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洲又名水陸洲、橘洲;因遍栽橘子樹而得名,是毛主席早年在星城從事革命活動的紀念地之一。


    夏先衍在湘江岸邊就感受到了橘子洲的靈源之地的氣息,隻覺得紫氣淩雲貫九霄。


    他看了看距離,讓戰士開船把他們送到了橘子洲碼頭,本來想抄近道直接去橘子洲最南端,但又想了想這裏遊客太多了就放棄了。


    登上橘子洲,置身於靈源之地中,對靈源氣息的感觀更加深了,靈源氣息感染他們的情緒。


    心潮澎湃,頓生萬丈豪情。


    行走在橘子洲頭,橘樹成蔭、枝繁葉茂,金黃色的橘子掛滿枝頭,宛如一盞盞小燈籠。一陣陣秋風吹過,送來湘江靈脈的氣息,令人神清氣爽。


    一行人步沿江大道,來到了最南端的橘子洲頭,江天一色,眺望著波光粼粼的一江秋水,萬頃煙波,浩浩蕩蕩,奔流而去。


    遙想當年,秋風陣陣,江天寥廓。年輕的毛主席佇立於此,眺望“湘江北去”,隻見 “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自覺 “書生意氣,揮斥方遒”,能夠 “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亦可 “激揚文字”“指點江山”,故而喝問 “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其氣度,是那般豪邁恢弘!


    毛主席這一天問,問出了一個嶄新的華夏,上下五千年的華夏文明,終於點燃了曆史上最燦爛的煙花,他的願望終於變成了現實。


    民國十四年(1925年),毛主席從回到湘省領導農民運動,寒秋時節,重遊橘子洲,寫下了這首《沁園春·長沙》,因此,橘子洲聲名大振。


    毛主席藝術雕塑位於望江亭以北,麵向東南,以1925年青年時期毛主席形象為基礎,富有強烈的視覺效果和藝術感染力,與橘子洲風景區自然景觀完美結合,突出表現了偉人青年時代胸懷大誌、風華正茂的氣概。


    夏先衍來到巨大的毛主席塑像前:他逸氣軒眉宇,眉頭微鎖,雙目深邃,鼻梁挺直,唇廓堅毅而透著英氣,額頭寬廣,目光注視著當年這片飽經憂患的大地……


    當夏先衍從橘洲頂端向正北方向觀看巨像時,情不自禁讀出那句“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從時間尺度來講,華夏上下五千年,才出了教員這麽一個人。


    他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學、哲學、戰略等方方麵麵都沒有短板,他所創建的曆史功績改變了華夏近代曆史發展的方向,他改變了華夏民族的命運,為華夏民族偉大複興奠定了基礎、提供了保障。


    夏先衍一行人就這樣仰望毛主席雕塑,久久也沒有平複下激動的心情。


    陽光透過稀疏的雲層,溫柔擁抱的橘子洲上,給那偉岸的身影鍍上了一層耀眼的金色,更添幾分神聖的氣息。


    橘子洲頭秋日任何絕美景色,在這裏都顯得黯然失色,壯氣淩雲的氣勢,欲與天公試比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掌洞天福地,建人間仙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闌風伏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闌風伏雨並收藏掌洞天福地,建人間仙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