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村少有外人來,剛剛孩子們的哭聲,引得不少村民出來看熱鬧。
當福伯冷著臉把車廂卸了,準備騎著馬去報官時,村裏的裏正帶著人把他攔住,一臉討好笑道:“有話好說嘛,好好的報什麽官?”
張敏氣不打一處來,“叔就是這村的裏正吧,我倒不知道田家村竟縱容忤逆不孝之事發生,這事你老管不了的話,那隻好請官老爺出麵評評理。”
田裏正聞言臉色一黑,自古以來都有官吏不下鄉的說法,村裏發生的事,一般都由裏正、族長處理。
實在處理不了的,比如出了人命之類的,才會上報給衙門,再由衙門派了人來,然後當裏正的少不得被縣令訓斥一番。
田裏正不想村裏的壞名聲傳了出去,他擔心村裏的大小夥子,連親事都說不成,畢竟連自己老娘都不能被善待的地方,怎麽可能善待遠嫁而來的媳婦們。
他壓下火氣,溫言勸道:“各位且先消消氣,還是找個大夫給李氏看病要緊。”
這事的確誤不得了,張敏早已看過,寒冬臘月的,李媽媽竟然還穿著單衣,想是外感風寒引起的高熱不退。
高熱委實凶險,倘若去城裏請大夫出診,這一來一回又是大半天,於是她問道:“村裏可有大夫?”
“有的,有的。”田裏正忙派人請來村醫。
本村的田大夫是位遊方郎中,平常就搖著個鈴走街串巷,最擅艾灸,偶爾也跨界給牛馬看病。
其嘴上常掛著的一句話是,“治得了病,治不了命。”
倘若救活了,那便是醫術高超。
治不好的話,病人一命嗚呼,那就是閻王來提人,命中該有此死劫。
他的這一套理論深得百姓讚同,倒也沒有什麽醫患矛盾。
不多時,田大夫提著藥箱趕過來,看過病後,便道:“我這也有麻黃湯可退熱,隻是她病得太重,若是用量過輕,怕是沒效,但用量過重,又擔心她身體弱撐不住。”
張敏早已取了外麵的雪水,用布巾給她退熱,聞言道:“那用量得有多重?”
田大夫略想了想,“怕是跟治牛的差不多。”
張敏有點猶豫,李媽媽已經病得開始說胡話了,說明傷到了腦子,再不退熱,可能就燒成白癡,再救就晚了,她咬咬牙,“用吧!”
“誰敢?若是治死了,我就找你們賠銀子!”
張敏循著聲音望去,她倒要看看是誰這麽蠻橫,竟敢攔著不讓救治。
“田大哥?”張敏一眼認出了,這便是李媽媽的大兒子。
說起來李媽媽之所以能被自己娘親選為奶媽,自是因為她真得很能生養,總共生了四個兒子,個個站住了,在這個多子多福的時代,簡直福氣滿滿。
李氏生的幾個哥兒作為張敏的奶哥哥,逢年過節也時常隨著李媽媽來國公府走動,張敏自然認得。
田老大見是張敏,身子有些發軟,“大小姐,你……你怎麽來了?”
上回劍月不是已經給了養老銀子嗎?誰能想到落難的國公府小姐,自身都難保了,竟然還惦記著一個奶媽子。
“田大哥,咱媽媽是哪裏得罪你了,怎麽你哥幾個住著青磚大瓦房,卻讓媽媽住柴房?這是哪門子道理?”
田老大被問得惱羞成怒,“怪誰?怪她自己做人太偏心。”
原來李媽媽自國公府落難後,便回到田家村自己兒子家養老,但是兒子都已成家,住哪家就成了問題。
於是按照老規矩,一家伺候一月,首先輪到大兒家。
但是其他幾個兒子都疑心自家母親貼補了大哥,按理畢竟是從國公府出來的,身上總有不少銀子。
哪怕李媽媽說國公府被抄家,身上連一文錢都沒有,但奈何兒子們不信,漸漸地越發對隻吃不做的李媽媽心生不滿。
本來李媽媽的日子也就這麽糊弄著過去了,直到劍月來村裏,要接她回去養老,可若是不回張家的話,便給一百兩養老銀子。
莊戶人家吃住都是從地裏刨來的,這一百兩銀子的巨款,夠他們過上十年的,於是幾個兒子攔著老娘回張家養老,隻讓拿銀子。
李媽媽本來以為手裏有了銀錢,日子會好過點,誰知幾個兒子為了錢,徹底鬧翻了。
最後在田裏正的安排下,銀子給四個兒子平分,李氏仍如之前一家一月養著。
但是兒子們一看老娘成了拖油瓶,而且國公府也倒了,根本沒人管她死活。
於是便將李媽媽安置在柴房內,飯由媳婦每天送來,時間一長,幾家自然懈怠,有時候一天一送,有時候兩三天一送。
其他人也就這麽冷眼看著,若是村裏有誰不滿,幾個兒子便將李氏送過去,搞得村民也不敢出頭。
張敏聽完田老大的說法,再結合圍觀群眾的議論,便將事情理明白了。
其實李媽媽落到如今境地,國公府也有一定責任,畢竟李氏剛生下兒子,就到府裏當差,母子間的感情自然不深。
若是正常的母子關係,豈會有如此不孝之事發生。
張敏本想著讓福伯去衙門報官,但卻發現田裏正衝著人群中幾位獐頭鼠目的小夥眨眼示意,立時明白,這位田裏正怕是田老大他們一夥的。
說不定,那一百兩養老銀子中,有一部分早已進了他的口袋。
田裏正想來是田家村的土皇帝,這裏大部分人家都有些親戚關係,她和福伯兩個人來此,猶如羊入虎口。
而且她是臨時起意來此,真要發生什麽意外,怕是誰也不知道。
想到這裏,張敏冷冷道:“國公府雖倒了,但李媽媽畢竟奶過我,此番過來也是想看看她過得好不好,如今事實擺在眼前,如果不想我報官的話,立刻寫了斷親書,我養她老!”
田裏正強笑道:“這怎麽成呢?兒子哪有不養老娘的理。”
張敏踢翻一旁的破瓷碗,裏麵尚有沒吃完糠米,“就是這麽養的?若是別村人知道,我看哪個姑娘家敢嫁來。”
這個也是田裏正擔心的地方,畢竟同姓不能通婚,他們村裏打光棍的小夥子們還有很多呢。
想到這裏,田裏正不禁怨恨地瞪著田老大,這田家小子辦事不利,若是李氏早早咽氣,哪裏還有這麽多麻煩事。
田老大此時孝心上線,“我娘還病著呢,再說你把我娘接走,村裏人人都得戳我脊梁骨,以後可沒臉見人了。”
福伯別看現在老了,年輕時也是個暴脾氣,當下氣得大喝一聲,“混蛋,虧你怎麽說得出口。”
明明人都被折磨得隻剩一口氣了,還在這裏假惺惺地表孝心呢。
張敏冷笑一聲,問田老大,“若是簽斷親書,需要多少錢?”
她算是看出來了,田家幾個兒子被李氏養刁了胃口,這是打算最後訛一筆銀子呢。
“什麽錢不錢的,”田老大還扭捏了一下,而後與田裏正小聲商議了一下,伸出一根指頭,“一百兩怎麽樣?”
“小姐,我現在去報官,還趕得上進城。”福伯都被氣樂了。
田裏正忙攔住,而後狠瞪一眼田老大,“去把你那幾個不成器的弟弟叫來,老東家來了也不請安,還懂不懂禮數?”
田老大忙轉身去院裏叫人。
田裏正陪笑道:“我知你曾是官家小家,最是心善,隻是田家小子們不成器,不給點銀子怕是難打發。”
“前陣子我可是才給了一百兩,你老怕是不知道銀子有多難賺吧。”張敏不是掏不出一百兩,隻是想想把錢交給這幾個不孝子,就替李氏不值。
田裏正搓搓手,“這個再商量商量嘛。”
沒多時,田家小子們臊眉耷眼地擠了進來,小小柴房哪裏容得下這麽多人,大家便又一起來到柴房外,隻留大夫在裏麵喂藥。
最後經過討價還價,田裏正做主五十兩銀子買斷,田家小子們這才同意簽下“斷親書”。
張敏擔心夜長夢多,趕緊將李氏抬上車後,便急往京城趕去。
可惜去得遲了,城門已關,張敏和福伯兩人幹脆不住店,整晚都在用濕帕子給李氏降溫。
也許是藥效發揮作用,亦有可能是降溫措施得當,總而言之,當天明時分,城門大開時,李氏醒了。
她醒來看見張敏,立時就哭了,“小姐啊,你可要為老奴作主啊。”
當福伯冷著臉把車廂卸了,準備騎著馬去報官時,村裏的裏正帶著人把他攔住,一臉討好笑道:“有話好說嘛,好好的報什麽官?”
張敏氣不打一處來,“叔就是這村的裏正吧,我倒不知道田家村竟縱容忤逆不孝之事發生,這事你老管不了的話,那隻好請官老爺出麵評評理。”
田裏正聞言臉色一黑,自古以來都有官吏不下鄉的說法,村裏發生的事,一般都由裏正、族長處理。
實在處理不了的,比如出了人命之類的,才會上報給衙門,再由衙門派了人來,然後當裏正的少不得被縣令訓斥一番。
田裏正不想村裏的壞名聲傳了出去,他擔心村裏的大小夥子,連親事都說不成,畢竟連自己老娘都不能被善待的地方,怎麽可能善待遠嫁而來的媳婦們。
他壓下火氣,溫言勸道:“各位且先消消氣,還是找個大夫給李氏看病要緊。”
這事的確誤不得了,張敏早已看過,寒冬臘月的,李媽媽竟然還穿著單衣,想是外感風寒引起的高熱不退。
高熱委實凶險,倘若去城裏請大夫出診,這一來一回又是大半天,於是她問道:“村裏可有大夫?”
“有的,有的。”田裏正忙派人請來村醫。
本村的田大夫是位遊方郎中,平常就搖著個鈴走街串巷,最擅艾灸,偶爾也跨界給牛馬看病。
其嘴上常掛著的一句話是,“治得了病,治不了命。”
倘若救活了,那便是醫術高超。
治不好的話,病人一命嗚呼,那就是閻王來提人,命中該有此死劫。
他的這一套理論深得百姓讚同,倒也沒有什麽醫患矛盾。
不多時,田大夫提著藥箱趕過來,看過病後,便道:“我這也有麻黃湯可退熱,隻是她病得太重,若是用量過輕,怕是沒效,但用量過重,又擔心她身體弱撐不住。”
張敏早已取了外麵的雪水,用布巾給她退熱,聞言道:“那用量得有多重?”
田大夫略想了想,“怕是跟治牛的差不多。”
張敏有點猶豫,李媽媽已經病得開始說胡話了,說明傷到了腦子,再不退熱,可能就燒成白癡,再救就晚了,她咬咬牙,“用吧!”
“誰敢?若是治死了,我就找你們賠銀子!”
張敏循著聲音望去,她倒要看看是誰這麽蠻橫,竟敢攔著不讓救治。
“田大哥?”張敏一眼認出了,這便是李媽媽的大兒子。
說起來李媽媽之所以能被自己娘親選為奶媽,自是因為她真得很能生養,總共生了四個兒子,個個站住了,在這個多子多福的時代,簡直福氣滿滿。
李氏生的幾個哥兒作為張敏的奶哥哥,逢年過節也時常隨著李媽媽來國公府走動,張敏自然認得。
田老大見是張敏,身子有些發軟,“大小姐,你……你怎麽來了?”
上回劍月不是已經給了養老銀子嗎?誰能想到落難的國公府小姐,自身都難保了,竟然還惦記著一個奶媽子。
“田大哥,咱媽媽是哪裏得罪你了,怎麽你哥幾個住著青磚大瓦房,卻讓媽媽住柴房?這是哪門子道理?”
田老大被問得惱羞成怒,“怪誰?怪她自己做人太偏心。”
原來李媽媽自國公府落難後,便回到田家村自己兒子家養老,但是兒子都已成家,住哪家就成了問題。
於是按照老規矩,一家伺候一月,首先輪到大兒家。
但是其他幾個兒子都疑心自家母親貼補了大哥,按理畢竟是從國公府出來的,身上總有不少銀子。
哪怕李媽媽說國公府被抄家,身上連一文錢都沒有,但奈何兒子們不信,漸漸地越發對隻吃不做的李媽媽心生不滿。
本來李媽媽的日子也就這麽糊弄著過去了,直到劍月來村裏,要接她回去養老,可若是不回張家的話,便給一百兩養老銀子。
莊戶人家吃住都是從地裏刨來的,這一百兩銀子的巨款,夠他們過上十年的,於是幾個兒子攔著老娘回張家養老,隻讓拿銀子。
李媽媽本來以為手裏有了銀錢,日子會好過點,誰知幾個兒子為了錢,徹底鬧翻了。
最後在田裏正的安排下,銀子給四個兒子平分,李氏仍如之前一家一月養著。
但是兒子們一看老娘成了拖油瓶,而且國公府也倒了,根本沒人管她死活。
於是便將李媽媽安置在柴房內,飯由媳婦每天送來,時間一長,幾家自然懈怠,有時候一天一送,有時候兩三天一送。
其他人也就這麽冷眼看著,若是村裏有誰不滿,幾個兒子便將李氏送過去,搞得村民也不敢出頭。
張敏聽完田老大的說法,再結合圍觀群眾的議論,便將事情理明白了。
其實李媽媽落到如今境地,國公府也有一定責任,畢竟李氏剛生下兒子,就到府裏當差,母子間的感情自然不深。
若是正常的母子關係,豈會有如此不孝之事發生。
張敏本想著讓福伯去衙門報官,但卻發現田裏正衝著人群中幾位獐頭鼠目的小夥眨眼示意,立時明白,這位田裏正怕是田老大他們一夥的。
說不定,那一百兩養老銀子中,有一部分早已進了他的口袋。
田裏正想來是田家村的土皇帝,這裏大部分人家都有些親戚關係,她和福伯兩個人來此,猶如羊入虎口。
而且她是臨時起意來此,真要發生什麽意外,怕是誰也不知道。
想到這裏,張敏冷冷道:“國公府雖倒了,但李媽媽畢竟奶過我,此番過來也是想看看她過得好不好,如今事實擺在眼前,如果不想我報官的話,立刻寫了斷親書,我養她老!”
田裏正強笑道:“這怎麽成呢?兒子哪有不養老娘的理。”
張敏踢翻一旁的破瓷碗,裏麵尚有沒吃完糠米,“就是這麽養的?若是別村人知道,我看哪個姑娘家敢嫁來。”
這個也是田裏正擔心的地方,畢竟同姓不能通婚,他們村裏打光棍的小夥子們還有很多呢。
想到這裏,田裏正不禁怨恨地瞪著田老大,這田家小子辦事不利,若是李氏早早咽氣,哪裏還有這麽多麻煩事。
田老大此時孝心上線,“我娘還病著呢,再說你把我娘接走,村裏人人都得戳我脊梁骨,以後可沒臉見人了。”
福伯別看現在老了,年輕時也是個暴脾氣,當下氣得大喝一聲,“混蛋,虧你怎麽說得出口。”
明明人都被折磨得隻剩一口氣了,還在這裏假惺惺地表孝心呢。
張敏冷笑一聲,問田老大,“若是簽斷親書,需要多少錢?”
她算是看出來了,田家幾個兒子被李氏養刁了胃口,這是打算最後訛一筆銀子呢。
“什麽錢不錢的,”田老大還扭捏了一下,而後與田裏正小聲商議了一下,伸出一根指頭,“一百兩怎麽樣?”
“小姐,我現在去報官,還趕得上進城。”福伯都被氣樂了。
田裏正忙攔住,而後狠瞪一眼田老大,“去把你那幾個不成器的弟弟叫來,老東家來了也不請安,還懂不懂禮數?”
田老大忙轉身去院裏叫人。
田裏正陪笑道:“我知你曾是官家小家,最是心善,隻是田家小子們不成器,不給點銀子怕是難打發。”
“前陣子我可是才給了一百兩,你老怕是不知道銀子有多難賺吧。”張敏不是掏不出一百兩,隻是想想把錢交給這幾個不孝子,就替李氏不值。
田裏正搓搓手,“這個再商量商量嘛。”
沒多時,田家小子們臊眉耷眼地擠了進來,小小柴房哪裏容得下這麽多人,大家便又一起來到柴房外,隻留大夫在裏麵喂藥。
最後經過討價還價,田裏正做主五十兩銀子買斷,田家小子們這才同意簽下“斷親書”。
張敏擔心夜長夢多,趕緊將李氏抬上車後,便急往京城趕去。
可惜去得遲了,城門已關,張敏和福伯兩人幹脆不住店,整晚都在用濕帕子給李氏降溫。
也許是藥效發揮作用,亦有可能是降溫措施得當,總而言之,當天明時分,城門大開時,李氏醒了。
她醒來看見張敏,立時就哭了,“小姐啊,你可要為老奴作主啊。”