問題,卻解決不了一世的問題。
佛祖圓寂之後,事情並沒有朝著好的方向去發展,甚至變得更為惡劣。
到底是信徒的問題,還是佛祖的問題。
彌陀素雖然心中有結,整個人渾渾噩噩,但是黑旗衛卻是勤勤懇懇的尋找真經。
皇天不負有心人,他們在就佛國國都的乞丐手中,獲得了四本完整原始版本的經書。
真經入手,黑旗衛立馬帶著彌陀素返程。
一路上,彌陀素懷著糾結的心情拜讀佛經。
他從佛經中感受到了佛祖的無上智慧,心靈受到了衝擊,但是彌陀素再次迷茫了。
佛經中的道理沒錯,可現實為何卻是這般模樣。
心有疑問不得解答,沒多久彌陀素便病了。
黑旗衛們為他找來醫生,卻被告知是心病,無藥可醫。
就在眾人以為彌陀素的身體快要堅持不了多久的時候,意外再次降臨。
這天晚上,本來還是病臥在馬車裏的彌陀素,竟然神奇的站了起來,並且在所有人都沒法察覺的情況下走出了臨時營地。
在某種力量的牽引下,彌陀素來到了那神秘的秘境。
這裏既沒有挪多佳初來時的自然和諧景象,也沒有摩羅耶初來時的衰敗場景。
看過去一片寂靜,無山無水,無飛鳥,無獸群。
唯有的是一棵菩提樹。
彌陀素在這裏看到了挪多佳和摩羅耶成佛後留下的東西,心中很多東西都仿佛得到了解答。
望著那棵佛祖成道的菩提樹,他卻不敢向前一步。
他沒有挪多佳佛祖的偉大慈心,也沒有摩羅耶佛祖的宏大誌向,他能獲得大智慧嗎,能成佛嗎,能救世人嗎?
就在彌陀素懷疑的時候,菩提樹被一陣風吹動。
一陣異香傳來,彌陀素內心的焦躁被平息。
他抬頭一看,頓時雙目睜大。
彌陀素竟然看到菩提樹下兩個身影出現。
正是挪多佳佛祖和摩羅耶佛祖。
兩人金光閃閃,挪多佳拈花微笑,摩羅耶滿麵悲苦。
彌陀素趕忙上前行禮,被二位佛祖扶起。
隨後三人便盤腿坐在樹下,彌陀素趕忙向佛祖們請教心中的疑問。
三人便這麽一問一答,不知過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