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隻緣身在此山中
掌洞天福地,建人間仙國 作者:闌風伏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返回長江繼續向下遊進發,夏先衍坐在船頭時不時的向著兩岸丟出一縷神識,探查周圍靈源的情況。
一路上,江水奔騰不息,江風吹拂著臉龐,帶來一絲寒意。
船行至富池鎮時,夏先衍注意到前方有一處異樣的氣息,於是讓船速放慢。在距離長江不到兩公裏的地方,他的神識捕捉到了一座特殊的靈源之地。
這處靈源之地位於一個寧靜的小鎮之中,距離長江不到兩公裏,周圍環繞著青山綠水,景色宜人。夏先衍仔細探查後發現,這座靈源之地竟然與一位曆史人物有著密切的關係。
這座公園是以三國時期吳國的名將甘寧命名的,這裏有甘寧的陵墓。
雖然這裏的靈源不是因為他一個人孕育而生,但能夠以甘寧的名字命名這裏,就說明了這裏一直流傳著關於甘寧的故事。
據史料記載,甘寧(?—215 年或 220 年,存疑),字興霸,巴郡臨江(今重慶忠縣)人,是三國時期孫吳的名將,官至西陵太守、折衝將軍。他勇猛善戰,忠誠於孫權,為東吳立下赫赫戰功。
吳黃武元年(公元222年),與蜀軍作戰,不幸陣亡。百姓感其惠愛如澤恩,厚葬於富池東南昌2華裏軍山北麓。後來甘寧墓被毀。1985年,富池鎮政府興建甘寧公園,並將甘寧墓遷至園內,其氣勢不減原墓之恢弘。
這裏不僅有甘寧墓,還有陸遊漂泊到此處寫下一篇雜文,《祭富池神文》。
甘寧公園還有三聖殿與土地廟,正是這些文化的存在孕育出了靈源,形成的靈源之地產生的靈氣通過富水融入了長江靈脈。
夏先衍望著遠處的與甘寧有關的靈源,心中越發堅定地認為,這樣的靈源之地日後必定會有著巨大的用途。
接下來讓禦靈部把這種因為曆史人物孕育而生的靈源全部記錄在冊,並對靈源之地的文化做一個詳細的匯總。
到達九江的時候,白天也將要結束了,夏先衍一行人在九江上岸,而船將繼續前行,在湖口進入潘陽湖,然後到廬山的碼頭等著夏先衍。
夏先衍則是帶著眾人去了九江市周敦頤紀念館,這裏就是一個人的文化孕育出了靈源。
九江市周敦頤紀念館也就是濂溪墓的所在地,是紀念北宋理學派開山鼻祖周敦頤的地方。
這裏因為周敦頤文化孕育出了靈源,然後圍繞著紀念館形成了靈源之地。
周敦頤(1017年6月1日~1073年7月14日),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實,字茂叔,諡號元公,號濂溪,世稱濂溪先生,道州營道樓田保(今湖南省道縣)人,北宋五子之一,宋朝儒家理學思想的開山鼻祖,文學家、哲學家、教育家。
周敦頤曾在廬山北麓建濂溪書堂,並在這裏寫下了婦孺皆知的《愛蓮說》。1073年去世後,後人遵其遺言,將他與母親鄭太夫人和夫人同葬於廬山腳下。
至明清時,墓葬規劃已相當龐大,為“江洲八景”之一。後因戰亂等緣由,墓區遭到嚴重破壞。1959年,濂溪墓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通過修整,當前現已建成了牌樓、門樓、濂溪祠、愛蓮池等景點。
從周敦頤靈源之地出來後,夏先衍又帶著眾人去了陶淵明紀念館靈源之地,這是由陶淵明文化孕育而生的靈源。
陶淵明紀念館,位於贛省九江市柴桑區沙河街東北隅,為紀念東晉詩人陶淵明而建立。
陶淵明是漢魏南北朝800年間最傑出的詩人。陶詩今存125首,多為五言詩。從內容上可分為飲酒詩、詠懷詩和田園詩三大類。
館址原是陶靖節(淵明)祠。該祠江南民居風格,1982年按原貌遷建於今址,祠內原有塑像、匾額、楹聯、石刻得到了全麵修複。修複後的陶淵明紀念館分為陶公墓、陶靖節祠、歸來亭等景點。
晚上眾人就在九江進行休整,因為明天他們將要橫穿整個廬山。
當晚研究出來路線後曆忱雨交給了軍區,明天將有一個車隊帶著他們橫穿廬山。
廬山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被譽為“人文聖山”,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譽。
其曆史可追溯到 4000 年前,傳說大禹曾到過廬山一帶,漢陽峰上的 “禹王崖” 據說因大禹登臨而得名。
最早關於廬山名稱的文字記載出現於《尚書·禹貢》中:“岷山之陽,至於衡山。過九江,至於敷淺原。”其中,“敷淺原”就是廬山別名。
《禹貢》之後的《山海經》又稱廬山為“天子都”“天子鄣”“南鄣山”等。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南巡“浮江下”,曾登過廬山紫霄峰。
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南巡“浮江,且尋陽出樅陽,過彭蠡,祀其名山川”,曾登廬山上霄峰。
公元前 126 年,西漢司馬遷登廬山,將此山記入《史記?河渠書》,這是 “廬山” 一詞的首次出處。
在行政歸屬上,廬山曆代沿革複雜。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廬山屬九江郡。隨後其歸屬在淮南國、廬江國、豫章郡等之間多次變更。
三國時吳國孫權曾將柴桑縣劃歸武昌郡,使廬山一度屬荊州管轄。晉惠帝元康元年,廬山隨武昌郡隸屬江州尋陽郡柴桑縣,這一歸屬一直延續到隋唐時期。
宋朝初年,星子鎮升格為縣,廬山開始為兩府兩縣所分治。
廬山的曆史文化在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開始輝煌。那時九江地區星光熠熠,眾多名人留下了他們的足跡。
如東吳孫策曾屯兵於此,大破廬江太守劉勳;孫權派周瑜操練水軍於鄱陽湖、鞋山等處,而後周瑜在廬山腳下、鄱湖之濱搭起點將台,閱兵點將,出鄱陽湖聯合蜀軍,會戰曹操,赤壁一戰形成三國鼎立之勢。
此外,約公元 243 年,東漢末年名醫董奉到廬山蓮花峰、般若峰隱居,他治病救人,分文不取,隻要求病愈者種杏,數年得杏樹十萬餘株,其事跡後人用 “杏林春暖”“譽滿杏林” 來讚頌。
曆史上眾多官人、文人、僧人、道人等都曾遊曆廬山,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
從漢代至魏晉南北朝,有漢武帝、司馬遷、顧愷之、王羲之、慧永、慧遠、陶淵明、謝靈運、陸修靜等;
唐代至五代,張九齡、孟浩然、王昌齡、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在此留下詩篇;
宋代和元代,範仲淹、歐陽修、蘇軾、蘇轍、王安石、朱熹等也與廬山結下了不解之緣;
明代的宋濂、劉基、王守仁、徐霞客等也曾到訪;清代的黃宗羲、李漁等也在廬山留下了他們的故事。
廬山還是一座宗教文化豐富的名山,佛教、道教等都在此有重要的發展。例如,慧遠在廬山創立了東林寺,推動了佛教華夏化的進程;白鹿洞書院則代表了華夏儒學的重要發展階段。
清晨一行人就開始出發了,進入廬山,仿佛踏入了一幅流動的山水長卷。晨曦初照,山間雲霧繚繞,輕紗般的霧氣在山穀間穿梭,時隱時現的山峰如同害羞的少女,半遮半掩,增添了幾分神秘與幽雅。
行駛在廬山的北山公路上,仿佛穿梭於一幅流動的風景畫中。這條蜿蜒曲折的公路,如同一條巨龍般盤繞在山腰之間。
沿途,山巒起伏,層林盡染,綠意盎然中夾雜著漸染秋色的樹葉,為這條公路增添了幾分色彩。
抬頭仰望,雲霧繚繞的山峰若隱若現,宛如仙境。
山間的穀地,有的似走廊,有的如盆地。牯嶺的東穀和西穀,漫山遍野層林盡染,靜謐宜人。
如琴湖和蘆林湖宛如兩顆明珠鑲嵌在群峰峻嶺之間。如琴湖形似提琴,湖水清澈如鏡,湖畔茂林修竹,紅葉似火,梧桐鵝黃,水榭亭台,曲橋草堂,盡顯高山平湖風光。
蘆林湖則被群峰環抱,長橋臥波,當陽光柔和,湖麵平靜如鏡,高空的白雲和四周的山巒清晰地倒影水中,山水相映似畫卷。偶爾微風拂過,湖麵泛起漣漪,拖起無數光帶,恰似條條素綢在水麵飄動。
秋天的廬山,別有一番韻味。山上的植被五彩斑斕,蔥綠中夾著嫩黃、絳紅、赭紅和火紅,有的灌木葉片凍得紫紅,宛如滿山鋪著玫瑰。
夏先衍一路上欣賞著美景,倒也沒有忘記此行的目的地,不愧是人文聖山,整個廬山都化作了一個巨大的靈源。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廬山古今同遊,夏先衍腳下的山,是孟浩然在鄱陽湖所見的,
中流見匡阜,勢壓九江雄。
崇岩吐清氣,幽岫棲神跡,這是釋慧遠修行的東林寺。
與李白同登五老峰,
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與蘇軾一起題詩西林寺,
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古今所見皆是李白筆下的望廬山瀑布,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廬山靈源之地的靈源不是以某一個靈源為起點開始向外擴張,而是以多點的方式共同擴張,形成了現在的靈源之地。
詩人們把廬山秀甲,寫進了詩中。
當華夏人想起廬山,詩中的意境躍然出現在腦海中。
是靈秀壯美。
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
是山川高峻。
晝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是飛瀑成虹。
香爐初上日,瀑水噴成虹。
是人間四月天。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是天地大觀,大江悠悠東流。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
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是,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
悠悠歲月,詩人躍然紙上的筆墨,給廬山賦予了靈魂。
夏先衍一行人北門進東門出,在海會鎮下了山,然後去了白鹿洞書院。
白鹿洞書院位於五老峰南麓,是華夏古代四大書院之一,享有“天下書院之首”的美譽呢!它始建於唐朝,興盛於宋朝,並沿續至明清時期,已有1000多年的曆史了。
白鹿洞書院始建於南唐升元四年(公元940年),其曆史可追溯至唐代。當時,李渤兄弟在此隱居讀書,他喜歡放養白鹿,被稱為“白鹿先生”,其隱居之地俯視形似山洞,故而得名“白鹿洞”。
南唐時在此建立學館,稱“廬山國學”,也叫“白鹿國座”。到了宋代,學館被擴建為書院,並正式確立“白鹿洞書院”之名。
宋代淳熙六年(1179年),朱熹出任南康知軍,重建白鹿洞書院,製定了《白鹿洞書院學規》,並積極開展講學活動,使書院振興壯大。
書院先後有李善道、朱熹、陸九淵、李夢陽、王守仁等大儒先賢在此支教講學。
青山綠水之間的白鹿洞書院,宛如世外桃源。
踏入其間,古木參天,綠樹成蔭,那斑駁的樹影灑在古老的石板路上。一條清澈的溪流潺潺流過,似靈動的玉帶環繞書院。
書院建築錯落有致,從典雅的禮聖殿到清幽的白鹿洞,飛簷鬥拱在歲月中訴說著曾經的輝煌。丹桂亭邊,丹桂飄香,給這片寧靜之地增添幾分雅致。
欞星門莊嚴肅穆,守護著千年的文化底蘊。
書院四周群山環抱,古木參天,翠竹輕搖,仿佛是大自然特意為這方學府營造的一片靜謐天地。
古樸典雅的建築群落,青磚黛瓦,飛簷翹角,在陽光下泛著柔和的光澤。
漫步在書院之中,夏先衍仿佛聽到了曆史的回聲,感受到那份沉澱了千年的文化底蘊。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千年的儒家文脈所孕育而生的靈源,浩然之氣,浩浩蕩蕩,撲麵而來。
此時正好是周末,夏先衍看到書院裏來來去去的學生,正在老師的組織下來書院修行。
李風禾看著洋溢著青春活力的學生,說道:“教育部的行動開始了,行動挺快啊!”
夏先衍點點頭,“嗯,靈源之地都擴張到這種程度了,也該開始了。”
石韞玉看著這些學生看上去年齡差不多,但有些學生矮了點,於是問一旁的隊友,“這些是高中生?”
孫嘉調侃道:“你啥眼神,前麵活蹦亂跳的是初中生。”說著努努嘴,指著遠處的那一批學生說,“那邊已經安頓好了的是高中生。”
石韞玉對比了一下,笑著說,“哈哈,高中生書卷氣重一些。”
曆忱雨一眼從人群中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於是跟夏先衍說,“隊長,我看到咱們禦靈部的人了,去聊聊不。”
“走,去問問這邊的情況。”
一行人向著忙的團團轉的工作人員走去。
曆忱雨到了近前他都沒注意到,於是拍了拍他的肩膀,這人回過頭來,見到她有些吃驚,“咦,曆忱雨,你怎麽來了。”說完想起來了曆忱雨的任務,轉身看到後麵的夏先衍。
張章雲趕緊上前,“夏部長好!”
“辛苦了,你先跟學校的負責人交待完,一會我了解一下現在的情況。”
“好的,部長。”
曆忱雨招呼後麵人,“王言你們去幫忙。張章雲,你把工作交代給他們。”
“好嘞!”
張章雲衝著王言開玩笑的說,“小言子,跟哥好好學,說不定你以後能用到。”
王言聽完後一愣出乎意料的沒有接話岔,其他人看了看張章雲,又看了看王言,這倆人有些不對勁。
夏先衍聽完後皺了皺眉,這個張章雲似乎在暗示什麽。
他看了看厲忱雨,她聽了張章雲的話後,似乎想到了什麽,皺了皺眉,陷入了沉思。
夏先衍注意到了這些人的變化,猜到了張章雲隨意的一句玩笑話確實在給眾人暗示。
李風禾見狀把夏先衍拉到一旁小聲說,“先別問,讓曆忱雨理一下思路,她應該意識到發生什麽事了。”
夏先衍點了點頭,“嗯,不外乎想在我這裏安插人。看到這麽大的好處,有人坐不住了,想要伸手進來。”
“先拿王言做試探?”
“嗯,這小子沒來部隊之前是混了點。但不至於到那種品德敗壞的程度,誰沒有年少輕狂的時候。但問題就出在這裏,有些人可能是無意,或者故意曲解上麵的意思,就用王言來做個試探。”
李風禾想了想說,“要不要找他談一談,讓他心裏有個底。
夏先衍直接幹脆了當的說,“嗯,等完事都召集過來直接說開了,別讓人胡思亂想。”
一路上,江水奔騰不息,江風吹拂著臉龐,帶來一絲寒意。
船行至富池鎮時,夏先衍注意到前方有一處異樣的氣息,於是讓船速放慢。在距離長江不到兩公裏的地方,他的神識捕捉到了一座特殊的靈源之地。
這處靈源之地位於一個寧靜的小鎮之中,距離長江不到兩公裏,周圍環繞著青山綠水,景色宜人。夏先衍仔細探查後發現,這座靈源之地竟然與一位曆史人物有著密切的關係。
這座公園是以三國時期吳國的名將甘寧命名的,這裏有甘寧的陵墓。
雖然這裏的靈源不是因為他一個人孕育而生,但能夠以甘寧的名字命名這裏,就說明了這裏一直流傳著關於甘寧的故事。
據史料記載,甘寧(?—215 年或 220 年,存疑),字興霸,巴郡臨江(今重慶忠縣)人,是三國時期孫吳的名將,官至西陵太守、折衝將軍。他勇猛善戰,忠誠於孫權,為東吳立下赫赫戰功。
吳黃武元年(公元222年),與蜀軍作戰,不幸陣亡。百姓感其惠愛如澤恩,厚葬於富池東南昌2華裏軍山北麓。後來甘寧墓被毀。1985年,富池鎮政府興建甘寧公園,並將甘寧墓遷至園內,其氣勢不減原墓之恢弘。
這裏不僅有甘寧墓,還有陸遊漂泊到此處寫下一篇雜文,《祭富池神文》。
甘寧公園還有三聖殿與土地廟,正是這些文化的存在孕育出了靈源,形成的靈源之地產生的靈氣通過富水融入了長江靈脈。
夏先衍望著遠處的與甘寧有關的靈源,心中越發堅定地認為,這樣的靈源之地日後必定會有著巨大的用途。
接下來讓禦靈部把這種因為曆史人物孕育而生的靈源全部記錄在冊,並對靈源之地的文化做一個詳細的匯總。
到達九江的時候,白天也將要結束了,夏先衍一行人在九江上岸,而船將繼續前行,在湖口進入潘陽湖,然後到廬山的碼頭等著夏先衍。
夏先衍則是帶著眾人去了九江市周敦頤紀念館,這裏就是一個人的文化孕育出了靈源。
九江市周敦頤紀念館也就是濂溪墓的所在地,是紀念北宋理學派開山鼻祖周敦頤的地方。
這裏因為周敦頤文化孕育出了靈源,然後圍繞著紀念館形成了靈源之地。
周敦頤(1017年6月1日~1073年7月14日),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實,字茂叔,諡號元公,號濂溪,世稱濂溪先生,道州營道樓田保(今湖南省道縣)人,北宋五子之一,宋朝儒家理學思想的開山鼻祖,文學家、哲學家、教育家。
周敦頤曾在廬山北麓建濂溪書堂,並在這裏寫下了婦孺皆知的《愛蓮說》。1073年去世後,後人遵其遺言,將他與母親鄭太夫人和夫人同葬於廬山腳下。
至明清時,墓葬規劃已相當龐大,為“江洲八景”之一。後因戰亂等緣由,墓區遭到嚴重破壞。1959年,濂溪墓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通過修整,當前現已建成了牌樓、門樓、濂溪祠、愛蓮池等景點。
從周敦頤靈源之地出來後,夏先衍又帶著眾人去了陶淵明紀念館靈源之地,這是由陶淵明文化孕育而生的靈源。
陶淵明紀念館,位於贛省九江市柴桑區沙河街東北隅,為紀念東晉詩人陶淵明而建立。
陶淵明是漢魏南北朝800年間最傑出的詩人。陶詩今存125首,多為五言詩。從內容上可分為飲酒詩、詠懷詩和田園詩三大類。
館址原是陶靖節(淵明)祠。該祠江南民居風格,1982年按原貌遷建於今址,祠內原有塑像、匾額、楹聯、石刻得到了全麵修複。修複後的陶淵明紀念館分為陶公墓、陶靖節祠、歸來亭等景點。
晚上眾人就在九江進行休整,因為明天他們將要橫穿整個廬山。
當晚研究出來路線後曆忱雨交給了軍區,明天將有一個車隊帶著他們橫穿廬山。
廬山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被譽為“人文聖山”,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譽。
其曆史可追溯到 4000 年前,傳說大禹曾到過廬山一帶,漢陽峰上的 “禹王崖” 據說因大禹登臨而得名。
最早關於廬山名稱的文字記載出現於《尚書·禹貢》中:“岷山之陽,至於衡山。過九江,至於敷淺原。”其中,“敷淺原”就是廬山別名。
《禹貢》之後的《山海經》又稱廬山為“天子都”“天子鄣”“南鄣山”等。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南巡“浮江下”,曾登過廬山紫霄峰。
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南巡“浮江,且尋陽出樅陽,過彭蠡,祀其名山川”,曾登廬山上霄峰。
公元前 126 年,西漢司馬遷登廬山,將此山記入《史記?河渠書》,這是 “廬山” 一詞的首次出處。
在行政歸屬上,廬山曆代沿革複雜。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廬山屬九江郡。隨後其歸屬在淮南國、廬江國、豫章郡等之間多次變更。
三國時吳國孫權曾將柴桑縣劃歸武昌郡,使廬山一度屬荊州管轄。晉惠帝元康元年,廬山隨武昌郡隸屬江州尋陽郡柴桑縣,這一歸屬一直延續到隋唐時期。
宋朝初年,星子鎮升格為縣,廬山開始為兩府兩縣所分治。
廬山的曆史文化在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開始輝煌。那時九江地區星光熠熠,眾多名人留下了他們的足跡。
如東吳孫策曾屯兵於此,大破廬江太守劉勳;孫權派周瑜操練水軍於鄱陽湖、鞋山等處,而後周瑜在廬山腳下、鄱湖之濱搭起點將台,閱兵點將,出鄱陽湖聯合蜀軍,會戰曹操,赤壁一戰形成三國鼎立之勢。
此外,約公元 243 年,東漢末年名醫董奉到廬山蓮花峰、般若峰隱居,他治病救人,分文不取,隻要求病愈者種杏,數年得杏樹十萬餘株,其事跡後人用 “杏林春暖”“譽滿杏林” 來讚頌。
曆史上眾多官人、文人、僧人、道人等都曾遊曆廬山,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
從漢代至魏晉南北朝,有漢武帝、司馬遷、顧愷之、王羲之、慧永、慧遠、陶淵明、謝靈運、陸修靜等;
唐代至五代,張九齡、孟浩然、王昌齡、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在此留下詩篇;
宋代和元代,範仲淹、歐陽修、蘇軾、蘇轍、王安石、朱熹等也與廬山結下了不解之緣;
明代的宋濂、劉基、王守仁、徐霞客等也曾到訪;清代的黃宗羲、李漁等也在廬山留下了他們的故事。
廬山還是一座宗教文化豐富的名山,佛教、道教等都在此有重要的發展。例如,慧遠在廬山創立了東林寺,推動了佛教華夏化的進程;白鹿洞書院則代表了華夏儒學的重要發展階段。
清晨一行人就開始出發了,進入廬山,仿佛踏入了一幅流動的山水長卷。晨曦初照,山間雲霧繚繞,輕紗般的霧氣在山穀間穿梭,時隱時現的山峰如同害羞的少女,半遮半掩,增添了幾分神秘與幽雅。
行駛在廬山的北山公路上,仿佛穿梭於一幅流動的風景畫中。這條蜿蜒曲折的公路,如同一條巨龍般盤繞在山腰之間。
沿途,山巒起伏,層林盡染,綠意盎然中夾雜著漸染秋色的樹葉,為這條公路增添了幾分色彩。
抬頭仰望,雲霧繚繞的山峰若隱若現,宛如仙境。
山間的穀地,有的似走廊,有的如盆地。牯嶺的東穀和西穀,漫山遍野層林盡染,靜謐宜人。
如琴湖和蘆林湖宛如兩顆明珠鑲嵌在群峰峻嶺之間。如琴湖形似提琴,湖水清澈如鏡,湖畔茂林修竹,紅葉似火,梧桐鵝黃,水榭亭台,曲橋草堂,盡顯高山平湖風光。
蘆林湖則被群峰環抱,長橋臥波,當陽光柔和,湖麵平靜如鏡,高空的白雲和四周的山巒清晰地倒影水中,山水相映似畫卷。偶爾微風拂過,湖麵泛起漣漪,拖起無數光帶,恰似條條素綢在水麵飄動。
秋天的廬山,別有一番韻味。山上的植被五彩斑斕,蔥綠中夾著嫩黃、絳紅、赭紅和火紅,有的灌木葉片凍得紫紅,宛如滿山鋪著玫瑰。
夏先衍一路上欣賞著美景,倒也沒有忘記此行的目的地,不愧是人文聖山,整個廬山都化作了一個巨大的靈源。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廬山古今同遊,夏先衍腳下的山,是孟浩然在鄱陽湖所見的,
中流見匡阜,勢壓九江雄。
崇岩吐清氣,幽岫棲神跡,這是釋慧遠修行的東林寺。
與李白同登五老峰,
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與蘇軾一起題詩西林寺,
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古今所見皆是李白筆下的望廬山瀑布,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廬山靈源之地的靈源不是以某一個靈源為起點開始向外擴張,而是以多點的方式共同擴張,形成了現在的靈源之地。
詩人們把廬山秀甲,寫進了詩中。
當華夏人想起廬山,詩中的意境躍然出現在腦海中。
是靈秀壯美。
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
是山川高峻。
晝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是飛瀑成虹。
香爐初上日,瀑水噴成虹。
是人間四月天。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是天地大觀,大江悠悠東流。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
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是,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
悠悠歲月,詩人躍然紙上的筆墨,給廬山賦予了靈魂。
夏先衍一行人北門進東門出,在海會鎮下了山,然後去了白鹿洞書院。
白鹿洞書院位於五老峰南麓,是華夏古代四大書院之一,享有“天下書院之首”的美譽呢!它始建於唐朝,興盛於宋朝,並沿續至明清時期,已有1000多年的曆史了。
白鹿洞書院始建於南唐升元四年(公元940年),其曆史可追溯至唐代。當時,李渤兄弟在此隱居讀書,他喜歡放養白鹿,被稱為“白鹿先生”,其隱居之地俯視形似山洞,故而得名“白鹿洞”。
南唐時在此建立學館,稱“廬山國學”,也叫“白鹿國座”。到了宋代,學館被擴建為書院,並正式確立“白鹿洞書院”之名。
宋代淳熙六年(1179年),朱熹出任南康知軍,重建白鹿洞書院,製定了《白鹿洞書院學規》,並積極開展講學活動,使書院振興壯大。
書院先後有李善道、朱熹、陸九淵、李夢陽、王守仁等大儒先賢在此支教講學。
青山綠水之間的白鹿洞書院,宛如世外桃源。
踏入其間,古木參天,綠樹成蔭,那斑駁的樹影灑在古老的石板路上。一條清澈的溪流潺潺流過,似靈動的玉帶環繞書院。
書院建築錯落有致,從典雅的禮聖殿到清幽的白鹿洞,飛簷鬥拱在歲月中訴說著曾經的輝煌。丹桂亭邊,丹桂飄香,給這片寧靜之地增添幾分雅致。
欞星門莊嚴肅穆,守護著千年的文化底蘊。
書院四周群山環抱,古木參天,翠竹輕搖,仿佛是大自然特意為這方學府營造的一片靜謐天地。
古樸典雅的建築群落,青磚黛瓦,飛簷翹角,在陽光下泛著柔和的光澤。
漫步在書院之中,夏先衍仿佛聽到了曆史的回聲,感受到那份沉澱了千年的文化底蘊。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千年的儒家文脈所孕育而生的靈源,浩然之氣,浩浩蕩蕩,撲麵而來。
此時正好是周末,夏先衍看到書院裏來來去去的學生,正在老師的組織下來書院修行。
李風禾看著洋溢著青春活力的學生,說道:“教育部的行動開始了,行動挺快啊!”
夏先衍點點頭,“嗯,靈源之地都擴張到這種程度了,也該開始了。”
石韞玉看著這些學生看上去年齡差不多,但有些學生矮了點,於是問一旁的隊友,“這些是高中生?”
孫嘉調侃道:“你啥眼神,前麵活蹦亂跳的是初中生。”說著努努嘴,指著遠處的那一批學生說,“那邊已經安頓好了的是高中生。”
石韞玉對比了一下,笑著說,“哈哈,高中生書卷氣重一些。”
曆忱雨一眼從人群中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於是跟夏先衍說,“隊長,我看到咱們禦靈部的人了,去聊聊不。”
“走,去問問這邊的情況。”
一行人向著忙的團團轉的工作人員走去。
曆忱雨到了近前他都沒注意到,於是拍了拍他的肩膀,這人回過頭來,見到她有些吃驚,“咦,曆忱雨,你怎麽來了。”說完想起來了曆忱雨的任務,轉身看到後麵的夏先衍。
張章雲趕緊上前,“夏部長好!”
“辛苦了,你先跟學校的負責人交待完,一會我了解一下現在的情況。”
“好的,部長。”
曆忱雨招呼後麵人,“王言你們去幫忙。張章雲,你把工作交代給他們。”
“好嘞!”
張章雲衝著王言開玩笑的說,“小言子,跟哥好好學,說不定你以後能用到。”
王言聽完後一愣出乎意料的沒有接話岔,其他人看了看張章雲,又看了看王言,這倆人有些不對勁。
夏先衍聽完後皺了皺眉,這個張章雲似乎在暗示什麽。
他看了看厲忱雨,她聽了張章雲的話後,似乎想到了什麽,皺了皺眉,陷入了沉思。
夏先衍注意到了這些人的變化,猜到了張章雲隨意的一句玩笑話確實在給眾人暗示。
李風禾見狀把夏先衍拉到一旁小聲說,“先別問,讓曆忱雨理一下思路,她應該意識到發生什麽事了。”
夏先衍點了點頭,“嗯,不外乎想在我這裏安插人。看到這麽大的好處,有人坐不住了,想要伸手進來。”
“先拿王言做試探?”
“嗯,這小子沒來部隊之前是混了點。但不至於到那種品德敗壞的程度,誰沒有年少輕狂的時候。但問題就出在這裏,有些人可能是無意,或者故意曲解上麵的意思,就用王言來做個試探。”
李風禾想了想說,“要不要找他談一談,讓他心裏有個底。
夏先衍直接幹脆了當的說,“嗯,等完事都召集過來直接說開了,別讓人胡思亂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