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盤龍遺址靈源之地的調查任務後,一行人沒有再過多停留重新回到了長江南岸,在江城市區內剩下的時間正好可以去荊楚博物院。


    荊楚博物院,承載著整個荊楚文化,作為在江城的最後一站,荊楚博物院孕育的靈源之地是不能落下的。


    這裏不僅是重要的靈源之地,博物院內還有夏先衍他們喜歡的文物。


    其中有李風禾最近念叨的曾侯乙編鍾。來到荊楚博物院後,夏先衍就先陪著她去看了這一套編鍾。


    曾侯乙編鍾,1978年出土於荊楚隨州曾侯乙墓,年代為戰國早期。鍾架長7.48米、高2.65米。全套編鍾共六十五件,分三層八組懸掛在呈曲尺形的銅木結構鍾架上,上層為三組共19件鈕鍾、中下層五組共45件甬鍾,及一件楚惠王贈送給曾侯乙的鎛鍾所組成。


    鍾及架、鉤上共有銘文3755字,內容為編號、記事、標音及樂律理論。每件鍾均能奏出呈三度音程的雙音,整套編鍾音域可跨五個半八度,中心音區十二個半音齊備,能演奏五聲、六聲或七聲音階的樂曲。


    李風禾越看越喜歡,很想觀想到紫府之中,但是這一整套太多了,很耗費時間。


    正當她猶豫不決時,一旁的夏先衍察覺到了她內心的糾結。


    他微笑著安慰道:“沒關係,能觀想多少算多少,以後有時間我再陪你來就是了。”


    這時,石韞玉站了出來說道,“我留下來陪風禾姐吧!”


    李風禾聽後,點了點頭,感激地說:“謝謝,隊長你帶他們去忙吧,我哪兒也不去了,就留在這裏觀想曾侯乙編鍾。”


    於是,李風禾和石韞玉便一同留在原地,專心致誌地觀想著編鍾。而夏先衍則帶領著其他人興衝衝地前往其他文物展區參觀。


    沒過多久,曆忱雨又回到了曾侯乙編鍾這裏。


    石韞玉見狀,好奇地問道:“雨姐,怎麽又回來了?”


    曆忱雨無奈地歎了口氣,回答道:“我剛去看了一下,他們正在觀想越王勾踐劍呢。剛才看到他們那興奮激動的模樣,還以為隊長有了什麽新發現,結果卻是被那把劍吸引過去了。”


    石韞玉聽後,不禁笑了起來,說道:“哈哈,男生喜歡劍這很正常啊!看把以後等我們到了其他博物館,如果那裏還有其他名劍,他們肯定還是會去觀想的。”


    曆忱雨點了點頭,表示讚同,“也是,就像風禾姐,癡迷於曾侯乙編鍾一樣。”


    夏先衍之所以選擇進入荊楚博物院進行調查靈源的文化氣息,其實就是衝著這裏的文物而來的,特別是像越王勾踐劍這樣保存完好、曆史悠久的名劍,更是眾多男生心目中的最愛。


    越王勾踐劍,1965年12月出土於荊楚江陵望山一號楚墓。劍長55.6厘米,寬5厘米,劍首向外翻卷呈圓盤形,內鑄11道精細的同心圓,劍身滿飾神秘的黑色菱形花紋,劍格的正麵和反麵分別用藍色琉璃和綠鬆石鑲嵌成美麗的紋飾,整個造型顯得高貴、典雅。


    在劍身正麵靠近劍格處還寫有兩行鳥篆銘文,分別是“越王鳩淺 自作用劍”,經專家考證,鳩淺就是勾踐,這八字銘文表明了這把劍的身份和地位。


    這把劍在出土時插在漆木劍鞘裏,出鞘時仍然寒光閃閃,耀人眼目。 越王勾踐劍製作精美,曆經兩千五百餘年,仍然紋飾清晰精美,寒光閃閃,毫無鏽蝕,被譽為“天下第一劍”。


    夏先衍很迅速,沒用多長時間就觀想完了越王勾踐劍,然後回到了曾侯乙編鍾這個展廳,不遠處就是曾侯乙尊盤。


    曆忱雨見到隊長一個人過來的,於是跟了過去,隊長身邊不能沒有人。


    曾侯乙尊盤


    曾侯乙尊盤,1978年出土於荊楚隨州市曾侯乙墓,由尊和盤兩件器物組成,尊高30.1厘米,口徑25厘米,盤高23.5厘米,口徑58厘米。


    尊的口沿是多層套合的鏤空附飾,遠看像雲朵,實際是由無數條龍蛇所組成的鏤空花紋,它們相互盤旋環繞,宛如在空中遊動。


    尊的頸部攀附四隻反首吐舌、向上爬行的豹,豹身也以鏤空的龍蛇裝飾,尊的腹部和圈足滿是蟠螭紋和浮雕的龍。


    盤的製作更為複雜,除口沿有和尊一樣的鏤空紋飾外,盤身的四個摳手也是由無數條龍蛇組成的鏤空花紋. 曾侯乙尊盤是商周青銅器的巔峰之作。


    夏先衍仗著自己觀想速度快,紫府內景之中可是放著不少觀想的文物。到了現在這種程度,他像是給內景之中做個裝扮。


    完成曾侯乙尊盤觀想後,他又找到了雲夢睡虎地秦簡。


    雲夢睡虎地秦簡


    雲夢睡虎地秦簡,1975年出土於湖北雲夢縣,其中包括大量公元前221年秦統一中國前後的法律文獻,是首次係統發現的秦律。


    秦律涉及農業生產、市場交易、徭役征發、官吏職掌、少數民族關係等各個方麵,從中可以看出秦法已經達到了十分細密、詳備的程度。


    把雲夢睡虎地秦簡觀想到內景後,他感到非常滿足,愜意地伸了個懶腰。然後回到李風禾身邊,幫助她提升一下觀想編鍾的速度。


    由於李風禾不具備神識,所以即使到了他們必須離開的時候,她也僅僅完成了一小部分編鍾的觀想。


    走出荊楚博物院後,夏先衍來到東湖邊上,靜靜地凝視著那片被靈源之地浸潤得充滿靈氣的湖水,心中湧起一股深深的感慨之情。


    這座城市的靈氣分布如此均衡,著實令人驚歎不已。江城不愧其名,它與水脈緊密相連,因水而生,逐水而建,倚水而興,好似一座“漂浮”在水上的美麗城市。


    江城的江水和湖泊不僅吸收了靈源之地所孕育的靈氣,還通過水脈將這些珍貴的靈氣均勻地分布於整個城市之中。


    經過一夜的休整,眾人再次回到上岸的碼頭,繼續乘船前行。當船隻駛過鄂州時,夏先衍站在船頭,遠遠地望見了長江之中的觀音閣。此刻,長江的水位剛好沒過觀音閣的地基,使得這座古老的建築在奔騰的江水之中顯得格外壯觀。


    這裏也孕育出了靈源,靈源之地已經與長江靈脈徹底融為一體。


    鄂州觀音閣,又稱 “龍蟠磯寺”,是一座建在長江中的廟宇。


    始建於元至正五年(1345 年),由當時的武昌行政長官鐵山在宋代小廟的基礎上壘石成台創建而成,原名 “大士閣”,後更名為 “觀音閣”。明、清及民國時期,因長江洪水多發,該閣多次損毀並曆經修葺。


    每到汛潮,水漫樓閣,有時甚至隻剩簷牙、龍吻、中亭露於水麵;汛期一過,水落石出。其下的龍蟠磯既減緩水勢,又順勢泄流,閣與磯巧妙地融為一體,保證了觀音閣數百年來雖屢毀屢建,但始終屹立於江中不倒。


    船並未減速,看著越來越小的觀音閣,夏先衍收回了目光,接下來要調查的靈源之地,在黃石,一個“點石成金”的地方。


    江南聚寶盆,一火三千年!


    三千多年前,銅綠山上燃起第一爐火,自此千年爐火生生不息。


    這熊熊烈火不僅照亮了古代礦工們勤勞的身影,更點燃了華夏民族冶金史上的輝煌篇章。


    當船緩緩停靠在黃石港時,軍區的車輛早已在岸邊等候多時。不浪費半點時間,從船上到汽車上簡直無縫銜接,直接帶著眾人去往黃石國家礦山遺址靈源之地。


    黃石不僅有銅綠山的古銅礦,鐵山上長2200米、深440米、被稱為“亞洲第一采坑”的大冶鐵礦露天采礦坑,見證著荊楚黃石市“千年鐵都”的曆史。


    記載表明,大冶自古以來就是產銅鐵的地方。“吳王孫權以黃武五年(公元226)采武昌銅、鐵、作千口劍、萬口刀。”


    南北朝梁陶弘景《古今刀劍錄》記載的孫權用黃石的銅鐵鑄造兵器的曆史,鐫刻在“亞洲第一采坑”旁的浮雕牆上,17組銅浮雕述說著大冶鐵礦的千年采礦史。


    隋朝時期,晉王楊廣下令在鐵山南設置十座煉爐,鑄造五銖錢;南宋時,嶽飛令嶽家軍在大冶一帶劈山開礦,鍛造“大冶之劍”與金兵作戰。


    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等人,也留下了在黃石采礦冶煉的痕跡。


    據《隋唐五代史》記載:“唐天佑二年(905年),楊吳武昌節度使秦裴在治7年,積軍儲20萬,開青山大冶,公家仰足。”


    還未到達目的地,夏先衍就遠遠感覺到了黃石國家礦山靈源之地散發出來的銳利之感,這裏的靈源蘊含著千年的冶煉文化。


    在其他曆史文化遺址之地還有古韻古色,這裏完全是現代的建築。但周圍的山不會說謊,黃石國家礦山公園的鐵礦石露天采場見證了“千年鐵都”的曆史。


    一行人進入這裏,映入眼簾的是那巨大的礦坑,礦坑的岩壁層次分明,峭壁嶙峋,,訴說著歲月的滄桑與礦業開采的傳奇,講述著往昔工業文明的輝煌與滄桑。


    環繞礦坑的是鬱鬱蔥蔥的植被,它們像是一群忠實的守護者,為這片曾經傷痕累累的土地披上了生機盎然的綠裝。


    連綿千年的冶煉文化讓這裏的靈源之地還在不斷的擴張,與不遠處的東方山靈源之地合並成為了一體。


    離開礦坑遺址,夏先衍沿路返回,沿著東方山西路,去了東方山靈源之地。


    東方山被稱為 “三楚第一山”


    關於東方山的山名,曆來有兩種說法。一是三國時“地域方位其名說”,因東方山地處東方,與屹立長江中流的西塞山、張家湖,結成水陸聯防基地,成為東吳首都的東方要塞和屏障而得名。


    二是為紀念西漢文學家、漢武帝的近臣東方朔而命名,相傳東方朔曾寓居於此,采藥煉丹,布施於民,東方山也因其姓氏而得名。


    東方山佛教文化源遠流長,是鄂東的佛教道場中心。始建於唐憲宗元和六年的弘化禪寺位於東方山山頂,由智印大和尚開辟道場興建,曆朝代屢受皇封,距今一千二百多年,曆經千載,荊楚佛教叢林十大寶刹之一。


    夏先衍來到東方山靈源之地感受到的佛教文化是其次的,給他最大的感受,他從靈源之中感受到了東方朔的文化氣息。


    他開始意識到,這些靈源之中的這種不尋常的動作,似乎不單單是把文化通過靈源之地的形式呈現出來,還包含了創造文化的曆史人物。


    一路走來,他能夠感受到,這種有著曆史人物加持的靈源之地,文脈會更加興盛。無論是眉山的三蘇,還是秭歸的屈子,靈源仿佛是用這些曆史人物承載著什麽。


    他有種直覺,這些靈源之地孕育出來的曆史人物的氣息,在將來會有很大的作用。


    就在東方山山腳下看著眼前的這座靈源之地,夏先衍思緒萬千。他現在才了解到,他自己的識海還連接著另外一片天地。


    這就是為什麽他掌控不了星圖以外的識海。


    這些天守護之靈很少出現在夏先衍的識海了,這就說明華夏守護之靈已經恢複到了一定程度。


    夏先衍的識海已經不太適合創作功法了,因為承載不了。


    他現在隻能在識海的書桌上翻閱《人文經》,這小小的一個書房大小的地方,就是守護之靈加持的用來承載這些修行功法的地方。


    這裏與夏先衍越來越有剝離之感,直到有一天華夏守護之靈成長成,真正的華夏文明的化身,夏先衍的任務也將會完成。


    夏先衍現在像一個渴求知識的學生,在不斷借助華夏守護之靈的力量感悟天地之中的大道規則。


    這也是華夏守護之靈送給夏先衍的禮物。


    時光易逝,不知不覺眾人已經過了大冶市區,來到了銅錄山古銅礦靈源之地。


    文明的標誌到底是什麽?長期以來,人們將文字、銅器、城市、禮儀祭祀中心等作為文明的標誌或要素來討論文明起源。


    如果是銅器(青銅),那就離不開銅礦。


    銅錄山古銅礦演繹著,“其初銅鐵曾青,未擇地而出,大冶鼓鑄,如天降神。既烹且爍,數盈萬億,公私其賴之。”的豪邁。


    銅綠山古銅礦遺址位於大冶市城西南3公裏處,南北長約2公裏,東西寬約1公裏,遺留的煉銅爐渣40萬噸以上,占地14萬平方米左右,推算累計產銅不少於8~12萬噸。


    銅綠山是迄今為止世界上開采時間跨度最長的礦山。


    曆史裏的銅綠山,不僅擁有最重要的戰略資源,成就楚國的霸業。還有最先進的生產技術,成為華夏青銅文明的核心之一。


    銅錄山古銅礦遺址的采冶年代始於商代(前16世紀—前10世紀),開采時間可追溯到夏朝早期(前21世紀),經西周(前11世紀—前8世紀)、春秋戰國延續至漢代(前7世紀—前2世紀),持續時間長達1000餘年。


    銅錄山古銅礦遺址自西周(前11世紀—前8世紀)至西漢(前5世紀—前2世紀)的采礦井、巷360多條(個),古代冶銅爐7座。


    該遺址發現於1973年,是華夏保存最好、最完整、采掘時間最早、冶煉水平最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銅礦遺址之一。


    銅綠山古銅礦遺址之偉大,是華夏民族青銅文明的標誌性象征,更因遺存上展現出的高超采冶技術,為人類冶金史、科技史、文明史作出的突出貢獻。


    夏先衍人還未到遺址銅錄山古銅礦遺址,就從車窗看到外麵山地因采礦留下的痕跡。周圍的岩石帶著斑駁的鏽色,與周圍秋景相互映襯。


    那些因開采而留下的痕跡,在秋色中更顯滄桑,仿佛是歲月雕刻的不朽詩篇。不遠處,幾棵不知名的老樹伸展著幹枯的枝椏,稀疏的葉片在風中顫抖,有的隨風飄落,宛如一隻隻疲倦的蝴蝶,為這片鏽跡斑斑的大地上增添了幾分淒美。


    夏先衍進入銅綠山古銅礦遺址,映入眼前的是一片枯黃草地,那是秋天留下的筆觸。


    青銅文化孕育而生的靈源,覆蓋了整片遺址形成靈源之地。靈源的氣息,滋養著這片大地,厚重之感撲麵而來。


    夏先衍抬起頭來,迎著厚重的青銅文化走向遺址。


    遺址中,殘垣斷壁在秋陽的映照下,更添了幾分滄桑與莊重,仿佛每一塊斑駁的石塊都在低語著往昔的輝煌與辛勞。


    秋風輕拂,穿過千年的時光縫隙,為這片古老的土地披上了一襲金黃與赤銅交織的外衣。


    天空湛藍如洗,明淨高遠,陽光灑下,為這片帶著曆史厚重感的秋景勾勒出金色的輪廓,讓人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那個古老而神秘的時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掌洞天福地,建人間仙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闌風伏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闌風伏雨並收藏掌洞天福地,建人間仙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