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老實話,當這樣一份不講價,又先款後貨的契書擺在麵前時,張敏猶豫了。
她又不是孤身一人,身後不止有弟弟、妹妹,還有福伯等好些人在呢,她就怕這份契書,是不是有什麽不為人知的陰謀,她一旦簽字就上當。
自己破產倒無所謂,就怕跟著她的人又沒了指望。
陳管家看她拿著筆不肯簽字,頗為奇怪,“張東家為何遲遲不肯落筆?”
張敏自知不是什麽氣運之子,天下哪有真掉餡餅的好事?而且這幾位大掌櫃突然到訪,真感覺有些怪怪的。
不過是一個罐頭罷了,再怎麽解酒,有專門的醒酒湯好嗎?
劍月不由急道:“小姐,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那個店了。”
是啊,這可是難得的大機緣,以後若是有人仿了去,再找這樣的大單,可就不能夠了。
張敏再細看了一遍契書,確定沒有文字陷阱後,咬咬牙,拿起筆快速在幾份契書上簽下名字。
待她簽完,幾位大掌櫃似是比她還輕鬆,一臉笑意道:“好了,以後咱們的罐頭水果,就指望東家按時供應了。”
“應該的。”張敏生怕幾位掌櫃當場翻臉,拿出契紙,說哪條合同有問題等等,讓她賠錢呢。
好在這種情況並沒有發生,陳掌櫃將契書收進懷中,叮囑道:“明天我會派夥計過來,屆時銀貨兩訖。”
“好的,那合作愉快。”張敏下意識地想伸出手去,幸好及時反應過來,立馬收回,好懸,差點就漏餡了。
張敏率夥計們恭送陳掌櫃等人離去,而後眾人返回鋪子時,俱都高興地跳起來。
不過高興過後,刀容等人又擔心有貓膩,湊在一起拿出契紙仔細研究。
看啊看的,還真讓他們看出問題來了,刀容指著契書,憂慮不已,“這萬一退貨可咋整啊?上麵沒說退貨的事啊。”
“不能夠吧,”張敏不禁有些擔心,萬一他們先大量囤貨,而後再統一退貨,那可真就完了。
不過,吃到肚子的肉怎麽肯吐出來,張敏惡恨恨地猛拍桌子,“反正銀子到手,到時候退不退貨由他們,而給不給銀子,那得老娘說了算!”
眾人一愣,而後撫掌大讚,“小姐威武!”
這是不是就叫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雖然把小姐形容成狗,有點不厚道,但意思就是那麽個意思,領會精神就好。
而後幾天,幾大酒樓果真都派了夥計來拉貨,倒讓福伯感動不已,“這些掌櫃真講究,竟然不要我們送貨。”
這等於又省了一部分隱性開支,而且掌櫃們當真講信用,回回都是以現銀結賬。
有了酒樓的訂單,再加上鋪子對外零售,不到大年二十六,恒豐樓的存貨已空,正好關門歇業,等到元宵節再開張。
張敏買來紅紙,找秦經業免費寫了許多對聯、福字,送了一部分給張家莊,自己留了幾張,貼在店鋪,便開始拉開過大年的序幕。
張敏先是去四海錢莊兌了些零散銀子並銅錢,而後去了肉鋪找屠夫訂了兩頭豬,殺了之後,一塊塊均勻切割完畢,再一一用紅紙包著,用稻草捆紮好。
又去麵店,訂了好幾百斤幹麵條,亦都用紅紙包好。
這些肉、麵條和銀子,便是雇工的福利和工錢,張敏讓福伯拉著年貨趕到張家莊,按照戶籍名冊一家家上門派送。
有些人因身體殘疾,確實沒出工出力的,也都有一份年貨福利,隻是沒有工錢。
而在張家老宅做工的人,不僅有工錢,還有一部分額外的分紅,雖然因生意剛開起來,分紅不算多,但至少讓人有了盼頭。
分完後,張敏便邀請李哲兩口子進城裏過年,這樣也熱鬧些,免得大過年的睹物思人,徒增傷感。
李哲卻擺手拒絕,“我們老倆口都已經習慣了,還是家裏過年更自在些,而且莊子裏也不能離了人。”
村裏人大部分是傷兵,需得人時時照拂著,有些人傷了底子,過年關對他們來說就像過鬼門關,搞不好就被閻王叫去喝茶。
張敏苦勸無果,也隻得隨他們,隻是將年貨多留了幾份下來,隨他倆處置。
待福伯趕車返城時,張敏道:“福伯,我記得李媽媽就在東郊,要不咱們繞道過去看看,順便給她送點年貨。”
當初張敏出獄時,便讓劍月請了李媽媽,隻是後來她說不願回來,情願跟著兒子生活,無奈給她留了養老銀子,此事便作罷。
如今年關到了,張敏還有些想念她,畢竟兒時吃過她兩年的奶,根據有奶便是娘的俗語,她便是自己的幹娘。
福伯揚了揚鞭子,“小姐坐好嘍!”
馬車從南郊駛往東郊,從官道轉到村道,由於之前下過雪,雪水融化了泥土,地上極泥濘,有時候福伯還得下車,往車輪下墊點幹草才能成行。
一路行至田家村,張敏問道:“福伯可知李媽媽住在哪裏?”
福伯搖搖頭,“隻知道她的夫家姓田,卻不知是住在哪裏,少不得找人打聽。”
進了村子,不少流著鼻涕的孩子好奇地看著他們,畢竟這個村裏向來隻見過牛車、騾車,像這樣高頭大馬拉的車從沒見過。
張敏掏出幾塊幹飴糖,“孩子們,有誰知道曾在國公府當差的李媽媽,住在哪裏?”
孩子們驚恐地往後退去,他們可是沒少被爹娘打過,說是拍花子慣會用糖哄騙孩子,然後再把孩子們迷暈,賣到連飯都吃不上的山窪窪裏。
“別怕啊,請你們吃糖呢。”張敏的話剛說出口,孩子們哇的一聲全哭著跑沒影了。
福伯在旁邊尷尬地笑道:“村裏娃沒見世麵,想是嚇壞了。”
張敏也挺能理解的,畢竟當今聖上一直強調以農為本,農民守著土地哪都去不了,很多老人最遠也就去過附近的鎮上,更別說小娃娃了。
許是孩子的哭聲太大,旁邊一戶人家推開柴門,一老婦問道:“你們來村裏找誰?”
“老人家,可知曾經在國公府當差的李媽媽住哪?”
“你們是國公府的人?”老婦捂著嘴咳嗽了幾聲,“依老身看,你們還是行行好,將她接走吧,留在村裏怕是活不到開春。”
福伯大驚,“怎麽回事?可是生病了?難道他兒子沒請大夫?”
老婦人指著不遠處的青磚大瓦房道:“你們過去看看就知道了。”
張敏當即拔腿而去,那青磚大瓦房她是知道的。
據說是李媽媽用多年積攢的月錢,再加上娘親送的銀子,才建起來的,算是他們村裏獨一份。
可到了跟前,張敏卻看到旁邊一間小柴房,裏麵傳來低低的呻吟聲,這聲音似是有些耳熟。
她顧不得裏麵又黑又亂,鑽了進去,透過破損的屋頂,張敏見到躺在柴堆上的李媽媽。
“真是豈有此理,福伯,報官!”
她又不是孤身一人,身後不止有弟弟、妹妹,還有福伯等好些人在呢,她就怕這份契書,是不是有什麽不為人知的陰謀,她一旦簽字就上當。
自己破產倒無所謂,就怕跟著她的人又沒了指望。
陳管家看她拿著筆不肯簽字,頗為奇怪,“張東家為何遲遲不肯落筆?”
張敏自知不是什麽氣運之子,天下哪有真掉餡餅的好事?而且這幾位大掌櫃突然到訪,真感覺有些怪怪的。
不過是一個罐頭罷了,再怎麽解酒,有專門的醒酒湯好嗎?
劍月不由急道:“小姐,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那個店了。”
是啊,這可是難得的大機緣,以後若是有人仿了去,再找這樣的大單,可就不能夠了。
張敏再細看了一遍契書,確定沒有文字陷阱後,咬咬牙,拿起筆快速在幾份契書上簽下名字。
待她簽完,幾位大掌櫃似是比她還輕鬆,一臉笑意道:“好了,以後咱們的罐頭水果,就指望東家按時供應了。”
“應該的。”張敏生怕幾位掌櫃當場翻臉,拿出契紙,說哪條合同有問題等等,讓她賠錢呢。
好在這種情況並沒有發生,陳掌櫃將契書收進懷中,叮囑道:“明天我會派夥計過來,屆時銀貨兩訖。”
“好的,那合作愉快。”張敏下意識地想伸出手去,幸好及時反應過來,立馬收回,好懸,差點就漏餡了。
張敏率夥計們恭送陳掌櫃等人離去,而後眾人返回鋪子時,俱都高興地跳起來。
不過高興過後,刀容等人又擔心有貓膩,湊在一起拿出契紙仔細研究。
看啊看的,還真讓他們看出問題來了,刀容指著契書,憂慮不已,“這萬一退貨可咋整啊?上麵沒說退貨的事啊。”
“不能夠吧,”張敏不禁有些擔心,萬一他們先大量囤貨,而後再統一退貨,那可真就完了。
不過,吃到肚子的肉怎麽肯吐出來,張敏惡恨恨地猛拍桌子,“反正銀子到手,到時候退不退貨由他們,而給不給銀子,那得老娘說了算!”
眾人一愣,而後撫掌大讚,“小姐威武!”
這是不是就叫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雖然把小姐形容成狗,有點不厚道,但意思就是那麽個意思,領會精神就好。
而後幾天,幾大酒樓果真都派了夥計來拉貨,倒讓福伯感動不已,“這些掌櫃真講究,竟然不要我們送貨。”
這等於又省了一部分隱性開支,而且掌櫃們當真講信用,回回都是以現銀結賬。
有了酒樓的訂單,再加上鋪子對外零售,不到大年二十六,恒豐樓的存貨已空,正好關門歇業,等到元宵節再開張。
張敏買來紅紙,找秦經業免費寫了許多對聯、福字,送了一部分給張家莊,自己留了幾張,貼在店鋪,便開始拉開過大年的序幕。
張敏先是去四海錢莊兌了些零散銀子並銅錢,而後去了肉鋪找屠夫訂了兩頭豬,殺了之後,一塊塊均勻切割完畢,再一一用紅紙包著,用稻草捆紮好。
又去麵店,訂了好幾百斤幹麵條,亦都用紅紙包好。
這些肉、麵條和銀子,便是雇工的福利和工錢,張敏讓福伯拉著年貨趕到張家莊,按照戶籍名冊一家家上門派送。
有些人因身體殘疾,確實沒出工出力的,也都有一份年貨福利,隻是沒有工錢。
而在張家老宅做工的人,不僅有工錢,還有一部分額外的分紅,雖然因生意剛開起來,分紅不算多,但至少讓人有了盼頭。
分完後,張敏便邀請李哲兩口子進城裏過年,這樣也熱鬧些,免得大過年的睹物思人,徒增傷感。
李哲卻擺手拒絕,“我們老倆口都已經習慣了,還是家裏過年更自在些,而且莊子裏也不能離了人。”
村裏人大部分是傷兵,需得人時時照拂著,有些人傷了底子,過年關對他們來說就像過鬼門關,搞不好就被閻王叫去喝茶。
張敏苦勸無果,也隻得隨他們,隻是將年貨多留了幾份下來,隨他倆處置。
待福伯趕車返城時,張敏道:“福伯,我記得李媽媽就在東郊,要不咱們繞道過去看看,順便給她送點年貨。”
當初張敏出獄時,便讓劍月請了李媽媽,隻是後來她說不願回來,情願跟著兒子生活,無奈給她留了養老銀子,此事便作罷。
如今年關到了,張敏還有些想念她,畢竟兒時吃過她兩年的奶,根據有奶便是娘的俗語,她便是自己的幹娘。
福伯揚了揚鞭子,“小姐坐好嘍!”
馬車從南郊駛往東郊,從官道轉到村道,由於之前下過雪,雪水融化了泥土,地上極泥濘,有時候福伯還得下車,往車輪下墊點幹草才能成行。
一路行至田家村,張敏問道:“福伯可知李媽媽住在哪裏?”
福伯搖搖頭,“隻知道她的夫家姓田,卻不知是住在哪裏,少不得找人打聽。”
進了村子,不少流著鼻涕的孩子好奇地看著他們,畢竟這個村裏向來隻見過牛車、騾車,像這樣高頭大馬拉的車從沒見過。
張敏掏出幾塊幹飴糖,“孩子們,有誰知道曾在國公府當差的李媽媽,住在哪裏?”
孩子們驚恐地往後退去,他們可是沒少被爹娘打過,說是拍花子慣會用糖哄騙孩子,然後再把孩子們迷暈,賣到連飯都吃不上的山窪窪裏。
“別怕啊,請你們吃糖呢。”張敏的話剛說出口,孩子們哇的一聲全哭著跑沒影了。
福伯在旁邊尷尬地笑道:“村裏娃沒見世麵,想是嚇壞了。”
張敏也挺能理解的,畢竟當今聖上一直強調以農為本,農民守著土地哪都去不了,很多老人最遠也就去過附近的鎮上,更別說小娃娃了。
許是孩子的哭聲太大,旁邊一戶人家推開柴門,一老婦問道:“你們來村裏找誰?”
“老人家,可知曾經在國公府當差的李媽媽住哪?”
“你們是國公府的人?”老婦捂著嘴咳嗽了幾聲,“依老身看,你們還是行行好,將她接走吧,留在村裏怕是活不到開春。”
福伯大驚,“怎麽回事?可是生病了?難道他兒子沒請大夫?”
老婦人指著不遠處的青磚大瓦房道:“你們過去看看就知道了。”
張敏當即拔腿而去,那青磚大瓦房她是知道的。
據說是李媽媽用多年積攢的月錢,再加上娘親送的銀子,才建起來的,算是他們村裏獨一份。
可到了跟前,張敏卻看到旁邊一間小柴房,裏麵傳來低低的呻吟聲,這聲音似是有些耳熟。
她顧不得裏麵又黑又亂,鑽了進去,透過破損的屋頂,張敏見到躺在柴堆上的李媽媽。
“真是豈有此理,福伯,報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